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气候及类型》知识点讲解
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读
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 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三)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①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④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 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主要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 对流雨: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并致雨。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时短,但强度较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
3
c 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 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 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 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 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
④判断地形
A 等温线闭合
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 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C 计算相对高度:H 相=T差/0.6℃ ×100米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 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4
5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
(一) 基本概念
1. 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 气温的变化规律:
1. 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 气温年变化:
6
(三) 气温的影响因素: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
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
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7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及类型》知识点讲解
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读
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 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三)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①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④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 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主要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 对流雨: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并致雨。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时短,但强度较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
3
c 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 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 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 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 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 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
④判断地形
A 等温线闭合
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 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C 计算相对高度:H 相=T差/0.6℃ ×100米
⑤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 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4
5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
(一) 基本概念
1. 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 气温的变化规律:
1. 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 气温年变化:
6
(三) 气温的影响因素: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
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
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