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书评 1

拉美魔幻主义典范之作

----书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正像作者在情节结构上设臵的轮回不止的幻觉,想一次读完它似乎成了一件困难的任务,时隔一个学期,再次打开《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读完它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一切就像一次轮回,午后的阳光像烂漫天真的笑容撒了一地,带给人的却是无限的迷幻心情,这是走不出的马孔多小镇给人的特有的束缚感。

初读这本书,你一定会被会被书中重复的人名弄得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认错。许多的奥雷连诺,许多的霍阿卡蒂奥,让这部书看起来混乱无比。然而事实恰恰是,这些名字后面都是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无论发展了多少代人,无论外面世界对这个小镇马孔多有什么影响,这个家族里的男人始终在循环着,最终只有从祖先霍阿 布恩蒂亚身上继承来的两种性格而已。

整个布恩迪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奥雷连诺们沉默寡言,独自思考;霍 阿卡蒂奥们只会用热烈的疯狂来表达爱意。整栋房子里的奥雷连诺们可以整日整日无人说话,而众多离开房子的霍阿卡蒂奥们,则都是在为了某个目标纯粹地行动着,并没有相互的精神交流。这两种性格,加上布恩蒂亚们另一种鲜明的个性:执着,导致了整个家族或者与世隔绝,或者疯狂至死。同样的雷贝卡和俏姑娘雷麦黛丝等等,也无法超脱这种命运。至于乱伦,更是这个家族对于缺少交流的唯一解决方法,成效甚微并且留下无数后患。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场面,女性祖先(同时也是全书最为正面的形象)乌苏里娜作了许多努力,想要维持家人间的情感。可是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向那两个不可避免的极端走过去,最终乌苏娜也没能打败这些心灵上的孤独,还是满怀遗憾而死。

可以想象,这种孤独是深入在拉丁美洲历史里的。不仅仅是这片大陆的孤独,还有每个大陆上的人的孤独。

幸好在结局上,破译手稿者奥雷连诺 布恩蒂亚也终于明白了百年孤独的原因。最终马尔克斯也表达了无限的乐观:“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除了反复纷杂的人物,小说的魔幻主义色彩也是此书的一大特点,无论是梅尔加德斯的羊皮卷也好,狂风呼啸也好,都是作者留下的一个意象,如同吉普赛人手中随风而响的铝片、奥雷里亚诺第二家里疯狂繁殖的牛马,每一个意象都带着神秘感将人深深吸引,拉美文化里奇异、神秘和超现实的因素被马尔克斯延展到了极致;布恩蒂亚家族里每个人的行为,甚至包括整个小镇上发生的事件,也一个比一个诡异:霍阿 布恩蒂亚创立小镇以前见到鬼魂,最后以鬼魂形式留在栗树下;雷贝卡嗜吃泥土;阿玛兰塔编制裹尸布;俏姑娘雷麦黛丝一天花十个小时洗澡,最后拉着床单飞上天;十七个奥雷连诺以同样方式死去;持续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以及随之而来的十年不下雨;自由党人的32次起义;有尾

巴的婴儿;最终被一阵飓风刮走的小镇马孔多……每一项都透露着不可思议,但又让人觉得真实无比。

而外在世界则处处与这个小镇格格不入。吉普赛人来了又去、香蕉公司杀人匿迹、自由党与保守党的战争,都只是极短暂地让小镇品尝新鲜感,最终完全没能改变小镇的消极气氛。

用亦真亦幻的文字,描写一个蜃楼一般的小镇,以此折射整个拉美地区的神秘文化。

如果说魔幻是小说披在肩头的华丽外衣,那么孤独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标记

记得庇拉尔•特尔内拉曾说,“我不用纸牌就可以看透布恩迪亚家人的命运”,这是她迟暮的时候说的,还有一句,是她在稍年轻时说的,在阿尔卡蒂奥还在做着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不用说了,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布恩迪亚家的人”。

毫无疑问,布雷迪亚家族深入骨髓的孤独出卖了他们的身份。。

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直到第八代为止,都生活在仿佛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之中,而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休的决斗,却在终点都与它相依为命。何•阿•布恩迪亚终生都在寻找通向新自由世界的大路,研究炼金术、银版摄影,而暮年时却只能被绑在栗树下喃喃自语;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地发动战争,年老时的他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妲费尽心思得到自己的爱,同时也赢得了许多人的钟情,然而最终也只能一遍一遍地缝补自己的寿衣,并在寿衣缝好之日魂归西天;丽贝卡的内心蕴藏着整个家族中最深沉的勇气,然而仍旧在长满苔藓的房间中孤独终老,逐渐被人遗忘;曾经极度好客的梅梅,爱情亦是轰轰烈烈,在花季依旧时却永远封住了自己的嘴,至死也未说一句话……直到最后一代子嗣被蚂蚁吞噬,整个马孔多消失在飓风之中,他们都未曾逃脱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他们的命运。

然而颇具意味的是,他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接受了孤独,似乎在经历了一切风雨交加、大喜大悲后,唯有孤独才是他们最忠诚的伴侣,与他们至死不渝。

自从乌尔苏拉因为怕长有奇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跟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同房,我的心里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意象得到证实:直到最后一个在众人瞩目中出世的、唯一一个由爱情所诞生的结晶——布恩迪亚家第八代子嗣终于带着猪尾巴来到人世,一切的因果往复似乎都在诉说着布恩迪亚家整整百年来的抗衡是多么的无用和脆弱,从被起名开始,相同名字的人会有相同的命运,无论他们经历多么不同的事情,最终依旧逃脱不了已经安排好的宿命。

如同阿尔卡蒂奥在生命的结局时刻一样,“他忌惮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就像他沉着而响亮地说:“告诉我女人,如果她生了女儿,就叫她乌尔苏拉,和她祖母一样。”当子弹打穿他的身体,当他看见自己滚热的血液顺着身体留下,他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来不及。“该死”,他最终喊道。“自由党万岁!”

全书对于死亡有着极其动人的描写,阿尔卡蒂奥的死是一个,还有就是何•阿•布恩迪亚和奥雷里亚诺上校。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最令人难忘的瞬间,不一定是死亡,也许是其他:迎着子弹,狂奔向直挺挺的机枪、一边踏过三千人

的尸体一边大喊着、站在进村的第一个火车头上,看人潮涌动、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倒在窗前,天真无辜的少女死于自己投的毒药。

有句话说,人们终其一生也许只为一瞬。对于布恩迪亚们来说,经过这一瞬之后,他们的人生就只剩下未终而既定的旅途,与孤独相伴,直到地老天荒。

博尔赫斯曾评价《百年孤独》是一部最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书,通篇几乎没有爱情,却甚为浪漫。细细想来,正是孤独造就了这种浪漫。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孤独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孤独并不是可耻、需要摒弃和践踏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经过的挣扎,都最终在孤独里找到了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这甚至比爱情更为可亲。不管是文明尚未开始的蛮荒时代,还是滚滚车轮带来的充满喜悦哀愁的兴盛,孤独让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轮回。孤独让他们安静、让它们了解自己的内心,同时也了解他人的内心、了解自己究竟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世界的终点与等待自己的宿命终结之前应该完成什么,然后,孤独让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让他们活在自己最绚烂的一刻,永远不死。如同阿玛兰妲在最终得知自己的死期后反而面容安详一样:他们的灵魂在此刻得到了永久的安宁。

等我看到结局,看到飓风抹去了一切爱与恨的痕迹,看到一句平静的结尾“经历半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次出现。”我终于有些明白,明白马尔克斯想表达的深刻的哀愁和淡淡的希望。

孤独是永恒的化身,轮回所造就的永恒正是在百年孤独的缘由,似乎,命运早已安排好一切,就像它自己所说的一样

“家族里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拉美魔幻主义典范之作

----书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正像作者在情节结构上设臵的轮回不止的幻觉,想一次读完它似乎成了一件困难的任务,时隔一个学期,再次打开《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读完它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一切就像一次轮回,午后的阳光像烂漫天真的笑容撒了一地,带给人的却是无限的迷幻心情,这是走不出的马孔多小镇给人的特有的束缚感。

初读这本书,你一定会被会被书中重复的人名弄得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认错。许多的奥雷连诺,许多的霍阿卡蒂奥,让这部书看起来混乱无比。然而事实恰恰是,这些名字后面都是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无论发展了多少代人,无论外面世界对这个小镇马孔多有什么影响,这个家族里的男人始终在循环着,最终只有从祖先霍阿 布恩蒂亚身上继承来的两种性格而已。

整个布恩迪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奥雷连诺们沉默寡言,独自思考;霍 阿卡蒂奥们只会用热烈的疯狂来表达爱意。整栋房子里的奥雷连诺们可以整日整日无人说话,而众多离开房子的霍阿卡蒂奥们,则都是在为了某个目标纯粹地行动着,并没有相互的精神交流。这两种性格,加上布恩蒂亚们另一种鲜明的个性:执着,导致了整个家族或者与世隔绝,或者疯狂至死。同样的雷贝卡和俏姑娘雷麦黛丝等等,也无法超脱这种命运。至于乱伦,更是这个家族对于缺少交流的唯一解决方法,成效甚微并且留下无数后患。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场面,女性祖先(同时也是全书最为正面的形象)乌苏里娜作了许多努力,想要维持家人间的情感。可是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向那两个不可避免的极端走过去,最终乌苏娜也没能打败这些心灵上的孤独,还是满怀遗憾而死。

可以想象,这种孤独是深入在拉丁美洲历史里的。不仅仅是这片大陆的孤独,还有每个大陆上的人的孤独。

幸好在结局上,破译手稿者奥雷连诺 布恩蒂亚也终于明白了百年孤独的原因。最终马尔克斯也表达了无限的乐观:“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除了反复纷杂的人物,小说的魔幻主义色彩也是此书的一大特点,无论是梅尔加德斯的羊皮卷也好,狂风呼啸也好,都是作者留下的一个意象,如同吉普赛人手中随风而响的铝片、奥雷里亚诺第二家里疯狂繁殖的牛马,每一个意象都带着神秘感将人深深吸引,拉美文化里奇异、神秘和超现实的因素被马尔克斯延展到了极致;布恩蒂亚家族里每个人的行为,甚至包括整个小镇上发生的事件,也一个比一个诡异:霍阿 布恩蒂亚创立小镇以前见到鬼魂,最后以鬼魂形式留在栗树下;雷贝卡嗜吃泥土;阿玛兰塔编制裹尸布;俏姑娘雷麦黛丝一天花十个小时洗澡,最后拉着床单飞上天;十七个奥雷连诺以同样方式死去;持续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以及随之而来的十年不下雨;自由党人的32次起义;有尾

巴的婴儿;最终被一阵飓风刮走的小镇马孔多……每一项都透露着不可思议,但又让人觉得真实无比。

而外在世界则处处与这个小镇格格不入。吉普赛人来了又去、香蕉公司杀人匿迹、自由党与保守党的战争,都只是极短暂地让小镇品尝新鲜感,最终完全没能改变小镇的消极气氛。

用亦真亦幻的文字,描写一个蜃楼一般的小镇,以此折射整个拉美地区的神秘文化。

如果说魔幻是小说披在肩头的华丽外衣,那么孤独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标记

记得庇拉尔•特尔内拉曾说,“我不用纸牌就可以看透布恩迪亚家人的命运”,这是她迟暮的时候说的,还有一句,是她在稍年轻时说的,在阿尔卡蒂奥还在做着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不用说了,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布恩迪亚家的人”。

毫无疑问,布雷迪亚家族深入骨髓的孤独出卖了他们的身份。。

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直到第八代为止,都生活在仿佛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之中,而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休的决斗,却在终点都与它相依为命。何•阿•布恩迪亚终生都在寻找通向新自由世界的大路,研究炼金术、银版摄影,而暮年时却只能被绑在栗树下喃喃自语;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地发动战争,年老时的他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妲费尽心思得到自己的爱,同时也赢得了许多人的钟情,然而最终也只能一遍一遍地缝补自己的寿衣,并在寿衣缝好之日魂归西天;丽贝卡的内心蕴藏着整个家族中最深沉的勇气,然而仍旧在长满苔藓的房间中孤独终老,逐渐被人遗忘;曾经极度好客的梅梅,爱情亦是轰轰烈烈,在花季依旧时却永远封住了自己的嘴,至死也未说一句话……直到最后一代子嗣被蚂蚁吞噬,整个马孔多消失在飓风之中,他们都未曾逃脱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他们的命运。

然而颇具意味的是,他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接受了孤独,似乎在经历了一切风雨交加、大喜大悲后,唯有孤独才是他们最忠诚的伴侣,与他们至死不渝。

自从乌尔苏拉因为怕长有奇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跟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同房,我的心里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意象得到证实:直到最后一个在众人瞩目中出世的、唯一一个由爱情所诞生的结晶——布恩迪亚家第八代子嗣终于带着猪尾巴来到人世,一切的因果往复似乎都在诉说着布恩迪亚家整整百年来的抗衡是多么的无用和脆弱,从被起名开始,相同名字的人会有相同的命运,无论他们经历多么不同的事情,最终依旧逃脱不了已经安排好的宿命。

如同阿尔卡蒂奥在生命的结局时刻一样,“他忌惮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就像他沉着而响亮地说:“告诉我女人,如果她生了女儿,就叫她乌尔苏拉,和她祖母一样。”当子弹打穿他的身体,当他看见自己滚热的血液顺着身体留下,他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来不及。“该死”,他最终喊道。“自由党万岁!”

全书对于死亡有着极其动人的描写,阿尔卡蒂奥的死是一个,还有就是何•阿•布恩迪亚和奥雷里亚诺上校。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最令人难忘的瞬间,不一定是死亡,也许是其他:迎着子弹,狂奔向直挺挺的机枪、一边踏过三千人

的尸体一边大喊着、站在进村的第一个火车头上,看人潮涌动、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倒在窗前,天真无辜的少女死于自己投的毒药。

有句话说,人们终其一生也许只为一瞬。对于布恩迪亚们来说,经过这一瞬之后,他们的人生就只剩下未终而既定的旅途,与孤独相伴,直到地老天荒。

博尔赫斯曾评价《百年孤独》是一部最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书,通篇几乎没有爱情,却甚为浪漫。细细想来,正是孤独造就了这种浪漫。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孤独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孤独并不是可耻、需要摒弃和践踏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经过的挣扎,都最终在孤独里找到了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这甚至比爱情更为可亲。不管是文明尚未开始的蛮荒时代,还是滚滚车轮带来的充满喜悦哀愁的兴盛,孤独让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轮回。孤独让他们安静、让它们了解自己的内心,同时也了解他人的内心、了解自己究竟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世界的终点与等待自己的宿命终结之前应该完成什么,然后,孤独让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让他们活在自己最绚烂的一刻,永远不死。如同阿玛兰妲在最终得知自己的死期后反而面容安详一样:他们的灵魂在此刻得到了永久的安宁。

等我看到结局,看到飓风抹去了一切爱与恨的痕迹,看到一句平静的结尾“经历半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次出现。”我终于有些明白,明白马尔克斯想表达的深刻的哀愁和淡淡的希望。

孤独是永恒的化身,轮回所造就的永恒正是在百年孤独的缘由,似乎,命运早已安排好一切,就像它自己所说的一样

“家族里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相关文章

  • [百年百人经典散文赏析] 中国散文学会, 张秀枫[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 少年中国说 人生的真义 雪 乌篷船 我的母亲 银杏 五月的北平 秋天的况味 观莲拙政园 故都的秋 行路难 雷雨前 我所知道的康桥 背影 海燕 山中避雨 山窗读画记 想北平 山中杂记(七)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西山的月 雅舍 三八节有感 怀念 ...查看


  • [海底两万里]书评
  • >书评 暑假抽空看了这本金典的外国名著<海底两万里>,它写于1870年,这本名著是凡尔纳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 ...查看


  • 百年孤独书评
  • <百年孤独>书评 初次见到这个书名,大概是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书上了.书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同作为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排在我一直喜爱的诗人泰戈尔之下. 当时,就有这样的错觉--这本名叫<百年孤独>的图书应该如同款款道 ...查看


  • 霍乱时期的爱情书评
  • 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其它任何有关人生.爱情的教科书都会显得黯然失色.在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按捺不住去查看作者写此书时的年龄.是接近60岁,比我想象的要远远年轻.我不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如何能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也不 ...查看


  • 梁文道,罗振宇,罗永浩,他们推荐的书值得看吗?
  • 我们所有的阅读 不过是为了 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 零乱不堪罢了 经常会有人在后台留言"好久不看书了,给我推荐几本书吧".面对这样冷不丁的留言,刚开始我还像个负责任的大夫一样回复一下,你喜欢看哪类书呢?"什么都行, ...查看


  • 好看的现代精美散文
  • 好看的现代精美散文 <愿风裁尘>郭敬明 最美书评: 上学的时候偷偷看郭敬明的言情小说. 不得不说,那时对未来的认知,全都在郭敬明的小说里,虽然现在已经不喜欢他,但我还是不能否认,他的作品我真的有感动过,甚至落泪. 这部愿风裁尘, ...查看


  • 书评 |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畅销欧美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慑的心灵治愈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迪伦的小女孩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突遇车祸,全 ...查看


  •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书评
  • 从大师的馈赠中感受挑战.超越与成长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之评 郑 诚 随着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各学派的不断衍生.扩张及治疗方法的日益增多,心理学在世界领域内正呈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快速发展.但相信很多学习过心理咨询与治 ...查看


  • [台北人]书评
  • 终于得偿所愿的看了白先勇的<台北人>,初看各个短篇的荡漾心境,随着一个个故事的曲伸延展,慢慢变得淡然而冷漠,这冷漠中又夹杂着对世事的愤恨和对悲欢离合的怅然所失. 白先勇笔下的人物,各个饱含了崎岖的人生经历,似乎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