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财政政策

浅析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摘 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四万亿的扩大内需的救市计划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本文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这个角度来评价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派;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1929年世界爆发了一场震荡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都在寻求超越自由市场经济的出路,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使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呈现①。

那到底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呢?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在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仍然是适用的。

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国家的调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共同结合才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下面我们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这个角度来评价中国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特点

财政政策的四大常用工具包括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国家近期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以上四大政策领域。我们主要来看一下支出政策。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支出政策中的一个方面。

那么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现状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令人欣慰的是城镇居民消费总量是增长的。近十年来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另据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665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21.8%。②

第二,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种总量和消费率矛盾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最重要的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

第三,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食品衣着类消费支出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平稳下降;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日益增大,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产品价格的下调,近期家电下乡等国家的一些辅助政策;医疗保健及文教娱乐消费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在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对财政政策的评价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的影响我们可以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给予一定的评价。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可见一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降低贷款利率鼓励城镇企业发展;政府通过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给城镇居民带来财政补贴。

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使这个成绩不太显著。从根本上说消费是受收入水平决定的,虽然收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但是总体消费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经济形势变化,外需减弱,收入增长可能受阻的情况下,消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问题③。

首先,随着这些年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但是其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大多数人的收入增长明显缓慢,尽管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缺乏相应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社会消费总需求增长缓慢。

第二,中国居民倾向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高。凯思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指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

以及企业的不时之需;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越大,居民就越是倾向于多储蓄,换句话说居民之所以进行储蓄不过是为了降低以后生活的风险减少不安全感而已。在一个社会中那些降低人们生活风险的保障制度越是健全,人们就越敢于消费。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由制度变迁导致的收支对居民尤其如此。一方面失业风险的加大导致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例如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对人们的消费预期,降低边际消费倾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特别是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成为压在城镇居民身上的两座大山。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当前的政策措施应主要放在尽力地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减少城镇居民收支的不确定性上④。

一方面,应该将财政政策的重心,从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转向提高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增加社会就业方面,切实贯彻家电下乡补贴,提高农业生产补贴以及各项惠及城镇居民的补贴。

另一方面,通过减税免税,积极扶持中小城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城镇居民发展有城乡特色的产品和企业,解决劳动密集问题,以稳定和提高收入。

第三,特别着力于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城镇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大学生的昂贵的学费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政府的财政政策应该适当地帮助减免或缓缴城镇居民大学生上学的费用,以及大力扶持当地医疗设施和医保政策⑤。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提高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而提高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19.

②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③高培勇.解读稳健的财政政策.视线·财政,2005.3.

④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⑤毛晖.财政政策确实有效吗.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爱琴.新古典综合派经济主张及影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2月.

[2]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3]2008年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取向.热点聚焦,2008年

第5期,总第65期.

[4]钟优慧,杨志江.财政支出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财税天地,2009年第3期,总第177期.

作者简介:刘菊, 女, 198708, 湖北随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浅析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摘 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四万亿的扩大内需的救市计划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本文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这个角度来评价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派;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1929年世界爆发了一场震荡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都在寻求超越自由市场经济的出路,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使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呈现①。

那到底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呢?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在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仍然是适用的。

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国家的调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共同结合才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下面我们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这个角度来评价中国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特点

财政政策的四大常用工具包括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国家近期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以上四大政策领域。我们主要来看一下支出政策。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支出政策中的一个方面。

那么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现状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令人欣慰的是城镇居民消费总量是增长的。近十年来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另据统计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665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21.8%。②

第二,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种总量和消费率矛盾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最重要的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

第三,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食品衣着类消费支出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平稳下降;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日益增大,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产品价格的下调,近期家电下乡等国家的一些辅助政策;医疗保健及文教娱乐消费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在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对财政政策的评价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的影响我们可以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给予一定的评价。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可见一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降低贷款利率鼓励城镇企业发展;政府通过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给城镇居民带来财政补贴。

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使这个成绩不太显著。从根本上说消费是受收入水平决定的,虽然收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但是总体消费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经济形势变化,外需减弱,收入增长可能受阻的情况下,消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问题③。

首先,随着这些年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但是其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大多数人的收入增长明显缓慢,尽管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缺乏相应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社会消费总需求增长缓慢。

第二,中国居民倾向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高。凯思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指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

以及企业的不时之需;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越大,居民就越是倾向于多储蓄,换句话说居民之所以进行储蓄不过是为了降低以后生活的风险减少不安全感而已。在一个社会中那些降低人们生活风险的保障制度越是健全,人们就越敢于消费。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由制度变迁导致的收支对居民尤其如此。一方面失业风险的加大导致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例如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对人们的消费预期,降低边际消费倾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特别是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成为压在城镇居民身上的两座大山。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当前的政策措施应主要放在尽力地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减少城镇居民收支的不确定性上④。

一方面,应该将财政政策的重心,从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转向提高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增加社会就业方面,切实贯彻家电下乡补贴,提高农业生产补贴以及各项惠及城镇居民的补贴。

另一方面,通过减税免税,积极扶持中小城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城镇居民发展有城乡特色的产品和企业,解决劳动密集问题,以稳定和提高收入。

第三,特别着力于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城镇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大学生的昂贵的学费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政府的财政政策应该适当地帮助减免或缓缴城镇居民大学生上学的费用,以及大力扶持当地医疗设施和医保政策⑤。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提高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而提高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19.

②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③高培勇.解读稳健的财政政策.视线·财政,2005.3.

④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⑤毛晖.财政政策确实有效吗.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爱琴.新古典综合派经济主张及影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2月.

[2]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城市·探讨与研究,2009年4月. [3]2008年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取向.热点聚焦,2008年

第5期,总第65期.

[4]钟优慧,杨志江.财政支出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财税天地,2009年第3期,总第177期.

作者简介:刘菊, 女, 198708, 湖北随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相关文章

  •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财政政策的选择研究_王英
  • 科技经济导刊 科技与经济管理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财政政策的选择研究 王 英 (山东曹县财政局 山东 菏泽 274400) 摘 要:当前中国的经济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潜在增长率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对我国至关重要, ...查看


  • 中国的产业政策_站在何处_走向何方_张杰
  • 经济改革 中国的产业政策:站在何处?走向何方? □ 张 杰1 宣 璐2 内容摘要 通过长期的实地调研和观察,对中国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典型特征进行归纳可以发现:各级政府现行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和市场各自功能边界定义不清和认识混乱的直接产 ...查看


  •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学会 ...查看


  •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警示的风险信号 |沈建光|货币政策|准备金率
  •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沈建光 央行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仔细研读报告,笔者得出如下一些结论:首先,房地产市场或将成为决定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其次,通胀压力尚不足为虑,工业生产领域通缩值得担忧:第三,全面降准势在必行:第四,建 ...查看


  • 易宪容: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 可以说,这些"微刺激"政策的推出,尽管看上去是步2008年4万亿元财政政策的后尘,但在这些"微刺激"的政策与前10年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很大不同. 新的一届政府上任已经近半年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还得进 ...查看


  • 浅析当前中国外交特点
  • 浅析当前中国外交特点 摘要:新中国对外建交以来,在不同的国际形势下,实行了不尽相同的外交政策.但其主要特征离不开一个"和"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世界朝多极化发展.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 ...查看


  • 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政策
  • Development Forum发展 论坛 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政策 王鑫飞曲靖财经学校 [摘 要]财政支出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特点以及影响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 ...查看


  • 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
  • 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 中国当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 ...查看


  • 解读美对华经贸政策
  • 内容摘要: 摘要:自中美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就在摩擦和曲折中 发展 .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美国 经济 衰退和 金融 危机不断深化,以及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