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总则
本工程为北京某校内的集体宿舍,拟定层数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物。根据建筑地基勘察报告初步确定基础类型及相关的设计。
二、基础类型
简明勘察报告资料:
a) 地形地物概述:现场为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39.15m~39.60m。 b) 地下水概述:
1、勘察时实测水位:本次钻探深10m,标高为29.20m,未见到地下水。
2、历年最高水位:1959年最高水位为38.20m。
3、地下水水质侵蚀性:根据附近已有资料,水质无侵蚀性。
c) 土质土层概述:表层为杂填土①层,γ=18kN/m3,含大量砖块灰渣及生 活垃圾,疏松,稍湿,厚约2.0m。其下为粉质粘土②层,黄褐色,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附表,厚约4.5m,fak=180kPa。第三层为细砂③,本次勘探做了标准贯入试验,指标详见地质剖面图,fak=250kPa。
由此确定基础类型为:浅埋天然条形基础。
三、基础埋深
根据勘察报告中的土质土层概述,①层土为疏松的杂填土,属于软弱土层,其厚约2m,而下部②层土为良好土层,应选取下部良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因此将基础埋深设为2.1m。(d=2.1m)
四、确定地基承载力
由土质土层概述知:fak=180kPa,且基础埋置深度大于0.5m,可算 fa= fak+ηbγ(b-3)+ηdγm(d-0.5)
由于②层土的e大于0.85,经查表得ηb的大小为0,ηd的大小为1.0。 γm=(18*2+18.06*0.1)/2.1=18 kPa
因此fa=180+1.0*18(2.1-0.5)=208.8 kPa
五、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砖混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总则
本工程为北京某校内的集体宿舍,拟定层数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物。根据建筑地基勘察报告初步确定基础类型及相关的设计。
二、基础类型
简明勘察报告资料:
a) 地形地物概述:现场为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39.15m~39.60m。 b) 地下水概述:
1、勘察时实测水位:本次钻探深10m,标高为29.20m,未见到地下水。
2、历年最高水位:1959年最高水位为38.20m。
3、地下水水质侵蚀性:根据附近已有资料,水质无侵蚀性。
c) 土质土层概述:表层为杂填土①层,γ=18kN/m3,含大量砖块灰渣及生 活垃圾,疏松,稍湿,厚约2.0m。其下为粉质粘土②层,黄褐色,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附表,厚约4.5m,fak=180kPa。第三层为细砂③,本次勘探做了标准贯入试验,指标详见地质剖面图,fak=250kPa。
由此确定基础类型为:浅埋天然条形基础。
三、基础埋深
根据勘察报告中的土质土层概述,①层土为疏松的杂填土,属于软弱土层,其厚约2m,而下部②层土为良好土层,应选取下部良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因此将基础埋深设为2.1m。(d=2.1m)
四、确定地基承载力
由土质土层概述知:fak=180kPa,且基础埋置深度大于0.5m,可算 fa= fak+ηbγ(b-3)+ηdγm(d-0.5)
由于②层土的e大于0.85,经查表得ηb的大小为0,ηd的大小为1.0。 γm=(18*2+18.06*0.1)/2.1=18 kPa
因此fa=180+1.0*18(2.1-0.5)=208.8 kPa
五、基础底面尺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