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课题: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二、提出问题

(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结。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吗?

4、动手操作,剪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个图案。

5、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五、解释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七、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

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

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

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

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

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课后反思:

课题:平移和旋转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 30、31页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4~6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3、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1、同学们,游乐场里,除了有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外,还有很多的游乐项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书第30页。

2、你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汇报)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

二、提出问题

1、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2、教师小结。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观光梯、高空缆车、小火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而摩天轮、钟摆、旋转飞机,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三、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结。

3、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五、解释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4小题。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5小题。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6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请学生观察教材P31页下面的“做一做”。

七、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特征: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

置改变了

旋转:当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

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课后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剪一剪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32页例4和练习七的第7~11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平移的认识。

3、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7小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8小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1)、学生独立完成。

二、提出问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32页的这幅图,你能剪出像右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三、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个图形,想一想该怎样折?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看,不明白的可提问。

2、全班展示。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解决了剪出手拉手并排排列的小人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小人平移就是下一个小人;然后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沿虚线剪开,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解释应用

1、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10小题。用教材第121页中的学具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案。

(1)、学生在小组内拼一拼。。

(2)、各小组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组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11小题。拿正方形的纸,按下面的方式折一折、剪一剪。指出不同剪法展开后分别得到的图案。

(1)、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折一折、剪一剪。

(2)、学生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9小题。用学具卡片中的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积,比比谁的积大。

六、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剪一剪

剪纸人:(1)对折

(2)画半个人

课后反思:

课题:综合练习 第四课时

课型:练习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14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熟练画出对称轴。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能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3、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一起回忆回忆。学生交流。

二、复习梳理、板书本单元的知识。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3小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完成课本第36页的14题。

课后反思:

课题: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二、提出问题

(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结。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吗?

4、动手操作,剪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个图案。

5、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五、解释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七、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

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

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

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

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

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课后反思:

课题:平移和旋转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 30、31页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4~6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3、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1、同学们,游乐场里,除了有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外,还有很多的游乐项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书第30页。

2、你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汇报)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

二、提出问题

1、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2、教师小结。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观光梯、高空缆车、小火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而摩天轮、钟摆、旋转飞机,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三、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结。

3、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五、解释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4小题。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5小题。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6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请学生观察教材P31页下面的“做一做”。

七、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特征: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

置改变了

旋转:当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

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课后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剪一剪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32页例4和练习七的第7~11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平移的认识。

3、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7小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8小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1)、学生独立完成。

二、提出问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32页的这幅图,你能剪出像右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三、探索交流

1、出示学路建议:

1)、先独立观察这个图形,想一想该怎样折?

2)、在跟小组同学交流。

3)、然后自己动手剪一个具有这个特点的图形。

4)、时间:12分钟

2、学生按建议学习。

三、展示分享

1、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看,不明白的可提问。

2、全班展示。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解决了剪出手拉手并排排列的小人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小人平移就是下一个小人;然后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沿虚线剪开,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解释应用

1、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10小题。用教材第121页中的学具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案。

(1)、学生在小组内拼一拼。。

(2)、各小组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组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11小题。拿正方形的纸,按下面的方式折一折、剪一剪。指出不同剪法展开后分别得到的图案。

(1)、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折一折、剪一剪。

(2)、学生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完成教材P35页练习七的第9小题。用学具卡片中的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积,比比谁的积大。

六、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剪一剪

剪纸人:(1)对折

(2)画半个人

课后反思:

课题:综合练习 第四课时

课型:练习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14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熟练画出对称轴。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能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3、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一起回忆回忆。学生交流。

二、复习梳理、板书本单元的知识。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3小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完成课本第36页的14题。

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 第一单元 五下 图形的变换
  •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 ...查看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查看


  •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花园实验小学 陈燕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查看


  •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教材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学习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在内容的编排上先学习对称,再学习轴对称,然后学习平移,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查看


  • 轴对称图形教案2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南教场小学 宋丽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29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 ...查看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中的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个简 ...查看


  • 轴对称图形教案
  • 1.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使学生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 ...查看


  • 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对称图形>例1<轴对称图形>.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第三单元<对称图形&g ...查看


  •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教案 2015-03-09 手机版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平移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