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调研报告 (7)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五方面发生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是课程改革计划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客观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调整、修订新课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XXXX 内各个镇里面的中学以及县城里的中学,采取一级达标,二级达标,三级达标和未达标的标准,每个地区根据级别的不同分别随机抽取。参与课改的初中物理教师30人(男15人、女15人)、学生120人(男60人、女60人)。

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主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入手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研究者委托当地教研人员,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和学生,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教师问卷86份,有效学生问卷281份。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研究设计过程与结果显示及分析

调查内容由以下组成: 学生问卷调查表

1、你对我校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 A 、非常满意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2、新课改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你觉得新课改后,你的学习方式转变 。

A 、很明显 B 、较明显 C 、不明显 D 、没有变化

4、新课改在教学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你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A 、经常、主动 B 、偶尔 C 、不习惯 D 、不敢 5、新课改后,你对综合素质的认识是:

A 、很重要 B 、有点重要 C 、可有可无 D 、不需要 6、对新课程, 。

A 、有浓厚的兴趣 B 、有兴趣C 、一般D 、没有兴趣 7、对教师新课程教学, 。

A 、很满意B 、满意C 、一般 D 、不满意 8、你认为校本课程开设,。

A 、非常有意义 B 、有意义 C 、可有可无 D 、没有必要 9、你对新课改后班级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10、你对新课改后年级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11、新课改后你觉得能最好的体现课改理念,变化最大的课程是 。 12、你对我校新课程改革有何建议? 教师问卷调查表

1、面对新课改,您认为目前大多数教师( )

A 力不从心 B 经过努力可以应付 C 能够很好地完成 D 没有感觉

2、您觉得您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进行得( )

A 非常顺利 B 比较积极 C 不太积极 D 不积极

3、您觉得您周围的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知识欠缺 B 能力不足 C 资源不够 D 时间不允许

4、您认为教科书在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供教学的范本 B 规定教学内容 C 提供考试范围 D 学生自学资料

5、课程改革过程中,您最欠缺的是哪类知识( )

A 学科专业知识 B 有关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

C 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 D 其他(请说明)

6、您周围的大多数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是( )

A 很了解 B 一般了解 C 比较了解 D 不了解

7、您认为《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 )

A 规定考试内容 B 提供宏观教学目的 C 提供理解、评价课程的基本资源

D 与现实教学实际关系不大

8、您周围的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习惯( )

A 很了解 B 一般了解 C 了解较少 D 不了解

9、(1)您认为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否能满足您的教学需要( )

A 完全满足 B 很大程度上能满足 C 一般满足 D 不能满足

10您可以利用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

A 教参、课表、教科书等 B 网络资源 C 报刊、杂志、书籍 D 图书馆、博物馆

11、您认为有多大比例的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能够考虑学生的情况( )

A 25%以下 B 25%—50% C 50%——75% D 75%以上

12、您认为在学期之初,对本学期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的教师多吗( )

A 很多 B 较多 C 较少 D 没有

四 研究主题的展开与讨论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 1.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环境

学校对物理课改的重视程度是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中有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此次物理课改,有的教师认为不重视或持不清楚的态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他们对物理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是课改顺利推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本次课改,有的教师还不太适应。为了搞清楚物理课改的影响因素和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此次物理课程改革当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传统思想对教师的束缚。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物理课程改革很可能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行。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选择独立解决,与同事商量解决,向教研组长反映,向校领导反映,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消极态度。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遇到困难并不向上级反映,造成上级并不清楚教师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解决课程资源匮乏问题,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评制度,是物理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图1 教师在物

理课改中遇到的困难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以校内资源为主、校外资源为辅是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调查显示:在教学中,除使用黑板、粉笔等常规的教具外,还有模型、模具演示,幻灯机,挂图,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其他的教具。此外,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见图2所示。

图2 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

从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集中在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19. 44%的教师去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8. 33%的教师去校外图书馆收集资料;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得出一致的结果,仅有28.33%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些方面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其余学生认为校图书馆不能满足自己物理学习的需要。可见,校图书资料更新慢、数量不足、与教学内容脱节等局限性,使得校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此外46. 48%的教师认为学生从来不去校外图书馆等地去学习。校内图书馆有待进一步扩充更新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校外图书馆虽然便利,但并没有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和利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条件差会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在本次调查中,66. 67%的教师认为实验条件差,该现象是物理课程资源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因为条件差而放弃实验,28. 23%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经常使用日常简易器材(如易拉罐、火柴、手电筒等)做实验,36. 7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这样做,21. 09%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会这样,10. 54%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这样做。可见,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努力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利用日常生活的简易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以此弥补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1. 教学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主体之一。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决定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传统教学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此次课改提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调查发现:

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让不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物理教师创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如何定位物理教育目的,对物理新课程改革起着主导作用。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 教学行为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此次调查中显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仅8. 50%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批评学生,其余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提出超出教学要求的问题时,38. 89%的物理教师采用包办的方式为学生详细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止,58. 34%的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仅有极少数的教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告诉学生所提问题超出了教学要求,不必再考虑。

此次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常常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教学,他们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师教学辅助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也是物理课改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已经不再是物理教师常采用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科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识;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1. 学习兴趣

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主要区别是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本次调查中,49. 66%的学生对学习物理非常感兴趣,43. 88%的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其余学生兴趣极低或不感兴趣。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34. 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9. 93%的学生表示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以往有研究表明,物理课程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该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实验等,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

2. 与他人的交往

与他人的交往、互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成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了解STS ,树立科学世界观。虽然教师认为和学生互动充分,但大多学生认为与教师交流互动不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更多的转向同伴求助。为了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四)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评价的方向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观点比较见图4。

图4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学校和教师用多元评价机制评价学生,且观点基本一致,在少数项目上略有差别,学校更注重期末综合评估,而教师更关注学生平常的考试。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只有56. 46%的学生认为学校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在下一步的物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和物理教师应更加关注利用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引导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其中,课堂教学评价是物理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73. 72%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有条理、清楚明白,19. 45%的学生认为启发性不够强,也不够活泼,但有条理、清楚明白,其余学生认为条理不够清楚,枯燥乏味。此外,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物理教师认为最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项目如图5所示。

图5 物理教师认为最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项目

图5给我们的启示:各学校可根据该项目设定具体方案,因为这个评价项目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等,又能反映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如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即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想转变难。当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中学课堂时,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向一线的物理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放弃旧的教学思想,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成功进行物理课程改革的起点。如果一线教师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思想,那么课程改革将中途夭折,或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

2. 实验条件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没有丰富的、合适的课程资源,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就很难变成中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3. 课程培养目标的错位。评价制度对课程的实施起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直接影响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一味地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 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误解。此次物理新课程改革,期望通过科学探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部分物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几乎每堂课都安排学生进行探究。

5. 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差。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强调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此外,很多学生反映,由于探究小组管理疏散、缺乏纪律的约束,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的指导与提示,没有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师教育。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操作者,其思想理念的更新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师把握新课改理念,提出如下四条建议。

(1)重视主力军的培训。

(2)关注生力军的培养。

(3)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对话。

(4)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实验器材的开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努力开发校外资源,以校内资源为主,积极开发利用当地高校、工厂等单位资源是缓解实验器材不足的主要方法。此外,教师自制教具,合理开发身边简易器材进行实验,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自制学具,发动学生探究、收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资源缺乏的问题。

3.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六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5.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213.

[3]杨俊岭, 等. 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的关系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5(11):37—40.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五方面发生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是课程改革计划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客观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调整、修订新课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XXXX 内各个镇里面的中学以及县城里的中学,采取一级达标,二级达标,三级达标和未达标的标准,每个地区根据级别的不同分别随机抽取。参与课改的初中物理教师30人(男15人、女15人)、学生120人(男60人、女60人)。

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主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入手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研究者委托当地教研人员,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和学生,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教师问卷86份,有效学生问卷281份。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研究设计过程与结果显示及分析

调查内容由以下组成: 学生问卷调查表

1、你对我校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 A 、非常满意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2、新课改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你觉得新课改后,你的学习方式转变 。

A 、很明显 B 、较明显 C 、不明显 D 、没有变化

4、新课改在教学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你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A 、经常、主动 B 、偶尔 C 、不习惯 D 、不敢 5、新课改后,你对综合素质的认识是:

A 、很重要 B 、有点重要 C 、可有可无 D 、不需要 6、对新课程, 。

A 、有浓厚的兴趣 B 、有兴趣C 、一般D 、没有兴趣 7、对教师新课程教学, 。

A 、很满意B 、满意C 、一般 D 、不满意 8、你认为校本课程开设,。

A 、非常有意义 B 、有意义 C 、可有可无 D 、没有必要 9、你对新课改后班级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10、你对新课改后年级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11、新课改后你觉得能最好的体现课改理念,变化最大的课程是 。 12、你对我校新课程改革有何建议? 教师问卷调查表

1、面对新课改,您认为目前大多数教师( )

A 力不从心 B 经过努力可以应付 C 能够很好地完成 D 没有感觉

2、您觉得您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进行得( )

A 非常顺利 B 比较积极 C 不太积极 D 不积极

3、您觉得您周围的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知识欠缺 B 能力不足 C 资源不够 D 时间不允许

4、您认为教科书在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供教学的范本 B 规定教学内容 C 提供考试范围 D 学生自学资料

5、课程改革过程中,您最欠缺的是哪类知识( )

A 学科专业知识 B 有关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

C 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 D 其他(请说明)

6、您周围的大多数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是( )

A 很了解 B 一般了解 C 比较了解 D 不了解

7、您认为《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 )

A 规定考试内容 B 提供宏观教学目的 C 提供理解、评价课程的基本资源

D 与现实教学实际关系不大

8、您周围的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习惯( )

A 很了解 B 一般了解 C 了解较少 D 不了解

9、(1)您认为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否能满足您的教学需要( )

A 完全满足 B 很大程度上能满足 C 一般满足 D 不能满足

10您可以利用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

A 教参、课表、教科书等 B 网络资源 C 报刊、杂志、书籍 D 图书馆、博物馆

11、您认为有多大比例的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能够考虑学生的情况( )

A 25%以下 B 25%—50% C 50%——75% D 75%以上

12、您认为在学期之初,对本学期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的教师多吗( )

A 很多 B 较多 C 较少 D 没有

四 研究主题的展开与讨论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 1.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环境

学校对物理课改的重视程度是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中有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此次物理课改,有的教师认为不重视或持不清楚的态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他们对物理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是课改顺利推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本次课改,有的教师还不太适应。为了搞清楚物理课改的影响因素和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此次物理课程改革当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传统思想对教师的束缚。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物理课程改革很可能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行。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选择独立解决,与同事商量解决,向教研组长反映,向校领导反映,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消极态度。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遇到困难并不向上级反映,造成上级并不清楚教师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解决课程资源匮乏问题,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评制度,是物理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图1 教师在物

理课改中遇到的困难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以校内资源为主、校外资源为辅是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调查显示:在教学中,除使用黑板、粉笔等常规的教具外,还有模型、模具演示,幻灯机,挂图,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其他的教具。此外,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见图2所示。

图2 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

从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集中在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19. 44%的教师去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8. 33%的教师去校外图书馆收集资料;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得出一致的结果,仅有28.33%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些方面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其余学生认为校图书馆不能满足自己物理学习的需要。可见,校图书资料更新慢、数量不足、与教学内容脱节等局限性,使得校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此外46. 48%的教师认为学生从来不去校外图书馆等地去学习。校内图书馆有待进一步扩充更新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校外图书馆虽然便利,但并没有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和利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条件差会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在本次调查中,66. 67%的教师认为实验条件差,该现象是物理课程资源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因为条件差而放弃实验,28. 23%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经常使用日常简易器材(如易拉罐、火柴、手电筒等)做实验,36. 7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这样做,21. 09%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会这样,10. 54%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这样做。可见,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努力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利用日常生活的简易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以此弥补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1. 教学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主体之一。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决定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传统教学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此次课改提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调查发现:

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让不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物理教师创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如何定位物理教育目的,对物理新课程改革起着主导作用。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 教学行为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此次调查中显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仅8. 50%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批评学生,其余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提出超出教学要求的问题时,38. 89%的物理教师采用包办的方式为学生详细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止,58. 34%的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仅有极少数的教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告诉学生所提问题超出了教学要求,不必再考虑。

此次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常常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教学,他们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师教学辅助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也是物理课改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已经不再是物理教师常采用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科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识;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1. 学习兴趣

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主要区别是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本次调查中,49. 66%的学生对学习物理非常感兴趣,43. 88%的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其余学生兴趣极低或不感兴趣。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34. 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9. 93%的学生表示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以往有研究表明,物理课程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该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实验等,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

2. 与他人的交往

与他人的交往、互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成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了解STS ,树立科学世界观。虽然教师认为和学生互动充分,但大多学生认为与教师交流互动不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更多的转向同伴求助。为了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四)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评价的方向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观点比较见图4。

图4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学校和教师用多元评价机制评价学生,且观点基本一致,在少数项目上略有差别,学校更注重期末综合评估,而教师更关注学生平常的考试。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只有56. 46%的学生认为学校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在下一步的物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和物理教师应更加关注利用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引导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其中,课堂教学评价是物理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73. 72%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有条理、清楚明白,19. 45%的学生认为启发性不够强,也不够活泼,但有条理、清楚明白,其余学生认为条理不够清楚,枯燥乏味。此外,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物理教师认为最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项目如图5所示。

图5 物理教师认为最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项目

图5给我们的启示:各学校可根据该项目设定具体方案,因为这个评价项目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等,又能反映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如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即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想转变难。当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中学课堂时,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向一线的物理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放弃旧的教学思想,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成功进行物理课程改革的起点。如果一线教师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思想,那么课程改革将中途夭折,或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

2. 实验条件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没有丰富的、合适的课程资源,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就很难变成中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3. 课程培养目标的错位。评价制度对课程的实施起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直接影响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一味地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 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误解。此次物理新课程改革,期望通过科学探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部分物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几乎每堂课都安排学生进行探究。

5. 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差。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强调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此外,很多学生反映,由于探究小组管理疏散、缺乏纪律的约束,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的指导与提示,没有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师教育。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操作者,其思想理念的更新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师把握新课改理念,提出如下四条建议。

(1)重视主力军的培训。

(2)关注生力军的培养。

(3)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对话。

(4)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实验器材的开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努力开发校外资源,以校内资源为主,积极开发利用当地高校、工厂等单位资源是缓解实验器材不足的主要方法。此外,教师自制教具,合理开发身边简易器材进行实验,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自制学具,发动学生探究、收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资源缺乏的问题。

3.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六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5.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213.

[3]杨俊岭, 等. 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的关系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5(11):37—40.


相关文章

  • 古城中学物理实验室规则
  • 古城中学物理实验室规则 1.物理实验室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欢迎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实践和科学探究活动.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强化实验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出 ...查看


  • 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 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1.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我20XX 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从毕业至今,在开滦二中这个教育圣地工作了二十三个年头,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培养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我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查看


  • 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生活中的静电防止及应用 课题结题报告 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二(3)班 课题组成员:朱义城 .曹子健 .颜静.王征.彭岚清.闫昊亮. 李翔.孙强.崔雅楠.郑清.刘涛.宋宝 * * 指导教师 结题时间 : 蒋永胜 :20 ...查看


  • 中学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 中学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我叫吴选山,系涟源市古塘中学二级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96年至2003年任中初中语文教学,2003年至今,因学校工作需要,转行任初中物理教学.2000年12月,被评聘为中学二级教师.根据有关 ...查看


  • 中学 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 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建立在观察 ...查看


  •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 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1 中学生消费观 2 中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 3 47 中学生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4 烟草中的有害成份和戒烟方法调查研究 5 探究实验中的碘元素 6 城市垃圾问题及对策 7 手机辐射问题研究 8 如 ...查看


  • 中学物理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_张焕平
  • 第20卷第3期2003年9月 晋 中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ournal of Jinzhong T eachers College Vol. 20 No. 3Sep. 2003 中学物理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张焕平 ...查看


  • 小课题探究中期报告
  • 小课题探究中期报告--中学生物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物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本次问卷对本校初二170名学生,初三180名学生,问卷以表格形式分两类,一.就知识难易程度而言:二.就课堂学习情况. 一.知识难易程度而言:调查从三方面入手,教材 ...查看


  • 中学第18周教研活动安排
  • 中学第18周教研活动安排 (12月24日-12月29日) 政 治 12月25日(星期二)上午8:30在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南址(原教研中心)四楼第三教室,初二政治期末复习工作.请初二政治教师参加. 12月25日(星期二)上午8:30在西城教育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