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

.:

垦!!堡三型堕Qgg竺璺业

‘中田医院管理)第3l卷第10期(总第363期)2011年10月

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木

辛有清①聂广孟⑦潘习龙⑦张桂林②王

乔⑦

摘曩通过系统回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比较分析了国外主要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医疗质墨评价的

研究概况.总结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医疗质重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323.4

文献标志码A

并分析了国夕I主要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的适用性.有利于为我国医院

文章编号2001—5329(201¨10—0021—02

inComprehensiveHospitalsinChina/XlN

DisadvantagesofMedicalQualityEvaluationSystem

You-qing,

NIEGuang—meng.PANXi—long.eta1.//ChineseHospitalManagement.2011,31(10):21-22

AbstractBysystematicallyanalyzingtheevolu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onmedicaIqualityandcomparatively

homeandabroad.wesummarizedproblemsofmedJcaIquality

evaluationsysteminChinaandanalyzedtheapplicabilityofforeignmajormedicalquailtyevaluationsystemtoChina,infavorofsupplyingtheoreticalsuppoRtotheestablishmentofmedicalqualityevaluationsysteminChina.

analyzing

majormedica{qualityevaluationsystem

at

Keywordsmedicalquality,indicator,evaluationFirst—author’S100135.China

addressBeiling

Jishuitan

Hospital,The

Fourth

MedicalCollege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医疗质晕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眷越来越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模式、管理体系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医疗质量的实际水平.成为目前医疗质量评价面临的问题。

服务流程而对指标作出的硬性划分。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涵

盖内容的广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

近年来.对医疗质蜃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单指标评价发展到复合指标评价、多指标评价。应用统计分析的多指标综

合评价法较多.如TOPSIS法、层次分析法等.但多为对诊

断、治疗质量的评价.对几个主要质鼍指标的关注。对实际

医疗服务过程质最的控制.尚缺乏可操作、有效的评价141。

医疗质■评价的相关概念

医疗质量从狭义角度主要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

目内外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概况

医疗质蘑评价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步、由美国的潘顿

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而从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一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评价就是运用现代医院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医院各种医疗活动绩效(诊疗工作情况和医疗效果)在一定时限内进行测量、检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和改进医疗质量建设工作的方案.将最优解决方案制度化并转变为科学管理的过程I’-2]。

要评价医疗质最就离不开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反映医院医疗工作质鼍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表现的统--IM。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按用途可分为质鲢指标、效率指标与效益指标等3个类别,这种分类依据主要是横向考虑到医疗服务质鼍内涵的会面性和不同医疗单元的相通性:医疗质鼍评价指标按其数据来源可分为基础质瑷指标、环节质量指标和终末质量指标.这主要是从纵向考虑到医疗

设计的.最初为9项指标,经美国的麦克依陈补充到10项指标.后经日本的三藤宽氏综合各家意见.提出了13项具有代表性的医疗评价指标.部分指标延用至今。

在国际范围内.医疗质量评价研究工作是以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为代表的阁。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

了(tie务业质罱管理及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悯,这是一项适合医

院质量管理的指南,对提高医疗质茸意识、树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观念有重要的作用。美国绩效科学研究中心(CPS)研发了专门用于评价医疗机构质量的临床指标体

系——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IQ[P).该指标体系是目前在

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以注莺医疗服务结果为主要特征的

医疗质馈的评价指标体系n。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曾参照原苏联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医院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是对医疗工作效率和治疗

效果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1963年出版的第一

部医院管理专著《军队医院管理》中,首次对医院统计指标作r较系统的论述|BI。改革开放30年来.我闻医疗质最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步伐较快。1985年和1986年召开了全国医

院统计指标胯谈会和医院统计指标体系及软件研讨会.在总

・基金项B:首都眠学发疑科研摹会资助项B(2005—3050)

①北京大学第四教学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②北京大学公共U生学院北京

通佰作者:潘习龙:E-mail:xilongpan@126.corn

Chinese

HospitalMamlgementV01.31

100135100191

结建国30余年来医院统计工作的基础七.整理出了一套适合我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1991年召开了

No.10(SUMNo.363)Oct.201

万方数据

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辛有清等‘中国医院管理’蒡31卷冕10期(总第363期)2011年10月

全国医院统计指标体系研讨会.确定了医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使用范嗣最广、最能反映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是2005年由国家卫生部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规定的统计指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渐被医疗服务组织接受和应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较为健全的医疗规章制度体系。但这些成果主要是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仍局限在生物技术质量的狭窄范围内.相对忽视了医疗服务组织服务质量的各种特性。尤其忽视了心理、社会医学服务的质量特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组织根据医疗质最形成的特点.在质量管理组织层次上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网络结构。即个体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及院级和机关职能部门的医疗质量控制。但在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方式上,往往把工作重点仅仅放在临床科室.重视终末质量控制.忽视基础质量控制和环节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是“以医疗为中心”.而非“以患者为中心”。近几年,有不少学者结合患者满意理念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比较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其评估研究课题。做出了探索性的工作.建立了包括医疗服务组织的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组织药品质量及管理质量、技术质量、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对医疗服务组织的信任感等5大类24小项的医疗服务组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191.

3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问置

(1)国内评价医疗质量指标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国

际上较为成熟、广泛使用的指标体系相比.我国缺乏完整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种正在使用的评价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和局限.缺乏对重症监护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指标不全面,分类较粗.如目前国内大多数指标体系中统计的手术死亡率.只是统计粗死亡率.而严格来说由于疾病或手术的严莺程度不同。手术的风险是不同的00-n1.而国外的指标体系中将手术按照麻醉等级进行分级.分别统计手术

死亡率。

(2)目前国内使用的指标在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很多沿用至今的指标仍需要主观判断.没有客观的评定标准,如“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治愈好

转率”等指标.人为主观判断很容易造成偏差.难以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真实情况。另外.各医院对指标的界定概念模糊,计算公式不明晰、不统一.如“治愈”与“好转”的界定在各地区、各医院.甚至同一所医院都有差异,根据这个判断来计算的治愈率、好转率等指标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导致结果在医院间、地区间不具有可比性。

(3)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多用于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的

不确定性随意扩大,医疗缺陷指标基本无法使用。另外.由

于经济指标直接与医院建设和发展以及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绩效评价的导向性会使医院在数据统计和上报的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等情况.其统计结果很难为医院管理者进行下一步医疗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导致恶性循环。

万方数据

4借用国外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弊端

如何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对我国医院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日益严重的医疗纠纷问题。将国内外较成熟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如JCIA、ISO、IQIP指标体系的日标和侧重点作比较分析如下:

f1)JCIA的标准十分严格,它包含了11个部分、368条核心标准、1035个衡量要素。若任何一项重要标准未达标或部分达标都不能通过认证。但国外的研究也指出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责过于广泛,集咨询、教育和管理于一身.造成成本居高不下,评审指标过于繁琐和细致。操作性差等。

(2)ISO9000标准是一套严谨的质量管理标准,是主要

的发达国家长期实施质量管理的经验总结.已成为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它更关注过程.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行各项技术程序、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并且动态地避免医疗差错。但其局限性在于,该体系以管理企业而诞生,缺少对医院的针对性.其标准更适用于医技、实验室、后勤等程序化操作的管理而不适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诊治.

(3)IQIP侧重于医院的绩效评价,是关注结果的指标体系,常被发达国家用于医院质量管理,达到通过评审的目的。其特点是指标很细.对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只适用于整形医疗机构、长期性医疗机构、精神行为医疗机构和家庭保健机构4类机构.尚需开发更多适合各种环境的综合指标体系才能满足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卫生行政部I、J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应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具有统一性、规范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考文献

【l】罗宗林,何宏涛,江锦平,等.对医疗质量概念的再认识Ⅲ.中华医

院管理杂志.2004.20(增刊1):303.

【2】易学明.杨宝林.对医疗质鼍管理本质的再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

杂志。2006,22(3):170_171.

【3J王冬,张罗漫.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回顾与分析fJ】.中华医院管

理杂志,2001.17(2):90—92.

【4】周凤琼,廖振尔.综合指数法用于我院医疗质量评价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2):109一l

11.

【5】田彦梅.医疗评价活动的国际动态【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

册.1998.15(58):69—71.

【61史自强.医院管理学I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09—210.【7J马谢民.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及其特点【J1.中国医院管理,

2007,27(11):22—24.

【8】张汝光.军队医院管理【MJ.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

部.1963:124—149.【9】陈天辉,李鲁。马伟杭.等.患者对浙江省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

满意度评fir[J1.中国医院管理,2002.22(2):4.6.【10l张力.董

军.黄峰军,等.病例分霉!在病例质量评价中的应

gllJI.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394-397.

Illl金建年,邱素琪.吴燕祥。等.儿童疾病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的研

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3争_41.

【收稿日期20ll—们一10】(编辑李欣)

Chinese

H∞和叫Mamg删VOL31

NO.10(SUMNo.363'(3℃t.2011

.:

垦!!堡三型堕Qgg竺璺业

‘中田医院管理)第3l卷第10期(总第363期)2011年10月

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木

辛有清①聂广孟⑦潘习龙⑦张桂林②王

乔⑦

摘曩通过系统回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比较分析了国外主要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医疗质墨评价的

研究概况.总结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医疗质重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323.4

文献标志码A

并分析了国夕I主要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的适用性.有利于为我国医院

文章编号2001—5329(201¨10—0021—02

inComprehensiveHospitalsinChina/XlN

DisadvantagesofMedicalQualityEvaluationSystem

You-qing,

NIEGuang—meng.PANXi—long.eta1.//ChineseHospitalManagement.2011,31(10):21-22

AbstractBysystematicallyanalyzingtheevolu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onmedicaIqualityandcomparatively

homeandabroad.wesummarizedproblemsofmedJcaIquality

evaluationsysteminChinaandanalyzedtheapplicabilityofforeignmajormedicalquailtyevaluationsystemtoChina,infavorofsupplyingtheoreticalsuppoRtotheestablishmentofmedicalqualityevaluationsysteminChina.

analyzing

majormedica{qualityevaluationsystem

at

Keywordsmedicalquality,indicator,evaluationFirst—author’S100135.China

addressBeiling

Jishuitan

Hospital,The

Fourth

MedicalCollege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医疗质晕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眷越来越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模式、管理体系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医疗质量的实际水平.成为目前医疗质量评价面临的问题。

服务流程而对指标作出的硬性划分。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涵

盖内容的广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

近年来.对医疗质蜃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单指标评价发展到复合指标评价、多指标评价。应用统计分析的多指标综

合评价法较多.如TOPSIS法、层次分析法等.但多为对诊

断、治疗质量的评价.对几个主要质鼍指标的关注。对实际

医疗服务过程质最的控制.尚缺乏可操作、有效的评价141。

医疗质■评价的相关概念

医疗质量从狭义角度主要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

目内外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概况

医疗质蘑评价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步、由美国的潘顿

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而从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一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评价就是运用现代医院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医院各种医疗活动绩效(诊疗工作情况和医疗效果)在一定时限内进行测量、检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和改进医疗质量建设工作的方案.将最优解决方案制度化并转变为科学管理的过程I’-2]。

要评价医疗质最就离不开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反映医院医疗工作质鼍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表现的统--IM。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按用途可分为质鲢指标、效率指标与效益指标等3个类别,这种分类依据主要是横向考虑到医疗服务质鼍内涵的会面性和不同医疗单元的相通性:医疗质鼍评价指标按其数据来源可分为基础质瑷指标、环节质量指标和终末质量指标.这主要是从纵向考虑到医疗

设计的.最初为9项指标,经美国的麦克依陈补充到10项指标.后经日本的三藤宽氏综合各家意见.提出了13项具有代表性的医疗评价指标.部分指标延用至今。

在国际范围内.医疗质量评价研究工作是以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为代表的阁。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

了(tie务业质罱管理及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悯,这是一项适合医

院质量管理的指南,对提高医疗质茸意识、树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观念有重要的作用。美国绩效科学研究中心(CPS)研发了专门用于评价医疗机构质量的临床指标体

系——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IQ[P).该指标体系是目前在

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以注莺医疗服务结果为主要特征的

医疗质馈的评价指标体系n。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曾参照原苏联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医院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是对医疗工作效率和治疗

效果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1963年出版的第一

部医院管理专著《军队医院管理》中,首次对医院统计指标作r较系统的论述|BI。改革开放30年来.我闻医疗质最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步伐较快。1985年和1986年召开了全国医

院统计指标胯谈会和医院统计指标体系及软件研讨会.在总

・基金项B:首都眠学发疑科研摹会资助项B(2005—3050)

①北京大学第四教学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②北京大学公共U生学院北京

通佰作者:潘习龙:E-mail:xilongpan@126.corn

Chinese

HospitalMamlgementV01.31

100135100191

结建国30余年来医院统计工作的基础七.整理出了一套适合我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1991年召开了

No.10(SUMNo.363)Oct.201

万方数据

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辛有清等‘中国医院管理’蒡31卷冕10期(总第363期)2011年10月

全国医院统计指标体系研讨会.确定了医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使用范嗣最广、最能反映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是2005年由国家卫生部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规定的统计指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渐被医疗服务组织接受和应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较为健全的医疗规章制度体系。但这些成果主要是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仍局限在生物技术质量的狭窄范围内.相对忽视了医疗服务组织服务质量的各种特性。尤其忽视了心理、社会医学服务的质量特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组织根据医疗质最形成的特点.在质量管理组织层次上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网络结构。即个体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及院级和机关职能部门的医疗质量控制。但在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方式上,往往把工作重点仅仅放在临床科室.重视终末质量控制.忽视基础质量控制和环节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是“以医疗为中心”.而非“以患者为中心”。近几年,有不少学者结合患者满意理念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比较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其评估研究课题。做出了探索性的工作.建立了包括医疗服务组织的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组织药品质量及管理质量、技术质量、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对医疗服务组织的信任感等5大类24小项的医疗服务组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191.

3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问置

(1)国内评价医疗质量指标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国

际上较为成熟、广泛使用的指标体系相比.我国缺乏完整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种正在使用的评价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和局限.缺乏对重症监护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指标不全面,分类较粗.如目前国内大多数指标体系中统计的手术死亡率.只是统计粗死亡率.而严格来说由于疾病或手术的严莺程度不同。手术的风险是不同的00-n1.而国外的指标体系中将手术按照麻醉等级进行分级.分别统计手术

死亡率。

(2)目前国内使用的指标在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很多沿用至今的指标仍需要主观判断.没有客观的评定标准,如“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治愈好

转率”等指标.人为主观判断很容易造成偏差.难以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真实情况。另外.各医院对指标的界定概念模糊,计算公式不明晰、不统一.如“治愈”与“好转”的界定在各地区、各医院.甚至同一所医院都有差异,根据这个判断来计算的治愈率、好转率等指标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导致结果在医院间、地区间不具有可比性。

(3)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多用于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的

不确定性随意扩大,医疗缺陷指标基本无法使用。另外.由

于经济指标直接与医院建设和发展以及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绩效评价的导向性会使医院在数据统计和上报的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等情况.其统计结果很难为医院管理者进行下一步医疗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导致恶性循环。

万方数据

4借用国外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弊端

如何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对我国医院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日益严重的医疗纠纷问题。将国内外较成熟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如JCIA、ISO、IQIP指标体系的日标和侧重点作比较分析如下:

f1)JCIA的标准十分严格,它包含了11个部分、368条核心标准、1035个衡量要素。若任何一项重要标准未达标或部分达标都不能通过认证。但国外的研究也指出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责过于广泛,集咨询、教育和管理于一身.造成成本居高不下,评审指标过于繁琐和细致。操作性差等。

(2)ISO9000标准是一套严谨的质量管理标准,是主要

的发达国家长期实施质量管理的经验总结.已成为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它更关注过程.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行各项技术程序、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并且动态地避免医疗差错。但其局限性在于,该体系以管理企业而诞生,缺少对医院的针对性.其标准更适用于医技、实验室、后勤等程序化操作的管理而不适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诊治.

(3)IQIP侧重于医院的绩效评价,是关注结果的指标体系,常被发达国家用于医院质量管理,达到通过评审的目的。其特点是指标很细.对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只适用于整形医疗机构、长期性医疗机构、精神行为医疗机构和家庭保健机构4类机构.尚需开发更多适合各种环境的综合指标体系才能满足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卫生行政部I、J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应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具有统一性、规范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考文献

【l】罗宗林,何宏涛,江锦平,等.对医疗质量概念的再认识Ⅲ.中华医

院管理杂志.2004.20(增刊1):303.

【2】易学明.杨宝林.对医疗质鼍管理本质的再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

杂志。2006,22(3):170_171.

【3J王冬,张罗漫.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回顾与分析fJ】.中华医院管

理杂志,2001.17(2):90—92.

【4】周凤琼,廖振尔.综合指数法用于我院医疗质量评价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2):109一l

11.

【5】田彦梅.医疗评价活动的国际动态【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

册.1998.15(58):69—71.

【61史自强.医院管理学I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09—210.【7J马谢民.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及其特点【J1.中国医院管理,

2007,27(11):22—24.

【8】张汝光.军队医院管理【MJ.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

部.1963:124—149.【9】陈天辉,李鲁。马伟杭.等.患者对浙江省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

满意度评fir[J1.中国医院管理,2002.22(2):4.6.【10l张力.董

军.黄峰军,等.病例分霉!在病例质量评价中的应

gllJI.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394-397.

Illl金建年,邱素琪.吴燕祥。等.儿童疾病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的研

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3争_41.

【收稿日期20ll—们一10】(编辑李欣)

Chinese

H∞和叫Mamg删VOL31

NO.10(SUMNo.363'(3℃t.2011


相关文章

  • 平衡计分卡与医院管理
  •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卡普兰和诺顿在1992发现,单一的财务指标或者非财务指标都无法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去评价企业的绩效.实际上,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依靠卡普兰和诺顿所发明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 ...查看


  • DRGs基本概念
  • ● DRGS ⏹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中文翻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它根据病人 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 个诊 ...查看


  • 第九章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 第九章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节 卫生资源配置概述 一.卫生资源与卫生资源配置 (一)卫生资源 1.卫生资源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卫生资源是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 从狭义上讲,卫生资源是指社会在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 ...查看


  • 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背景下,全国各医院积极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我国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整个医改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本文就公立医院在新医改的背景 ...查看


  • 医院门诊药房与医院分离利弊的理性探讨 - 频道信息 - 环球网校
  • 一.国外医药分业的概念 1.医药分业的定义 医药分业这个词最初来自于英文Separationof Dispensing fromPrescription(SDP),原意是将发药调配与开处方分开,医师掌握处方权,由药师负责药品的调配管理.这是 ...查看


  • 公立医院医疗政策性亏损财政补偿方式研究
  • 医院改革Yiyuangaige <中国医院管理>第30卷第6期(总第347期)2010年6月 公立医院医疗政策性亏损财政补偿方式研究 王 摘 要 鑫① 项 莉① 从区域政府财政投入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立公立医 ...查看


  • 临床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评价 相关性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评价 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4 临床路径是一 ...查看


  • 构建口腔专科医院岗位评价体系_高静
  • 人力资源管理R E N LIZIYU AN G U AN LI 构建口腔专科医院岗位评价体系 ■天津/高静 申静 沈军 乐鑫 王英瑛 王丽霞 陈晓东 摘要:岗位评价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组 岗位评价是完善薪资分配和奖励机竞争力的重中之 ...查看


  • 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体系(1)
  • 医睦毽煎!啦aD值D王bu <中国医院管理>第28卷第2期(总第319期)2008年2月 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体系 高喜珍①韩 洁① 摘要结合公共工程项目的特点,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相关医院建设文件,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