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在小转台M 上,到轨道的距离MN 为d=10m,如图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 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是多少?
2.一架飞机水平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
约与地面成60
参照物 3.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乙匀速下降,且 B .甲、乙匀速下降,且 C .甲、乙匀速下降,且 D .甲、乙匀速下降,且 4. 甲乙两球从空中同一点先后自由下落,在它们着地以前,以先落地的甲球为参照物,乙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加速度为
C. 乙对甲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加速度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7.一个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计时起,第一秒内的位移是是3m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C .物体在前
v 甲<v 乙,丙停留在空中 v 甲<v 乙,丙匀速上升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g
B. 向上做匀速运动
D. 甲乙间的距离随时间线性增加2m/s2,那么,在任一秒内2倍 2m/s 2m/s
2m/s
4m/s,14m 10m 4m/s2
10m/s2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m/s 1
__________倍。
1m 、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10m/s,在这1秒钟内该物2m 、第三秒内的位移
°角的方向上,由此可估算出该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D .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平均速度
8.一个物体由甲地沿直线运动到达乙地,在前一半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 .
v 1v 22v 1v 2v 1+v 2v 1+v 2
B . C . D .
v 1+v 2v 1+v 2v 1v 22
9.沿直线运动的一辆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另一半路程,恰好至停止。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3 B .v/2 C .2v/3 D .3v/2
10.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 1时间后改为做加速度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 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
a 1t 1+a 2t 2a 1t 1a 2t 2a 1t 1+a 2t 22
A . B . C . D .
(2t 1+t 2)222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11.一列火车匀加速起动,车头和车尾经过路旁一电杆时的速度分别为u 和v ,则列车的中点经过这根电杆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
12.从很高的房顶每隔0.2s 下落一个水滴,当第一个水滴下落一秒时,第2、3、4三个水滴的间距为________m和________m。
13.火车站台上有一个人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列车共9节车厢。列车开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钟第一节车厢驶过此人。则整个列车驶过此人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第9节车厢驶过此人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
14.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经过B 点到达C 点,已知物体经过B 点的速度是到达C 点的速度的1/3,BC 间的距离是24m ,则AC 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5.小球在空中A 点竖直上抛,落到距A 点的正下方h 处的速度恰是小球在距A 点的正上方h 处的速度的二倍,则小球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距A 点的高度是________。
自由落体运动
16.自由下落的物体在最后1s 的位移是全程的7/16,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________m,下落时间为________s。
1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的直杆从一圆筒的上方高H 处竖直自由下落,该圆筒高为L ,则杆穿过筒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18.为测量一口井的深度,自井口释放一石子,经过4.25s 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20m/s,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井深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求得h=________m。
19.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B.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快慢相等 C. 在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快慢相同 D.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L
2
20.一矿井深125m ,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时间间隔为_______s,这时第三个小球和第五个小球相距_______m。(g =10m/s)
2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1s 通过下落高度的中点,,那么该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 A.4.9m
B.9.8m
C.19.6m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22.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s 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s 内通过的位移多
2
A.9.8m B.4.9(2n +1)m C.3(n +1)m D. n m
n 2 1
匀变速往复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直进运动比较 23.一个物体以9m/s的初速度冲上一个光滑斜面,加速度为水平面上运动,初速度和加速度都保持不变,
看图说话
24.如图所示为三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 A .A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三个物体在0~t 1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 D .三个物体在0~t 1时间内平均速率相等
2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 A .往复运动
B .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C .3s 末速度为零 D .6s 末位移为零
2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3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 B .物体4s 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 C .物体在第5s 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 D .物体在前5s 内的位移方向不变
27.在同一地,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如图所示,则
A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 B .4s 后甲在乙前面
C .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D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
运动综合
28.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在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将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9. 有一根5m 长的铁链,将上端挂起,把它释放后铁链全部经过悬点正下方
12s 内的位移又是-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的运动是
1秒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2s 和6s 2s 末
1秒钟之后,又有另一个小球从该处自由下落,在第一个小球落地之前,
-1m/s2,12s ________m。 -时间图象3
________m;若改在粗糙的 t/s
25m 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内的位移为 ,随后向后运动
30.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B 为AC 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加速度为a 2。现测得v B
A. a1> a2
31.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A 、B 相距L=10m。从A 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 处。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工件能较快地从A 处传送到B 处。要让工件用最短时间从A 处传送到B 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多大?
图象应用
32.汽车A 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 路过P 点时,又有一辆汽车B 从P 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A 车,当B 车追上A 车的瞬间 A .两车的速度相等
B .从P 点算起两车的位移相等
C .此时B 车的速度是A 车速度的2倍 D .此时两车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是v
33.甲、乙两物体相距s ,同时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甲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的前面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甲总不能追上乙;在什么情况下甲与乙可以相遇一次;在什么情况下能相遇两次。
参考答案: 1、1.7m/s,2.9m/s 5、C 6、AD
2、
=
v A +v c
,则a 1和a 2的大小的关系为 2
C. a1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B. a1= a2
3
≈0. 577 3
3、ABC 4、B 、D
7、C 8、C 9、C
10、A 、B 、D
13、12s ,0.7 s
u 2+v 2
11、
2
14、27 m
15、
12、1.4,1.0
5h 3
16、80,4
17、
2g
(
H +L + -H ) 18、
2h h +=4.25,80 g 320
22、A
28、B
19、ACD
23、36,40.5
20、0.5s ,35m 21、B
24. ACD 25、ACD
30、C
26 CD 27、A
29、(5-2)s=0.24 33、v >
31、
20m/s=4.47 m/s 32、BCD
2aS ,两物体将不能相遇
2aS ,两物体能相遇两次;v = 2aS ,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v
4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在小转台M 上,到轨道的距离MN 为d=10m,如图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 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是多少?
2.一架飞机水平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
约与地面成60
参照物 3.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乙匀速下降,且 B .甲、乙匀速下降,且 C .甲、乙匀速下降,且 D .甲、乙匀速下降,且 4. 甲乙两球从空中同一点先后自由下落,在它们着地以前,以先落地的甲球为参照物,乙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加速度为
C. 乙对甲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加速度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7.一个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计时起,第一秒内的位移是是3m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C .物体在前
v 甲<v 乙,丙停留在空中 v 甲<v 乙,丙匀速上升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g
B. 向上做匀速运动
D. 甲乙间的距离随时间线性增加2m/s2,那么,在任一秒内2倍 2m/s 2m/s
2m/s
4m/s,14m 10m 4m/s2
10m/s2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m/s 1
__________倍。
1m 、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10m/s,在这1秒钟内该物2m 、第三秒内的位移
°角的方向上,由此可估算出该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D .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平均速度
8.一个物体由甲地沿直线运动到达乙地,在前一半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 .
v 1v 22v 1v 2v 1+v 2v 1+v 2
B . C . D .
v 1+v 2v 1+v 2v 1v 22
9.沿直线运动的一辆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另一半路程,恰好至停止。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3 B .v/2 C .2v/3 D .3v/2
10.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 1时间后改为做加速度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 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
a 1t 1+a 2t 2a 1t 1a 2t 2a 1t 1+a 2t 22
A . B . C . D .
(2t 1+t 2)222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11.一列火车匀加速起动,车头和车尾经过路旁一电杆时的速度分别为u 和v ,则列车的中点经过这根电杆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
12.从很高的房顶每隔0.2s 下落一个水滴,当第一个水滴下落一秒时,第2、3、4三个水滴的间距为________m和________m。
13.火车站台上有一个人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列车共9节车厢。列车开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钟第一节车厢驶过此人。则整个列车驶过此人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第9节车厢驶过此人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
14.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经过B 点到达C 点,已知物体经过B 点的速度是到达C 点的速度的1/3,BC 间的距离是24m ,则AC 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5.小球在空中A 点竖直上抛,落到距A 点的正下方h 处的速度恰是小球在距A 点的正上方h 处的速度的二倍,则小球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距A 点的高度是________。
自由落体运动
16.自由下落的物体在最后1s 的位移是全程的7/16,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________m,下落时间为________s。
1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的直杆从一圆筒的上方高H 处竖直自由下落,该圆筒高为L ,则杆穿过筒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18.为测量一口井的深度,自井口释放一石子,经过4.25s 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20m/s,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井深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求得h=________m。
19.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B.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快慢相等 C. 在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快慢相同 D.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L
2
20.一矿井深125m ,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时间间隔为_______s,这时第三个小球和第五个小球相距_______m。(g =10m/s)
2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1s 通过下落高度的中点,,那么该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 A.4.9m
B.9.8m
C.19.6m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22.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s 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s 内通过的位移多
2
A.9.8m B.4.9(2n +1)m C.3(n +1)m D. n m
n 2 1
匀变速往复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直进运动比较 23.一个物体以9m/s的初速度冲上一个光滑斜面,加速度为水平面上运动,初速度和加速度都保持不变,
看图说话
24.如图所示为三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 A .A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三个物体在0~t 1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 D .三个物体在0~t 1时间内平均速率相等
2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 A .往复运动
B .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C .3s 末速度为零 D .6s 末位移为零
2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3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 B .物体4s 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 C .物体在第5s 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 D .物体在前5s 内的位移方向不变
27.在同一地,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如图所示,则
A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 B .4s 后甲在乙前面
C .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D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
运动综合
28.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在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将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9. 有一根5m 长的铁链,将上端挂起,把它释放后铁链全部经过悬点正下方
12s 内的位移又是-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的运动是
1秒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2s 和6s 2s 末
1秒钟之后,又有另一个小球从该处自由下落,在第一个小球落地之前,
-1m/s2,12s ________m。 -时间图象3
________m;若改在粗糙的 t/s
25m 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内的位移为 ,随后向后运动
30.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B 为AC 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加速度为a 2。现测得v B
A. a1> a2
31.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A 、B 相距L=10m。从A 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 处。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工件能较快地从A 处传送到B 处。要让工件用最短时间从A 处传送到B 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多大?
图象应用
32.汽车A 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 路过P 点时,又有一辆汽车B 从P 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A 车,当B 车追上A 车的瞬间 A .两车的速度相等
B .从P 点算起两车的位移相等
C .此时B 车的速度是A 车速度的2倍 D .此时两车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是v
33.甲、乙两物体相距s ,同时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甲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的前面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甲总不能追上乙;在什么情况下甲与乙可以相遇一次;在什么情况下能相遇两次。
参考答案: 1、1.7m/s,2.9m/s 5、C 6、AD
2、
=
v A +v c
,则a 1和a 2的大小的关系为 2
C. a1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B. a1= a2
3
≈0. 577 3
3、ABC 4、B 、D
7、C 8、C 9、C
10、A 、B 、D
13、12s ,0.7 s
u 2+v 2
11、
2
14、27 m
15、
12、1.4,1.0
5h 3
16、80,4
17、
2g
(
H +L + -H ) 18、
2h h +=4.25,80 g 320
22、A
28、B
19、ACD
23、36,40.5
20、0.5s ,35m 21、B
24. ACD 25、ACD
30、C
26 CD 27、A
29、(5-2)s=0.24 33、v >
31、
20m/s=4.47 m/s 32、BCD
2aS ,两物体将不能相遇
2aS ,两物体能相遇两次;v = 2aS ,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v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