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昨天牧心之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来自美国的詹姆斯.休斯博士,为我们身边的家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如何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回忆博士今天的讲座内容时,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平时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们反映到的一些问题。我想结合博士的分享以及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与挖掘和培养孩子兴趣相关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总结。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非常重视,这对生活在当下的孩子来讲其实非常可喜的一件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有兴趣爱好、有梦想往往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人生的风险和挑战。但是在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过程中,父母却又常常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不知该如何是好。

家长常见的问题:

——我应该让孩子从几岁开始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已经报了3个兴趣班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该去学?,是这些班是不是越早越好?

——我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每个他都要上,每个都不愿意丢,但每个他都好像不是很专注的学习?

——我的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我问过他要不要学,而且也告诉过他学的过程中要吃苦,他都点头答应了我,可是坚持了不到两个月,现在就说没兴趣了,该怎么办?

——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我其实经常肯定和表扬他,甚至还经常奖励他继续学习,可是效果并不好,奖励的时候好一点,奖励一过又是老样子。

——我的孩子如果认真学,其实可以学的很好,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不够专注

——我的孩子受不起挫折,老师一批评,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就不想学了,就说没兴趣了。

——我的孩子现在问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都说没有,除了玩、看电视、打游戏,其它都没什么兴趣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小学高段了,学业繁重,现在打算给他把有些兴趣班给取消掉。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家长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兴趣与爱好”

1、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都能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拥有自己的特长

大家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也会不太一样。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少孩子看起来像什么爱好都没有,因为他看起来对画画、跳舞、弹琴、下棋、书法、唱歌、体育运动等都不感兴趣,这恰好只是说明这位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包裹的太过严实紧密,也许做父母的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发掘,也许有一天你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孩子原来喜欢的是吹口哨或者他对倒立很感兴趣。

所以作为家长,在挖掘和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上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

——相信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可能和别人一样也很可能不一样。

2、早期发掘孩子兴趣爱好时,以“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和学”为目的

我家女儿在两岁时搭积木,每次搭到三四层就会倒掉,但她一直不停的搭建,好像丝毫意识到不到自己有多“傻气”。在一旁的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前教孙女,告诉她要怎样怎样放,边说边把女的手握住,示意“应该这样搭建”就不会倒了。可是没想到的是,爷爷这个小小的举动换来的是女儿把积木一推,离开去玩别的东西了,只剩下爷爷的是一句“这娃娃不谦虚,不会还不想学”。也许女儿是听到了爷爷的小小抱怨,从此后很久没再碰过积木。

我家儿子在一岁左右,也开始玩积木,爷爷像是明白了什么,再没有像以前那样教姐姐搭积木,而是经常自己在一旁搭建,搭建好了就让孙儿来打到。儿子现在搭积木时,他再不教了,爷孙俩很多时候只是一起玩,你放一块,我放一块,倒就倒了,没人再说。直到现在儿子每天都喜欢去搭一会儿积木。

我也常常在小区的花园里看到那些可爱的爸爸妈妈们边推着坐在秋千上不满两岁的孩子,边让他们跟着爸爸妈妈数1、2、3、4….,当孩子一输错,爸爸妈妈便立即停下来纠正“2后面是3,不是8,”。我问她们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边玩边数数?家长们通常回答,边玩还边学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是两全其美吗?好一个“有意义”,我后来发现身边太多的家长都觉得玩可以,要是玩了还有意义还能学到东西那就完美了。所以,身边很多孩子玩都玩得那么累,因为家长有太多的“生活上的、知识上的、技术上的意义”想传递给孩子们!

——但是,玩就是玩,玩本身就很有意义,因为玩耍游戏是身心愉悦的事情,愉悦的感受才让我有兴趣,才会引领我进一步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

——在孩子单独玩耍或者和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父母做观察者和参与者比作教导者更作用(当然,如果玩的过程中,出现安全或其他隐患时一定要及时制止)

——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通过玩的过程激发自己对事物的兴趣,并在玩耍中学习。

3、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事物比兴趣班数量的多少更重要

前面提到玩很重要,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与其等着孩子长到哪天就开始上兴趣班,不如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事物,有足够的机会玩耍和尝试。

有学员在课堂上拿他们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孩子小时候作对比,问我为什么他们小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却好像比现在的孩子开心?在我看来原因之一,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拥有的少,但是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却比现在孩子多,无论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玩中,而且我们正是因为拥有的少,我们就开始创造发明一些玩耍的机会,一根橡皮筋,一节粉笔、几颗石子、几张香烟纸,一跟木棒、一把扫帚就是让孩子们兴奋一整天的道具。

4、陪伴、观察、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倡父母要多花时间陪孩子身上,这是极为重要的。孩子们渴望家长能陪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一起完成某些任务。但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有时候仅仅是需要你在一旁观看,而不是干扰他们,而这也是陪伴的一种。无论哪种陪伴,都是家长观察孩子的好时机,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一个旁观者,你就有机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首先视为观察孩子、感受孩子内心的机会而不必非得作为教育的机会。只有不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孩子,才能发掘影藏在他们身上的天赋,才能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5、孩子的兴趣来自于参与的过程中内心体验到的愉悦感,兴趣也可以来自于他人的关注

例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学,做数学题本身就能带来愉悦感,再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语文,当读到优美短文,或者一个孩子喜欢音乐,弹一首动听的曲目就能带给他们愉悦感,做这些事情本身就能带给孩子兴趣。但也可能一个孩子做题、读书、练琴是想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所以,孩子兴趣的产生分为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是孩子兴趣爱好持久坚持的关键,而只有外在的动力下,兴趣是难以持久和健康发展的。所以外在的动力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6、肯定、赞赏的必要性

家长如同孩子的镜子,孩子最初是透过家长这面镜子来不断地认识自我的,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赞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赞赏让孩子获得了外在动力,使用恰当的肯定和赞赏能让这些外在的动力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动力,而这才是家长的肯定和赞赏孩子的目的和方向。该如何做到呢?

——发现并肯定孩子确实做到的点滴进步!

——肯定和赞赏孩子参与的具体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让孩子看到结果与过程间的关系更重要

——透过我们的欣赏让孩子看到我们欣赏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某些品质,例如坚持、认真、耐心等

——我们的肯定和赞赏不夸大不缩小,客观而公正,具体又简明

在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过程中,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赞赏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肯定和赞赏仅仅提供的是外部动力呢还是能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7、拒绝贴“负面标签”

当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不成熟、不协调、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喜欢在孩子“老是犯”、“老是做不好”的问题上给孩子贴一个负面标签、“你就是笨”、“哎,没天赋”、“没耐心”、“急性子”。

——营造一个允许孩子出现错误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家长需要避免完美主义的心态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出现问题后,理解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更重要,家长要洞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和需要

——把你看到的情况,感受到的告诉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面对此刻的问题,愿意支持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弹琴弹不下去了,家长需要避免使用“这么简单的曲子,你就是缺乏毅力”,”你不是说好弹30分钟吗?你总是这样,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等类似的话语。

家长可以采用应类似下面的这样的句子“这首曲子的确很难,你弹了十几遍都没有能完全弹下来,所以你心里非常沮丧,对吗?妈妈能帮助你什么吗,需要我坐在你身边吗或者我们站起里活动活动再继续?这首曲子前面弹得已经很熟了,要不我们试一下把这首曲子分成几个部分,我们一段一段的攻克,你要是愿意,妈妈会在旁边陪你!

8、接纳和鼓励才是抗挫折的良药,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如同第7条中提到的,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犯错时,家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批评几句,想以此纠正孩子的行为。当一个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如果得到的不是父母“应有的”批评和指责,反而是接纳和鼓励时,他们更容易收获改变自己的动力,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而这种被爱的感受是加倍的,也许让他们终身难忘。

常常听到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抗挫力不强,是因为孩子从小没吃过苦。有的家长还会问,我的孩子现在抗挫力差,是不是因为我表扬鼓励的太多,所以一听到批评就接受不了,我现在就应该多批评,增强他们的抗打击力!

——挫折、困难本身不是问题,反而是引导孩子的机会。肯定、鼓励本身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是否会用、何时用,怎么用。

我遇到一个孩子她不想再跳舞了,可是孩子妈妈说她已经学了两年了,现在放弃很可惜,我问了问妈妈具体情况,妈妈反应孩子现在的舞蹈老师很严厉,可能孩子被老师批评了,现在就不想去了。这位妈妈接着说,我鼓励她,夸奖她,可是她还是不愿意继续去跳舞。我接着问她是怎么鼓励的,这位妈妈说,我告诉她——你看看你已经学习了两年了,现在说不去就不去,多可惜啊,对不对!而且妈妈觉得你跳得非常棒啊,你看看上学期期末你上舞台表演了是不是?老师还表扬你了,夸你最会跳舞了,现在这个老师你要是不喜欢,我们换一个地方继续学啊?

我们遇到太多类似上面例子中的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退缩时,通常是给孩子摆道理,夸孩子能干不要放弃。或者否定孩子的认识和感受,将问题美化,给孩子描绘一副没有什么可怕的图像。很多家长把自己这样的方式当着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而这只是家长应对自身焦虑、担心事情真的发生而产生的反应。内容大都是试图说服孩子,说教、不停给建议,甚至采取强行压制。但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方式均不能改变孩子内心真正的问题,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们建议在孩子又退缩迹象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来接纳和鼓励孩子:

听孩子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不想学跳舞了?发生了什么事?

澄清事情的本质:所以你是害怕在舞蹈课上被老师批评,担心别的孩子笑话你,而不是不喜欢跳舞,对吗?

接纳孩子的情绪:老师说你跳得不好时,你心理感到很自责又伤心,而且同学们都把你看到笑,你心里很羞愧、难堪,对吗?你现在很难受,妈妈可以帮你吗?让我抱抱你可以吗?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安抚之后,再找时间和孩子交流跳舞的事情;

提出现在的问题,鼓励孩子一起思考可以怎么解决:妈妈知道你在跳舞这件事上遇到了一些问题,你心里很喜欢跳舞,但你不希望自己被嘲笑和指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主意可以既不会影响你继续学跳舞,又会尽量不被老师指责同学嘲笑。

所以,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学会接纳已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接纳孩子的感受时,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去思考走出困境,因为“接纳”为孩子提供的是安全的环境,当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们大脑思考就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9、用目标代替横向比较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面比较其它孩子,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进步,有的家长直接鼓励孩子和其它孩子竞争,一定要赢过谁,一定要过好多级。

而有部分家长则强调他们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不会给孩子压力,也不会关心孩子出不出成绩,愿意去学就好,所以他们不会给孩子目标,也不会让孩子去考级。

家长抛开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功利性是理智的,同样的,将孩子在兴趣班里学习看着发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态度。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树立目标,并为着目标而奋斗,享受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目标教会孩子学会的实现自我,而不是赢过谁,胜过谁,是一种内在激励,是孩子不断地能从所从事的事物中感受到愉悦的内在原因。

——目标不论大小,一定要实际,是孩子可以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家长要多接纳和鼓励,在实现目标时,要帮助孩子强化整个过程中的体验,将提升孩子愉悦的感受。

10、合理的界限是帮手

界限是家长管理孩子的工具,也是孩子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的准则和标准。

界限并不会限制孩子的创意和思维,也不会约束孩子的发展,界限反而让一个人自由,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就会有安全感,反而不会感到约束的存在,才能获得真自由。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一定有它们自己的一些界限,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也离不了界限的帮助。

——界限一定要事先和孩子沟通,尊重家庭的实际状况,尊重孩子的特点

——界限不是死的,只是在一段时期内不要随意变动,而且需要坚持

——界限不是威胁、和孩子讲条件,而是让孩子看到我们客观地会照章办事

——界限不需要事无巨细,只需要是你们家庭里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简单明了,可操作执行

——具体的事情,事前和孩子一起约定即可

——界限制定后,不是再和孩子辩论,不要对孩子说:“你必须怎样去做,因为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你怎么能不遵守约定呢”,而是提示孩子,你需要做些什么才不越界呢?或者当孩子越界后有哪些后果需要孩子去承担和负起责任。

11、兴趣和爱好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作为家长,可能会发现,有些兴趣爱好是孩子自发的,有些兴趣爱好是被激发的,甚至是因为父母自己希望想让孩子去尝试。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本身不感兴趣何谈兴趣爱好呢?

——发展兴趣爱好重点在于,要不断的观察和发掘孩子自发的兴趣爱好,要让孩子不断地从所从事的事情中体验到乐趣,要从家长的“兴趣、爱好”、家长所重视的“兴趣、爱好”转移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感兴趣。

——兴趣爱好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少一些“你赶紧去给我练琴,赶紧去给我练字,赶紧去给我学习”,“你练琴的时候再东倒西歪的,你给我试试看!”,“你再不认真,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12、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的关系和区别

兴趣、爱好是发现天赋、特长的土壤,但不是孩子的每个兴趣和爱好都一定是孩子的特长。孩子可以事物产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但不见得他们对这些都很擅长。但是孩子们确实都会有自己的天赋,家长需要在广泛培养孩子兴趣的基础上,不断观察,也许就能找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

一个孩子能发现自己特别擅长什么,也就更容易从这个天赋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甚至在他们青春期时,面对同伴压力也有帮助作用。

13、一个人真正的拥有兴趣爱好,带给自己的是愉悦和放松,并不是额外的负担

很多家长考虑孩子到了高段就要停一些兴趣班,这个我不便于评论,我观察到的是,很多孩子在父母停报这些兴趣班之后,就开始停止再发展这些兴趣爱好了,这至少说明孩子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爱好这件事情。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坚持了很久,当父母不再给压力学习的时候,一辈子都不会再去碰她们以前在兴趣班上学来的的“兴趣爱好”。看到这些,心中感到无比遗憾,因为时间、精力并没有换来孩子真正的“爱”。

我的父亲,从小家境极度贫穷,他很喜欢音乐,但是家里根本买不起任何乐器,他十多岁的时候,看到别人吹笛子,羡慕不已,向这个讨教学会了自制竹笛的方法,自己借了一本破旧的教材自己学笛子,后来他有自学了弹奏各种琴,因为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所以我父亲在音乐方面算不上高手,甚至在专业人士眼里他的水平只能算入门。可是从我记事起 ,我的印象中父亲就常利用业余时间去吹拉弹唱,现在他退休了,我最小的孩子都快一岁半了,他仍然喜欢吹拉弹唱,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每次他弹唱的时候,我都能从他脸上读出幸福、满足、沉醉。这就是兴趣爱好,他本应带来的就是享受和身心的愉悦。

所以,即使你孩子现在没有时间继续参加兴趣班了,但是鼓励他们创造机会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好,独自一人也好,把这些兴趣继续耍起了,因为他们不是负担,他们可以让我们放松。

以上的内容,是牧心之家对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对牧心之家的支持,欢迎大家将牧心之家介绍给你身边的家长朋友们!

昨天牧心之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来自美国的詹姆斯.休斯博士,为我们身边的家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如何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回忆博士今天的讲座内容时,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平时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们反映到的一些问题。我想结合博士的分享以及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与挖掘和培养孩子兴趣相关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总结。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非常重视,这对生活在当下的孩子来讲其实非常可喜的一件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有兴趣爱好、有梦想往往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人生的风险和挑战。但是在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过程中,父母却又常常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不知该如何是好。

家长常见的问题:

——我应该让孩子从几岁开始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已经报了3个兴趣班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该去学?,是这些班是不是越早越好?

——我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每个他都要上,每个都不愿意丢,但每个他都好像不是很专注的学习?

——我的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我问过他要不要学,而且也告诉过他学的过程中要吃苦,他都点头答应了我,可是坚持了不到两个月,现在就说没兴趣了,该怎么办?

——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我其实经常肯定和表扬他,甚至还经常奖励他继续学习,可是效果并不好,奖励的时候好一点,奖励一过又是老样子。

——我的孩子如果认真学,其实可以学的很好,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不够专注

——我的孩子受不起挫折,老师一批评,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就不想学了,就说没兴趣了。

——我的孩子现在问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都说没有,除了玩、看电视、打游戏,其它都没什么兴趣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小学高段了,学业繁重,现在打算给他把有些兴趣班给取消掉。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家长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兴趣与爱好”

1、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都能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拥有自己的特长

大家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也会不太一样。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少孩子看起来像什么爱好都没有,因为他看起来对画画、跳舞、弹琴、下棋、书法、唱歌、体育运动等都不感兴趣,这恰好只是说明这位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包裹的太过严实紧密,也许做父母的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发掘,也许有一天你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孩子原来喜欢的是吹口哨或者他对倒立很感兴趣。

所以作为家长,在挖掘和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上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

——相信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可能和别人一样也很可能不一样。

2、早期发掘孩子兴趣爱好时,以“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和学”为目的

我家女儿在两岁时搭积木,每次搭到三四层就会倒掉,但她一直不停的搭建,好像丝毫意识到不到自己有多“傻气”。在一旁的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前教孙女,告诉她要怎样怎样放,边说边把女的手握住,示意“应该这样搭建”就不会倒了。可是没想到的是,爷爷这个小小的举动换来的是女儿把积木一推,离开去玩别的东西了,只剩下爷爷的是一句“这娃娃不谦虚,不会还不想学”。也许女儿是听到了爷爷的小小抱怨,从此后很久没再碰过积木。

我家儿子在一岁左右,也开始玩积木,爷爷像是明白了什么,再没有像以前那样教姐姐搭积木,而是经常自己在一旁搭建,搭建好了就让孙儿来打到。儿子现在搭积木时,他再不教了,爷孙俩很多时候只是一起玩,你放一块,我放一块,倒就倒了,没人再说。直到现在儿子每天都喜欢去搭一会儿积木。

我也常常在小区的花园里看到那些可爱的爸爸妈妈们边推着坐在秋千上不满两岁的孩子,边让他们跟着爸爸妈妈数1、2、3、4….,当孩子一输错,爸爸妈妈便立即停下来纠正“2后面是3,不是8,”。我问她们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边玩边数数?家长们通常回答,边玩还边学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是两全其美吗?好一个“有意义”,我后来发现身边太多的家长都觉得玩可以,要是玩了还有意义还能学到东西那就完美了。所以,身边很多孩子玩都玩得那么累,因为家长有太多的“生活上的、知识上的、技术上的意义”想传递给孩子们!

——但是,玩就是玩,玩本身就很有意义,因为玩耍游戏是身心愉悦的事情,愉悦的感受才让我有兴趣,才会引领我进一步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

——在孩子单独玩耍或者和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父母做观察者和参与者比作教导者更作用(当然,如果玩的过程中,出现安全或其他隐患时一定要及时制止)

——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通过玩的过程激发自己对事物的兴趣,并在玩耍中学习。

3、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事物比兴趣班数量的多少更重要

前面提到玩很重要,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与其等着孩子长到哪天就开始上兴趣班,不如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事物,有足够的机会玩耍和尝试。

有学员在课堂上拿他们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孩子小时候作对比,问我为什么他们小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却好像比现在的孩子开心?在我看来原因之一,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拥有的少,但是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却比现在孩子多,无论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玩中,而且我们正是因为拥有的少,我们就开始创造发明一些玩耍的机会,一根橡皮筋,一节粉笔、几颗石子、几张香烟纸,一跟木棒、一把扫帚就是让孩子们兴奋一整天的道具。

4、陪伴、观察、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倡父母要多花时间陪孩子身上,这是极为重要的。孩子们渴望家长能陪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一起完成某些任务。但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有时候仅仅是需要你在一旁观看,而不是干扰他们,而这也是陪伴的一种。无论哪种陪伴,都是家长观察孩子的好时机,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一个旁观者,你就有机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首先视为观察孩子、感受孩子内心的机会而不必非得作为教育的机会。只有不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孩子,才能发掘影藏在他们身上的天赋,才能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5、孩子的兴趣来自于参与的过程中内心体验到的愉悦感,兴趣也可以来自于他人的关注

例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学,做数学题本身就能带来愉悦感,再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语文,当读到优美短文,或者一个孩子喜欢音乐,弹一首动听的曲目就能带给他们愉悦感,做这些事情本身就能带给孩子兴趣。但也可能一个孩子做题、读书、练琴是想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所以,孩子兴趣的产生分为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是孩子兴趣爱好持久坚持的关键,而只有外在的动力下,兴趣是难以持久和健康发展的。所以外在的动力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6、肯定、赞赏的必要性

家长如同孩子的镜子,孩子最初是透过家长这面镜子来不断地认识自我的,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赞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赞赏让孩子获得了外在动力,使用恰当的肯定和赞赏能让这些外在的动力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动力,而这才是家长的肯定和赞赏孩子的目的和方向。该如何做到呢?

——发现并肯定孩子确实做到的点滴进步!

——肯定和赞赏孩子参与的具体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让孩子看到结果与过程间的关系更重要

——透过我们的欣赏让孩子看到我们欣赏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某些品质,例如坚持、认真、耐心等

——我们的肯定和赞赏不夸大不缩小,客观而公正,具体又简明

在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过程中,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赞赏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肯定和赞赏仅仅提供的是外部动力呢还是能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7、拒绝贴“负面标签”

当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不成熟、不协调、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喜欢在孩子“老是犯”、“老是做不好”的问题上给孩子贴一个负面标签、“你就是笨”、“哎,没天赋”、“没耐心”、“急性子”。

——营造一个允许孩子出现错误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家长需要避免完美主义的心态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出现问题后,理解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更重要,家长要洞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和需要

——把你看到的情况,感受到的告诉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面对此刻的问题,愿意支持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弹琴弹不下去了,家长需要避免使用“这么简单的曲子,你就是缺乏毅力”,”你不是说好弹30分钟吗?你总是这样,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等类似的话语。

家长可以采用应类似下面的这样的句子“这首曲子的确很难,你弹了十几遍都没有能完全弹下来,所以你心里非常沮丧,对吗?妈妈能帮助你什么吗,需要我坐在你身边吗或者我们站起里活动活动再继续?这首曲子前面弹得已经很熟了,要不我们试一下把这首曲子分成几个部分,我们一段一段的攻克,你要是愿意,妈妈会在旁边陪你!

8、接纳和鼓励才是抗挫折的良药,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如同第7条中提到的,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犯错时,家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批评几句,想以此纠正孩子的行为。当一个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如果得到的不是父母“应有的”批评和指责,反而是接纳和鼓励时,他们更容易收获改变自己的动力,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而这种被爱的感受是加倍的,也许让他们终身难忘。

常常听到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抗挫力不强,是因为孩子从小没吃过苦。有的家长还会问,我的孩子现在抗挫力差,是不是因为我表扬鼓励的太多,所以一听到批评就接受不了,我现在就应该多批评,增强他们的抗打击力!

——挫折、困难本身不是问题,反而是引导孩子的机会。肯定、鼓励本身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是否会用、何时用,怎么用。

我遇到一个孩子她不想再跳舞了,可是孩子妈妈说她已经学了两年了,现在放弃很可惜,我问了问妈妈具体情况,妈妈反应孩子现在的舞蹈老师很严厉,可能孩子被老师批评了,现在就不想去了。这位妈妈接着说,我鼓励她,夸奖她,可是她还是不愿意继续去跳舞。我接着问她是怎么鼓励的,这位妈妈说,我告诉她——你看看你已经学习了两年了,现在说不去就不去,多可惜啊,对不对!而且妈妈觉得你跳得非常棒啊,你看看上学期期末你上舞台表演了是不是?老师还表扬你了,夸你最会跳舞了,现在这个老师你要是不喜欢,我们换一个地方继续学啊?

我们遇到太多类似上面例子中的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退缩时,通常是给孩子摆道理,夸孩子能干不要放弃。或者否定孩子的认识和感受,将问题美化,给孩子描绘一副没有什么可怕的图像。很多家长把自己这样的方式当着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而这只是家长应对自身焦虑、担心事情真的发生而产生的反应。内容大都是试图说服孩子,说教、不停给建议,甚至采取强行压制。但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方式均不能改变孩子内心真正的问题,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们建议在孩子又退缩迹象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来接纳和鼓励孩子:

听孩子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不想学跳舞了?发生了什么事?

澄清事情的本质:所以你是害怕在舞蹈课上被老师批评,担心别的孩子笑话你,而不是不喜欢跳舞,对吗?

接纳孩子的情绪:老师说你跳得不好时,你心理感到很自责又伤心,而且同学们都把你看到笑,你心里很羞愧、难堪,对吗?你现在很难受,妈妈可以帮你吗?让我抱抱你可以吗?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安抚之后,再找时间和孩子交流跳舞的事情;

提出现在的问题,鼓励孩子一起思考可以怎么解决:妈妈知道你在跳舞这件事上遇到了一些问题,你心里很喜欢跳舞,但你不希望自己被嘲笑和指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主意可以既不会影响你继续学跳舞,又会尽量不被老师指责同学嘲笑。

所以,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学会接纳已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接纳孩子的感受时,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去思考走出困境,因为“接纳”为孩子提供的是安全的环境,当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们大脑思考就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9、用目标代替横向比较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面比较其它孩子,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进步,有的家长直接鼓励孩子和其它孩子竞争,一定要赢过谁,一定要过好多级。

而有部分家长则强调他们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不会给孩子压力,也不会关心孩子出不出成绩,愿意去学就好,所以他们不会给孩子目标,也不会让孩子去考级。

家长抛开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功利性是理智的,同样的,将孩子在兴趣班里学习看着发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态度。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树立目标,并为着目标而奋斗,享受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目标教会孩子学会的实现自我,而不是赢过谁,胜过谁,是一种内在激励,是孩子不断地能从所从事的事物中感受到愉悦的内在原因。

——目标不论大小,一定要实际,是孩子可以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家长要多接纳和鼓励,在实现目标时,要帮助孩子强化整个过程中的体验,将提升孩子愉悦的感受。

10、合理的界限是帮手

界限是家长管理孩子的工具,也是孩子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的准则和标准。

界限并不会限制孩子的创意和思维,也不会约束孩子的发展,界限反而让一个人自由,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就会有安全感,反而不会感到约束的存在,才能获得真自由。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一定有它们自己的一些界限,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也离不了界限的帮助。

——界限一定要事先和孩子沟通,尊重家庭的实际状况,尊重孩子的特点

——界限不是死的,只是在一段时期内不要随意变动,而且需要坚持

——界限不是威胁、和孩子讲条件,而是让孩子看到我们客观地会照章办事

——界限不需要事无巨细,只需要是你们家庭里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简单明了,可操作执行

——具体的事情,事前和孩子一起约定即可

——界限制定后,不是再和孩子辩论,不要对孩子说:“你必须怎样去做,因为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你怎么能不遵守约定呢”,而是提示孩子,你需要做些什么才不越界呢?或者当孩子越界后有哪些后果需要孩子去承担和负起责任。

11、兴趣和爱好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作为家长,可能会发现,有些兴趣爱好是孩子自发的,有些兴趣爱好是被激发的,甚至是因为父母自己希望想让孩子去尝试。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本身不感兴趣何谈兴趣爱好呢?

——发展兴趣爱好重点在于,要不断的观察和发掘孩子自发的兴趣爱好,要让孩子不断地从所从事的事情中体验到乐趣,要从家长的“兴趣、爱好”、家长所重视的“兴趣、爱好”转移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感兴趣。

——兴趣爱好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少一些“你赶紧去给我练琴,赶紧去给我练字,赶紧去给我学习”,“你练琴的时候再东倒西歪的,你给我试试看!”,“你再不认真,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12、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的关系和区别

兴趣、爱好是发现天赋、特长的土壤,但不是孩子的每个兴趣和爱好都一定是孩子的特长。孩子可以事物产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但不见得他们对这些都很擅长。但是孩子们确实都会有自己的天赋,家长需要在广泛培养孩子兴趣的基础上,不断观察,也许就能找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

一个孩子能发现自己特别擅长什么,也就更容易从这个天赋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甚至在他们青春期时,面对同伴压力也有帮助作用。

13、一个人真正的拥有兴趣爱好,带给自己的是愉悦和放松,并不是额外的负担

很多家长考虑孩子到了高段就要停一些兴趣班,这个我不便于评论,我观察到的是,很多孩子在父母停报这些兴趣班之后,就开始停止再发展这些兴趣爱好了,这至少说明孩子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爱好这件事情。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坚持了很久,当父母不再给压力学习的时候,一辈子都不会再去碰她们以前在兴趣班上学来的的“兴趣爱好”。看到这些,心中感到无比遗憾,因为时间、精力并没有换来孩子真正的“爱”。

我的父亲,从小家境极度贫穷,他很喜欢音乐,但是家里根本买不起任何乐器,他十多岁的时候,看到别人吹笛子,羡慕不已,向这个讨教学会了自制竹笛的方法,自己借了一本破旧的教材自己学笛子,后来他有自学了弹奏各种琴,因为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所以我父亲在音乐方面算不上高手,甚至在专业人士眼里他的水平只能算入门。可是从我记事起 ,我的印象中父亲就常利用业余时间去吹拉弹唱,现在他退休了,我最小的孩子都快一岁半了,他仍然喜欢吹拉弹唱,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每次他弹唱的时候,我都能从他脸上读出幸福、满足、沉醉。这就是兴趣爱好,他本应带来的就是享受和身心的愉悦。

所以,即使你孩子现在没有时间继续参加兴趣班了,但是鼓励他们创造机会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好,独自一人也好,把这些兴趣继续耍起了,因为他们不是负担,他们可以让我们放松。

以上的内容,是牧心之家对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对牧心之家的支持,欢迎大家将牧心之家介绍给你身边的家长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 作者:满小螺庄剑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01期 依据小学思品课的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特点,已形成了常规的五大教学环节,即导入.学文明理(理论).深化明理.联系实际导行(实际).结束,又称"五步法". 下面以九 ...查看


  • 小课题申报表
  • 无棣县2014年度教师小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 课题申报者: 张晓磊 所在单位: 鲁北 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申报日期: 二零一五年四月 无棣县教研室 无棣县教科室 评审意见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材料 埕口 ...查看


  • 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 浅析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摘要: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 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以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 ...查看


  • 家长课堂: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
  • 家长课堂: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 做家长[微博]难,做现代家长更难.家长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孩子如果不爱学习,有厌学情绪,最令人伤脑筋.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家长真的一点办法没有吗?如果学校教育是左手,家庭教育就是右手.只有 ...查看


  • 杨集小学足球教学计划
  • 杨集小学足球教学计划 一.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校园足球训练的整体目标是:在宣传.推广.普及足球运动的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具有良好天赋和品行的足球竞技人才,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和国家足球事业发展服务.训练的基本理念有四个层面如下: 第一, ...查看


  • 教师谈如何挖掘作文素材
  • 教师谈如何挖掘作文素材:唯有源头活水来 编辑: 点击数:2027 更新时间:2013/1/1 学习面对习作题,愁眉紧锁,搜索枯肠,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凭空捏造, 讲套话,编文章.这是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 ...查看


  • 如何挖掘孩子潜能,培养孩子特长?
  • 如何挖掘孩子潜能,培养孩子特长?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成功的教育就是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在学界被称作"学者型的文人"和"文人型的学者" 顾晓鸣教授曾说过: 家庭教育是专业的,可以提升我们 ...查看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马静)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音乐教育 论文作者:马静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并没有在期刊杂志上 ...查看


  • 生活处处皆学问
  • 生活处处皆语文 有生活才有正确,我们学习的语文都源自于生活.在生活中的实践就是语文.当然,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语文.学习语文. 1.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蟋蟀的住宅>时,我充分发挥了孩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