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气候及类型]知识点讲解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及类型》知识点讲解

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读

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 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三)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①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④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 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主要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 对流雨: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并致雨。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时短,但强度较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

3

c 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 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 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 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 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

④判断地形

A 等温线闭合

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 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C 计算相对高度:H 相=T差/0.6℃ ×100米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 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4

5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

(一) 基本概念

1. 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 气温的变化规律:

1. 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 气温年变化:

6

(三) 气温的影响因素: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

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

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7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及类型》知识点讲解

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读

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 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三)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①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④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 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主要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 对流雨: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并致雨。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时短,但强度较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

3

c 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 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 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 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 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

④判断地形

A 等温线闭合

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 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C 计算相对高度:H 相=T差/0.6℃ ×100米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 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4

5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

(一) 基本概念

1. 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 气温的变化规律:

1. 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 气温年变化:

6

(三) 气温的影响因素: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

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

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7


相关文章

  •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探讨
  • 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的试题设计,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引用大量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但是无论怎样,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教材的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之内,因此,高考复习要立足教材,狠抓"双基& ...查看


  • 高三地理复习[气候专题一]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复习<气候专题㈠>教学设计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巍 [教学构思]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掌握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根据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和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 ...查看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 地理组 张晶 摘要: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
  • 案例背景:李老师通知我要开一节公开课,到时还将有其他区的地理老师来观摩.按照教学计划,我要上的课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类型>.说实话,开一节公开课,对于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的我来说,并不难.这学期我任 ...查看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备考的建议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 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 ...查看


  • 2015-2016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2015-2016 一.指导思想 学年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学 ...查看


  •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 农业
  • 专题十   农业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典例体验 [例1] (201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