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3)家长座谈会方案
刘勇
一、学生代表致欢迎辞
二、汇报篇
(一)、教师风采
用PPt展示教师上课风采
(二)、学生风采
用PPt展示学生课堂、课间、寝室的生活图片
(三)、学习成绩汇报
1、班级半期成绩总体情况展示(纵向比较)
(一学月与半期成绩各分数段比较)
结论:总体成绩进步
2、进步较大的学生名单(PPT)
3、特别优秀学生名单展示(前50名)
4、优秀学生名单及图片展示(前113名)
5、单科前5名学生名单展示
三、建议篇
1、正确认识高中学习
从今年9月份开始,四川全面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相比与原来的高中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考的模式也可能将随之发生变化。新课改新在那里?
新在课程结构变化,内容变化,要求变高了。以语文为例,原来是一本书,现在变成了两本书。第一本书我们已经学完了,下周开始学第二本书。第二书的一共9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我看了两节还没有看完,我一周只有5节课。大家说,这本书怎么教?当然许多内容就要留给学生下来解决。各科都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学生的作业负担比以前加重了,开学后学生普遍感到很忙,时间很紧。学生学得真的很辛苦。
初中教材比较浅显易懂,时间安排比较充裕,课堂教学基本上属于细嚼慢喂型,学生接受知识侧重于记忆,而且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考是升学试卷和毕业试卷合二为一,考试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难度不大,各科成绩都很高,尤其各位的子女,本身都是学校的尖子,150分的试卷一般都在120分左右。到了高中,所学的内容一下子深奥了许多,要求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上课总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强调主动求知,举一反三,考试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考查能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学习和考试变得困难起来了,150分试卷90分左右是常见分数,120分以上是凤毛麟角,与初中反差相当大。(举今年高考分数为例:语数外各100分,物化生180分,远超二本线448分,由此可见高中学习难度大。)初中阶段平时学习抓得不紧,靠考前突击复习、突击强化、请家教或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高中这样做效果就不那么灵了,一方面根本没有时间补,另一方面平时找家教只能以牺牲其它学科为代价,导致顾此失彼,更重要的是这样不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有这些变化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突变的考验。不少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不免会手足无措,面对学习负担突然变重、好成绩“不辞而别”的惨状,他们会沮丧,觉得自己能力不行,甚至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产生学习能力上的失落感,变得萎靡不振。目前我班有部分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感到很失败。
2、合理为孩子定目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良好愿望。但是,我希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定目标应因人而异,要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实现,让他们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家长的标准过高、要求过多,孩子就可能会力不从心,反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制定目标要全面,不仅要有学习目标,同时又要有品德、做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他们在提高文化成绩的同时,又要学会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学会生存,让孩子不仅是个学习的强者,更要让他成为社会生活的强者,不能是一个书呆子。另外给孩子定目标还要考虑到了高中,学习的竞争对手发生了变化,在小学的竞争对手是几个村、几个街道的学生,在初中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乡镇的学生,在怀中的竞争对手是各乡镇的优等生,因此定目标必须科学合理。
3、重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元化这把“双刃剑”。
“网吧、通讯工具、滥交朋友”是校园三大杀手,染上其中之一,足以让家长的希望化为泡影,在座的有些家长可能是身有体会的,他们并不亚于鸦片烟,一旦染上他们是否能戒掉是未知数,即使能戒掉损失的时间怎么补,高中就是三年。“网吧”能让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成为网络“虚拟人”,整天想入非非,不计后果;“手机、小灵通”干扰课堂、干扰自习、干扰休息,学生之间不顾时间,提供了随意发短信息、发黄色信息、与不三不四人交流的便利,这些产品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大公害。“滥交朋友”,交同性哥们朋友,心思放在打球和玩上,甚至打架斗殴(这种情况要许多学校常发生,当然我们学校也有),交异性朋友,求恋心理迫切而荒废学业。学校禁止将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原因也在此。希望家长要强制监督、有效隔离,为促其成人、成才,共同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家长有事找学生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代为传达。最好给我发短信,因为我多数情况下在上课,不能接听电话。如果有事一定要给我交流的话,可以在晚上10点半给我打电话。
4、不把家长的烦恼与焦虑转移给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子女成材,在孩子为学习烦恼与焦虑常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的时候,家长们也在为孩子的学习紧张烦恼,其程度有时并不亚于孩子本人。作为家长我觉得此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孩子的紧张,而不是向孩子转移自己的烦恼与焦虑。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烦恼与焦虑来自家长不正当的教育方法和家长不健康的期望心理和行为。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成绩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好的成绩。一次考试,偶然的原因没有考好,这本是件平常的事,但在过高期望的压力下,家长就开始烦恼焦虑,有的家长深知孩子学习辛苦,不忍责备,显出无可奈何神色,叹息甚至流泪,有的家长便开始对孩子责备,絮絮叨叨述说自己的期望、自己的辛苦、自己的体会,甚至使用暴力,当然,这对学习不认真,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起暂时的作用,而对本来已经很认真的孩子来说,则只会增加他的焦虑,增加他的自卑,这对孩子的学习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家长无声的压力和孩子本身的自尊心促使他接连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检讨,家长的泪水千钧,冲跨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结果导致他失眠,精力不济,成绩止不住地降,期望化成乌有。这种个案每届都有几个,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认真的)
5、在目标和考试两个问题上我建议家长能注意抓“三事”:一不感情用事,要多鼓励,少说教。二不只关心孩子考试的结果,而要全面地关心他的学习过程,关心他的行为、品行。三是保持建议的一贯行、一致性。切记凭心情、虚荣性,
时时定标准,天天变标准,让孩子背上学习上的沉重负担,把标准变成包袱。望子成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成龙,只要孩子能心理健康,有一技之长,能立足社会,我们认为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要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好学生
6、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自己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说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要相信老师的话,并请家长能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了解真实情况,相信很多误解通过沟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7、教孩子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1). 不在同学间、师生间传播一些制造矛盾不利团结的话,更不能传无根据、添枝加叶的话,让孩子做一个光明正大、诚实的人。 (2). 胸怀大度、心胸宽广,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告诉孩子一个斤斤计较,小鸡肚肠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3). 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互谅互让,不要意气用事,盲目冲动,干出傻事。
8、注意学生仪表,加强沟通,注重日常教育
我们学校对于学生仪表要求是很严的。 尤其严禁女生烫发、染发、留长指甲、戴耳钉,穿奇装异服。不能出现问题后才想起管孩子,平时放任自流,出了问题,不讲方法,暴躁简单,极易造成父子矛盾、母女矛盾,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营造新的家庭关系。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9、文理分科:孩子分科的事,决不能大意。不能别人学啥我们学啥,学理科得多我们就学理,一定要考虑爱好特长和基础。根据我校今年的高考情况,成绩偏后的学生在文科就考上了本科,在理科只考了专科,甚至没有考上。希望家长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追随。
10、安全问题警钟长鸣。特别要重视交通安全、心理安全和饮食安全。 四、收费说明
本期收费:班上集中收1000元+400元,各科资料费约100元(强调资料的重要性),具体数目期末结算。
建议:下期收费一次性交约1500元(可以免除不断交费的麻烦和避免学生乱要钱、乱花钱)。
五、总结:
各位家长,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责任也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也向家长们表一个态,我一定会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严格地要求你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相互配合,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也诚恳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配合。我班的班训是:先学做人,再做学问。最后,借用一位校长的一段话与各位家长共勉:“我们重视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成功;我们重视学生的人格,而不仅仅是成绩;我们重视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接受;我们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仅仅是现在。”我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
高一(3)家长座谈会方案
刘勇
一、学生代表致欢迎辞
二、汇报篇
(一)、教师风采
用PPt展示教师上课风采
(二)、学生风采
用PPt展示学生课堂、课间、寝室的生活图片
(三)、学习成绩汇报
1、班级半期成绩总体情况展示(纵向比较)
(一学月与半期成绩各分数段比较)
结论:总体成绩进步
2、进步较大的学生名单(PPT)
3、特别优秀学生名单展示(前50名)
4、优秀学生名单及图片展示(前113名)
5、单科前5名学生名单展示
三、建议篇
1、正确认识高中学习
从今年9月份开始,四川全面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相比与原来的高中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考的模式也可能将随之发生变化。新课改新在那里?
新在课程结构变化,内容变化,要求变高了。以语文为例,原来是一本书,现在变成了两本书。第一本书我们已经学完了,下周开始学第二本书。第二书的一共9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我看了两节还没有看完,我一周只有5节课。大家说,这本书怎么教?当然许多内容就要留给学生下来解决。各科都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学生的作业负担比以前加重了,开学后学生普遍感到很忙,时间很紧。学生学得真的很辛苦。
初中教材比较浅显易懂,时间安排比较充裕,课堂教学基本上属于细嚼慢喂型,学生接受知识侧重于记忆,而且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考是升学试卷和毕业试卷合二为一,考试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难度不大,各科成绩都很高,尤其各位的子女,本身都是学校的尖子,150分的试卷一般都在120分左右。到了高中,所学的内容一下子深奥了许多,要求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上课总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强调主动求知,举一反三,考试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考查能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学习和考试变得困难起来了,150分试卷90分左右是常见分数,120分以上是凤毛麟角,与初中反差相当大。(举今年高考分数为例:语数外各100分,物化生180分,远超二本线448分,由此可见高中学习难度大。)初中阶段平时学习抓得不紧,靠考前突击复习、突击强化、请家教或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高中这样做效果就不那么灵了,一方面根本没有时间补,另一方面平时找家教只能以牺牲其它学科为代价,导致顾此失彼,更重要的是这样不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有这些变化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突变的考验。不少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不免会手足无措,面对学习负担突然变重、好成绩“不辞而别”的惨状,他们会沮丧,觉得自己能力不行,甚至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产生学习能力上的失落感,变得萎靡不振。目前我班有部分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感到很失败。
2、合理为孩子定目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良好愿望。但是,我希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定目标应因人而异,要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实现,让他们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家长的标准过高、要求过多,孩子就可能会力不从心,反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制定目标要全面,不仅要有学习目标,同时又要有品德、做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他们在提高文化成绩的同时,又要学会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学会生存,让孩子不仅是个学习的强者,更要让他成为社会生活的强者,不能是一个书呆子。另外给孩子定目标还要考虑到了高中,学习的竞争对手发生了变化,在小学的竞争对手是几个村、几个街道的学生,在初中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乡镇的学生,在怀中的竞争对手是各乡镇的优等生,因此定目标必须科学合理。
3、重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元化这把“双刃剑”。
“网吧、通讯工具、滥交朋友”是校园三大杀手,染上其中之一,足以让家长的希望化为泡影,在座的有些家长可能是身有体会的,他们并不亚于鸦片烟,一旦染上他们是否能戒掉是未知数,即使能戒掉损失的时间怎么补,高中就是三年。“网吧”能让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成为网络“虚拟人”,整天想入非非,不计后果;“手机、小灵通”干扰课堂、干扰自习、干扰休息,学生之间不顾时间,提供了随意发短信息、发黄色信息、与不三不四人交流的便利,这些产品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大公害。“滥交朋友”,交同性哥们朋友,心思放在打球和玩上,甚至打架斗殴(这种情况要许多学校常发生,当然我们学校也有),交异性朋友,求恋心理迫切而荒废学业。学校禁止将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原因也在此。希望家长要强制监督、有效隔离,为促其成人、成才,共同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家长有事找学生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代为传达。最好给我发短信,因为我多数情况下在上课,不能接听电话。如果有事一定要给我交流的话,可以在晚上10点半给我打电话。
4、不把家长的烦恼与焦虑转移给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子女成材,在孩子为学习烦恼与焦虑常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的时候,家长们也在为孩子的学习紧张烦恼,其程度有时并不亚于孩子本人。作为家长我觉得此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孩子的紧张,而不是向孩子转移自己的烦恼与焦虑。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烦恼与焦虑来自家长不正当的教育方法和家长不健康的期望心理和行为。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成绩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好的成绩。一次考试,偶然的原因没有考好,这本是件平常的事,但在过高期望的压力下,家长就开始烦恼焦虑,有的家长深知孩子学习辛苦,不忍责备,显出无可奈何神色,叹息甚至流泪,有的家长便开始对孩子责备,絮絮叨叨述说自己的期望、自己的辛苦、自己的体会,甚至使用暴力,当然,这对学习不认真,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起暂时的作用,而对本来已经很认真的孩子来说,则只会增加他的焦虑,增加他的自卑,这对孩子的学习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家长无声的压力和孩子本身的自尊心促使他接连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检讨,家长的泪水千钧,冲跨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结果导致他失眠,精力不济,成绩止不住地降,期望化成乌有。这种个案每届都有几个,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认真的)
5、在目标和考试两个问题上我建议家长能注意抓“三事”:一不感情用事,要多鼓励,少说教。二不只关心孩子考试的结果,而要全面地关心他的学习过程,关心他的行为、品行。三是保持建议的一贯行、一致性。切记凭心情、虚荣性,
时时定标准,天天变标准,让孩子背上学习上的沉重负担,把标准变成包袱。望子成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成龙,只要孩子能心理健康,有一技之长,能立足社会,我们认为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要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好学生
6、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自己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说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要相信老师的话,并请家长能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了解真实情况,相信很多误解通过沟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7、教孩子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1). 不在同学间、师生间传播一些制造矛盾不利团结的话,更不能传无根据、添枝加叶的话,让孩子做一个光明正大、诚实的人。 (2). 胸怀大度、心胸宽广,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告诉孩子一个斤斤计较,小鸡肚肠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3). 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互谅互让,不要意气用事,盲目冲动,干出傻事。
8、注意学生仪表,加强沟通,注重日常教育
我们学校对于学生仪表要求是很严的。 尤其严禁女生烫发、染发、留长指甲、戴耳钉,穿奇装异服。不能出现问题后才想起管孩子,平时放任自流,出了问题,不讲方法,暴躁简单,极易造成父子矛盾、母女矛盾,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营造新的家庭关系。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9、文理分科:孩子分科的事,决不能大意。不能别人学啥我们学啥,学理科得多我们就学理,一定要考虑爱好特长和基础。根据我校今年的高考情况,成绩偏后的学生在文科就考上了本科,在理科只考了专科,甚至没有考上。希望家长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追随。
10、安全问题警钟长鸣。特别要重视交通安全、心理安全和饮食安全。 四、收费说明
本期收费:班上集中收1000元+400元,各科资料费约100元(强调资料的重要性),具体数目期末结算。
建议:下期收费一次性交约1500元(可以免除不断交费的麻烦和避免学生乱要钱、乱花钱)。
五、总结:
各位家长,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责任也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也向家长们表一个态,我一定会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严格地要求你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相互配合,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也诚恳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配合。我班的班训是:先学做人,再做学问。最后,借用一位校长的一段话与各位家长共勉:“我们重视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成功;我们重视学生的人格,而不仅仅是成绩;我们重视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接受;我们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仅仅是现在。”我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