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结党而不谋私

于建嵘教授曾在自己博客上发表过这样一段话:“第一,不要把自己当人物,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没有政治目的;第二,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秘密,光明正大地做一切事情;第三,永远不加入任何组织,不搞联名之类的行动,做一个独立的人,只发表自己的观点。”

想必于教授发表这段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于教授给自己判定的身份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政客。所以,于教授以孔夫子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为原则,遵循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和道德操守,表明自己做事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有文人当有的骨气品格。

对于于建嵘教授的所作所行,我由衷的感到佩服,因为,中国多数知识分子属于书斋型的学者,很少有亲自深入社会去做学问的,而于教授能够放下身段,从每一个人体出发,脚踏实地的去表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尽到一个知识分子应用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我本不该多说什么,在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被读书人奉为至理名言是经过惨痛的教训得来的,在封建时代,帝王最担心的就是读书人结帮拉伙,威胁自己的专制统治,所以帝王宁愿看到宦官、贪官横行妄为,残害百姓,都不愿看到读书人走到一起,议论朝政,为民请命。无论是东汉的“党锢之祸”还是明朝的“朋党之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无遭到血洗。

并且,“党”字在古时也不是一个褒义词,上尚下黑,有偏袒之意。在古人眼中,只有小人才会拉帮结伙,而拉帮结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自己谋取私利。而帝王们自然也抓住了读书人的这一心理弱点,无时不在敲打读书人,只要你们走在一起,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导致的后果就是,朝廷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反对派,帝王们不受约束的肆意而为,等有一天掩盖的矛盾撑不住了,突然喷发,就没辙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对不起列祖列宗,自挂东南枝了。

在这些帝王的眼里,他们对不起的只有祖宗。因为,在她们看来,天下只是他们的,国家和百姓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垄断一切权力,想的只是如何确保自己手中的专制权力不被人夺去,永久的传给自己的后人,或者自己指定的接班人,保障自己的利益团体能够永远凌驾他人之上,攫取他人和国家的利益。

而英国的民主革命为何能够成功,原因恰恰就在于,议会中形成了一个由社会精英组成的强有力反对派,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反对派,所以,英国逐渐从一个专制帝国过渡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而伴随英国的崛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民主的曙光渐渐驱散专制的黑暗,人类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当今世界,从台湾、韩国转型到中东的民主风暴,到最近的缅甸改革,处处都能看到反对派的影子。

而在当今中国,为何改革停滞,甚至倒退,我认为很大一个一原因就是中国缺乏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反对派。反对派存在的意义就相当于一个车既拥有油门,又拥有刹车,而反对派就是那个刹车,可以保障车子行的安稳和安全。如果,当年中共没有背信弃义的遵守“共同纲领”的话,那“大跃进”和“文革”的悲剧就会避免,而现在的中国社会也不会积重难返,陷入两难的境地。

作为当今的知识分子,既然要以天下为己任,自诩自己为“君子”,就不应该再明哲保身。挑战一个垄断行业,就要冒着破产的风险,而挑战一个专制政府,就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这笔帐想必每个人都算的很清楚,所以,知识分子们只能用“君子群而不党”作为挡箭牌,只要不形成党派,不对中共形成威胁,反而可以靠一张嘴博取名声,何乐何不为呢?毕竟,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人真的想去玩命。

但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分子,既然以天下为己任,就应该摒弃私见走到一起。任何一个走向民主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靠知识分子单打独斗换来的。中国今天走到今天这一步,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责任,知识分子们太爱惜自己的名声,又自视清高,始终不肯走在一起,形成不了合力,推动不了这个社会的前进。

一个垄断的企业可以毁掉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一个垄断政权的政党则会毁了一个国家。兵者,凶器也,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就看在什么人手中。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我相信,他们不会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和生命,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使身处囹圄,也难掩其志。

于建嵘教授曾在自己博客上发表过这样一段话:“第一,不要把自己当人物,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没有政治目的;第二,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秘密,光明正大地做一切事情;第三,永远不加入任何组织,不搞联名之类的行动,做一个独立的人,只发表自己的观点。”

想必于教授发表这段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于教授给自己判定的身份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政客。所以,于教授以孔夫子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为原则,遵循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和道德操守,表明自己做事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有文人当有的骨气品格。

对于于建嵘教授的所作所行,我由衷的感到佩服,因为,中国多数知识分子属于书斋型的学者,很少有亲自深入社会去做学问的,而于教授能够放下身段,从每一个人体出发,脚踏实地的去表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尽到一个知识分子应用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我本不该多说什么,在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被读书人奉为至理名言是经过惨痛的教训得来的,在封建时代,帝王最担心的就是读书人结帮拉伙,威胁自己的专制统治,所以帝王宁愿看到宦官、贪官横行妄为,残害百姓,都不愿看到读书人走到一起,议论朝政,为民请命。无论是东汉的“党锢之祸”还是明朝的“朋党之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无遭到血洗。

并且,“党”字在古时也不是一个褒义词,上尚下黑,有偏袒之意。在古人眼中,只有小人才会拉帮结伙,而拉帮结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自己谋取私利。而帝王们自然也抓住了读书人的这一心理弱点,无时不在敲打读书人,只要你们走在一起,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导致的后果就是,朝廷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反对派,帝王们不受约束的肆意而为,等有一天掩盖的矛盾撑不住了,突然喷发,就没辙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对不起列祖列宗,自挂东南枝了。

在这些帝王的眼里,他们对不起的只有祖宗。因为,在她们看来,天下只是他们的,国家和百姓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垄断一切权力,想的只是如何确保自己手中的专制权力不被人夺去,永久的传给自己的后人,或者自己指定的接班人,保障自己的利益团体能够永远凌驾他人之上,攫取他人和国家的利益。

而英国的民主革命为何能够成功,原因恰恰就在于,议会中形成了一个由社会精英组成的强有力反对派,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反对派,所以,英国逐渐从一个专制帝国过渡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而伴随英国的崛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民主的曙光渐渐驱散专制的黑暗,人类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当今世界,从台湾、韩国转型到中东的民主风暴,到最近的缅甸改革,处处都能看到反对派的影子。

而在当今中国,为何改革停滞,甚至倒退,我认为很大一个一原因就是中国缺乏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反对派。反对派存在的意义就相当于一个车既拥有油门,又拥有刹车,而反对派就是那个刹车,可以保障车子行的安稳和安全。如果,当年中共没有背信弃义的遵守“共同纲领”的话,那“大跃进”和“文革”的悲剧就会避免,而现在的中国社会也不会积重难返,陷入两难的境地。

作为当今的知识分子,既然要以天下为己任,自诩自己为“君子”,就不应该再明哲保身。挑战一个垄断行业,就要冒着破产的风险,而挑战一个专制政府,就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这笔帐想必每个人都算的很清楚,所以,知识分子们只能用“君子群而不党”作为挡箭牌,只要不形成党派,不对中共形成威胁,反而可以靠一张嘴博取名声,何乐何不为呢?毕竟,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人真的想去玩命。

但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分子,既然以天下为己任,就应该摒弃私见走到一起。任何一个走向民主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靠知识分子单打独斗换来的。中国今天走到今天这一步,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责任,知识分子们太爱惜自己的名声,又自视清高,始终不肯走在一起,形成不了合力,推动不了这个社会的前进。

一个垄断的企业可以毁掉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一个垄断政权的政党则会毁了一个国家。兵者,凶器也,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就看在什么人手中。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我相信,他们不会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和生命,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使身处囹圄,也难掩其志。


相关文章

  • 领导干部应当作廉洁自律的表率
  • 领导干部应作廉洁自律的表率 前不久,中纪委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详细列举了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的十类行为.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更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作廉洁自律的表率. ...查看


  • 浅谈交通执法职业道德
  • 浅谈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社会主义 ...查看


  • 为官从学要力避"瓜田李下"之嫌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规定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读博士后是从事研究 ...查看


  • 培养重义轻利的君子人格
  • 培养重义轻利的君子人格--正确对待义与利 2017年05月09日08:21 来源:解放军报 正确处理义利矛盾,道理并不深奥,关键在于落到实践中,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住名节,在现实考验面前拿出觉悟 义与利,是人生道路上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义者,&q ...查看


  • 廉政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 廉政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毛 毅 按照局纪委的安排,开展以"学习法规,遵纪守法"为主体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 市.县委制定的廉政法律法规,结 ...查看


  • 诚信演讲稿:诚信的演讲稿
  • 近年来,人们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这也许并不是中国古人的诚信记录比现在好得多,而是现在人们的诚信意识在缓慢地苏醒.这恰如分蛋糕一样,早些时候,我们的面前其实没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团和气,没有什么可以争执的东西.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有了 ...查看


  •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慎独慎微勤于自省
  •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慎独慎微 勤于自省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 ...查看


  • "廉洁上干净人"心得
  • "廉洁上的干净人"心得体会 反腐倡廉是为了净化风气,体现的是走群众路线的坚定决心.廉洁是领导干部个人的高度自觉,既慎众,也慎独,表里如一,不管身边有无监督,都不动私心,不怀杂念.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 ...查看


  • 严以律己讨论
  • 三严三实:严以律己专题研讨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跟朋友们讨论一下"三严三实"中"严以律己"的问题.根据中央要求,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一举措是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