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公鸡》教学设计
姓名 洪文霞 性别 女 职称 小二 学历 大专 单位 安庆市德宽路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 [1**********]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几种动物的简单对话,围绕着“快乐”这个主题来展开,语言生动有趣,重复句较多,十分利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受到快乐,懂得为别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汉字,具有分析、识记生字的能力,有比较高的朗读兴趣,能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具备了边读边思的学习习惯。能用铅笔书写比较正确、规范的汉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整、恼、就、庄、稼、蜜、蜂、姐、得、报”10个生字 ,会写“样、跑、牛、帮、助、虫、丛”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对话中句话和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具体的环境中独立、合作识字;
2.感悟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从中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整体认读中认字学词;
2.熟读课文,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 2
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小公鸡图)
2、看老师在“小公鸡”前写了两个字(板书:快乐),请大家谈一谈自己对快乐的体验。(也就是说一说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1)同桌互说;(2)指名说。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快乐的小公鸡》。(板书:“的”,生齐读课题)
4、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感受一下小公鸡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一)读课文
1、请你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1)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
(2)找伙伴读,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不认识的字还可以请教老师。
2、师范读课文。
3、再一次自由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想想你最喜欢哪段,就重点读哪一段。
(二)认识生字
1、谁愿意把你自己喜欢的那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读到哪段,遇到生字进行认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3、请小老师教大家认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错,应该怎么记住。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占格位置并分析它们的结构、笔顺。
2、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作业
在田字格本上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2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小公鸡)(板书:小公鸡)对,今天老师把它请到我们课堂上来了呢,请看(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跟他打打招呼吧!(齐读:小公鸡)小公鸡还带来了一些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复习生字词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强调前后鼻音、注意eng和ong的区别)同学们读得真好,不知课文能不能读得这么好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设计理念: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易错读音、字形,巩固生字词。】
二、师生共同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在认真听,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小公鸡垂头丧气的图片)
这只漂亮的小公鸡为什么会是这种表情呢?它怎么了?你们知 3
道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没事做---苦恼)
哦!原来是这样,你是从哪儿看到的?(指名读)
3、同学们真棒!都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问题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问题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到了答案,就用铅笔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设计理念: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们帮我解决,意在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的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4段。
5、学生自己解答上述三个问题。
(1)(生找出----问老牛)小公鸡跑到哪儿问老牛的,他是怎么 4
问的,你能读一读吗?(生自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句号和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读出感受。 分角色朗读。
我们知道了老牛爷爷的快乐是什么呢?
(板书:老牛----耕种田地)
小公鸡听了老牛爷爷的回答后又去哪了?
【设计理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出示图画,把学生引入情景当中,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图片。
(生找出----问青蛙)对了,小公鸡离开老牛爷爷又跑到池塘边问青蛙。请看大屏幕,这次小公鸡会怎样问呢?哪只小公鸡来问?
(指名回答:青蛙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
哎呀!好一只懂礼貌的小公鸡,问得真好?哪只青蛙哥哥来回答? (指名回答: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
他们俩说得真好,同学们,老师也想参加呢,你们想参加吗?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板书:青蛙----捉害虫)
小公鸡离开青蛙哥哥会去哪儿?
5
(3)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图片。
(生找出----问蜜蜂)
原来小公鸡来到了美丽的花园,这儿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着,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分角色说说吧。
(引导学生对话,板书:蜜蜂----传播花粉)
【设计理念:这两节对话的教学设计与前一节对话略有不同。前一节是在学生回答后直接读课文,而这两节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分角色直接对话,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青蛙和蜜蜂与小公鸡的对话图片,旨在让学生仿照小公鸡与老牛的对话,尝试自己完成小公鸡和青蛙、蜜蜂之间的对话,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4)同学们真棒,帮老师解决了三个问题。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合作,一起读课文,好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2-4段。)
6
6、小公鸡听了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的回答后,明白了做什么事情是快乐的吗?
(没有)因为它们的回答都不一样,小公鸡只好回家问爸爸,爸爸是怎么说的呢?
(指名回答,出示图片。)
原来,老牛耕种田地、青蛙捉害虫、蜜蜂传播花粉,都是在帮助别人啊。虽然它们的回答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的。(板书:帮助别人----快乐)
哦!因为我帮助了别人,所以就快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老牛、青蛙、蜜蜂它们的快乐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设计理念:逐步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后再出示句子。这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第四句为发散性说话训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说出自己的快乐。】
7、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小公鸡怎么做就快乐呢?
(齐读这一段)同学们,小公鸡找到快乐了吗?是什么?(板书: 7
每天报时----
快乐)
因为小公鸡每天帮人们报时,所以他就快乐,从此以后它就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了。
(补充板书课题:快乐的)
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三、课后拓展
小公鸡的这份快乐得来可真不简单啊。他不仅问了老牛、青蛙和蜜蜂,他还问了谁呢?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图说说。
8
小公鸡还问了谁呢?学生自由说。
【设计理念:教学中设计这一环节,意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并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一幅图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是为了减轻学生说话的难度。】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怎样做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得到快乐,那么我们都要做个助人为乐的人。古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图片)
【设计理念:在鼓励学生做个助人为乐的人的同时,积累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美。】
【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公鸡》是小学语文第二册(北师大版)第十六单元的 9
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懂得为别人付出是一种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帮助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以下三个方面做得还好:
1、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时我首先出示一幅小公鸡苦恼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地去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此外,我还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们帮我解决,意在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读为主,读中探究。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例如:课上,我让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读中去领悟,逐渐感受到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快乐。
3、以课文为例,关注学生语言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小,敢想、敢说、敢写,又富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以课文为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写,并通过仿写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说话训练,一是让学生们用“因为.....所以......”说话,在训练说话的同时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二是最后的看图说话,学生在模仿课文的说话中,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规范,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1、用“因为.....所以......”说话时,学生表述的角度比较单一,没有训练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在让学生领悟老牛、青蛙、蜜蜂他们说话表面不一样,但内涵一样时,引导得不够好。
10
《快乐的小公鸡》教学设计
姓名 洪文霞 性别 女 职称 小二 学历 大专 单位 安庆市德宽路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 [1**********]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几种动物的简单对话,围绕着“快乐”这个主题来展开,语言生动有趣,重复句较多,十分利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受到快乐,懂得为别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汉字,具有分析、识记生字的能力,有比较高的朗读兴趣,能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具备了边读边思的学习习惯。能用铅笔书写比较正确、规范的汉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整、恼、就、庄、稼、蜜、蜂、姐、得、报”10个生字 ,会写“样、跑、牛、帮、助、虫、丛”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对话中句话和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具体的环境中独立、合作识字;
2.感悟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从中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整体认读中认字学词;
2.熟读课文,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 2
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小公鸡图)
2、看老师在“小公鸡”前写了两个字(板书:快乐),请大家谈一谈自己对快乐的体验。(也就是说一说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1)同桌互说;(2)指名说。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快乐的小公鸡》。(板书:“的”,生齐读课题)
4、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感受一下小公鸡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一)读课文
1、请你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1)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
(2)找伙伴读,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不认识的字还可以请教老师。
2、师范读课文。
3、再一次自由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想想你最喜欢哪段,就重点读哪一段。
(二)认识生字
1、谁愿意把你自己喜欢的那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读到哪段,遇到生字进行认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3、请小老师教大家认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错,应该怎么记住。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占格位置并分析它们的结构、笔顺。
2、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作业
在田字格本上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2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小公鸡)(板书:小公鸡)对,今天老师把它请到我们课堂上来了呢,请看(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跟他打打招呼吧!(齐读:小公鸡)小公鸡还带来了一些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复习生字词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强调前后鼻音、注意eng和ong的区别)同学们读得真好,不知课文能不能读得这么好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设计理念: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易错读音、字形,巩固生字词。】
二、师生共同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在认真听,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小公鸡垂头丧气的图片)
这只漂亮的小公鸡为什么会是这种表情呢?它怎么了?你们知 3
道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没事做---苦恼)
哦!原来是这样,你是从哪儿看到的?(指名读)
3、同学们真棒!都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问题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问题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到了答案,就用铅笔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设计理念: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们帮我解决,意在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的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4段。
5、学生自己解答上述三个问题。
(1)(生找出----问老牛)小公鸡跑到哪儿问老牛的,他是怎么 4
问的,你能读一读吗?(生自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句号和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读出感受。 分角色朗读。
我们知道了老牛爷爷的快乐是什么呢?
(板书:老牛----耕种田地)
小公鸡听了老牛爷爷的回答后又去哪了?
【设计理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出示图画,把学生引入情景当中,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图片。
(生找出----问青蛙)对了,小公鸡离开老牛爷爷又跑到池塘边问青蛙。请看大屏幕,这次小公鸡会怎样问呢?哪只小公鸡来问?
(指名回答:青蛙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
哎呀!好一只懂礼貌的小公鸡,问得真好?哪只青蛙哥哥来回答? (指名回答: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
他们俩说得真好,同学们,老师也想参加呢,你们想参加吗?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板书:青蛙----捉害虫)
小公鸡离开青蛙哥哥会去哪儿?
5
(3)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图片。
(生找出----问蜜蜂)
原来小公鸡来到了美丽的花园,这儿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着,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分角色说说吧。
(引导学生对话,板书:蜜蜂----传播花粉)
【设计理念:这两节对话的教学设计与前一节对话略有不同。前一节是在学生回答后直接读课文,而这两节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分角色直接对话,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青蛙和蜜蜂与小公鸡的对话图片,旨在让学生仿照小公鸡与老牛的对话,尝试自己完成小公鸡和青蛙、蜜蜂之间的对话,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4)同学们真棒,帮老师解决了三个问题。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合作,一起读课文,好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2-4段。)
6
6、小公鸡听了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的回答后,明白了做什么事情是快乐的吗?
(没有)因为它们的回答都不一样,小公鸡只好回家问爸爸,爸爸是怎么说的呢?
(指名回答,出示图片。)
原来,老牛耕种田地、青蛙捉害虫、蜜蜂传播花粉,都是在帮助别人啊。虽然它们的回答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的。(板书:帮助别人----快乐)
哦!因为我帮助了别人,所以就快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老牛、青蛙、蜜蜂它们的快乐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设计理念:逐步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后再出示句子。这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第四句为发散性说话训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说出自己的快乐。】
7、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小公鸡怎么做就快乐呢?
(齐读这一段)同学们,小公鸡找到快乐了吗?是什么?(板书: 7
每天报时----
快乐)
因为小公鸡每天帮人们报时,所以他就快乐,从此以后它就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了。
(补充板书课题:快乐的)
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三、课后拓展
小公鸡的这份快乐得来可真不简单啊。他不仅问了老牛、青蛙和蜜蜂,他还问了谁呢?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图说说。
8
小公鸡还问了谁呢?学生自由说。
【设计理念:教学中设计这一环节,意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并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一幅图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是为了减轻学生说话的难度。】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怎样做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得到快乐,那么我们都要做个助人为乐的人。古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图片)
【设计理念:在鼓励学生做个助人为乐的人的同时,积累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美。】
【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公鸡》是小学语文第二册(北师大版)第十六单元的 9
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懂得为别人付出是一种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帮助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以下三个方面做得还好:
1、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时我首先出示一幅小公鸡苦恼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地去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此外,我还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们帮我解决,意在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读为主,读中探究。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例如:课上,我让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读中去领悟,逐渐感受到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快乐。
3、以课文为例,关注学生语言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小,敢想、敢说、敢写,又富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以课文为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写,并通过仿写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说话训练,一是让学生们用“因为.....所以......”说话,在训练说话的同时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二是最后的看图说话,学生在模仿课文的说话中,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规范,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1、用“因为.....所以......”说话时,学生表述的角度比较单一,没有训练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在让学生领悟老牛、青蛙、蜜蜂他们说话表面不一样,但内涵一样时,引导得不够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