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长清中学:郝 宪 君
2007-10-1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汇报,下面我的汇报开始,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西方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另一条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与探索。五四爱国运动是在列强侵华造成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爆发的,又是19世纪初中国人民的一次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所以,学习五四运动既可以与之前的抗争、探索进行对比,又为学习第五单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铺垫,在整个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过程及意义等基本内容。②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历史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进程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辅助,影音资料的穿插,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全面、直观感受历史、认知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五四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相关内容,学生初中时已有所涉及,因此,在此主要是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作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
(2)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 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实质不能从更根本上把握,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概念认识不清,很难全面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运动新特点。也就不能把握五四运动所代表的方向。
二、 教法设计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要求和高中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已具备一定的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和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有: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1)情景法——用图片、影像及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并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有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特别是重难点部分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
在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教学的同时配合使用读书指导法、比较法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2、在教学手段上:
采用图示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三步式学习法: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再配合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此过程中落实三动:动手将重要知识点在教材上标出或标记,动脑思考教师所提出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究问题和课后巩固练习,动口讨论本课的难点问题及对探究问题进行规范化表述训练。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提出两个探究问题:①你知道青年节是那一天吗?
②为使么要把这一天作为青年节呢?
(以上两个问题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快的切中本课教学主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内容划定两大板块,重温“五四”和畅谈“五四”。在重温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旨在完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在畅谈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体会和理解: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以达到本课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重温“五四”
重温五四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经过、意义。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爆发时,我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均遭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对。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了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观看影片时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②五四运动在何时何地爆发?是谁最先发起了这场运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从中引出讨论: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引导学生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时,同样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在运动的后期,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有哪些爱国行动?
②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有何举动?
③随着学生运动的高涨,各社会阶层纷纷响应,都是有哪些阶级响应了学生运动,斗争的高潮和特点是什么?
④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 (在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为后面讲述五四运动的意义作铺垫。)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结果时,则以图片为引导
(多媒体展示)《曹、陆、章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归纳“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两个情景模拟: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人们高呼口号》
情景模拟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你会高呼什么口号?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在街头演讲》
情景模拟二、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你会发表什么演讲来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设计这两个情景模拟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呼喊口号、模拟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增强其参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以此引出讨论。
(多媒体展示)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它有何历史意义?并得出结论。
在此,我将简单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在学生总结出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之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伟大开端后,紧跟问题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并引导学生从领导阶级、革命方向等方面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 在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后,接下来是畅谈“五四精神”)
(2)畅谈“五四”
“五四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活动:(多媒体展示)《勿忘国耻》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探究提问: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在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更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达到情感教育的升华。
(在结束了新课讲授后我将采取学生填空法进行课堂小结)
3、课堂小结
我给学生提供知识大纲,由学生逐一补充完成。 (多媒体展示)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时 间:1919年5月4日开始
经 过: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结 果: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三个卖国贼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历史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课堂活动:
为了巩固知识、升华情感,我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
(多媒体展示)
(1)巩固知识:
①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D)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作用的是(C)
A、青年学生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无私
③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分别是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⑤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两个问答题,这五道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由简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升华情感:
学唱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播放歌曲)
(多媒体展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
本活动既能缓解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的紧张,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唱团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要求奋进的学习生活态度,体会五四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歌声中结束教学。
五、最后对本课设计作几点扼要说明:
本课设计的整体思路:通过设疑引思,情景导入,启发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以致用。
特色: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强化难点。
应注意的问题:要熟练运用教学手段,时间较紧。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长清中学:郝 宪 君
2007-10-1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汇报,下面我的汇报开始,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西方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另一条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与探索。五四爱国运动是在列强侵华造成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爆发的,又是19世纪初中国人民的一次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所以,学习五四运动既可以与之前的抗争、探索进行对比,又为学习第五单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铺垫,在整个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过程及意义等基本内容。②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历史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进程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辅助,影音资料的穿插,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全面、直观感受历史、认知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五四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相关内容,学生初中时已有所涉及,因此,在此主要是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作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
(2)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 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实质不能从更根本上把握,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概念认识不清,很难全面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运动新特点。也就不能把握五四运动所代表的方向。
二、 教法设计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要求和高中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已具备一定的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和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有: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1)情景法——用图片、影像及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并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有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特别是重难点部分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
在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教学的同时配合使用读书指导法、比较法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2、在教学手段上:
采用图示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三步式学习法: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再配合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此过程中落实三动:动手将重要知识点在教材上标出或标记,动脑思考教师所提出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究问题和课后巩固练习,动口讨论本课的难点问题及对探究问题进行规范化表述训练。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提出两个探究问题:①你知道青年节是那一天吗?
②为使么要把这一天作为青年节呢?
(以上两个问题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快的切中本课教学主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内容划定两大板块,重温“五四”和畅谈“五四”。在重温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旨在完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在畅谈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体会和理解: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以达到本课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重温“五四”
重温五四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经过、意义。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爆发时,我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均遭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对。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了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观看影片时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②五四运动在何时何地爆发?是谁最先发起了这场运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从中引出讨论: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引导学生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时,同样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在运动的后期,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有哪些爱国行动?
②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有何举动?
③随着学生运动的高涨,各社会阶层纷纷响应,都是有哪些阶级响应了学生运动,斗争的高潮和特点是什么?
④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 (在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为后面讲述五四运动的意义作铺垫。)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结果时,则以图片为引导
(多媒体展示)《曹、陆、章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归纳“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两个情景模拟: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人们高呼口号》
情景模拟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你会高呼什么口号?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在街头演讲》
情景模拟二、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你会发表什么演讲来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设计这两个情景模拟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呼喊口号、模拟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增强其参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以此引出讨论。
(多媒体展示)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它有何历史意义?并得出结论。
在此,我将简单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在学生总结出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之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伟大开端后,紧跟问题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并引导学生从领导阶级、革命方向等方面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 在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后,接下来是畅谈“五四精神”)
(2)畅谈“五四”
“五四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活动:(多媒体展示)《勿忘国耻》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探究提问: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在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更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达到情感教育的升华。
(在结束了新课讲授后我将采取学生填空法进行课堂小结)
3、课堂小结
我给学生提供知识大纲,由学生逐一补充完成。 (多媒体展示)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时 间:1919年5月4日开始
经 过: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结 果: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三个卖国贼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历史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课堂活动:
为了巩固知识、升华情感,我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
(多媒体展示)
(1)巩固知识:
①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D)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作用的是(C)
A、青年学生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无私
③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分别是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⑤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两个问答题,这五道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由简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升华情感:
学唱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播放歌曲)
(多媒体展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
本活动既能缓解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的紧张,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唱团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要求奋进的学习生活态度,体会五四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歌声中结束教学。
五、最后对本课设计作几点扼要说明:
本课设计的整体思路:通过设疑引思,情景导入,启发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以致用。
特色: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强化难点。
应注意的问题:要熟练运用教学手段,时间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