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和《孟子》的特点(结合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行王道 制民产,省刑薄赋

仁政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之心”

民本论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学生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诵读指导。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四、课文分析

1、思考:“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学时

一、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二、分析理解

1、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艺术特点)

四、讨 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4、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3、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③非我也,岁也

四、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学后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和《孟子》的特点(结合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行王道 制民产,省刑薄赋

仁政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之心”

民本论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学生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诵读指导。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四、课文分析

1、思考:“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学时

一、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二、分析理解

1、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艺术特点)

四、讨 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4、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3、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③非我也,岁也

四、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学后反思】


相关文章

  • 皇帝为什么称自己为"朕"或"寡人"?_
  • 皇帝为什么称自己为"朕"或"寡人"?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 ...查看


  • 语文手抄报:朕.孤.寡人
  • 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歉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C.卿早期是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集锦
  •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集锦 [一]2005·武汉市 [甲]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 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 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 ②更道, 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 ‚齐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无失其时 4.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5.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二.古今异义 1. 河.内凶 2.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 ...查看


  • 20140815寡人之于国也(默写)
  • 周五默写之--<寡人之于国也>(必修四)2014-8-15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何也?" 孟 ...查看


  • 寡人者,寡也
  • 寡人者,寡也 历史目睹了历史的兴衰荣辱,历史目睹了三足鼎立,历史目睹了自刭乌江,也目睹了改朝换代的缱眷残留.历史无语,但从历史眼角滑落的泪中,映射出历史的寡者,那就是历代的君主.自称寡人,寡德之君,实以自谦.然而他们所寡的仅仅是德吗?非然也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2011.3.23
  •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线索是:B.民不加多 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阐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方法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论证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
  • 国思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全面梳理 复习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 ...查看


  •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河内凶,则移民于 ...查看


  •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
  •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