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阻击战中的索罗斯,一夜时间,狂赚了9.58亿美元

英镑阻击战中的索罗斯,一夜时间狂赚了9.58亿美元

1989年11月9日,西德和东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推到了,自此德国重新统一。乐观的人们都以为统一后的德国将会重新崛起,但索罗斯认为德国统一后要度过一段艰难时期,才能东山再起。事实上,德国统一之后,西德向东德输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趋势。 1990年,英国加入了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机制——欧洲汇率体系。《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之后,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是1:2.95,显然英镑被高估了。虽然当时都知道以英国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汇率的,投机者也都清楚英镑存在贬值的危险,可是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由于英镑背后不仅仅是英格兰银行,而是整个欧洲汇率体系成员国。但是不幸的是,就有人就敢于单挑,这个人就是索罗斯,他绝对不是一般的投机者。

当时索罗斯敏锐地意识到,其实英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早已无法继续维持了。原因是欧洲汇率体系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的差异造成的。它们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协调一致,构成欧洲汇率机制的链条某一环节一旦松动,整个汇率机制就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德国面对国内不断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不会顾及他国的感受,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来平稳国内经济,这将会为本来就被高估的英镑带来致命隐患。英国原指望德国积极维持自己的汇率水平,这无疑是痴人做梦。

索罗斯摸准了这一点,决定把宝压在德国人绝不让步和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坚信处于东德重建阶段经济已严重过热的德国,不会冒着加重本国通货膨胀的危险而降低马克利率,去替英国卖命。

索罗斯这样琢磨了,历史也好像就是按照他的设想思路发展的。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约后不到一年时间,几个欧洲国家就已经很难协调行动了。 1992年西欧遭遇了金融危机,包含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出现了衰退。英国企图降低其利率,然而德国因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愿意降低利率,他们深惧通货膨胀会再次出现在德国。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梅杰首相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和能力来解决这一复杂的经济问题。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只是表示要坚持在这次风暴中求得生存,不让英镑贬值,不脱离汇总机制即可。

索罗斯认为,英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保持汇兑机制,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利率,但这显然将削弱英镑,将迫使英国退出货币汇率机制。同时,在伦敦金融领域内,投机商们正在投机英镑,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们已经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1992年7月,德国国内利率不降反升,贴现率上升为8.75%,如此高的利息率立即引起了外汇市场抛售其他货币而抢购马克的风暴,英国政府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这一行动再次把英镑推向了贬值的风口浪尖。此时的索罗斯也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实施他的投机计划了,他筹措了100亿美元的仓位卖空英镑,于是他与英格兰央行的挑战拉开了序幕。

对德国提高贴现率首先作出回应的是芬兰。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自动挂钩,德国提高利率后,芬兰人纷纷把芬兰马克换成德国马克。1992年9月,芬兰马克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持续下跌。芬兰央行为维持比价不得不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但芬兰马克仍狂泻不止。9月8日,芬兰政府突然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实行自由浮动,芬兰政府的不作为,便成为这场货币战争的的导火索。

当时英法政府就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而向德国政府建议降低利率。但德国政府认为芬兰马克脱钩微不足道,拒绝了英、法政府的建议。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在1:2.95左右。其实保守党政府竭力维持英镑的汇率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挽留人心、避免政府倒台。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1992年初夏,英国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莱蒙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果然,英镑对马克比价很快下滑至1:2.85。

1992年7月初,多位货币专家联名写信给伦敦《泰晤士报》,要求英国政府从汇率机制中退出,要求政府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的不景气。但政府并不愿意降低利率,因为这将使英镑面对投机和套汇而进一步脆弱,英国政府只有在德国降低利率时才可以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出于抑制本国通胀的考虑拒绝了英国的多次请求。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不断地刷新,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1992年8月,英镑似乎要挺不住了,但是英国政府依然在苦苦支撑,拒绝英镑贬值。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英国政府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然而就在同一天,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为2.7946,逼近2.778的下限。英格兰银行的积极干预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使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英镑危机渐露端倪,投机会即将到来。

1992年9月10日中午,索罗斯终于盼到这一天,当天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德国央行行长施莱辛格的一篇访谈,其中闪烁其词地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施莱辛格没有指出“部分国家”具体是哪些国家,不过多数人都知道“部分国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英国。英镑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倒了,封杀英镑的号角吹响了,投机商们期待着下午市场开盘。

下午开盘的钟声响起,索罗斯一马当先,大量抛售英镑买人马克和美元,并把外汇期货市场的空单一扫而光。他的操作手法非常复杂,简单说来就是:从银行借贷大量英镑,拿到外汇市场上去卖掉,换成德国马克和美元,巨大的卖出压力将迫使英镑贬值。如果计划成功,就可以用比卖出的时候便宜得多的价格再买回英镑,还给银行。索罗斯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赚取巨额的利润。

假如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获胜的希望,但索罗斯不是一个人在投机,他抛售英镑的行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跟风抛盘——众多的外汇投机者都开始一拥而上疯狂卖出英镑。汹涌的卖空单把英镑汇率一直往下打压。由于德国抛弃英国的消息已经传开,空单的买者寥寥无几,所以大部分游资看到在外汇期货已经没多少利润就转到外汇市场,他们疯狂地抛售英镑买入美元等强势货币。英国政府面对攻城者的猛烈攻势只能硬着头皮防守,不断地买入英镑。收盘时,在英国政府的干预下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稳定在1:2.88的水平上,比当天最高点下跌了1.7个点。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第一轮进攻,更强烈的攻势还在后面,而英国政府明知道这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往里面跳,不然会造成英镑汇率的崩溃,这将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9月11日,外汇期货市场上英镑对美元只有空盘;而在外汇市场上,更多的机构和资本参与到英镑的狙击中,他们不断地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和马克,英

镑成为了众矢之的。

伦敦市场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在开盘后就呈现断崖式飞泻直下,短短30分钟就缩水2个百分点跌至1:2.822。英国政府见情况不对马上入场护市,勉强将汇率下跌速度减缓,代价是动用了价值25亿英镑的外汇。然而英国政府不敢投入全部外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英镑汇率缓缓下跌。下午收盘前半个小时,英国政府终于支撑不住,情况再次告急,收盘的时候英镑对马克汇率跌破2.778的下限直奔2.540。

9月14日伦敦外汇交易所开盘,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机构和游资疯狂地抛售英镑,英国政府通过不断地放低价位买入英镑做着最后的挣扎。到了此时,德国政府才出于维持欧洲货币体系正常运行的考虑而作出细微的让步,宣布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由8.75%降到8.25%,这是德国五年来的第一次降息。德国的这一举动受到英法美等国的高度赞赏.但为时已晚,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英国的外汇市场上刮起。下午收盘时,在英国政府的苦苦支撑下,英镑对马克汇率跌了5个点,达到1:2.413。经过数轮的防守,英国政府的护盘资金也耗尽,英镑的末日指日可待了。

9月15日伦敦外汇交易所一开盘,到处是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和马克的交易。刚开始还只是一些国外机构和游资在操作,后来连英国人自己也忍受不住自己口袋里的钱不断贬值,开始涌向银行挤兑美元和马克——英镑遭受内外夹击。到收盘时,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跌至1:2.003。

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及时地跟踪报道了英镑崩溃事件,一时之间英镑成为烫手山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在此绝境中,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站到了英国一边。从9月15日到16日,在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牵头下各国央行注入上百亿英镑资金支持英镑,在决定命运的星期三,英格兰银行花费了价值55亿英镑的外汇储备购入英镑以支持英国的货币。所有的这些补救措施均是徒劳,英镑回天无力了。16日,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由前一天的1:2.78跌至1:2.64,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也跌到1:1.738的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切机关用尽之后,9月16日晚上,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宣布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并降低利率3个百分点,17日上午又把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恢复到原来10%的水平。曾经坐过“全球中央银行”头把交椅的英格兰银行终于向国际投机者俯首称臣。

在这场疯狂的英镑阻击战里,索罗斯赢得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赌注,1992年9月16日短短一夜时间里,他就赚了9.58亿美元,他赚到的钱等于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从此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也可以说是欧洲统一货币进程中遭遇到的最大挫折。

索罗斯面对人们的惊叹,他曾经说过:“其实我没有操纵市场。但是我不能否认,有时人们把我当做市场的支配者,这些无形的神秘罩在了我的周围。”虽然索罗斯自认为自己更善于为别人花钱,可以在一天内捐献1亿美元而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慈善家,但是各国政府从来不敢对他掉以轻心,时刻注意着这只金融大鳄的嘴是否已经向自己张开——这也许是经历了这场癫狂的英镑阻击战留下的后遗症罢了。

英镑阻击战中的索罗斯,一夜时间狂赚了9.58亿美元

1989年11月9日,西德和东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推到了,自此德国重新统一。乐观的人们都以为统一后的德国将会重新崛起,但索罗斯认为德国统一后要度过一段艰难时期,才能东山再起。事实上,德国统一之后,西德向东德输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趋势。 1990年,英国加入了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机制——欧洲汇率体系。《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之后,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是1:2.95,显然英镑被高估了。虽然当时都知道以英国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汇率的,投机者也都清楚英镑存在贬值的危险,可是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由于英镑背后不仅仅是英格兰银行,而是整个欧洲汇率体系成员国。但是不幸的是,就有人就敢于单挑,这个人就是索罗斯,他绝对不是一般的投机者。

当时索罗斯敏锐地意识到,其实英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早已无法继续维持了。原因是欧洲汇率体系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的差异造成的。它们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协调一致,构成欧洲汇率机制的链条某一环节一旦松动,整个汇率机制就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德国面对国内不断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不会顾及他国的感受,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来平稳国内经济,这将会为本来就被高估的英镑带来致命隐患。英国原指望德国积极维持自己的汇率水平,这无疑是痴人做梦。

索罗斯摸准了这一点,决定把宝压在德国人绝不让步和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坚信处于东德重建阶段经济已严重过热的德国,不会冒着加重本国通货膨胀的危险而降低马克利率,去替英国卖命。

索罗斯这样琢磨了,历史也好像就是按照他的设想思路发展的。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约后不到一年时间,几个欧洲国家就已经很难协调行动了。 1992年西欧遭遇了金融危机,包含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出现了衰退。英国企图降低其利率,然而德国因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愿意降低利率,他们深惧通货膨胀会再次出现在德国。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梅杰首相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和能力来解决这一复杂的经济问题。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只是表示要坚持在这次风暴中求得生存,不让英镑贬值,不脱离汇总机制即可。

索罗斯认为,英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保持汇兑机制,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利率,但这显然将削弱英镑,将迫使英国退出货币汇率机制。同时,在伦敦金融领域内,投机商们正在投机英镑,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们已经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1992年7月,德国国内利率不降反升,贴现率上升为8.75%,如此高的利息率立即引起了外汇市场抛售其他货币而抢购马克的风暴,英国政府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这一行动再次把英镑推向了贬值的风口浪尖。此时的索罗斯也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实施他的投机计划了,他筹措了100亿美元的仓位卖空英镑,于是他与英格兰央行的挑战拉开了序幕。

对德国提高贴现率首先作出回应的是芬兰。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自动挂钩,德国提高利率后,芬兰人纷纷把芬兰马克换成德国马克。1992年9月,芬兰马克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持续下跌。芬兰央行为维持比价不得不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但芬兰马克仍狂泻不止。9月8日,芬兰政府突然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实行自由浮动,芬兰政府的不作为,便成为这场货币战争的的导火索。

当时英法政府就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而向德国政府建议降低利率。但德国政府认为芬兰马克脱钩微不足道,拒绝了英、法政府的建议。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在1:2.95左右。其实保守党政府竭力维持英镑的汇率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挽留人心、避免政府倒台。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1992年初夏,英国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莱蒙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果然,英镑对马克比价很快下滑至1:2.85。

1992年7月初,多位货币专家联名写信给伦敦《泰晤士报》,要求英国政府从汇率机制中退出,要求政府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的不景气。但政府并不愿意降低利率,因为这将使英镑面对投机和套汇而进一步脆弱,英国政府只有在德国降低利率时才可以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出于抑制本国通胀的考虑拒绝了英国的多次请求。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不断地刷新,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1992年8月,英镑似乎要挺不住了,但是英国政府依然在苦苦支撑,拒绝英镑贬值。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英国政府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然而就在同一天,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为2.7946,逼近2.778的下限。英格兰银行的积极干预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使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英镑危机渐露端倪,投机会即将到来。

1992年9月10日中午,索罗斯终于盼到这一天,当天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德国央行行长施莱辛格的一篇访谈,其中闪烁其词地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施莱辛格没有指出“部分国家”具体是哪些国家,不过多数人都知道“部分国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英国。英镑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倒了,封杀英镑的号角吹响了,投机商们期待着下午市场开盘。

下午开盘的钟声响起,索罗斯一马当先,大量抛售英镑买人马克和美元,并把外汇期货市场的空单一扫而光。他的操作手法非常复杂,简单说来就是:从银行借贷大量英镑,拿到外汇市场上去卖掉,换成德国马克和美元,巨大的卖出压力将迫使英镑贬值。如果计划成功,就可以用比卖出的时候便宜得多的价格再买回英镑,还给银行。索罗斯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赚取巨额的利润。

假如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获胜的希望,但索罗斯不是一个人在投机,他抛售英镑的行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跟风抛盘——众多的外汇投机者都开始一拥而上疯狂卖出英镑。汹涌的卖空单把英镑汇率一直往下打压。由于德国抛弃英国的消息已经传开,空单的买者寥寥无几,所以大部分游资看到在外汇期货已经没多少利润就转到外汇市场,他们疯狂地抛售英镑买入美元等强势货币。英国政府面对攻城者的猛烈攻势只能硬着头皮防守,不断地买入英镑。收盘时,在英国政府的干预下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稳定在1:2.88的水平上,比当天最高点下跌了1.7个点。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第一轮进攻,更强烈的攻势还在后面,而英国政府明知道这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往里面跳,不然会造成英镑汇率的崩溃,这将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9月11日,外汇期货市场上英镑对美元只有空盘;而在外汇市场上,更多的机构和资本参与到英镑的狙击中,他们不断地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和马克,英

镑成为了众矢之的。

伦敦市场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在开盘后就呈现断崖式飞泻直下,短短30分钟就缩水2个百分点跌至1:2.822。英国政府见情况不对马上入场护市,勉强将汇率下跌速度减缓,代价是动用了价值25亿英镑的外汇。然而英国政府不敢投入全部外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英镑汇率缓缓下跌。下午收盘前半个小时,英国政府终于支撑不住,情况再次告急,收盘的时候英镑对马克汇率跌破2.778的下限直奔2.540。

9月14日伦敦外汇交易所开盘,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机构和游资疯狂地抛售英镑,英国政府通过不断地放低价位买入英镑做着最后的挣扎。到了此时,德国政府才出于维持欧洲货币体系正常运行的考虑而作出细微的让步,宣布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由8.75%降到8.25%,这是德国五年来的第一次降息。德国的这一举动受到英法美等国的高度赞赏.但为时已晚,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英国的外汇市场上刮起。下午收盘时,在英国政府的苦苦支撑下,英镑对马克汇率跌了5个点,达到1:2.413。经过数轮的防守,英国政府的护盘资金也耗尽,英镑的末日指日可待了。

9月15日伦敦外汇交易所一开盘,到处是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和马克的交易。刚开始还只是一些国外机构和游资在操作,后来连英国人自己也忍受不住自己口袋里的钱不断贬值,开始涌向银行挤兑美元和马克——英镑遭受内外夹击。到收盘时,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跌至1:2.003。

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及时地跟踪报道了英镑崩溃事件,一时之间英镑成为烫手山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在此绝境中,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站到了英国一边。从9月15日到16日,在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牵头下各国央行注入上百亿英镑资金支持英镑,在决定命运的星期三,英格兰银行花费了价值55亿英镑的外汇储备购入英镑以支持英国的货币。所有的这些补救措施均是徒劳,英镑回天无力了。16日,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由前一天的1:2.78跌至1:2.64,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也跌到1:1.738的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切机关用尽之后,9月16日晚上,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宣布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并降低利率3个百分点,17日上午又把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恢复到原来10%的水平。曾经坐过“全球中央银行”头把交椅的英格兰银行终于向国际投机者俯首称臣。

在这场疯狂的英镑阻击战里,索罗斯赢得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赌注,1992年9月16日短短一夜时间里,他就赚了9.58亿美元,他赚到的钱等于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从此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也可以说是欧洲统一货币进程中遭遇到的最大挫折。

索罗斯面对人们的惊叹,他曾经说过:“其实我没有操纵市场。但是我不能否认,有时人们把我当做市场的支配者,这些无形的神秘罩在了我的周围。”虽然索罗斯自认为自己更善于为别人花钱,可以在一天内捐献1亿美元而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慈善家,但是各国政府从来不敢对他掉以轻心,时刻注意着这只金融大鳄的嘴是否已经向自己张开——这也许是经历了这场癫狂的英镑阻击战留下的后遗症罢了。


相关文章

  • 索罗斯4场战役
  • 英镑危机,净赚10亿 1992年,德国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德国的官方货币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也因此不断攀升.德国春风得意,英国经济却一直处于不景气的境地,它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德国政府却因为财政上出现了巨额赤字,担忧引发通货 ...查看


  • 乔治_索罗斯金融大鳄的中国之行
  • 对话 中国商人·大家金融大鳄的中国之行 他是国际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一位人士,他同样是饱受争议的一位人士.乔治· 索罗斯,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1947年移居英国并毕业于英国 伦敦学院,1956年,索罗斯前往美国,开始建 ...查看


  • MPACC案例(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量子基金
  • 西安理工大学 MPA CC 课程案例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课程名称: 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 任课教师: 张 博 ...查看


  • 国际金融计算题
  • 国际金融计算题 一.计算 1.汇率的表示及意义 A/B=A兑B=1单位A 换若干B A 是单位货币→直接判断:数小,价低 B 是计价货币→思路相反:数小,价高 对于报价行:低买贵卖:对于客户:贵买低卖 2.名义汇率R 与实际汇率e 之间的关 ...查看


  • 外汇市场参与者
  • Forex 食物链 正如它可以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范围监控货币对时,错过了更深层次的市场发展走势,它也可以很容易您过分关注您开仓存在微小的价格波动时,忽略了更多外汇,交易生态系统. 外汇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各种庄家的世界,从如您一样的独立交易者, ...查看


  • 盘点里约奥运会奖牌奖金 英国0英镑
  • 8月15日,美国华裔游泳健将倪家骏(Nathan Adrian)展示在里约奥运夺得的四枚奖牌. 2016年里约奥运在各国运动健将的期许中开幕,经历16天的激烈竞技之后落幕,不同的是,各国国家的运动员都或多或少的揣著奖牌回到各自国家.而手里的 ...查看


  • "大满贯"赛事
  • "大满贯"赛事 1,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成立于1905年,每年1-2月份举行(墨尔本)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四大公开赛中最迟创建的赛事.第一次比赛是在1905年墨尔本的威尔霍斯曼板球场举行的.其中,男子比赛创建于1905 ...查看


  • 全球十大俱乐部
  • 全球十大顶级俱乐部门槛究竟有多高! 高端俱乐部(会所)具有较高的入会门槛和严格的资格审核制度,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但并非仅仅欢迎有钱的土豪,这里汇聚了各个领域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名流.精英和王室贵族,是权贵的始发站,富豪的聚集地,会员身份成 ...查看


  • 欧洲国家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最新排名
  • 欧洲国家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最新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摩纳哥 列支敦士登 卢森堡 挪威 瑞士 梵蒂冈 人均GDP (美 元) 153177 143151 107206 97254 79033 70670 地理位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