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徐志摩的诗与爱情之关系

浅论徐志摩的诗与爱情之关系

摘要: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人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他与张幼仪、林徽因以及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诗歌是怎样浸透他的爱情故事?他的爱情史又是怎样影响他的诗歌创作?笔者仅从徐志摩先生的部分诗歌浅析他与这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爱情

提起徐志摩也许有些人对他的诗作留有深深的印象,也许有些人则更加关注他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生活。然而,他的诗作与他的情感就像影子和物体一样如影随行,是分不开的。他曾在《落叶》中说过:“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正是这种感情性,让他把一生献给了爱,创造出许多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歌。从他的爱情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他的多情与痴心。一、包办婚姻激起对爱的自由向往。徐志摩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不过他并不爱她,受过西式教育的他排斥张幼仪就像排斥封建礼教那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桩婚姻的束缚,他更渴望自由和真正的爱情。这个期间他的诗歌少之又少,有关张幼仪的仅仅只有一首《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况且还是张幼仪答应离婚后他欣喜而作。在徐志摩的创作史中,张幼仪无疑是失败的。二、浪漫爱情从憧憬与渴望走向幻灭。遇见林徽因,徐志摩被她特有的气质和才情所吸引,于是对她展开热烈地追求。可以说,生性浪漫不羁的徐志摩心中的潘多拉盒子最终是林徽因给打开的,他的诗歌创作几乎也是与此同时拉开大

幕。尽管他的初恋是苦涩的,但是他的众多诗歌却让读者读懂了他的感情。林徽因在他的创作史中是一颗璀璨的星。三、在惊世骇俗的婚恋中的复杂心态的折射。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在经历风雨之后终成正果,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灵感勃发,创作激情高涨,写下的爱情诗自然十分感人。不过当他们的感情出现危机时,缺乏爱情滋润的诗句,自然便不如从前那么光彩润泽了。陆小曼在徐志摩的创作中自然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包办婚姻激起对爱的自由向往(与张幼仪)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曾回忆说。当我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为了获得自由和追求林徽

因的平等地位,他随后又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当张幼仪答应离婚后,他“欣喜”地为张幼仪做了一首诗: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的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四万万生灵,

心死神灭,中原鬼泣!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

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徐志摩把这桩传统的婚姻看成无尽的“烦恼”,当得到解脱时,他大胆地说“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幼仪是无力和无奈的,然而,这种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旧礼教塑成的。诗人有着他在人性上的缺点,但对张幼仪的残酷“无情”也并非是绝对的。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名门望族之女,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但受西方教育和现代思潮影响的徐志摩对于象张幼仪这样的一个传统女性却很难认同。张幼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秀外慧中,她追求的无非是朝朝暮暮的现实生活,江山有信,良人有靠,踏踏实实的和一个男人好好过日子。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不会有春花秋月的浪漫,不会有眼花缭乱的生活,也不会有你侬我侬的爱情。她不似林徽因高雅不俗,灵气逼人,也不像陆小曼璀璨艳丽,令人无法自拔。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的让人心酸。在徐志摩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最爱他的大概就是张幼仪。她的自立自强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爱。可见爱不存在公平。所幸张幼仪晚年终于找到爱情的栖息地,经历了爱与恨的艰辛,这个平凡的女人总算划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二、浪漫爱情从憧憬与渴求走向幻灭(与林徽因)

1920年秋,正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的徐志摩在伦敦有幸结识了正随父亲赴西欧学习访问的林徽因,并且深深地被她娇小玲珑的形象、高贵文雅的气质和特有的才情所吸引,不久便向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几乎与此同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到渠成,徐志摩开始了诗歌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其中“奇异的风”和“奇异的月色”显然指的是林徽因在他生命里的出现及对他的影响。可以说,当时康桥的美景和狄更斯的影响仅仅是促使徐志摩拿起诗笔的充分条件,林徽因的出现才是必要条件:是爱情这种世间至美好的情感诱发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欲,爱情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催化剂。对此,徐志摩自己也承认:“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地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成熟的半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徐志摩最早写诗那半年恰好刚与林徽因相识,由此不难推断,这“伟大的力量”指的应是来自对林徽因的恋情的力量。

然而,一开始徐志摩是把诗歌创作看作是一件私人性质的事,因此,他创作于1921年前的诗歌作品,问世的并不多。目前所能读到的最能反映徐志摩这段热烈感情的诗篇,笔者认为应是集外诗中的《情死》和《她在那里》两首诗。徐志摩在写于1922年6月的诗中写到: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 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情死》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显然将“玫瑰”视为爱的化身,采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痴迷及勇于为爱献身的疯狂,可谓前无古人了。

在徐志摩的心中,林徽因是那样完美,简直就是女神的化身。他歌咏道: 她不在这里,她在那里:

她在白云的光明里:在澹远的新月里;

她在怯露的谷莲里:在莲心的露华里;

她在膜拜的童心里:在天真的烂漫里;

她不在这里,她在自然的至粹里!

——《她在那里》

相比于《情死》在感情表达上的豪放特色,这首诗显然具有更浓的婉约风格,并且形式整齐,韵律优美,让人联想起冰心那些表达“爱、自然、童心”主题的抒情小诗来。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是如此强烈,然而他的满腔热情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回应。林徽因很大程度上只是把他当作文学上的导师和领路人来尊敬。因此,徐志摩不禁发出了不无伤感的“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

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私语》

尽管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追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但她毕竟尚未婚嫁,因此,徐志摩心中也就尚存一丝希望。1922年,在与张幼仪解除婚约之后不久,为追寻不辞而别已经回国的林徽因,徐志摩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海外之旅。然而回国后的徐志摩所面对的却是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关系十分密切,不久便成婚的残酷现实,至此,浪漫爱情彻底幻灭的徐志摩陷入极端痛苦和绝望中:

我眼前暗沉沉的地面,

我眼前暗森森的诸天。

……

灾难后的城子,

只剩有剐残的人尸。

——《荒凉的城子》

透过这些诗句,一个遭遇感情巨创的悲剧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徐志摩毕竟不失为一个厚道、真诚而又宽宏大量的人,个人感情的不幸并未使他丧失理智,他对梁思成之父——恩师梁启超的尊敬和爱戴仍一如既往,并将对林徽因的感情珍藏于心灵最深处。

三、在惊世骇俗的婚恋中的复杂心态的折射(与陆小曼)

自与陆小曼相恋到终成眷属,徐志摩经历了一段酸甜苦辣而且十分曲折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历程透过其爱情诗艺术而较为全面地勾勒了出来。

1.对理想爱情的热烈歌咏和追求

徐志摩是在北京的社交场合结识陆小曼的。似乎命运之神早就安排好了这场惊天动地的邂逅似的,第一次见面,陆小曼的美貌和活泼性格就给徐志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徐志摩也给陆小曼以全新的感受,让她感到:“如同在黑夜里见着了一线光明,遂死的人又兑了一口气,生命从此转了一个方面”。此后,烂漫的炽热之爱使徐志摩爱情诗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他既惊叹又欣喜地歌咏道: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从中过路,

无端的内感,惆怅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

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朝雾里的小草花》

2.面对内外各种压力的痛苦和彷徨

虽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从封闭走向民主和开放了,但是陆小曼毕竟是“罗敷自有夫”,而徐志摩与发妻解除婚约也尚未得到亲友的谅解,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恋情自然要激起四面楚歌了。有感于此,徐志摩在诗中发出了痛苦的“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呻吟语》

3.为获取个人幸福的苦苦抗争

“剪不断,理还乱”,“抽刀断水水更流”,分别时间越长,徐对陆的思念就越是无法派遣,而在国内的陆小曼更是因周围的压力和对徐志摩的思念之故愁坏了身体,因此,他毅然踏上归程,并与陆小曼联袂进行了苦苦抗争。他充满悲愤之情写道:

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 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

——《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 何等率真的语气、勇敢的神态、决绝的态度!然而徐志摩的抗争对象不单是外部世界的压力,也包括自己和陆小曼的内心世界“脆弱和妥协”之魔。

4.实现理想爱情之后的甜蜜与欣喜

经过苦争,徐志摩与陆小曼终于迎来了春天。1926年,他们结合了。徐志

摩把自己婚后的幸福和喜悦之情述诸笔端:

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 ,

这百合是一丛明媚的秀色 ;

但当月光将花影描上石隙 ,

这粗丑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 。

我是一团臃肿的凡庸 ,

她是人间无比的仙容 ;

但当恋爱将她偎入我的怀中 ,

就我也变成了天神似的英雄 。

——《天神似的英雄》

5.浪漫爱情再度被现实击碎的痛苦和无奈

婚后,尽管他们移居上海,但生性好玩的陆小曼仍然执着于她原有的生活方式,频频出入于社交界,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这使失去了父母援助的徐志摩陷入了窘境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感情难免出现裂缝。然而,应该说,他们感情遭受危机时,徐志摩是想尽力修补的,他曾在诗中表白道:

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

我心肠依旧是一片柔:

你是我的!我依旧

将你紧紧地抱搂——

除非是天翻——但谁能想象那一天?

——《我来扬子江买一把莲蓬》

然而有些时候你抓得越紧就流失得越快,这一时期,徐志摩流露出理想爱情再度幻灭的痛苦和绝望: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五四”一代的作家中,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主义的路上走得更远了。他的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爱的一生,是浪漫不羁的一生,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他的爱情观及个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然而正是他的爱情观

及其传奇似的婚恋历程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使他在文学的道路上得以充分展示了自我。徐志摩不幸亦幸。

参考文献:

[1]胡适.追悼徐志摩[J].新月,1931,4(1):1—3.

[2]徐志摩.猛虎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31.

[3]顾永棣.雷与虹——徐志摩的爱情生活[J].西湖,1981(3):19—23.

[4]宋炳辉.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327.

浅论徐志摩的诗与爱情之关系

摘要: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人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他与张幼仪、林徽因以及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诗歌是怎样浸透他的爱情故事?他的爱情史又是怎样影响他的诗歌创作?笔者仅从徐志摩先生的部分诗歌浅析他与这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爱情

提起徐志摩也许有些人对他的诗作留有深深的印象,也许有些人则更加关注他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生活。然而,他的诗作与他的情感就像影子和物体一样如影随行,是分不开的。他曾在《落叶》中说过:“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正是这种感情性,让他把一生献给了爱,创造出许多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歌。从他的爱情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他的多情与痴心。一、包办婚姻激起对爱的自由向往。徐志摩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不过他并不爱她,受过西式教育的他排斥张幼仪就像排斥封建礼教那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桩婚姻的束缚,他更渴望自由和真正的爱情。这个期间他的诗歌少之又少,有关张幼仪的仅仅只有一首《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况且还是张幼仪答应离婚后他欣喜而作。在徐志摩的创作史中,张幼仪无疑是失败的。二、浪漫爱情从憧憬与渴望走向幻灭。遇见林徽因,徐志摩被她特有的气质和才情所吸引,于是对她展开热烈地追求。可以说,生性浪漫不羁的徐志摩心中的潘多拉盒子最终是林徽因给打开的,他的诗歌创作几乎也是与此同时拉开大

幕。尽管他的初恋是苦涩的,但是他的众多诗歌却让读者读懂了他的感情。林徽因在他的创作史中是一颗璀璨的星。三、在惊世骇俗的婚恋中的复杂心态的折射。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在经历风雨之后终成正果,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灵感勃发,创作激情高涨,写下的爱情诗自然十分感人。不过当他们的感情出现危机时,缺乏爱情滋润的诗句,自然便不如从前那么光彩润泽了。陆小曼在徐志摩的创作中自然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包办婚姻激起对爱的自由向往(与张幼仪)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曾回忆说。当我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为了获得自由和追求林徽

因的平等地位,他随后又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当张幼仪答应离婚后,他“欣喜”地为张幼仪做了一首诗: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的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四万万生灵,

心死神灭,中原鬼泣!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

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徐志摩把这桩传统的婚姻看成无尽的“烦恼”,当得到解脱时,他大胆地说“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幼仪是无力和无奈的,然而,这种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旧礼教塑成的。诗人有着他在人性上的缺点,但对张幼仪的残酷“无情”也并非是绝对的。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名门望族之女,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但受西方教育和现代思潮影响的徐志摩对于象张幼仪这样的一个传统女性却很难认同。张幼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秀外慧中,她追求的无非是朝朝暮暮的现实生活,江山有信,良人有靠,踏踏实实的和一个男人好好过日子。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不会有春花秋月的浪漫,不会有眼花缭乱的生活,也不会有你侬我侬的爱情。她不似林徽因高雅不俗,灵气逼人,也不像陆小曼璀璨艳丽,令人无法自拔。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的让人心酸。在徐志摩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最爱他的大概就是张幼仪。她的自立自强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爱。可见爱不存在公平。所幸张幼仪晚年终于找到爱情的栖息地,经历了爱与恨的艰辛,这个平凡的女人总算划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二、浪漫爱情从憧憬与渴求走向幻灭(与林徽因)

1920年秋,正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的徐志摩在伦敦有幸结识了正随父亲赴西欧学习访问的林徽因,并且深深地被她娇小玲珑的形象、高贵文雅的气质和特有的才情所吸引,不久便向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几乎与此同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到渠成,徐志摩开始了诗歌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其中“奇异的风”和“奇异的月色”显然指的是林徽因在他生命里的出现及对他的影响。可以说,当时康桥的美景和狄更斯的影响仅仅是促使徐志摩拿起诗笔的充分条件,林徽因的出现才是必要条件:是爱情这种世间至美好的情感诱发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欲,爱情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催化剂。对此,徐志摩自己也承认:“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地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成熟的半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徐志摩最早写诗那半年恰好刚与林徽因相识,由此不难推断,这“伟大的力量”指的应是来自对林徽因的恋情的力量。

然而,一开始徐志摩是把诗歌创作看作是一件私人性质的事,因此,他创作于1921年前的诗歌作品,问世的并不多。目前所能读到的最能反映徐志摩这段热烈感情的诗篇,笔者认为应是集外诗中的《情死》和《她在那里》两首诗。徐志摩在写于1922年6月的诗中写到: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 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情死》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显然将“玫瑰”视为爱的化身,采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痴迷及勇于为爱献身的疯狂,可谓前无古人了。

在徐志摩的心中,林徽因是那样完美,简直就是女神的化身。他歌咏道: 她不在这里,她在那里:

她在白云的光明里:在澹远的新月里;

她在怯露的谷莲里:在莲心的露华里;

她在膜拜的童心里:在天真的烂漫里;

她不在这里,她在自然的至粹里!

——《她在那里》

相比于《情死》在感情表达上的豪放特色,这首诗显然具有更浓的婉约风格,并且形式整齐,韵律优美,让人联想起冰心那些表达“爱、自然、童心”主题的抒情小诗来。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是如此强烈,然而他的满腔热情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回应。林徽因很大程度上只是把他当作文学上的导师和领路人来尊敬。因此,徐志摩不禁发出了不无伤感的“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

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私语》

尽管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追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但她毕竟尚未婚嫁,因此,徐志摩心中也就尚存一丝希望。1922年,在与张幼仪解除婚约之后不久,为追寻不辞而别已经回国的林徽因,徐志摩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海外之旅。然而回国后的徐志摩所面对的却是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关系十分密切,不久便成婚的残酷现实,至此,浪漫爱情彻底幻灭的徐志摩陷入极端痛苦和绝望中:

我眼前暗沉沉的地面,

我眼前暗森森的诸天。

……

灾难后的城子,

只剩有剐残的人尸。

——《荒凉的城子》

透过这些诗句,一个遭遇感情巨创的悲剧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徐志摩毕竟不失为一个厚道、真诚而又宽宏大量的人,个人感情的不幸并未使他丧失理智,他对梁思成之父——恩师梁启超的尊敬和爱戴仍一如既往,并将对林徽因的感情珍藏于心灵最深处。

三、在惊世骇俗的婚恋中的复杂心态的折射(与陆小曼)

自与陆小曼相恋到终成眷属,徐志摩经历了一段酸甜苦辣而且十分曲折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历程透过其爱情诗艺术而较为全面地勾勒了出来。

1.对理想爱情的热烈歌咏和追求

徐志摩是在北京的社交场合结识陆小曼的。似乎命运之神早就安排好了这场惊天动地的邂逅似的,第一次见面,陆小曼的美貌和活泼性格就给徐志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徐志摩也给陆小曼以全新的感受,让她感到:“如同在黑夜里见着了一线光明,遂死的人又兑了一口气,生命从此转了一个方面”。此后,烂漫的炽热之爱使徐志摩爱情诗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他既惊叹又欣喜地歌咏道: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从中过路,

无端的内感,惆怅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

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朝雾里的小草花》

2.面对内外各种压力的痛苦和彷徨

虽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从封闭走向民主和开放了,但是陆小曼毕竟是“罗敷自有夫”,而徐志摩与发妻解除婚约也尚未得到亲友的谅解,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恋情自然要激起四面楚歌了。有感于此,徐志摩在诗中发出了痛苦的“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呻吟语》

3.为获取个人幸福的苦苦抗争

“剪不断,理还乱”,“抽刀断水水更流”,分别时间越长,徐对陆的思念就越是无法派遣,而在国内的陆小曼更是因周围的压力和对徐志摩的思念之故愁坏了身体,因此,他毅然踏上归程,并与陆小曼联袂进行了苦苦抗争。他充满悲愤之情写道:

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 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

——《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 何等率真的语气、勇敢的神态、决绝的态度!然而徐志摩的抗争对象不单是外部世界的压力,也包括自己和陆小曼的内心世界“脆弱和妥协”之魔。

4.实现理想爱情之后的甜蜜与欣喜

经过苦争,徐志摩与陆小曼终于迎来了春天。1926年,他们结合了。徐志

摩把自己婚后的幸福和喜悦之情述诸笔端:

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 ,

这百合是一丛明媚的秀色 ;

但当月光将花影描上石隙 ,

这粗丑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 。

我是一团臃肿的凡庸 ,

她是人间无比的仙容 ;

但当恋爱将她偎入我的怀中 ,

就我也变成了天神似的英雄 。

——《天神似的英雄》

5.浪漫爱情再度被现实击碎的痛苦和无奈

婚后,尽管他们移居上海,但生性好玩的陆小曼仍然执着于她原有的生活方式,频频出入于社交界,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这使失去了父母援助的徐志摩陷入了窘境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感情难免出现裂缝。然而,应该说,他们感情遭受危机时,徐志摩是想尽力修补的,他曾在诗中表白道:

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

我心肠依旧是一片柔:

你是我的!我依旧

将你紧紧地抱搂——

除非是天翻——但谁能想象那一天?

——《我来扬子江买一把莲蓬》

然而有些时候你抓得越紧就流失得越快,这一时期,徐志摩流露出理想爱情再度幻灭的痛苦和绝望: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五四”一代的作家中,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主义的路上走得更远了。他的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爱的一生,是浪漫不羁的一生,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他的爱情观及个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然而正是他的爱情观

及其传奇似的婚恋历程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使他在文学的道路上得以充分展示了自我。徐志摩不幸亦幸。

参考文献:

[1]胡适.追悼徐志摩[J].新月,1931,4(1):1—3.

[2]徐志摩.猛虎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31.

[3]顾永棣.雷与虹——徐志摩的爱情生活[J].西湖,1981(3):19—23.

[4]宋炳辉.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327.


相关文章

  • 上高中的第一天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 ...查看


  • 辩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正方)资料总结
  • 一辨陈词 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情. 1,婚姻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它是对两性行为个人化的规范,以便于人在成家之后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就婚姻制度本身来说,它更多的是社会和法律的需要,而不是个 ...查看


  • 风一样的男子
  • 风一样的男子--徐志摩的爱情(转)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颜玉 关于爱情的台词有说:人生下来只有一半,出生是为了找另一半,有的人幸运很快便找着了,有的找了一辈子都没有结果,有的找着却找错了,有的找着了又丢了. 如果把爱情定义为病症,估计会招 ...查看


  •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2008-09-26 08:11:32) 标签:徐志摩 林徽因 文化 从史料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 你看了<人间四月天>,你知道徐志摩爱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但你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张也 ...查看


  • 徐志摩:一生不尽才女缘
  • 黄磊饰演的徐志摩 1931年1月19日上午,一架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邮机撞在山东济南的开山项上.正.副驾驶员身亡,搭乘这架飞机的诗人徐志摩同时遇难,年仅36岁. 徐志摩随着飞腾的烈焰走了,他得到了解脱,但把悲痛和震惊留给了文坛,留给了热爱他的亲 ...查看


  • 徐志摩.林徽因情诗考述
  • 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最美好的部分,而诗歌是精神享受得以升华的最美好的途径之一.因而,爱情与诗歌作为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在十年的诗歌创作活动中,给我国现代诗坛留下了约二百八十多首诗篇.其中 ...查看


  • 林徽因与三个伟大男人的情感纠葛
  • 梁从诫,女儿梁再冰,另一个是邻居家小孩. 梁思成进一步解释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 ...查看


  • 金岳霖最爱林徽因
  • 昨天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片关于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三大才子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才女加美女林徽因.文章上刊登了林徽因的照片,浓眉大眼散发出心灵的善良,矫脸嫩皮透露出美好花样年华,衣着朴素典雅高贵.这样一个不施粉黛的气质 ...查看


  • 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 人生若只如初见 颜凌燕 114171839 11工商管理1班 摘要: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徐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