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练 习 1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__________,__________。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__________,__________。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

10.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1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1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习 2

1. ________,________。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__________,__________。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 ______,__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10. 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练 习 3

1. 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6. ______________,甲光向月金鳞开。

7. 梳洗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

8.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9.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兴,______;亡,______。

12. 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表明自己定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兵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通过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战地凄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头上倭堕髻,__________。缃绮为上裙,__________。

《三峡》一课练习题

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我国古代的____家、____家,生活于____时期。代表作品有______。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略无阙出( ) (2)重岩叠嶂( ) ..

(3)不见曦月( ) (4)夏水襄陵( ) ..

(5)乘奔御风( ) (6)素湍绿潭( ) ..

(7)绝巘多生怪柏( ) (8)飞漱其间( ) ..

(9)良多趣闻( ) (10)属引凄异( ) ..

3、运用原文回答问题:

(1)《三峡》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三峡》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夏季水流迅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5、作者在写三峡四季水色之前,为什么要写三峡的山“高而连”的特点呢?

6、三峡四季,山旋水转,奇境迭出,美不胜收。你最喜欢三峡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7、文中用渔歌结尾有何作用?

8、读完《三峡》一文,你认为三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9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也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

《马 说》一 课 练习题

1.《马说》作者是__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散文尤其著名,有“____________”的美誉,又是“__________”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5)策之不以其道( ) (6)其真无马邪( ) ..

3.写出本文几个通假字。

(1)__通__ ______ (2)__通__ ______

(3)__通__ ______ (4)__通__ 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中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无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本文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生活中有许多人以“人才”自居,他们常常抱怨自己这匹“千里马”生不逢时,没有伯乐的发现赏识。如果你就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8.对对联:

上联:日 行 千 里 何 愁 无 伯 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无 才 难 作 千 里 马

下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七年下)

《三峡》一课练习题

3.(1)自„„,两„„,略„„ (2)重„„,隐„„ (3)夏„„,沿„„

(4)素„„,回„„ (5)虽„„,不„„

4.极高的山峰大多长有奇形怪状的柏树,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从高处飞冲而下。

5.山高而连是水急而速的原因,急流衬峻岭,形成一幅完美图画。

6.我最欣赏夏季的三峡,因为此时的三峡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更有利于船只通行,而且那种盛大的自然景观更给人以想象和启发。

7.通过渔歌抒发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哀婉之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流湍急,景色壮美。

七年《马说》一课答案

5.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富有寓意。

6.暗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能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埋没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7.围绕“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寻找机会,展示才华”展开。

8.下联:腹藏万卷不怕少知音

下联:有志可成万驹

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练 习 1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__________,__________。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__________,__________。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

10.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1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望西都,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1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习 2

1. ________,________。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__________,__________。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 ______,__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10. 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练 习 3

1. 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

4.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6. ______________,甲光向月金鳞开。

7. 梳洗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

8.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9.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11. 兴,______;亡,______。

12. 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表明自己定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兵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通过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战地凄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头上倭堕髻,__________。缃绮为上裙,__________。

《三峡》一课练习题

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我国古代的____家、____家,生活于____时期。代表作品有______。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略无阙出( ) (2)重岩叠嶂( ) ..

(3)不见曦月( ) (4)夏水襄陵( ) ..

(5)乘奔御风( ) (6)素湍绿潭( ) ..

(7)绝巘多生怪柏( ) (8)飞漱其间( ) ..

(9)良多趣闻( ) (10)属引凄异( ) ..

3、运用原文回答问题:

(1)《三峡》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三峡》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夏季水流迅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5、作者在写三峡四季水色之前,为什么要写三峡的山“高而连”的特点呢?

6、三峡四季,山旋水转,奇境迭出,美不胜收。你最喜欢三峡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7、文中用渔歌结尾有何作用?

8、读完《三峡》一文,你认为三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9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也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

《马 说》一 课 练习题

1.《马说》作者是__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散文尤其著名,有“____________”的美誉,又是“__________”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5)策之不以其道( ) (6)其真无马邪( ) ..

3.写出本文几个通假字。

(1)__通__ ______ (2)__通__ ______

(3)__通__ ______ (4)__通__ 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中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浅薄无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本文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生活中有许多人以“人才”自居,他们常常抱怨自己这匹“千里马”生不逢时,没有伯乐的发现赏识。如果你就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8.对对联:

上联:日 行 千 里 何 愁 无 伯 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无 才 难 作 千 里 马

下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七年下)

《三峡》一课练习题

3.(1)自„„,两„„,略„„ (2)重„„,隐„„ (3)夏„„,沿„„

(4)素„„,回„„ (5)虽„„,不„„

4.极高的山峰大多长有奇形怪状的柏树,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从高处飞冲而下。

5.山高而连是水急而速的原因,急流衬峻岭,形成一幅完美图画。

6.我最欣赏夏季的三峡,因为此时的三峡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更有利于船只通行,而且那种盛大的自然景观更给人以想象和启发。

7.通过渔歌抒发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哀婉之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流湍急,景色壮美。

七年《马说》一课答案

5.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富有寓意。

6.暗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能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埋没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7.围绕“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寻找机会,展示才华”展开。

8.下联:腹藏万卷不怕少知音

下联:有志可成万驹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苏教版小学1-6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 苏教版小学 1-6 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单元 1 课题 长江之歌 三亚落日 烟台的海 记金华的双龙洞 2 3 4 作者 (胡宏伟) 备注 第一单元 (孙为刚) (叶圣陶) 习作 1 练习 1 5 卢沟桥烽火 6 ...查看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茶园山中心小学 林锦 各位老师,你们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三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我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作简要的介绍: 一.教 ...查看


  • 一年级语文预习步骤
  • 一年级语文下册预习步骤: 1. 我会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再仔仔细细 地把课文读五遍,不仅读准字音,而且读通课文. 2. 我会在课文中用"○"圈出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并 会在生字条中注上拼音娃娃,边注音边读准字音.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 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加强选文的文学性,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 1.文质兼美,这也是人教版历来各套教材选文一以贯之的标准. 2.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3.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鼓楼教育天地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2013 年 2 月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教 学 内 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2) 1(2) 2(2) 4(2)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2013年2月 周次教 学 内 容备注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2) 2 1(2) 2(2) 3(2) 34 (2) 习作1(2) 练习1(2) 4 5(2) 6(2) 7(2) 5习作2(2) 练习2(2) 8 ...查看


  • 一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汉字
  • 班级 姓名 成绩 yí wàn wàn lǐ rén dīnɡ bǎi wàn dīnɡ dōnɡ 班级 姓名 成绩 lǐ zi xiù c ɑi xiù qi xiānɡ qì xiānɡ u ɡ n n 一年级下册看拼音写词练习(三)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下册_语文园地知识与练习
  • 三年级语文下册 基础知识练习 班级 姓名 分数 语文园地一 1.照样填空:动静 得( )吞( ) 详( ) 攻( ) ( )退 始( ) 呼( ) 是( ) 爱( ) 2.填入适当量数词:一( )歌曲 一 ( )微风 一( )羽毛 一(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