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练 习 1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__________,__________。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__________,__________。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
10.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1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1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习 2
1. ________,________。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__________,__________。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 ______,__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10. 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练 习 3
1. 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6. ______________,甲光向月金鳞开。
7. 梳洗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
8.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9.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兴,______;亡,______。
12. 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表明自己定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兵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通过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战地凄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头上倭堕髻,__________。缃绮为上裙,__________。
《三峡》一课练习题
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我国古代的____家、____家,生活于____时期。代表作品有______。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略无阙出( ) (2)重岩叠嶂( ) ..
(3)不见曦月( ) (4)夏水襄陵( ) ..
(5)乘奔御风( ) (6)素湍绿潭( ) ..
(7)绝巘多生怪柏( ) (8)飞漱其间( ) ..
(9)良多趣闻( ) (10)属引凄异( ) ..
3、运用原文回答问题:
(1)《三峡》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三峡》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夏季水流迅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5、作者在写三峡四季水色之前,为什么要写三峡的山“高而连”的特点呢?
6、三峡四季,山旋水转,奇境迭出,美不胜收。你最喜欢三峡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7、文中用渔歌结尾有何作用?
8、读完《三峡》一文,你认为三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9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也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
《马 说》一 课 练习题
1.《马说》作者是__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散文尤其著名,有“____________”的美誉,又是“__________”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5)策之不以其道( ) (6)其真无马邪( ) ..
3.写出本文几个通假字。
(1)__通__ ______ (2)__通__ ______
(3)__通__ ______ (4)__通__ 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中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无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本文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生活中有许多人以“人才”自居,他们常常抱怨自己这匹“千里马”生不逢时,没有伯乐的发现赏识。如果你就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8.对对联:
上联:日 行 千 里 何 愁 无 伯 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无 才 难 作 千 里 马
下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七年下)
《三峡》一课练习题
3.(1)自„„,两„„,略„„ (2)重„„,隐„„ (3)夏„„,沿„„
(4)素„„,回„„ (5)虽„„,不„„
4.极高的山峰大多长有奇形怪状的柏树,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从高处飞冲而下。
5.山高而连是水急而速的原因,急流衬峻岭,形成一幅完美图画。
6.我最欣赏夏季的三峡,因为此时的三峡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更有利于船只通行,而且那种盛大的自然景观更给人以想象和启发。
7.通过渔歌抒发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哀婉之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流湍急,景色壮美。
七年《马说》一课答案
5.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富有寓意。
6.暗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能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埋没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7.围绕“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寻找机会,展示才华”展开。
8.下联:腹藏万卷不怕少知音
下联:有志可成万驹
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练 习 1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__________,__________。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__________,__________。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
10.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1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1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习 2
1. ________,________。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__________,__________。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 ______,__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10. 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练 习 3
1. 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6. ______________,甲光向月金鳞开。
7. 梳洗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
8.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9.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兴,______;亡,______。
12. 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表明自己定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兵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通过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战地凄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头上倭堕髻,__________。缃绮为上裙,__________。
《三峡》一课练习题
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我国古代的____家、____家,生活于____时期。代表作品有______。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略无阙出( ) (2)重岩叠嶂( ) ..
(3)不见曦月( ) (4)夏水襄陵( ) ..
(5)乘奔御风( ) (6)素湍绿潭( ) ..
(7)绝巘多生怪柏( ) (8)飞漱其间( ) ..
(9)良多趣闻( ) (10)属引凄异( ) ..
3、运用原文回答问题:
(1)《三峡》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三峡》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夏季水流迅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5、作者在写三峡四季水色之前,为什么要写三峡的山“高而连”的特点呢?
6、三峡四季,山旋水转,奇境迭出,美不胜收。你最喜欢三峡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7、文中用渔歌结尾有何作用?
8、读完《三峡》一文,你认为三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9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也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
《马 说》一 课 练习题
1.《马说》作者是__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散文尤其著名,有“____________”的美誉,又是“__________”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5)策之不以其道( ) (6)其真无马邪( ) ..
3.写出本文几个通假字。
(1)__通__ ______ (2)__通__ ______
(3)__通__ ______ (4)__通__ 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中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无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本文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生活中有许多人以“人才”自居,他们常常抱怨自己这匹“千里马”生不逢时,没有伯乐的发现赏识。如果你就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8.对对联:
上联:日 行 千 里 何 愁 无 伯 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无 才 难 作 千 里 马
下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七年下)
《三峡》一课练习题
3.(1)自„„,两„„,略„„ (2)重„„,隐„„ (3)夏„„,沿„„
(4)素„„,回„„ (5)虽„„,不„„
4.极高的山峰大多长有奇形怪状的柏树,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从高处飞冲而下。
5.山高而连是水急而速的原因,急流衬峻岭,形成一幅完美图画。
6.我最欣赏夏季的三峡,因为此时的三峡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更有利于船只通行,而且那种盛大的自然景观更给人以想象和启发。
7.通过渔歌抒发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哀婉之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流湍急,景色壮美。
七年《马说》一课答案
5.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富有寓意。
6.暗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能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埋没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7.围绕“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寻找机会,展示才华”展开。
8.下联:腹藏万卷不怕少知音
下联:有志可成万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