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传播教学案

信息与信息传播教学案

备课时间:2010-2-23 上课时间: 主备人:张凯 总课时数:[ ] 学习目标: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2、 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习重点和难点: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映一段录像(学生上课举手、汽车转向灯亮、电话铃声响、电视广告等)

问: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

问:那什么叫信息呢?

二、信息传播

问: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讲: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图像

讲: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和人工取火。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由于人脑容易遗忘事情,一旦遗忘,信息就取不出来了。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讲解每一次的作用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问: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进一步追问:同学们知道早期人类是如何传递递信息的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图17-2的四幅图,说出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传播信息的工具?

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等。

让学生阅读课本P64“生活、物理、社会”电报和电话的发明。

四、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设计: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指导完毕让学生看图17—6

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问: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

三、小结与练习:

1. 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

2.信息必须通过 才有意义,早期的信息传递工具有:万里长城上的 ,古代传递官文的 ,莫尔斯发明的 ,以及 制作的早期电话等

3.请你列举出三种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发明造纸术之前,古人是用 、 、 等记录信息的,而我们现在记录信息的工具有 、 、 等.

5.下列选项中不是人类信息与信息传播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的是( )

A、语言的诞生 B、文字的诞生

C、计算机的应用 D、蒸气机的应用

6、广告充满着现代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广告扑面而来,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

电视广告比报纸广告效果要好,其原因是电视广告传播信息采用了 ( )

A.图像 B.文字和图像 C.语言和文字 D.文字、语言、图像

教学后记:

信息与信息传播教学案

备课时间:2010-2-23 上课时间: 主备人:张凯 总课时数:[ ] 学习目标: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2、 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习重点和难点: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映一段录像(学生上课举手、汽车转向灯亮、电话铃声响、电视广告等)

问: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

问:那什么叫信息呢?

二、信息传播

问: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讲: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图像

讲: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和人工取火。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由于人脑容易遗忘事情,一旦遗忘,信息就取不出来了。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讲解每一次的作用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问: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进一步追问:同学们知道早期人类是如何传递递信息的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图17-2的四幅图,说出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传播信息的工具?

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等。

让学生阅读课本P64“生活、物理、社会”电报和电话的发明。

四、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设计: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指导完毕让学生看图17—6

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问: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

三、小结与练习:

1. 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

2.信息必须通过 才有意义,早期的信息传递工具有:万里长城上的 ,古代传递官文的 ,莫尔斯发明的 ,以及 制作的早期电话等

3.请你列举出三种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发明造纸术之前,古人是用 、 、 等记录信息的,而我们现在记录信息的工具有 、 、 等.

5.下列选项中不是人类信息与信息传播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的是( )

A、语言的诞生 B、文字的诞生

C、计算机的应用 D、蒸气机的应用

6、广告充满着现代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广告扑面而来,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

电视广告比报纸广告效果要好,其原因是电视广告传播信息采用了 ( )

A.图像 B.文字和图像 C.语言和文字 D.文字、语言、图像

教学后记:


相关文章

  • 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
  • 第47卷 第1期2007年1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l.47 No.1Jan.2007 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 汪基德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 ...查看


  • 传播学教学大纲
  • 传播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Theory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时:45 学分:3 面向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和必修课 ...查看


  • 教育传播含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
  • [文章编号]1003-1553(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 王文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本文从教育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通过对传播类型的划分以及对教育传播的传播学学术渊源的探 讨 ...查看


  •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定义  媒体-工具论: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早期,认为教育技术是用于教 学的各种媒体和工具.代表媒体-工具论的典型定义如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AECT)1970年定义和Lumsdaine.A.A的1964年定义.  手 ...查看


  • [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及其特征]教案
  • <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及其传播>说课稿 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 马旦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基于生活和社会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有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进入学习状态并了解和理解教学内容.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题集
  •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B ) P.8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 *在我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 ...查看


  •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 总学分:3 总学时:48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正确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掌握媒介融合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及发展方向:理解媒介 ...查看


  • [传播学]2013教学大纲
  •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课程编码:Z215377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开课单位:广播电视新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