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

地理寒假作业专题十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2009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进行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是(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 D.草方格沙障

3.图示符合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我国西北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4—15题:

( )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8—19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6.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7.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 8.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 )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9.在对西部一些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B.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提供直接拍摄图片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10、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的内陆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如A、B均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现在却是“风不吹,草也低,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地区,造成这

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图中的荒漠化表现为 ,B图中的荒漠化表现为 。

(4)这种荒漠化分布上表现为 ,常常可以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见到。

12.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判断根据为_________ 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

(4)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地理寒假作业专题十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2009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进行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是(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 D.草方格沙障

3.图示符合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我国西北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4—15题:

( )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8—19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6.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7.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 8.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 )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9.在对西部一些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B.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提供直接拍摄图片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10、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的内陆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如A、B均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现在却是“风不吹,草也低,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地区,造成这

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图中的荒漠化表现为 ,B图中的荒漠化表现为 。

(4)这种荒漠化分布上表现为 ,常常可以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见到。

12.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判断根据为_________ 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

(4)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相关文章

  •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 ...查看


  • 城市管理学
  • 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系统分析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综合分析方法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答案:A,B,C,D:考生答案:A,B,C,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2.与传统的公共管 ...查看


  • 重庆事业单位测试题
  • 易尚教育官网: www.ysjy.org 重庆事业单位测试题 1. 重庆以前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 现在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模式.A B C D 快速型 有效型 集约化 精细化 易尚解答: D 2. 重庆将"一圈两翼" ...查看


  • 高考地理万能模板
  • 高考地理:七类综合题题型与万能答题模式 题型一 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 ...查看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一.填空题 1.环境噪声,是指在 .建筑施工. 和 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答案]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2.因从事 . 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查看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备考的建议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 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 ...查看


  •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 ...查看


  • 区域经济学期末测试
  • 区域经济学期末水平检测 论述题(4×25分=100分) 1.论述"福特制"与"弹性的"两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两种生产方式对应的企业组织空间形态的差异? 答:①"福特制"生产 ...查看


  • 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01
  • 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2分)广西拥有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占全国的8.9%,居全国第()位. A.4 B.5 C.6 D.7 2(单选题).(2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 A.流域或区域用水望占水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