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试

时间:2013年11月4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

具体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 1989年,该组织再次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也就是说:身体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身体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指出,心理健康为:

•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 有幸福感

•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灰色带”: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转换,不断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四个阶段:心理健康、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四个阶段如果用颜色表示就是:纯白,浅灰,深灰,纯黑。平时心中积攒的郁闷、压力(浅灰)如果不及时宣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深灰)。相反,如果及时宣泄,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那么就会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纯白)。

心理健康也分为两种层次:

低层次的心理健康: 没有心理疾病

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积极发展的心态,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健全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了解自我、控制自我;

(4)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能力

(5)意志坚强,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心理韧性好;

(6)对教育具有创新精神。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令人担忧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耽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这是陕西省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江苏省盐城市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近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心情也很不好。

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跳岩自杀。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

教师是心理问题多发人群: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工作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因此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

心理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

2004年4月,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 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省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达50%之多。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教师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调查显示,40岁是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坎,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比年龄高于40岁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感受到职业压力大,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低,更希望跳槽换工作。

近年来,教师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极端行为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不仅是师德问题,大部分存在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对学生造成 “师源性心理伤害”。(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即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

师源性心理障碍:

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指的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

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有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到18%。

下面我们来看几组案例:

案例一:

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 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但丁婷(化名)未按时到校, 班主任汪老师询问她迟到的原因时用木板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资格”。丁婷因无法忍受老师的羞辱, 12时29

分左右从学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 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二:

2000年10月20日,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数学教师潘某,因不满学生何卫被他打后骂他“潘狗”,提出4种惩罚方式让其选择,第一,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棍子;第二,让老师亲自打100棍子;第三,吃下10只活苍蝇;第四,吃树上的绿虫。何卫因怕老师下重手,选了第一项让同学打。一女生迫于无奈, 边哭边打了2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实在受不了, 只好改为生吃苍蝇,何卫一边哭一边抓起苍蝇往嘴里放,吃下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潘某认为吃的数量不够,又令何卫将吐出的苍蝇再吃下,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可以想象,这位老师潘某,心理必定是不健康的。

案例三 :

今年3月19日,河北曲周县某村办小学代课教师刘丽娜,强迫她的41名学生伸出手来,然后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铅笔刀划伤出血。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案例四:

云南:会泽县上村乡某中学教师,蛮横地将14岁的初中生张波活活打死;

浙江: 一起罕见的体罚学生事件,6岁孩童被其老师剪掉手指尖;

深圳:5岁顽童不听话,老师用牙签扎手心;

湖南:一位学生晚自习后未按时就寝,回寝室后和同学发生争吵,该班班主任在第二天班会上让全班学生每人给他一记耳光

心理健康的教师——

•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 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的愉快、爱心、激情、豁达、忍耐、理智、幸福等情感,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只有教师具备积极的心态,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学生安静、愉快、恭敬、关心、好的态度、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等积极情感,会使教师充满成功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好学生成就优秀教师。

良性循环的主导作用是教师。

很难想象一个性格多疑怪癖,情绪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责难

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

 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

 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

 干涉中长大的孩子,被动和胆怯

 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

 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 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僻

 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相反:

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

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

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抱有正义感

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

 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 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其实现在老师也不好当了:

从教已经有30多年的邱淑琦老师感慨地说:“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争面子,面对学生要讲良心„„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也显示,目前北京市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调查中发现,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

那么,教师的压力具体都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三、教师压力来源

• 来自学生:学习意愿低落,难以矫治的偏差行为等

• 来自家长:不关心孩子,不配合老师,过度干涉、批评等

• 来自学校及管理政策:班级人数太多,难以兼顾教学之外的行政负担和杂务,与学校行政人员沟通不足等

再具体点说,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的压力有:

(一)来自教师角色社会期待方面的心理压力

(二)来自教学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

(三)来自教育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来自学习进修方面的心理压力

(五)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压力

(六)来自家庭、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

据杭州市心理学工作者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为: ※工作量太大;

※学生难教育;

※收入低;

※升学压力大;

※教师之间竞争激烈。

※与领导、同事、家长的关系处理问题。

那么,这些压力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

生理变化:

• 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

• 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

• 频尿、冒汗、口干舌燥、

• 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

• 皮肤问题

• 肌肉紧张 、背痛

• 血压(血糖)升高

• 睡眠失调

• 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

行为变化:

• 作息不正常

• 药物滥用

• 饮食失调 、食欲异常(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

• 烟酒过量

• 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

• 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

•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许多危险、意外事件

• 社会退缩、故意旷职、精神恍惚

认知变化: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记忆力衰退 、健忘、丢三落四

• 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

• 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

• 丧失自信

• 夸大的压力感

情绪变化:

• 焦虑、紧张

• 抑郁 、缺乏生活情趣

• 沮丧、情绪低落

• 无助感

• 情绪的波动

• 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

压力的危害:

• 长期忍受精神压力,生病概率会增加3—5倍,

• 积劳成疾引发旧病

• 5-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

• 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 压力与六大致死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

• 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 扭曲价值观,扭曲人格

那么,面对这些压力,我们该如何进行调试呢?

四、 如何调试压力 维护心理健康?

首先,就如何减轻压力,保持心态平和,给老师们几点建议:

(一)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十条建议:

1.学会放松: 通过神经和肌肉的放松训练,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

2.兴趣广泛: 培养多种兴趣,游戏于动静之间,既增长见识,又滋润心灵。

3.换位思考: 你的压力别人也会遇到,得失在人的一生中循环往复。

4.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

5.合理宣泄: 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

6.承担责任: 遇到困难不要一味逃避,要敢于面对,寻求解决的办法。

7.知足长乐: 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8.调换环境: 因环境不适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可及时更换一个新的环境。

9.休假旅游: 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却一切不愉快,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使人身心愉快。

10.学会幽默: 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 其中,合理宣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合理宣泄的方法也有很多:

 大吃一顿

 睡大觉

 大哭一场

 笑一笑

 大叫

 花钱

 独处

 自我检讨

 找个出气筒

 好好装扮一下

第二,就遇到不公,压力和郁闷该如何保持舒心的方法:

(二)、舒心八法

想一想 人生中,挫折和失败实不为怪,换个角度讲,是对人的意志、决心和勇气的锻炼,是对人综合实力的检验。失败乃成功之母,不少科学家的成果是在几百次、上千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取得的。

走一走 到野外郊区、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让阳光、溪流、绿荫、鸟语、花香荡涤一下胸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杂乱的思绪,换回失去的理智和信心。

放一放 有得必有失,想在方方面面都有建树很难,经过慎重选择后,得到的会心安理得,失去的会心甘情愿,没有紧张和焦虑,没有沮丧和失望。

乐一乐 想想开心的事、可笑的事;或拿本爱不释手的书,读几个令人开怀大笑或幽默风趣的章节;或去看一场轻松欢快的电影,放松一下紧绷的心情,调整一下前进的步伐,都是有益的。

会一会 约三五知心好友会一会,就令人开心的话题聊聊天、叙叙旧,或结伴逛逛市场,或谈谈发型、衣着、护肤等感兴趣的问题,或精心烹调给养可口的小菜把生活调整的多姿多彩。 唱一唱 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或许会唤起你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引发你对灿烂未来的憧憬。歌声是医治忧郁的灵丹妙药,会把抑郁抛向昨天,把欢乐带给今朝。

比一比 与同乡、同学、好友相比,虽说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呢。及时调整心理,不因小败而失信心,不因小挫而失锐气。

让一让 对人对事姿态高一些,眼光远一点,从长计议,不在一时一事上论长短,让一步海阔天空。

(三)、保持心理平衡八法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

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愤。

4.能伸能屈。 当大前提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向别人倾诉烦恼。 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6.助人为乐。 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7.集中精力处理近事。 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以免弄得心力俱废。

8.不要处处与人赛争。 以和为贵,不四面树敌,以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也同样可以换个角度想:

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

我尽责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

人生就该“难得糊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人会活得很累,很苦。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心理健康从“心”开始!希望所有的老师心中都充满阳光!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身心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2013-11-4

扎库齐乡中心校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试

时间:2013年11月4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

具体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 1989年,该组织再次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也就是说:身体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身体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指出,心理健康为:

•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 有幸福感

•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灰色带”: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转换,不断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四个阶段:心理健康、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四个阶段如果用颜色表示就是:纯白,浅灰,深灰,纯黑。平时心中积攒的郁闷、压力(浅灰)如果不及时宣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深灰)。相反,如果及时宣泄,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那么就会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纯白)。

心理健康也分为两种层次:

低层次的心理健康: 没有心理疾病

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积极发展的心态,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健全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了解自我、控制自我;

(4)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能力

(5)意志坚强,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心理韧性好;

(6)对教育具有创新精神。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令人担忧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耽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这是陕西省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江苏省盐城市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近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心情也很不好。

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跳岩自杀。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

教师是心理问题多发人群: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工作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因此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

心理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

2004年4月,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 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省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达50%之多。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教师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调查显示,40岁是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坎,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比年龄高于40岁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感受到职业压力大,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低,更希望跳槽换工作。

近年来,教师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极端行为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不仅是师德问题,大部分存在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对学生造成 “师源性心理伤害”。(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即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

师源性心理障碍:

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指的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

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有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到18%。

下面我们来看几组案例:

案例一:

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 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但丁婷(化名)未按时到校, 班主任汪老师询问她迟到的原因时用木板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资格”。丁婷因无法忍受老师的羞辱, 12时29

分左右从学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 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二:

2000年10月20日,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数学教师潘某,因不满学生何卫被他打后骂他“潘狗”,提出4种惩罚方式让其选择,第一,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棍子;第二,让老师亲自打100棍子;第三,吃下10只活苍蝇;第四,吃树上的绿虫。何卫因怕老师下重手,选了第一项让同学打。一女生迫于无奈, 边哭边打了2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实在受不了, 只好改为生吃苍蝇,何卫一边哭一边抓起苍蝇往嘴里放,吃下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潘某认为吃的数量不够,又令何卫将吐出的苍蝇再吃下,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可以想象,这位老师潘某,心理必定是不健康的。

案例三 :

今年3月19日,河北曲周县某村办小学代课教师刘丽娜,强迫她的41名学生伸出手来,然后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铅笔刀划伤出血。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案例四:

云南:会泽县上村乡某中学教师,蛮横地将14岁的初中生张波活活打死;

浙江: 一起罕见的体罚学生事件,6岁孩童被其老师剪掉手指尖;

深圳:5岁顽童不听话,老师用牙签扎手心;

湖南:一位学生晚自习后未按时就寝,回寝室后和同学发生争吵,该班班主任在第二天班会上让全班学生每人给他一记耳光

心理健康的教师——

•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 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的愉快、爱心、激情、豁达、忍耐、理智、幸福等情感,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只有教师具备积极的心态,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学生安静、愉快、恭敬、关心、好的态度、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等积极情感,会使教师充满成功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好学生成就优秀教师。

良性循环的主导作用是教师。

很难想象一个性格多疑怪癖,情绪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责难

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

 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

 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

 干涉中长大的孩子,被动和胆怯

 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

 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 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僻

 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相反:

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

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

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抱有正义感

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

 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 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其实现在老师也不好当了:

从教已经有30多年的邱淑琦老师感慨地说:“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争面子,面对学生要讲良心„„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也显示,目前北京市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调查中发现,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

那么,教师的压力具体都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三、教师压力来源

• 来自学生:学习意愿低落,难以矫治的偏差行为等

• 来自家长:不关心孩子,不配合老师,过度干涉、批评等

• 来自学校及管理政策:班级人数太多,难以兼顾教学之外的行政负担和杂务,与学校行政人员沟通不足等

再具体点说,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的压力有:

(一)来自教师角色社会期待方面的心理压力

(二)来自教学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

(三)来自教育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来自学习进修方面的心理压力

(五)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压力

(六)来自家庭、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

据杭州市心理学工作者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为: ※工作量太大;

※学生难教育;

※收入低;

※升学压力大;

※教师之间竞争激烈。

※与领导、同事、家长的关系处理问题。

那么,这些压力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

生理变化:

• 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

• 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

• 频尿、冒汗、口干舌燥、

• 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

• 皮肤问题

• 肌肉紧张 、背痛

• 血压(血糖)升高

• 睡眠失调

• 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

行为变化:

• 作息不正常

• 药物滥用

• 饮食失调 、食欲异常(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

• 烟酒过量

• 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

• 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

•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许多危险、意外事件

• 社会退缩、故意旷职、精神恍惚

认知变化: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记忆力衰退 、健忘、丢三落四

• 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

• 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

• 丧失自信

• 夸大的压力感

情绪变化:

• 焦虑、紧张

• 抑郁 、缺乏生活情趣

• 沮丧、情绪低落

• 无助感

• 情绪的波动

• 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

压力的危害:

• 长期忍受精神压力,生病概率会增加3—5倍,

• 积劳成疾引发旧病

• 5-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

• 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 压力与六大致死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

• 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 扭曲价值观,扭曲人格

那么,面对这些压力,我们该如何进行调试呢?

四、 如何调试压力 维护心理健康?

首先,就如何减轻压力,保持心态平和,给老师们几点建议:

(一)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十条建议:

1.学会放松: 通过神经和肌肉的放松训练,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

2.兴趣广泛: 培养多种兴趣,游戏于动静之间,既增长见识,又滋润心灵。

3.换位思考: 你的压力别人也会遇到,得失在人的一生中循环往复。

4.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

5.合理宣泄: 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

6.承担责任: 遇到困难不要一味逃避,要敢于面对,寻求解决的办法。

7.知足长乐: 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8.调换环境: 因环境不适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可及时更换一个新的环境。

9.休假旅游: 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却一切不愉快,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使人身心愉快。

10.学会幽默: 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 其中,合理宣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合理宣泄的方法也有很多:

 大吃一顿

 睡大觉

 大哭一场

 笑一笑

 大叫

 花钱

 独处

 自我检讨

 找个出气筒

 好好装扮一下

第二,就遇到不公,压力和郁闷该如何保持舒心的方法:

(二)、舒心八法

想一想 人生中,挫折和失败实不为怪,换个角度讲,是对人的意志、决心和勇气的锻炼,是对人综合实力的检验。失败乃成功之母,不少科学家的成果是在几百次、上千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取得的。

走一走 到野外郊区、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让阳光、溪流、绿荫、鸟语、花香荡涤一下胸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杂乱的思绪,换回失去的理智和信心。

放一放 有得必有失,想在方方面面都有建树很难,经过慎重选择后,得到的会心安理得,失去的会心甘情愿,没有紧张和焦虑,没有沮丧和失望。

乐一乐 想想开心的事、可笑的事;或拿本爱不释手的书,读几个令人开怀大笑或幽默风趣的章节;或去看一场轻松欢快的电影,放松一下紧绷的心情,调整一下前进的步伐,都是有益的。

会一会 约三五知心好友会一会,就令人开心的话题聊聊天、叙叙旧,或结伴逛逛市场,或谈谈发型、衣着、护肤等感兴趣的问题,或精心烹调给养可口的小菜把生活调整的多姿多彩。 唱一唱 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或许会唤起你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引发你对灿烂未来的憧憬。歌声是医治忧郁的灵丹妙药,会把抑郁抛向昨天,把欢乐带给今朝。

比一比 与同乡、同学、好友相比,虽说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呢。及时调整心理,不因小败而失信心,不因小挫而失锐气。

让一让 对人对事姿态高一些,眼光远一点,从长计议,不在一时一事上论长短,让一步海阔天空。

(三)、保持心理平衡八法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

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愤。

4.能伸能屈。 当大前提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向别人倾诉烦恼。 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6.助人为乐。 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7.集中精力处理近事。 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以免弄得心力俱废。

8.不要处处与人赛争。 以和为贵,不四面树敌,以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也同样可以换个角度想:

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

我尽责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

人生就该“难得糊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人会活得很累,很苦。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心理健康从“心”开始!希望所有的老师心中都充满阳光!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身心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2013-11-4

扎库齐乡中心校


相关文章

  •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摘要:教师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1.经常自省.人贵有自知之明.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3.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多种兴趣爱好.4.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5.期望适度.6.生活作息合理安排 ...查看


  •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
  • 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 这次培训学习,聆听了成都师范学院廖全明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心态的调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职业所决定的,廖全明教授就压力与压力来源:教师的压力来源:压力的影响:调整你对压力的理解:学习心 ...查看


  •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习心得
  •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学习心得 -----祁德永 通过学了<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感触颇深.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 ...查看


  • 谈女性教师的心理冲突与自我调适_周萍
  • 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06.26.025 师资建设 第26期(总第522期) 谈女性教师的心理冲突与自我调适 周萍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女性教师心理冲突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描述了她们心理冲突 ...查看


  •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试心得体会
  •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学习,我明确 ...查看


  •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一 有幸参加本次综合实践远程学习,特别是学习教师心理如何减压,听了迟教授的幽默直观生动的案例,收获之多,特别是教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不能把压力带回家里和孩子或家里人"分享&quo ...查看


  • 与其调控,不如调适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其调控,不如调适 作者:吴勇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11期 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某大学请陶行知讲课.陶先生左手抓一把米,右手抓一只 ...查看


  • 教师提升培训作业(心理调适与辅导)
  • 问题1:你认为幸福是如何产生的? 幸福,一个每个人都渴望的名词.它既简单又神秘,既遥远又贴近,既清晰又模糊,人们好像已经将它紧握手心,又好像总是难觅其踪. 我认为幸福来自内心,尽管它与外界的很多物质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幸福的感觉始终是来自内心 ...查看


  • [压力与情绪调适]心得体会
  • <压力与情绪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吴宏老师的<压力与情绪调适>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如何去面对压力,从而缓解压力. 现在的教师压力太重,杂事太多,甚至有时觉得自己都不知到底是干什么的?心理很 ...查看


  • 绽放美丽的心情
  •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压力源:自我调适 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校管理人员,我们常常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需求,却忽略了教师所承载的压力.很难想象,如果教师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的教育会走向何方.所以关注教师的心理需要,提高教师的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