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线运动
[v2.0 ] -- 2014.7
1、质点 位移和时间
a. 参照物 参考系 b. 理想模型 质点 c. 位移与路程 d. 标量与矢量 e. 时间与时刻
题组:
a. (1)以某商厦中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为参照物,电梯中的人的运动及商厦一楼柜台的运动是( ) A、静止,静止 B、静止,向上匀速运动 C、向上匀速运动,静止 D、静止,向下匀速运动
b. (2)关于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化模型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
B、质点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都是理想化模型 C、由理想化模型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一般没有实际意义
D、理想化模型就是在研究中忽略次要因素,比如研究乒乓球比赛时忽略乒乓球的旋转
c. (3)在分析某同学一次上学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位移大小肯定小于其路程 B、该同学所经历的实际路径不影响其位移
C、若同学原路返回,与上学过程相比,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D、若同学原路返回,与上学过程相比,路程、位移均不同
d. (4)关于标量和矢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是矢量,功率是标量
B、矢量有单位,而标量没有单位
C、同一直线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D、矢量的正负号一般表示矢量方向
e. (5)试在时间轴上分别用线段或者点表示下列时间或时刻:
A、第4秒末; B、第3秒; C、前3秒; D、第6秒初;
2、匀速直线运动
a. 速度 速度的单位 b.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c.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s-t图) d.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v-t图)
)
)
)
题组:
a. (1)请估算以下数据:(可写范围) 人的走路速度 ________________ m/s 自行车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m/s
一般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km/h
b. (2)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 _____________,其中速度为__________(填“标”、“矢”)量。
c. (3)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实际运动的s-t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质点从原点出发
B、第2秒内速度为3m/s
C、整个过程质点的运动发生了反向
D、1秒末至3秒末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B、无法判断甲、乙是否有相同出发点 C、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b. 瞬时速度 (瞬时)速率 c. 等效替代法 d. 无限逼近思想
题组:
a. b. d. (1)关于速度和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
D、速率等于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率
c. (2)简述高中涉及等效替代思想的物理概念或物理模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数字化信息系统(DIS)
a. DIS结构
b. 位移传感器及其原理
c. 用DIS测定位移和(平均)速度 用DIS测定加速度 d. 用DIS测定瞬时速度
题组:
a.(1)DIS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部分组成。
b.(2)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在工作时,发出_________脉冲和_________脉冲,计算机根据两个脉冲的时间差及空气中的声速计算出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
c.(3)描绘“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d.(4)描绘“用DIS测定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5、加速度
a. 速度变化量 速度变化率 b. 加速度 c. 比值定义法
d.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题组:
a.(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质点初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质点末速度方向相同 C、速度变化率越大,说明质点速度变化越快 D、速度变化率越大,说明质点位移变化越快 b.(2)由公式可知:(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C、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率 D、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c.(3)说出你所知道的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d.(4)以下关于速度与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有( )
A、速度描述的是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B、速度越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也越大
C、某物体的速度在减小,而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D、速度为不为零、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6、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加速直线运动
a. 匀加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基本规律 b. 微元累积思想方法 c. 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
题组:
a.(1)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 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前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通过2m
b.(2)列举高中阶段涉及微元累积思想的物理概念。
c.(3)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两物体相遇
B、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甲的速度变化率大于乙的速度变化率 D、第1秒内,甲的位移为2m
(2)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
a
.
b. 中间时刻速度与中间位置速度 c.
d. 用DIS测定加速度
题组:
a .(1)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在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第4秒内的位移是______m.,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b.(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
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 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 v2 C、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c.(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 )
A、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第2s末的速度为8 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D、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d.(4)描绘“用DIS测定加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3)匀减速直线运动
a. 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图像
题组:
a .(1)汽车以一已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当司机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若刹车时加速度已知,求汽车刹车后前进的距离,最简捷的公式是 ( )
b(.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其中t2=2t1,v2=2v1则( )
A、在t1 时刻甲物体在前 B、在t2 时刻乙物体在前 C、甲与乙加速度相等
D、两线交点表示甲乙两物体相遇
7、自由落体运动
a. 自由落体运动概念、条件、性质 b.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c. 重力加速度
d.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题组:
a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b.(2)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_, 物体落
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c.(3)以下关于重力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加速度为矢量,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B、地球表面任一位置的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均相等 C、重力加速度方向就是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量方向 D、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d.(4)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过程中,伽利略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
B、伽利略利用反证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C、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和数学推理直接地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D、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没有阻力的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
8、竖直上抛运动
a. 竖直上抛运动概念、条件、性质 b. 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c.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题组:
a .(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运动是指把物体向上竖直抛出的运动 B、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随时间逐渐增大 D、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运动
b.(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c.(3)一个竖直上抛的物体经4s落回原处,则:
(1)经2s物体的速度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2)经过3s速度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限时训练:(25分钟)
1、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v0v
2vv
C、 v0
2
A、 v
B、 v
v0v
2
D.无法确定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t1时刻a车的位移大于b车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D.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3、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以抛出时t=0,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象,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
5、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6、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7、两个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物块间的距离d =170m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现令它们分别以初速度v1=10m/s和v2=2m/s相向运动,经过时间t=20s,两物块相遇,试求:两物块相遇时m1的速度。
某同学解答过程如下:
由于两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块加速度相同,设为a。
11
相遇时,两物块位移大小之和为d,有d(v1tat2)(v2tat2)
22
代入数据得a的大小,再由运动学公式vtv0at求得两物块相遇时m1的速度。 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根据上述列式求出结果;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原因并求出正确结果。
学习笔记
时间:______________
一、直线运动
[v2.0 ] -- 2014.7
1、质点 位移和时间
a. 参照物 参考系 b. 理想模型 质点 c. 位移与路程 d. 标量与矢量 e. 时间与时刻
题组:
a. (1)以某商厦中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为参照物,电梯中的人的运动及商厦一楼柜台的运动是( ) A、静止,静止 B、静止,向上匀速运动 C、向上匀速运动,静止 D、静止,向下匀速运动
b. (2)关于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化模型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
B、质点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都是理想化模型 C、由理想化模型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一般没有实际意义
D、理想化模型就是在研究中忽略次要因素,比如研究乒乓球比赛时忽略乒乓球的旋转
c. (3)在分析某同学一次上学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位移大小肯定小于其路程 B、该同学所经历的实际路径不影响其位移
C、若同学原路返回,与上学过程相比,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D、若同学原路返回,与上学过程相比,路程、位移均不同
d. (4)关于标量和矢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是矢量,功率是标量
B、矢量有单位,而标量没有单位
C、同一直线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D、矢量的正负号一般表示矢量方向
e. (5)试在时间轴上分别用线段或者点表示下列时间或时刻:
A、第4秒末; B、第3秒; C、前3秒; D、第6秒初;
2、匀速直线运动
a. 速度 速度的单位 b.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c.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s-t图) d.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v-t图)
)
)
)
题组:
a. (1)请估算以下数据:(可写范围) 人的走路速度 ________________ m/s 自行车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m/s
一般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km/h
b. (2)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 _____________,其中速度为__________(填“标”、“矢”)量。
c. (3)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实际运动的s-t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质点从原点出发
B、第2秒内速度为3m/s
C、整个过程质点的运动发生了反向
D、1秒末至3秒末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B、无法判断甲、乙是否有相同出发点 C、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b. 瞬时速度 (瞬时)速率 c. 等效替代法 d. 无限逼近思想
题组:
a. b. d. (1)关于速度和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
D、速率等于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率
c. (2)简述高中涉及等效替代思想的物理概念或物理模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数字化信息系统(DIS)
a. DIS结构
b. 位移传感器及其原理
c. 用DIS测定位移和(平均)速度 用DIS测定加速度 d. 用DIS测定瞬时速度
题组:
a.(1)DIS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部分组成。
b.(2)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在工作时,发出_________脉冲和_________脉冲,计算机根据两个脉冲的时间差及空气中的声速计算出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
c.(3)描绘“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d.(4)描绘“用DIS测定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5、加速度
a. 速度变化量 速度变化率 b. 加速度 c. 比值定义法
d.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题组:
a.(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质点初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质点末速度方向相同 C、速度变化率越大,说明质点速度变化越快 D、速度变化率越大,说明质点位移变化越快 b.(2)由公式可知:(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C、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率 D、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c.(3)说出你所知道的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d.(4)以下关于速度与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有( )
A、速度描述的是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B、速度越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也越大
C、某物体的速度在减小,而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D、速度为不为零、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6、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加速直线运动
a. 匀加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基本规律 b. 微元累积思想方法 c. 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
题组:
a.(1)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 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前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通过2m
b.(2)列举高中阶段涉及微元累积思想的物理概念。
c.(3)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两物体相遇
B、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甲的速度变化率大于乙的速度变化率 D、第1秒内,甲的位移为2m
(2)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
a
.
b. 中间时刻速度与中间位置速度 c.
d. 用DIS测定加速度
题组:
a .(1)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在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第4秒内的位移是______m.,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b.(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
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 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 v2 C、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c.(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 )
A、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第2s末的速度为8 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D、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d.(4)描绘“用DIS测定加速度”实验装置图,并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3)匀减速直线运动
a. 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图像
题组:
a .(1)汽车以一已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当司机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若刹车时加速度已知,求汽车刹车后前进的距离,最简捷的公式是 ( )
b(.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其中t2=2t1,v2=2v1则( )
A、在t1 时刻甲物体在前 B、在t2 时刻乙物体在前 C、甲与乙加速度相等
D、两线交点表示甲乙两物体相遇
7、自由落体运动
a. 自由落体运动概念、条件、性质 b.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c. 重力加速度
d.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题组:
a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b.(2)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_, 物体落
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c.(3)以下关于重力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加速度为矢量,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B、地球表面任一位置的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均相等 C、重力加速度方向就是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量方向 D、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d.(4)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过程中,伽利略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
B、伽利略利用反证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C、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和数学推理直接地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D、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没有阻力的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
8、竖直上抛运动
a. 竖直上抛运动概念、条件、性质 b. 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c.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题组:
a .(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运动是指把物体向上竖直抛出的运动 B、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随时间逐渐增大 D、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运动
b.(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c.(3)一个竖直上抛的物体经4s落回原处,则:
(1)经2s物体的速度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2)经过3s速度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限时训练:(25分钟)
1、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v0v
2vv
C、 v0
2
A、 v
B、 v
v0v
2
D.无法确定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t1时刻a车的位移大于b车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D.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3、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以抛出时t=0,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象,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
5、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6、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7、两个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物块间的距离d =170m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现令它们分别以初速度v1=10m/s和v2=2m/s相向运动,经过时间t=20s,两物块相遇,试求:两物块相遇时m1的速度。
某同学解答过程如下:
由于两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块加速度相同,设为a。
11
相遇时,两物块位移大小之和为d,有d(v1tat2)(v2tat2)
22
代入数据得a的大小,再由运动学公式vtv0at求得两物块相遇时m1的速度。 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根据上述列式求出结果;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原因并求出正确结果。
学习笔记
时间: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