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结构图示
:车身参数上的名词意思
汽车长(mm)/B>
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沿着汽车前进的方向,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离。
汽车的长度示意图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前后排腿部活动空间都比宽裕,乘坐人不会有压抑感。但车身太长会给转弯、调头和停车造成不便,相反,如果车身较短,例如微型车,乘坐在前排的人经常是腿没有办法伸直,而坐在后排乘客的膝盖常常顶到前排座椅背部,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坐在后排都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汽车宽(mm)/B>
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最左端到最右端的距离。其中所说的“两侧固定突出部位”并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灯示位灯,转向指,挠性挡泥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
汽车宽度示意图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1.8M。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车身过宽的好处是乘坐在后排的乘客不会感到拥挤,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但这会降低车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但汽车的宽度也不能过窄,过窄会使前后排的乘客感到拥挤,长时间行驶也同样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汽车高(mm)/B>
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汽车高通常是指汽车在空载,但可运行(加满燃料和冷却液)的情况下的高度。
汽车高度示意图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车的重心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 ,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牺牲了不少乘坐者的头部空间,主要是出于降
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过弯时不会翻车。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阔的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高度一般在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高速过弯时很容易翻车,这就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此外,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为车身高的车中带来了某种限制。
轴距(mm)/B>
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对于三轴以上的汽车,其轴具有从前到后的相邻两车轮之间的轴距分别表示,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
雷克萨斯GS430
的轴距为2780mm
下面我们就从设计角度和实际使用两方面,谈谈轴距对于整车性能的重要性。从设计角度讲,轴距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与汽车的性能息息相关。轴距决定了汽车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车轴距一旦改变,就必须重新进行总布置设计,特别是传动系和车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调整悬架系统中的弹簧及吸震器参数,转向系中的转向梯形拉杆尺寸。同时轴距的改变也会引起前、后桥轴荷分配的变化,从而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汽车制动性、操纵性及平顺性的影响。所以在汽车技术性能表里肯定会注有轴距这个参数,这足以说明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从实际使用看,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长度,进而影响车的内部使用空间。微型轿车轴距一般都在2200mm以下,它的后座的腿部空间较小,如果是成人坐在后座上的话,通常是膝盖要顶在前面的座位后背上,腿根本伸不开,坐在车里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就更甭提将其作为公务车和出租车使用了。相对于微型车的轴距短小,普通型轿车和中级轿车轴距一般较长,因此后座空间相对大了一些,成人可以比较宽松地坐下轴距,所以这一级的轿车无论是做家庭用车、还是做出租车和公务车,都深受人们欢迎。
最后,我们看看轴距过短和过长,对整车的操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汽车的轴距短,汽车长度就短,质量就小,最小转弯半径和纵向通过半径也小,汽车的机动性就好。但如果轴距过短,则车厢长度就会不足,后悬 (车辆最后轮轴线与汽车最后端的距离) 也会过长,就会造成行驶时纵向摆动大及制动﹑加速或上坡时质量转移大,其操纵性和稳定性就会变坏。如果轴距过长,就会使得车身长度增加,从而后部倒车盲区也会偏大,如果不增加倒车雷达,倒车对新手而言是个严峻的考验。
轮距/B>
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雷克萨斯GS430的轮距为1535mm
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
一般的中型轿车,前后轴距在2.3米左右,而轮距在1至3米间不等,很多轿车为追求转弯性能和舒适度,前后轮距不一致,比如说长安铃木羚羊轿车,前轮距为1365mm,而后轮距为1340mm。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一般说来,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也有利,横向稳定性越好。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最小离地间隙:
顾名思义就是指地面与车辆底部刚性物体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图中灰色区域的纵向长
度表示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要考虑到运输时装卸平台的通过性,要考虑到轿车在靠近一般人行道边沿时不会发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个国家或地区销售,还要考虑到当地道路质量的情况。同时,最小离地间隙的数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与车型功能、空气动力学有关系,例如跑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小,而SUV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大。
在SUV中,最小离地间隙往往决定着这辆车的通过能力,同时由于SUV的驱动桥方式与轿车不同,最小离地间隙在轿车或跑车上更多是指车身下部轮廓线最低点或底盘上的最低部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在SUV中更多的是指地面与前桥或者后桥上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
一般来说,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10毫米到130毫米之间,例如奥迪A6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15毫米。对于轿车来说,离地间隙越大(超过130毫米),通过性能相对来说比较好,但高速稳定性较差;离地间隙越小(低于110毫米),高速稳定性就越好,但通过性较差。现在装有空气悬佳的车型可以自动调整离地间隙,能较好的满足通过性和高速稳定性的双重需要。
SUV的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例如丰田的陆地巡洋舰是220毫米,几乎是A6的两倍。对于SUV来说,离地间隙越小(小于20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即偏向于城市SUV;离地间隙越大(大于25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现,属于偏向纯粹越野型的SUV。另外现在一些高端SUV也装有可调高度空气悬架,做到了兼顾操控性和越野性。
由此我们看出随着车型的不同,最小离地间隙的差别是很大的。
汽车的离地间隙各个高度值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取决于负载状况。因此确定离地间隙也取决于负载的变化情况,要依据负载变化的最大值去考虑离地间隙。
接近角:
是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前轴前面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一提起接近角人们常常把它和越野车捆绑在一块了,因为对越野车来说,它的通过性是其所有性能中人们更背受关注的。那接近角和通过性到底有什么亲密关系那?由于越野车的最小离地间隙都较高,如果接近角越大,那么它的通过能力就越强。例如,悍马的离地间隙高达11.5英寸,从而使其接近角达到51度,再加上强大动力支援,这就是其几十年来纵情驰骋战场的理由。其他的越野车生产商也在不断地提高车身,增大接近角,进一步提高车的通过性能。
难道接近角对轿车来说就不重要了吗?答案是,同样重要。因为轿车也不可能永远在路况较好的路面上行驶,如果遇到坑洼路面时,也需要它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在这方面雪铁龙c5做得比较好,它采用的第三代液压悬架系统能够根据道路质量与行车速度来对车身高度进行智能化的调节。当车速超过110km/h时,车辆会自动在常规行车高度的基础上降低前悬高度15mm,降低后悬高度11mm;当车速低于60km/h时,全车则会在常规基础上升高20mm,以适应可能遇到的坑洼路面。C5的接近角随着路面状况改变可以随时改变,就象驾驭一匹狂放的野马奔驰在无际的草原上,马儿能自如根据草地状况调
节自身平衡,主人只管尽情欣赏无限的草原风光。而对于那些微型车来说,如奥拓(接近角28度)、北斗星(接近角26度),遇到稍困难点坑洼路面,还可以勉强通过,如果路面再恶劣点,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接近角越大,汽车在上下渡船或进行越野行驶时,就越不容易发生触头事故,汽车的通过性能就越好。
离去角:
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位于最后车轮后面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相对于接近角用在爬坡时,离去角则是适用在下坡时。车辆一路下坡,当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离去角越大,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
前排高度和后排高度:
前排宽度和后排宽度:
前后坐垫长度:
后备厢开口高度:
腿部空间:
装备质量(kg):
汽车的整备质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辆汽车的自重,它的规范的定义是指汽车的干质量加上冷却液和燃料(不少于油箱容量的90%)及备用车轮和随车附件的总质量。那什么是汽车的干质量呢?干质量就是指仅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完整车辆的质量。
其实通俗地说整备质量就是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尚未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空车质量。
汽车的整备质量还是影响汽车油耗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车辆的耗油量与整备质量有成正比关系的,即整备质量越大的汽车越耗油。例如一辆小型车,如果整备质量每增加40公斤,那么它就要多耗1%燃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购车主要是为了家庭使用,那么选购时应首先考虑经济型轿车,因为经济型轿车车身较轻,耗油量也较小,使用成本较低。市场上排量为1.5L至1.8L家庭用车的整备质量在1.1吨至1.3吨较合适,如果一辆家庭用车其整备质量接近2吨,那他俨然已经成了“油漏子”,失去了代步工具的价值了。
当然,汽车的整备质量也不是小就好大就不好,大也有大的好处,整备质量大的汽车车稳定性好,特别是急转弯和急刹车的时候,优势很明显。
所以,我们在选购自己理想的爱车时,要综合评价汽车的性能的话,汽车的整备质量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参数。
承载质量(kg):
在解释什么是汽车承载质量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两个概念:汽车的总质量和整备质量。
其中汽车的总质量,是指汽车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包括驾驶员)、货物时的重量。不过有时人们还把它称为“厂家最大总质量 ”和“允许最大总质量”。要注意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由汽车制造厂根据特定的使用条件,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轮胎承载能力等因素而核定出的。而后者由主管部门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而规定的,通常后者的数值可能比前者略低一些。
而整备质量是指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尚未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空车质量。
其实,汽车的承载质量,就是汽车的总质量与汽车整备质量之差。它表示汽车可能载人、载物的总质量,也就是汽车的有效装载能力。这对于载货汽车、客车以及各类汽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用户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前悬挂形式:
悬挂是悬挂式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
简单说来,汽车悬挂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受力传递的作用。
悬挂根据结构可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
(1)非独立式悬挂: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这样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出相应的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采取这种悬挂系统的汽车一般平稳性和舒适性较差,但由于其构造较简单,承载力大,该悬挂多用于载重汽车、普通客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
(2)独立式悬挂: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下面,这样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波及,车身的震动大为减少,汽车舒适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高速路面行驶时,它还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不过,这种悬挂构造较复杂,承载力小,还会连带使汽车的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变得复杂起来。目前大多数轿车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独立悬挂的形式,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独立悬挂按照结构形式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和麦弗逊式等等
我们常见轿车的前悬挂一般为麦弗逊式悬挂麦弗(Macphersan)式悬挂。麦弗逊式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简单地说,麦弗逊式悬挂的主要结构即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可以用减震器的行程长短及松紧,来设定悬挂的软硬及性能。虽然麦弗逊式悬挂在行车舒适性上的表现令人满意,其结构体积不大,可有效扩大车内乘坐空间,但也由于其构造为直筒式,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作用较差。
四连杆前悬挂系统
全新的4连杆前悬挂系统多用于豪华轿车,它通过运动学原理巧妙地将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分离,同时赋予车辆精确的转向控制。4连杆式悬挂系统在奥迪A4、A6以及中华轿车上都可以看到。
现代的汽车越来越注重乘坐的舒适性,以致消费者往往将车的舒适性列为购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事实上,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除了座椅的柔软程度、支撑力等因素外,关系最大的就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它还是车架与车轴之间连接的传力机件,对其他性能诸如行驶的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以及附着性能都有重大影响。
后悬挂形式:
悬挂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影响汽车舒适型的重要参数之一。
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没有减振作用。减振器指液力减振器,是为了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它是悬架机构中最精密和复杂的机械件。传力装置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刚架、转向节等元件,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规律。
后悬架系统的种类要比前悬架要多,原因是驱动方式的不同决定着后车轴的有无,并与车身重量有关。主要有连杆式和摆臂式两种。
连杆式主要是在FR驱动方式,并且后车轴左右一体化(与中间的差速器刚性连接)的情况下使用的,过去多采用钢板弹簧支撑车身,现在从提高行车平顺性考虑,多使用连杆式和后面要说的摆臂式,并且使用平顺性好的螺旋弹簧。连杆在左右两侧各有一对,分为上拉杆和下拉杆,作为传递横向力(汽车驱动力)的机构,通常再与一根横向推力杆一起组成五连杆式构成。横向推力杆一端连接车身,一端连接车轴,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轴(或车身)横向窜动。当车轴因颠簸而上下运动时,横向推力杆会以与车身连接的接点为轴做画圆弧的运动,如果摆动角度过大会使车轴与车身之间产生明显的横向相对运动,与下摆臂的原理类似,横向推力杆也要设计得比较长,以减小摆动角。
连杆式悬架与车轴形成一体,弹簧下方质量大,且左右车轮不能独立运动,所以颠簸路面对车身产生的冲击能量比较大,平顺性差。因此出现了摆臂方式,这种方式是仅车轴中间的差速器固定,左右半轴在差速器与车轮之间设万向节,并以其为中心摆动,车轮与车架之间用Y型下摆臂连接。“Y”的单独一端与车轮刚性连接,另外两个端点与车架连接并形成转动轴。根据这个转动轴是否与车轴平行,摆臂式悬架又分为全拖动式摆臂和半拖动式摆臂,平行的是全拖动式,不平行的叫半拖动式。
由于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而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
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欢迎来AutoFan贵州分会
贵州分会QQ群:2126986 众泰“黔众队”QQ群:11160886
TOP 机械男
爵
机械男爵
2008-01-27 12:11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继续 册
车体结构: 组 别: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种. 版 主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性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的别: 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男 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生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也有少部分的高级轿车使用,日: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190 0-1
-1
积
分:
242
6
帖
子:
212
9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
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
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
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
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
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半承载式车身 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
接。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
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车壳材料: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早期的轿车车身沿
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
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
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材料有:
一 镀锌薄钢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
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
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
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
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
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
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
(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
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在近代,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
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
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
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
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
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二 普通低碳钢版
现代,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
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
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
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
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
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
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
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
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
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
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
凹痕,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车用高强度钢板应具有高强度和延塑性好的特点。目前高强度钢有BH
钢(烤漆硬化钢板)、双相DP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微合金
M钢、高强度无间隙固熔IF钢等。它们一般用于需高强度、高抗碰撞
吸收能、成形要求严格的零件,例如轮圈、加强构件、保险杠、防撞
杠,随着性能及成型技术的进步,高强度钢板被用于汽车的内外板件,例如车顶板、车门内外板、发动机舱盖、行李舱盖等上。现在许多中
高档轿车都采用高强度钢板。
近年来在中高档汽车上越来越多使用了铝或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做车身
部件,例如奥迪A2全铝制车身,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更多的乘用车保险杠用塑料制成。
许多人认为,车身安全不安全,重要是车身牢固不牢固,钢板厚度越
厚,也就越安全。但现代的轿车设计恰恰不是这样考虑,设计者从力
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该柔软的地方就柔软,该刚硬的地方就刚硬,根
据不同的受力状况,让部分车体在碰撞时起到吸能分散的作用,尽量
减弱冲击力。已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成员的目的。
独立品牌:比亚迪、海马、夏利、力帆汽车、飞碟汽车、中华汽车、东南汽车、众泰汽车、江淮汽车、青年莲花、中兴、昌河、吉奥汽车、双环汽车、福环汽车、江环汽车、福建汽车
汽车结构图示
:车身参数上的名词意思
汽车长(mm)/B>
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沿着汽车前进的方向,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离。
汽车的长度示意图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前后排腿部活动空间都比宽裕,乘坐人不会有压抑感。但车身太长会给转弯、调头和停车造成不便,相反,如果车身较短,例如微型车,乘坐在前排的人经常是腿没有办法伸直,而坐在后排乘客的膝盖常常顶到前排座椅背部,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坐在后排都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汽车宽(mm)/B>
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最左端到最右端的距离。其中所说的“两侧固定突出部位”并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灯示位灯,转向指,挠性挡泥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
汽车宽度示意图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1.8M。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车身过宽的好处是乘坐在后排的乘客不会感到拥挤,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但这会降低车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但汽车的宽度也不能过窄,过窄会使前后排的乘客感到拥挤,长时间行驶也同样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汽车高(mm)/B>
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汽车高通常是指汽车在空载,但可运行(加满燃料和冷却液)的情况下的高度。
汽车高度示意图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车的重心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 ,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牺牲了不少乘坐者的头部空间,主要是出于降
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过弯时不会翻车。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阔的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高度一般在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高速过弯时很容易翻车,这就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此外,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为车身高的车中带来了某种限制。
轴距(mm)/B>
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对于三轴以上的汽车,其轴具有从前到后的相邻两车轮之间的轴距分别表示,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
雷克萨斯GS430
的轴距为2780mm
下面我们就从设计角度和实际使用两方面,谈谈轴距对于整车性能的重要性。从设计角度讲,轴距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与汽车的性能息息相关。轴距决定了汽车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车轴距一旦改变,就必须重新进行总布置设计,特别是传动系和车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调整悬架系统中的弹簧及吸震器参数,转向系中的转向梯形拉杆尺寸。同时轴距的改变也会引起前、后桥轴荷分配的变化,从而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汽车制动性、操纵性及平顺性的影响。所以在汽车技术性能表里肯定会注有轴距这个参数,这足以说明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从实际使用看,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长度,进而影响车的内部使用空间。微型轿车轴距一般都在2200mm以下,它的后座的腿部空间较小,如果是成人坐在后座上的话,通常是膝盖要顶在前面的座位后背上,腿根本伸不开,坐在车里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就更甭提将其作为公务车和出租车使用了。相对于微型车的轴距短小,普通型轿车和中级轿车轴距一般较长,因此后座空间相对大了一些,成人可以比较宽松地坐下轴距,所以这一级的轿车无论是做家庭用车、还是做出租车和公务车,都深受人们欢迎。
最后,我们看看轴距过短和过长,对整车的操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汽车的轴距短,汽车长度就短,质量就小,最小转弯半径和纵向通过半径也小,汽车的机动性就好。但如果轴距过短,则车厢长度就会不足,后悬 (车辆最后轮轴线与汽车最后端的距离) 也会过长,就会造成行驶时纵向摆动大及制动﹑加速或上坡时质量转移大,其操纵性和稳定性就会变坏。如果轴距过长,就会使得车身长度增加,从而后部倒车盲区也会偏大,如果不增加倒车雷达,倒车对新手而言是个严峻的考验。
轮距/B>
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雷克萨斯GS430的轮距为1535mm
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
一般的中型轿车,前后轴距在2.3米左右,而轮距在1至3米间不等,很多轿车为追求转弯性能和舒适度,前后轮距不一致,比如说长安铃木羚羊轿车,前轮距为1365mm,而后轮距为1340mm。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一般说来,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也有利,横向稳定性越好。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最小离地间隙:
顾名思义就是指地面与车辆底部刚性物体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图中灰色区域的纵向长
度表示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要考虑到运输时装卸平台的通过性,要考虑到轿车在靠近一般人行道边沿时不会发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个国家或地区销售,还要考虑到当地道路质量的情况。同时,最小离地间隙的数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与车型功能、空气动力学有关系,例如跑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小,而SUV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大。
在SUV中,最小离地间隙往往决定着这辆车的通过能力,同时由于SUV的驱动桥方式与轿车不同,最小离地间隙在轿车或跑车上更多是指车身下部轮廓线最低点或底盘上的最低部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在SUV中更多的是指地面与前桥或者后桥上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
一般来说,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10毫米到130毫米之间,例如奥迪A6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15毫米。对于轿车来说,离地间隙越大(超过130毫米),通过性能相对来说比较好,但高速稳定性较差;离地间隙越小(低于110毫米),高速稳定性就越好,但通过性较差。现在装有空气悬佳的车型可以自动调整离地间隙,能较好的满足通过性和高速稳定性的双重需要。
SUV的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例如丰田的陆地巡洋舰是220毫米,几乎是A6的两倍。对于SUV来说,离地间隙越小(小于20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即偏向于城市SUV;离地间隙越大(大于250毫米),通过性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现,属于偏向纯粹越野型的SUV。另外现在一些高端SUV也装有可调高度空气悬架,做到了兼顾操控性和越野性。
由此我们看出随着车型的不同,最小离地间隙的差别是很大的。
汽车的离地间隙各个高度值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取决于负载状况。因此确定离地间隙也取决于负载的变化情况,要依据负载变化的最大值去考虑离地间隙。
接近角:
是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前轴前面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一提起接近角人们常常把它和越野车捆绑在一块了,因为对越野车来说,它的通过性是其所有性能中人们更背受关注的。那接近角和通过性到底有什么亲密关系那?由于越野车的最小离地间隙都较高,如果接近角越大,那么它的通过能力就越强。例如,悍马的离地间隙高达11.5英寸,从而使其接近角达到51度,再加上强大动力支援,这就是其几十年来纵情驰骋战场的理由。其他的越野车生产商也在不断地提高车身,增大接近角,进一步提高车的通过性能。
难道接近角对轿车来说就不重要了吗?答案是,同样重要。因为轿车也不可能永远在路况较好的路面上行驶,如果遇到坑洼路面时,也需要它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在这方面雪铁龙c5做得比较好,它采用的第三代液压悬架系统能够根据道路质量与行车速度来对车身高度进行智能化的调节。当车速超过110km/h时,车辆会自动在常规行车高度的基础上降低前悬高度15mm,降低后悬高度11mm;当车速低于60km/h时,全车则会在常规基础上升高20mm,以适应可能遇到的坑洼路面。C5的接近角随着路面状况改变可以随时改变,就象驾驭一匹狂放的野马奔驰在无际的草原上,马儿能自如根据草地状况调
节自身平衡,主人只管尽情欣赏无限的草原风光。而对于那些微型车来说,如奥拓(接近角28度)、北斗星(接近角26度),遇到稍困难点坑洼路面,还可以勉强通过,如果路面再恶劣点,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接近角越大,汽车在上下渡船或进行越野行驶时,就越不容易发生触头事故,汽车的通过性能就越好。
离去角:
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位于最后车轮后面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相对于接近角用在爬坡时,离去角则是适用在下坡时。车辆一路下坡,当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离去角越大,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
前排高度和后排高度:
前排宽度和后排宽度:
前后坐垫长度:
后备厢开口高度:
腿部空间:
装备质量(kg):
汽车的整备质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辆汽车的自重,它的规范的定义是指汽车的干质量加上冷却液和燃料(不少于油箱容量的90%)及备用车轮和随车附件的总质量。那什么是汽车的干质量呢?干质量就是指仅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完整车辆的质量。
其实通俗地说整备质量就是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尚未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空车质量。
汽车的整备质量还是影响汽车油耗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车辆的耗油量与整备质量有成正比关系的,即整备质量越大的汽车越耗油。例如一辆小型车,如果整备质量每增加40公斤,那么它就要多耗1%燃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购车主要是为了家庭使用,那么选购时应首先考虑经济型轿车,因为经济型轿车车身较轻,耗油量也较小,使用成本较低。市场上排量为1.5L至1.8L家庭用车的整备质量在1.1吨至1.3吨较合适,如果一辆家庭用车其整备质量接近2吨,那他俨然已经成了“油漏子”,失去了代步工具的价值了。
当然,汽车的整备质量也不是小就好大就不好,大也有大的好处,整备质量大的汽车车稳定性好,特别是急转弯和急刹车的时候,优势很明显。
所以,我们在选购自己理想的爱车时,要综合评价汽车的性能的话,汽车的整备质量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参数。
承载质量(kg):
在解释什么是汽车承载质量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两个概念:汽车的总质量和整备质量。
其中汽车的总质量,是指汽车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包括驾驶员)、货物时的重量。不过有时人们还把它称为“厂家最大总质量 ”和“允许最大总质量”。要注意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由汽车制造厂根据特定的使用条件,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轮胎承载能力等因素而核定出的。而后者由主管部门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而规定的,通常后者的数值可能比前者略低一些。
而整备质量是指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尚未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空车质量。
其实,汽车的承载质量,就是汽车的总质量与汽车整备质量之差。它表示汽车可能载人、载物的总质量,也就是汽车的有效装载能力。这对于载货汽车、客车以及各类汽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用户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前悬挂形式:
悬挂是悬挂式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
简单说来,汽车悬挂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受力传递的作用。
悬挂根据结构可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
(1)非独立式悬挂: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这样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出相应的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采取这种悬挂系统的汽车一般平稳性和舒适性较差,但由于其构造较简单,承载力大,该悬挂多用于载重汽车、普通客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
(2)独立式悬挂: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下面,这样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波及,车身的震动大为减少,汽车舒适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高速路面行驶时,它还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不过,这种悬挂构造较复杂,承载力小,还会连带使汽车的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变得复杂起来。目前大多数轿车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独立悬挂的形式,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独立悬挂按照结构形式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和麦弗逊式等等
我们常见轿车的前悬挂一般为麦弗逊式悬挂麦弗(Macphersan)式悬挂。麦弗逊式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简单地说,麦弗逊式悬挂的主要结构即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可以用减震器的行程长短及松紧,来设定悬挂的软硬及性能。虽然麦弗逊式悬挂在行车舒适性上的表现令人满意,其结构体积不大,可有效扩大车内乘坐空间,但也由于其构造为直筒式,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作用较差。
四连杆前悬挂系统
全新的4连杆前悬挂系统多用于豪华轿车,它通过运动学原理巧妙地将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分离,同时赋予车辆精确的转向控制。4连杆式悬挂系统在奥迪A4、A6以及中华轿车上都可以看到。
现代的汽车越来越注重乘坐的舒适性,以致消费者往往将车的舒适性列为购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事实上,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除了座椅的柔软程度、支撑力等因素外,关系最大的就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它还是车架与车轴之间连接的传力机件,对其他性能诸如行驶的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以及附着性能都有重大影响。
后悬挂形式:
悬挂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影响汽车舒适型的重要参数之一。
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没有减振作用。减振器指液力减振器,是为了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它是悬架机构中最精密和复杂的机械件。传力装置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刚架、转向节等元件,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规律。
后悬架系统的种类要比前悬架要多,原因是驱动方式的不同决定着后车轴的有无,并与车身重量有关。主要有连杆式和摆臂式两种。
连杆式主要是在FR驱动方式,并且后车轴左右一体化(与中间的差速器刚性连接)的情况下使用的,过去多采用钢板弹簧支撑车身,现在从提高行车平顺性考虑,多使用连杆式和后面要说的摆臂式,并且使用平顺性好的螺旋弹簧。连杆在左右两侧各有一对,分为上拉杆和下拉杆,作为传递横向力(汽车驱动力)的机构,通常再与一根横向推力杆一起组成五连杆式构成。横向推力杆一端连接车身,一端连接车轴,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轴(或车身)横向窜动。当车轴因颠簸而上下运动时,横向推力杆会以与车身连接的接点为轴做画圆弧的运动,如果摆动角度过大会使车轴与车身之间产生明显的横向相对运动,与下摆臂的原理类似,横向推力杆也要设计得比较长,以减小摆动角。
连杆式悬架与车轴形成一体,弹簧下方质量大,且左右车轮不能独立运动,所以颠簸路面对车身产生的冲击能量比较大,平顺性差。因此出现了摆臂方式,这种方式是仅车轴中间的差速器固定,左右半轴在差速器与车轮之间设万向节,并以其为中心摆动,车轮与车架之间用Y型下摆臂连接。“Y”的单独一端与车轮刚性连接,另外两个端点与车架连接并形成转动轴。根据这个转动轴是否与车轴平行,摆臂式悬架又分为全拖动式摆臂和半拖动式摆臂,平行的是全拖动式,不平行的叫半拖动式。
由于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而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
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欢迎来AutoFan贵州分会
贵州分会QQ群:2126986 众泰“黔众队”QQ群:11160886
TOP 机械男
爵
机械男爵
2008-01-27 12:11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继续 册
车体结构: 组 别: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种. 版 主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性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的别: 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男 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生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也有少部分的高级轿车使用,日: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190 0-1
-1
积
分:
242
6
帖
子:
212
9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
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
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
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
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
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半承载式车身 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
接。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
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车壳材料: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早期的轿车车身沿
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
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
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材料有:
一 镀锌薄钢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
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
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
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
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
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
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
(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
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在近代,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
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
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
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
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
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二 普通低碳钢版
现代,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
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
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
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
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
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
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
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
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
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
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
凹痕,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车用高强度钢板应具有高强度和延塑性好的特点。目前高强度钢有BH
钢(烤漆硬化钢板)、双相DP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微合金
M钢、高强度无间隙固熔IF钢等。它们一般用于需高强度、高抗碰撞
吸收能、成形要求严格的零件,例如轮圈、加强构件、保险杠、防撞
杠,随着性能及成型技术的进步,高强度钢板被用于汽车的内外板件,例如车顶板、车门内外板、发动机舱盖、行李舱盖等上。现在许多中
高档轿车都采用高强度钢板。
近年来在中高档汽车上越来越多使用了铝或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做车身
部件,例如奥迪A2全铝制车身,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更多的乘用车保险杠用塑料制成。
许多人认为,车身安全不安全,重要是车身牢固不牢固,钢板厚度越
厚,也就越安全。但现代的轿车设计恰恰不是这样考虑,设计者从力
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该柔软的地方就柔软,该刚硬的地方就刚硬,根
据不同的受力状况,让部分车体在碰撞时起到吸能分散的作用,尽量
减弱冲击力。已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成员的目的。
独立品牌:比亚迪、海马、夏利、力帆汽车、飞碟汽车、中华汽车、东南汽车、众泰汽车、江淮汽车、青年莲花、中兴、昌河、吉奥汽车、双环汽车、福环汽车、江环汽车、福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