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选调生工作及选调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高度重视抓好选调生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政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体贴照顾的原则切实抓好选调生队伍的管理和培养,有效促进了选调生的成长成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资源,也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文化层次,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 基本情况
1999年以来,我县先后接收省、市组织部选调生6批共计42人,其中2001年以前接收省组织部选调生三批共8人,2009—2011年接收市组织部选调生三批共34人,目前仍在我县工作的选调生共35人(其中2001年以前的省选调生调离5人,2009年的市选调生调离2人)。35名在册选调生中,男生26人,女生9人,分别占74%和26%;汉族**人,占**%;中共党员**人,非党干部**人,分别占**%和**%;本县籍贯的**人,占**%,外市籍贯的**人(其中省外***人),占***%;文科类专业***人,理科类专业**人,分别占**%和**%;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35名选调生中,已提拔为副科级的8人(其中2001年前的省选调生3人,2009年的市选调生4人,2010年的市选调生按规定转正定级为副主任科员的1人),在县直单位工作的11人(其中借调7人)。
二、 工作表现
省、市选调生到我县参加工作以来,总体上均能够做到安心基层、摆正心态、热情饱满、虚心好学、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运用所学知识努力谋求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的来讲,选调生队伍的工作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维护大局,听从安排,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近年来到我县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大局观念、纪律观念、自律观念强,能够时时处处站在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自觉维护、支持所在单位(部门)的工作,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安定在哪里,安排什么就干好什么,负责什么就做好什么,不谈条件、不提要求、没有怨言。几年来所招录的选调生无论是分配到生活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乡镇工作,或是安排在调处人民矛盾纠纷的维稳中心工作,还是在负责处理琐碎、繁重事物的党政办公室工作,**选调生们都听从安排、任劳任怨、积极肯干,并且大多数选调生都在本职工作上干出了成绩、赢得了尊重、树立了形象,逐渐成为了乡镇公务员队伍中的主力军、突击队、排头兵,每年县直部门及各乡镇就早早与组织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尽量能安排选调生到本单位、本乡镇参加工作,选调生的争夺变得愈加激烈。
(二)谦虚好学,工作积极,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我县的选调生们到达新的工作岗位后,都能够自觉放下
架子,主动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很快地转换了工作角色,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业务工作,掌握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与基层干部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迅速进入了角色,所在单位的领导与同志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如2010年广西大学毕业到桂圩镇参加工作的周柳初,初来时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情况不明、朋友不识,组织上通过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与关心,安排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其培养联系人,工作中做好传帮带管,注重搭平台、给机会、压担子,使其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不仅能熟练运用粤语交流沟通,还跑遍了全镇22个村(居)委,了解了情况、掌握了业务、结交了农户,并且能独立的创造性开展工作,先后被提拔为镇党政办副主任、主任、镇纪委委员。
(三)求真务实,勤奋敬业,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无论是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是担任一般干部,无论是参加工作比较早还是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都能在所在单位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铺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了解农民、了解农业、了解农村,并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以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过硬的工作、生活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如2009年韶关大学毕业到通门镇参加工作的***,虽来自珠三角发达地区江门市,却能安心偏僻山区乡镇工作,做到立足基层、踏实工作、深入群众,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认可,今年被破格提
拔为团县委副书记。在今年的县镇换届中,**通过创新开展‚两推三考‛全程差额‚六位一体‛的公推公选模式,公开推选了17名32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县直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其中破格提拔3名选调生为乡镇党委委员和1名选调生为团县委副书记(4名均为2009年选调生),占本次公选职数的23%,选调生新提名进镇级党政班子的占8.57%。
三、 存在不足
当前我县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绝大多数选调生正按着组织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成长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一是高学历人才稀少,全县历年接收选调生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仅为一人,占接收选调生总数的2%,远远未能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高素质人才稀缺,我县所接收选调生中来自重点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偏低,来自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是一个没有,远跟不上临近广西选调生培养步伐,也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变化,建议今后选调生重点从‚211‛、‚985‛工程应届大学生和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录。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安排到我县的选调生专业混杂,基层所急需的农学、文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不对口也造成了少数选调生工作开展不顺、培养进步较慢等情况。
(二)队伍管理有待破解。一是基层锻炼不够安心,由于我
县地处粤西,是广东的西大门,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使得我县留住优秀人才较为困难,人才匮乏问题相对突出,部分外县籍选调生不能安心基层工作,想方法、托关系、再考试,争取调出我县工作,2009年选调生已有2人调离,占当年所招选调生的16%(如不是今年破格提拔部分选调生,调离人员可能超过5人)。二是基层培养不够健全,极部分乡镇认为选调生是‚飞鸽型干部‛,最终不能为我所用,因而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重视,或是认为选调生虽有学历、有知识,摇摇笔杆子可以,但做基层工作不行,因而不太注重实践锻炼。 三是约束淘汰机制不健全,选调生队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淘汰、分流机制,‚终身制‛不利于选调生队伍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队伍交流有待加强。一是选调生内部的沟通交流有待加强,老选调生与新选调生之间,同届选调生内部之间沟通较少,交流活动平台缺乏,不利于选调生队伍的团结与相互间的学习进步。二是上级组织部门与选调生的沟通有待加强,选调生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重点培养的对象,上级组织部门应适当给予倾斜照顾,在思想工作生活上适当关心选调生的精神状态,在传统佳节来临前后每年安排一次市组织部领导到各县进行选调生集体座谈慰问活动,解除部分选调生的思想顾虑,体现组织上的关心、爱护,激发选调生们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也有利于当地选调生队伍的稳定。
四、 对策建议
2009年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选调生政策作了重要调整,将原来清一色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转变为‚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这一与时俱进的转变具有十分积极地导向意义,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用人单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针对这一政策变化,结合我县调研实际,浅谈几点建议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主要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考选调生固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实际实施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好的加强选调生队伍建设,我们认为一方面原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政策要保留、要改进、要提升、要完善,应提升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质量、档次和素质,将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名额全部面向‚211‛、‚985‛工程应届大学本科生,或是全日制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将其余选调生招考名额全部面向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招考,不仅限于‚大学生村官‛项目人员,从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不限原工作地域、不限原户口籍贯、不限原高校专业,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工作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群众干部认可程度。只有坚持从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基层服务‚四项目‛优秀人员中招考选调生,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方面培养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高素质
的选调生队伍。
(二)坚持扩大选调源头的原则。从我县调研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数量较少,‚西部志愿者‛和‚教师特岗计划‛人员并没有在我县招录,这使得从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只能依靠从县外或省外的‚四项目‛人员中招考,然而他们对我县的语言环境、风土人情、工作条件、发展情况都不甚了解,不利于他们考取选调生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选调生队伍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我县乡镇工作人员呈现‚缺编多、老龄化、低学历、低技能‛的不良现象,大龄公务员不懂电脑、不会创新、不能写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工作的开展。为此,一定要加大招录‚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力度,不断扩大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数量。根据我省山区实际增设‚广东山区志愿服务项目‛将服务人员列为当地选调生后备人选,进一步加强对各基层项目服务人员在我县的锻炼培养,唯有此才能保证选调生的来源。
(三)坚持科学化考核的原则。学校好、学历高不一定就更适合基层工作,而那些有充分思想准备,对基层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基层接受磨练并作出成绩的服务基层项目优秀人员才是充实选调生队伍最理想的人选。但如何才能确保真正选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服务基层项目优秀人员来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经常被‚借调‛在镇办公室里做着打字员、记录员,或者是虽在村工
作但平均几个星期才到村里露露脸,或是成为书记、村长的‚秘书‛等,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推动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大。而另一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到了农村,只是为了毕业后的暂时过渡,成天看书忙着考公务员,找进城的‚出路‛,对农民不闻不问、不做实事。所以选调生如果还是通过单纯的考试成绩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选拔,那么对于那些踏实做事而没时间准备应试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来说就会有失公平、打击信心、有所想法。因而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要不唯学校、不唯分数、不唯关系 而是更加注重工作实践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群众干部认可程度。把那些坚持在农村工作、工作责任心强、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或利用所学专长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干事创业、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且业绩突出的大学生选调出来。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11年9月17日
**县选调生工作及选调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高度重视抓好选调生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政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体贴照顾的原则切实抓好选调生队伍的管理和培养,有效促进了选调生的成长成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资源,也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文化层次,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 基本情况
1999年以来,我县先后接收省、市组织部选调生6批共计42人,其中2001年以前接收省组织部选调生三批共8人,2009—2011年接收市组织部选调生三批共34人,目前仍在我县工作的选调生共35人(其中2001年以前的省选调生调离5人,2009年的市选调生调离2人)。35名在册选调生中,男生26人,女生9人,分别占74%和26%;汉族**人,占**%;中共党员**人,非党干部**人,分别占**%和**%;本县籍贯的**人,占**%,外市籍贯的**人(其中省外***人),占***%;文科类专业***人,理科类专业**人,分别占**%和**%;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35名选调生中,已提拔为副科级的8人(其中2001年前的省选调生3人,2009年的市选调生4人,2010年的市选调生按规定转正定级为副主任科员的1人),在县直单位工作的11人(其中借调7人)。
二、 工作表现
省、市选调生到我县参加工作以来,总体上均能够做到安心基层、摆正心态、热情饱满、虚心好学、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运用所学知识努力谋求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的来讲,选调生队伍的工作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维护大局,听从安排,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近年来到我县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大局观念、纪律观念、自律观念强,能够时时处处站在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自觉维护、支持所在单位(部门)的工作,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安定在哪里,安排什么就干好什么,负责什么就做好什么,不谈条件、不提要求、没有怨言。几年来所招录的选调生无论是分配到生活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乡镇工作,或是安排在调处人民矛盾纠纷的维稳中心工作,还是在负责处理琐碎、繁重事物的党政办公室工作,**选调生们都听从安排、任劳任怨、积极肯干,并且大多数选调生都在本职工作上干出了成绩、赢得了尊重、树立了形象,逐渐成为了乡镇公务员队伍中的主力军、突击队、排头兵,每年县直部门及各乡镇就早早与组织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尽量能安排选调生到本单位、本乡镇参加工作,选调生的争夺变得愈加激烈。
(二)谦虚好学,工作积极,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我县的选调生们到达新的工作岗位后,都能够自觉放下
架子,主动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很快地转换了工作角色,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业务工作,掌握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与基层干部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迅速进入了角色,所在单位的领导与同志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如2010年广西大学毕业到桂圩镇参加工作的周柳初,初来时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情况不明、朋友不识,组织上通过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与关心,安排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其培养联系人,工作中做好传帮带管,注重搭平台、给机会、压担子,使其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不仅能熟练运用粤语交流沟通,还跑遍了全镇22个村(居)委,了解了情况、掌握了业务、结交了农户,并且能独立的创造性开展工作,先后被提拔为镇党政办副主任、主任、镇纪委委员。
(三)求真务实,勤奋敬业,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无论是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是担任一般干部,无论是参加工作比较早还是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都能在所在单位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铺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了解农民、了解农业、了解农村,并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以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过硬的工作、生活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如2009年韶关大学毕业到通门镇参加工作的***,虽来自珠三角发达地区江门市,却能安心偏僻山区乡镇工作,做到立足基层、踏实工作、深入群众,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认可,今年被破格提
拔为团县委副书记。在今年的县镇换届中,**通过创新开展‚两推三考‛全程差额‚六位一体‛的公推公选模式,公开推选了17名32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县直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其中破格提拔3名选调生为乡镇党委委员和1名选调生为团县委副书记(4名均为2009年选调生),占本次公选职数的23%,选调生新提名进镇级党政班子的占8.57%。
三、 存在不足
当前我县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绝大多数选调生正按着组织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成长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一是高学历人才稀少,全县历年接收选调生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仅为一人,占接收选调生总数的2%,远远未能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高素质人才稀缺,我县所接收选调生中来自重点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偏低,来自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是一个没有,远跟不上临近广西选调生培养步伐,也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变化,建议今后选调生重点从‚211‛、‚985‛工程应届大学生和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录。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安排到我县的选调生专业混杂,基层所急需的农学、文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不对口也造成了少数选调生工作开展不顺、培养进步较慢等情况。
(二)队伍管理有待破解。一是基层锻炼不够安心,由于我
县地处粤西,是广东的西大门,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使得我县留住优秀人才较为困难,人才匮乏问题相对突出,部分外县籍选调生不能安心基层工作,想方法、托关系、再考试,争取调出我县工作,2009年选调生已有2人调离,占当年所招选调生的16%(如不是今年破格提拔部分选调生,调离人员可能超过5人)。二是基层培养不够健全,极部分乡镇认为选调生是‚飞鸽型干部‛,最终不能为我所用,因而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重视,或是认为选调生虽有学历、有知识,摇摇笔杆子可以,但做基层工作不行,因而不太注重实践锻炼。 三是约束淘汰机制不健全,选调生队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淘汰、分流机制,‚终身制‛不利于选调生队伍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队伍交流有待加强。一是选调生内部的沟通交流有待加强,老选调生与新选调生之间,同届选调生内部之间沟通较少,交流活动平台缺乏,不利于选调生队伍的团结与相互间的学习进步。二是上级组织部门与选调生的沟通有待加强,选调生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重点培养的对象,上级组织部门应适当给予倾斜照顾,在思想工作生活上适当关心选调生的精神状态,在传统佳节来临前后每年安排一次市组织部领导到各县进行选调生集体座谈慰问活动,解除部分选调生的思想顾虑,体现组织上的关心、爱护,激发选调生们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也有利于当地选调生队伍的稳定。
四、 对策建议
2009年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选调生政策作了重要调整,将原来清一色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转变为‚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这一与时俱进的转变具有十分积极地导向意义,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用人单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针对这一政策变化,结合我县调研实际,浅谈几点建议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主要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考选调生固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实际实施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好的加强选调生队伍建设,我们认为一方面原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政策要保留、要改进、要提升、要完善,应提升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质量、档次和素质,将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考选调生的名额全部面向‚211‛、‚985‛工程应届大学本科生,或是全日制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将其余选调生招考名额全部面向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招考,不仅限于‚大学生村官‛项目人员,从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不限原工作地域、不限原户口籍贯、不限原高校专业,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工作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群众干部认可程度。只有坚持从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基层服务‚四项目‛优秀人员中招考选调生,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方面培养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高素质
的选调生队伍。
(二)坚持扩大选调源头的原则。从我县调研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数量较少,‚西部志愿者‛和‚教师特岗计划‛人员并没有在我县招录,这使得从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只能依靠从县外或省外的‚四项目‛人员中招考,然而他们对我县的语言环境、风土人情、工作条件、发展情况都不甚了解,不利于他们考取选调生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选调生队伍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我县乡镇工作人员呈现‚缺编多、老龄化、低学历、低技能‛的不良现象,大龄公务员不懂电脑、不会创新、不能写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工作的开展。为此,一定要加大招录‚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力度,不断扩大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数量。根据我省山区实际增设‚广东山区志愿服务项目‛将服务人员列为当地选调生后备人选,进一步加强对各基层项目服务人员在我县的锻炼培养,唯有此才能保证选调生的来源。
(三)坚持科学化考核的原则。学校好、学历高不一定就更适合基层工作,而那些有充分思想准备,对基层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基层接受磨练并作出成绩的服务基层项目优秀人员才是充实选调生队伍最理想的人选。但如何才能确保真正选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服务基层项目优秀人员来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经常被‚借调‛在镇办公室里做着打字员、记录员,或者是虽在村工
作但平均几个星期才到村里露露脸,或是成为书记、村长的‚秘书‛等,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推动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大。而另一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到了农村,只是为了毕业后的暂时过渡,成天看书忙着考公务员,找进城的‚出路‛,对农民不闻不问、不做实事。所以选调生如果还是通过单纯的考试成绩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选拔,那么对于那些踏实做事而没时间准备应试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来说就会有失公平、打击信心、有所想法。因而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考选调生要不唯学校、不唯分数、不唯关系 而是更加注重工作实践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群众干部认可程度。把那些坚持在农村工作、工作责任心强、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或利用所学专长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干事创业、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且业绩突出的大学生选调出来。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11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