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66页主题图,第67页例1,第69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能绘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 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统计意识。

3.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空气质量的状况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状况, 请看屏幕, 环境检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空气的质量进行检测, 同学们在收集整理数据, 并绘制了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师: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合计”是什么意思?从“合计”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统计出的各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加在一起和6月份共有的30天作比较。 师:这个检查方法特别好,我们对数据统计后一定要像这样进行检查。

二、亲身体验,主动探究。

师: 为了让空气质量的天数更加清楚直观,我们来画一个统计图,昨天我们进行了前测,老师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咱们一起来看。

生1:我用圆形代表天数,一个圆形代表一天,优有10天,所以我们画10个圆形。良有12天,就画12个圆形……。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这种统计图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象形统计图。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先画三排格子,一个格子代表一天,优有10天,所以我就涂10个格子。良有12天,就涂12个格子……。

师:这个同学用涂格子的方式,不错。

生3:

师:认真观察这两种方式,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2种方法旁边有数字,第一种要我们一个一个的去数。

师:这个同学认真观察,太棒了,掌声。

师:那你们觉得这旁边这组数据有什么用?

生:涂到哪一格,就可以看旁边的数字,不用数

师:你的意思是,不用数,直接看哪里?旁边的数字,就能知道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这条对照的是数字10,这条对照数字12,表示12天,很好。这种图形它有一个特点,不用数,就能看出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是这样的吗

师:孩子们,认真观察这两种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清楚一些?为什么? 师:老师把这种方式展示在课件上。

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像这样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三、分析数据,感知特点。

师:(出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空气质量优有10天、良有12天、轻度污染有8天。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准确的说出每种天气的天数?

生:因为图中有数据。

师:有知道带有数据的这条垂直方向的线叫什么的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就是条形图的纵轴,和师一起读纵轴。生:纵轴。

师:这条纵轴上的数据表示什么?生:天数。

师:那这条水平方向的线叫什么?

生:横轴,表示的是空气质量。

师:从图中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生1:从图中我知道良的天数最多,轻度污染的天数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通过看左边的数据知道的。

师:如果不看数据,你们能快速知道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少吗?

生2:能,我通过直条的高低就可以知道良的天数最多,轻度污染得天数最少,因为良的直条最高,而轻度污染的直条最低。

师:真棒,不看数据,直接通过直条的高低就能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少。

师: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3:从图中我知道空气质量优的天数比良的天数少2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因为优比良少涂了2格,所以我知道优比良少2天。

生4:通过标题我还知道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重庆市2016年6月份的空气质量情况。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看来通过标题我们能够知道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 师:现在你认为咱们重庆市6月份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

生结合条形统计图进行回答。添加直条上的数字

四、通过比较,明确优势。

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深度体会“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

师: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1:统计表中有数,能够一眼看出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各有几天。但是要想知道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天气最少,还得将这些数进行比较。而条形统计图不用看数据,只通过直条的高低就能快速看出哪种空气质量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天数最少,更便于比较。

师:看来条形统计图对数据的表示更加的直观,便于比较。(板书:直观、便于比较)

生2:我发现,要想知道良比优多几天?要是统计表还得列算式12-10=2(天)。可是条形图不用列算式,只看优比良少涂了两小格就知道比它少两天了。

师:是啊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高低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师:同学们条形统计图利用直条的高低直观的反映出数量的差异,这就是借助“形”来直观表示数据,正是做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才使得条形统计图

能够更加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观察比较(边说边完善板书),

五、应用知识,练习巩固

1. 课堂活动第1题

师:孩子们,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 分析, 比较,, 经历了条形统计图形成的全过程, 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 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课程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为了使大家一眼看出每周各门课程有几节,需要对以上数据加以整理统计,怎么整理呢?

生:数一数

师: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按一定的顺序数

生2:数一个数做上记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吗?涂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想要快速图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铅笔放平涂

生2:可以画斜线

学生独立完成,检查时注意直条的高度。展示错例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根据统计图,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第一关 上课的节数有一样的吗?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关于我们的上课节数,你有什么建议?

2. 练习练习十六第2题

师:生活中,条形统计图有广泛的运用,请看(出示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统计图你能看明白吗?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里的统计图和平常所见的统计图方向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 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师:孩子们,请打开数学书翻到67页,认真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把知识整理一下。

师: 孩子们,这节课开心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练习练习十六第1题

师:天山乡商场的经理想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况,请看这个统计图一格表示多少?

师:你能完成这个统计图吗?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5月份销售冰箱多少台?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由此可见,通过对图中数据的分析,我们还能对后期发展进行预测!

师:老师也想用一个统计图来表示天山乡商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况,老师是这样表示的,课件展示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为什么数据相同每一条直条却变短了?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格表示多少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这也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66页主题图,第67页例1,第69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能绘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 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统计意识。

3.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空气质量的状况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状况, 请看屏幕, 环境检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空气的质量进行检测, 同学们在收集整理数据, 并绘制了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师: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合计”是什么意思?从“合计”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统计出的各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加在一起和6月份共有的30天作比较。 师:这个检查方法特别好,我们对数据统计后一定要像这样进行检查。

二、亲身体验,主动探究。

师: 为了让空气质量的天数更加清楚直观,我们来画一个统计图,昨天我们进行了前测,老师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咱们一起来看。

生1:我用圆形代表天数,一个圆形代表一天,优有10天,所以我们画10个圆形。良有12天,就画12个圆形……。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这种统计图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象形统计图。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先画三排格子,一个格子代表一天,优有10天,所以我就涂10个格子。良有12天,就涂12个格子……。

师:这个同学用涂格子的方式,不错。

生3:

师:认真观察这两种方式,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2种方法旁边有数字,第一种要我们一个一个的去数。

师:这个同学认真观察,太棒了,掌声。

师:那你们觉得这旁边这组数据有什么用?

生:涂到哪一格,就可以看旁边的数字,不用数

师:你的意思是,不用数,直接看哪里?旁边的数字,就能知道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这条对照的是数字10,这条对照数字12,表示12天,很好。这种图形它有一个特点,不用数,就能看出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是这样的吗

师:孩子们,认真观察这两种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清楚一些?为什么? 师:老师把这种方式展示在课件上。

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像这样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三、分析数据,感知特点。

师:(出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空气质量优有10天、良有12天、轻度污染有8天。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准确的说出每种天气的天数?

生:因为图中有数据。

师:有知道带有数据的这条垂直方向的线叫什么的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就是条形图的纵轴,和师一起读纵轴。生:纵轴。

师:这条纵轴上的数据表示什么?生:天数。

师:那这条水平方向的线叫什么?

生:横轴,表示的是空气质量。

师:从图中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生1:从图中我知道良的天数最多,轻度污染的天数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通过看左边的数据知道的。

师:如果不看数据,你们能快速知道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少吗?

生2:能,我通过直条的高低就可以知道良的天数最多,轻度污染得天数最少,因为良的直条最高,而轻度污染的直条最低。

师:真棒,不看数据,直接通过直条的高低就能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少。

师: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3:从图中我知道空气质量优的天数比良的天数少2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因为优比良少涂了2格,所以我知道优比良少2天。

生4:通过标题我还知道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重庆市2016年6月份的空气质量情况。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看来通过标题我们能够知道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 师:现在你认为咱们重庆市6月份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

生结合条形统计图进行回答。添加直条上的数字

四、通过比较,明确优势。

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深度体会“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

师: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1:统计表中有数,能够一眼看出每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各有几天。但是要想知道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哪种天气最少,还得将这些数进行比较。而条形统计图不用看数据,只通过直条的高低就能快速看出哪种空气质量天数最多,哪种空气质量天数最少,更便于比较。

师:看来条形统计图对数据的表示更加的直观,便于比较。(板书:直观、便于比较)

生2:我发现,要想知道良比优多几天?要是统计表还得列算式12-10=2(天)。可是条形图不用列算式,只看优比良少涂了两小格就知道比它少两天了。

师:是啊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高低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师:同学们条形统计图利用直条的高低直观的反映出数量的差异,这就是借助“形”来直观表示数据,正是做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才使得条形统计图

能够更加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观察比较(边说边完善板书),

五、应用知识,练习巩固

1. 课堂活动第1题

师:孩子们,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 分析, 比较,, 经历了条形统计图形成的全过程, 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 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课程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为了使大家一眼看出每周各门课程有几节,需要对以上数据加以整理统计,怎么整理呢?

生:数一数

师: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按一定的顺序数

生2:数一个数做上记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吗?涂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想要快速图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铅笔放平涂

生2:可以画斜线

学生独立完成,检查时注意直条的高度。展示错例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根据统计图,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第一关 上课的节数有一样的吗?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关于我们的上课节数,你有什么建议?

2. 练习练习十六第2题

师:生活中,条形统计图有广泛的运用,请看(出示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统计图你能看明白吗?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里的统计图和平常所见的统计图方向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 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师:孩子们,请打开数学书翻到67页,认真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把知识整理一下。

师: 孩子们,这节课开心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练习练习十六第1题

师:天山乡商场的经理想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况,请看这个统计图一格表示多少?

师:你能完成这个统计图吗?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5月份销售冰箱多少台?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由此可见,通过对图中数据的分析,我们还能对后期发展进行预测!

师:老师也想用一个统计图来表示天山乡商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况,老师是这样表示的,课件展示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为什么数据相同每一条直条却变短了?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格表示多少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这也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章

  • 小学二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人教版]
  • 条形统计图 沙头小学 黄燕芳 [教学目标]: 1.知道统计图的优点和常用统计图的名称. 2.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懂条形统计图,能够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 ...查看


  •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切实掌握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统计表 ...查看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图验农谚(整合课)
  • 图验农谚(整合课)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感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谚的智慧和宝贵,促养细心观察生活.认真收集数据. ...查看


  • 单式折线统计图案例反思
  • 单式折线统计图案例反思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一些数据,并动手整理成一张统计表,再制作成条形统 计图.现在来展示一下大家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谁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请2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制作的条形统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教案 青岛版
  •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第六单元 [教材简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大家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 ...查看


  •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裕华第一小学 马耀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和原来的内容相比,更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觉得本节课应该把重点放在 ...查看


  •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这一部分是数学中概率与统计方面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慢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习惯.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在将要学习这节课的前一天,我就布置了任务:自己阅读,划出关键的 ...查看


  • 统计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人民小学 张晓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4页例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 用简单的方法整理和收集数据. 2, 使学生初步认 ...查看


  • 第九单元[统计]教学设计
  • 第九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 单元内容 统 计 计划课时 3 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单元教材注重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重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学生统计校园内 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