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
2011-03-26
南京市长江路上的几百棵梧桐树,最近仿佛成了“民意”的象征。在南京市地铁三号线的规划当中,由于施工的原因,这些行道树必须被移走。由此,触动了许多南京市民的情感。一场护树运动由此展开!
主张护树的民众认为,梧桐对于南京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市政建设应该为树让路。几番博弈之后,市政府终于让步,规划好的地铁重新修改了部分线路,某些地段的地铁出口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后的结果是,这几百棵法国梧桐总算保住了。这一切,咋看起皆大欢喜。民众热爱自己的城市和文化记忆,表达自己的护树愿望。政府从开始的坚持己见到从善如流,是施政的善举。但细究起来,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
在护树运动当中,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民意。但民意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体,张三有张三的注意,李四有李四的利益,尽管他们都是民众的一份子。就护树运动而言,这片街区的市民和梧桐树的感情很可能最深,也最在意树的保留和迁移。但对于远离这片街区的许多民众而言,他们有可能更在意地铁尽早开通,尽可能少花钱修建一条便利的地铁。因此,护树的主张对于整个南京市民而言,也仅仅是部分民意,而不是全部。现代政治不是简单的民意和政府的对决,而是在不同民意之间寻求平衡的博弈。很可惜,在整个梧桐树事件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保护梧桐的民意主张,却基本没有看到主张维护地铁经济性和便利性的民意。他们很有可能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的意愿,同样需要尊重!
起初,南京市政府并没有把部分民众的护树运动太当回事,但当运动风起云涌有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尤其是海峡对岸邱毅主张护树的言论一出,市政府态度立即急转弯,几天之内就宣布更改设计。这种施政的态度不是尊重民意,而是屈从民意,而且屈从的仅仅是部分民意。
我们要问的是,如此大的市政工程,在几天内就更改设计,有无进行充分的论证?修改线路究竟增加多少成本?压缩站台宽度,减少出入口数量和尺寸,会不会导致安全风险?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答案之前,凭什么就立即改弦更张?如果只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两岸政治考量,那这种“屈从民意”下的草率修改,就不是纠错,而是在继续犯第二个错误!
有人说,是政府施政疏失在先,方有民意反弹在后。因为政府在制定规划之初,就没有征询民意。这话有部分道理,但需考量的是,政府在制定类似工程的时候,究竟有无必要在类似的技术细节上一律征询民意?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成本太高。但当挪树之际骤然出现部分民众的强烈反对,这个时候,市政府就该认真思考,如何善后。
合理的做法是,针对这批树种的文化价值再次进行调查,然后广泛地征询民意,究竟有多少南京市民主张保留,多少人更看重尽早通行地铁与之带来的通行便利?维护一个城市的景观价值到底需要多高的成本?这些成本究竟由谁来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两套方案:一套维持原方案不变,另一套保留梧桐,但需要增加成本。最后,两套方案交由人大或者全体市民表决。如果最后表决的结果依然是维持原定设计,那部分民众的主张虽然可以继续表达,但却无妨整个工程的继续。如果大多数民众愿意承担护树的成本,那就从长计议,慎重修改原有方案。
令人遗憾的是,从整个事件的处理来看,政府虽然最后修改了方案,但修改方案究竟花了多少钱,地铁站的设计修改会不会引发安全隐患,民众依然并不知晓。开始的移树由政府闭门决定,后来的改建,则是政府在部分民众的压力下屈从修改。这一切,呈现的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没人可以否认,中国正在逐渐步入公民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将会逐步引入民众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需要逐渐学习公共决策的游戏规则。政府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利益纷争的民意之间寻求平衡,体现效率和公平之道。而民众需要学习的是,把公共问题技术化的思维,不要凡事上升到民意对决的高度。每个人仅仅代表你自己,谁也不是“整个”民意的代表,如果希望自己的方案获得认同并付诸实施,需要争取多数民意对自己的支持。
民众还需理解的是,任何政策或方案的取舍,都需要考虑成本的概念。媒体在报道政府修改原规划方案时称,56%的南京市民主张保留梧桐,但我认为这个数据十分可疑。因为在没有成本核算和考量的前提下,许多人都会下意识主张保留,但如果真的算清保留和移树之间的成本帐,进而核算出地铁票价的不同,甚至包括修改地铁站台设计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人们的支持和反对才是真实的“民意”, 也才是理性的现代政治表达。梧桐带来的夏日阴凉和昨日记忆虽好,但这一切,在面临地铁施工的方案选择时,是一个利益选择和平衡问题,而非简单的情感寄托的去和留。
一百多年前,殖民者第一次把法国梧桐引种在上海的法租界,其后,这个舶来树种在中国的江南落地,繁衍,生根,现如今,甚至成为了南京市的文化景观。但中国人对他的误解依旧,它虽然被中国人称为法国梧桐,但学名却是英国梧桐。一如同样是舶来品公民社会,政府和市民还都没有理解它的精髓。发生在这个春天里关于梧桐树的争议,仿佛是一个历史寓言。
王志安
2011-03-26
南京市长江路上的几百棵梧桐树,最近仿佛成了“民意”的象征。在南京市地铁三号线的规划当中,由于施工的原因,这些行道树必须被移走。由此,触动了许多南京市民的情感。一场护树运动由此展开!
主张护树的民众认为,梧桐对于南京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市政建设应该为树让路。几番博弈之后,市政府终于让步,规划好的地铁重新修改了部分线路,某些地段的地铁出口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后的结果是,这几百棵法国梧桐总算保住了。这一切,咋看起皆大欢喜。民众热爱自己的城市和文化记忆,表达自己的护树愿望。政府从开始的坚持己见到从善如流,是施政的善举。但细究起来,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
在护树运动当中,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民意。但民意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体,张三有张三的注意,李四有李四的利益,尽管他们都是民众的一份子。就护树运动而言,这片街区的市民和梧桐树的感情很可能最深,也最在意树的保留和迁移。但对于远离这片街区的许多民众而言,他们有可能更在意地铁尽早开通,尽可能少花钱修建一条便利的地铁。因此,护树的主张对于整个南京市民而言,也仅仅是部分民意,而不是全部。现代政治不是简单的民意和政府的对决,而是在不同民意之间寻求平衡的博弈。很可惜,在整个梧桐树事件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保护梧桐的民意主张,却基本没有看到主张维护地铁经济性和便利性的民意。他们很有可能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的意愿,同样需要尊重!
起初,南京市政府并没有把部分民众的护树运动太当回事,但当运动风起云涌有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尤其是海峡对岸邱毅主张护树的言论一出,市政府态度立即急转弯,几天之内就宣布更改设计。这种施政的态度不是尊重民意,而是屈从民意,而且屈从的仅仅是部分民意。
我们要问的是,如此大的市政工程,在几天内就更改设计,有无进行充分的论证?修改线路究竟增加多少成本?压缩站台宽度,减少出入口数量和尺寸,会不会导致安全风险?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答案之前,凭什么就立即改弦更张?如果只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两岸政治考量,那这种“屈从民意”下的草率修改,就不是纠错,而是在继续犯第二个错误!
有人说,是政府施政疏失在先,方有民意反弹在后。因为政府在制定规划之初,就没有征询民意。这话有部分道理,但需考量的是,政府在制定类似工程的时候,究竟有无必要在类似的技术细节上一律征询民意?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成本太高。但当挪树之际骤然出现部分民众的强烈反对,这个时候,市政府就该认真思考,如何善后。
合理的做法是,针对这批树种的文化价值再次进行调查,然后广泛地征询民意,究竟有多少南京市民主张保留,多少人更看重尽早通行地铁与之带来的通行便利?维护一个城市的景观价值到底需要多高的成本?这些成本究竟由谁来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两套方案:一套维持原方案不变,另一套保留梧桐,但需要增加成本。最后,两套方案交由人大或者全体市民表决。如果最后表决的结果依然是维持原定设计,那部分民众的主张虽然可以继续表达,但却无妨整个工程的继续。如果大多数民众愿意承担护树的成本,那就从长计议,慎重修改原有方案。
令人遗憾的是,从整个事件的处理来看,政府虽然最后修改了方案,但修改方案究竟花了多少钱,地铁站的设计修改会不会引发安全隐患,民众依然并不知晓。开始的移树由政府闭门决定,后来的改建,则是政府在部分民众的压力下屈从修改。这一切,呈现的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没人可以否认,中国正在逐渐步入公民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将会逐步引入民众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需要逐渐学习公共决策的游戏规则。政府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利益纷争的民意之间寻求平衡,体现效率和公平之道。而民众需要学习的是,把公共问题技术化的思维,不要凡事上升到民意对决的高度。每个人仅仅代表你自己,谁也不是“整个”民意的代表,如果希望自己的方案获得认同并付诸实施,需要争取多数民意对自己的支持。
民众还需理解的是,任何政策或方案的取舍,都需要考虑成本的概念。媒体在报道政府修改原规划方案时称,56%的南京市民主张保留梧桐,但我认为这个数据十分可疑。因为在没有成本核算和考量的前提下,许多人都会下意识主张保留,但如果真的算清保留和移树之间的成本帐,进而核算出地铁票价的不同,甚至包括修改地铁站台设计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人们的支持和反对才是真实的“民意”, 也才是理性的现代政治表达。梧桐带来的夏日阴凉和昨日记忆虽好,但这一切,在面临地铁施工的方案选择时,是一个利益选择和平衡问题,而非简单的情感寄托的去和留。
一百多年前,殖民者第一次把法国梧桐引种在上海的法租界,其后,这个舶来树种在中国的江南落地,繁衍,生根,现如今,甚至成为了南京市的文化景观。但中国人对他的误解依旧,它虽然被中国人称为法国梧桐,但学名却是英国梧桐。一如同样是舶来品公民社会,政府和市民还都没有理解它的精髓。发生在这个春天里关于梧桐树的争议,仿佛是一个历史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