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培养基的配置

LB培养基配方

成分表(1L溶液中):

Tryptone(胰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5g,

NaCl(氯化钠):10g

若配置固体培养基,则再加入15g Agar(琼脂)

液态培养基:

根据《分子克隆实验指南》(J.萨姆布鲁克 D.W.拉塞尔著)配制每升培养基,应该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

胰化蛋白胨 10g

酵母提取物 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5mol/LNaOH调pH至7.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

LB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的名称,生化分子实验中一般用该培养基来预培养菌种,使菌种成倍扩增,达到使用要求.培养的菌种一般是经过改造的无法在外界环境单独存活和扩增的工程菌.通过培养工程菌,我们可以表达大量的外源蛋白,也可以拿到带有外源基因的质粒,工程菌的有效扩增是生化分子实验的基础.

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胰蛋白胨(Tryptone) 10g/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L

氯化钠(NaCl) 10g/L

另外根据经验值用NaOH调节该培养基的pH,使其达到7.4(该pH适合目前使用最广的原核表达菌种E.coli的生长)

LB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2.通过对LB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基本原理

LB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它含有酵母提取物、蛋白胨和NaCl。其中酵母提取物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磷酸盐、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而NaCl提供无机盐。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琼脂在常用浓度下96℃时溶化,一般实际应用时在沸水浴中或下面垫以石棉网煮沸溶化,以免琼脂烧焦。琼脂在40℃时凝固,通常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根据琼脂的质量和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酵母提取物 5g

蛋白胨 10g

NaCl 5g

水 1000mL

pH 7.4~7.6

三、器材

酵母提取物,蛋白胨, NaCl,琼脂;

1mol/L NaOH, 1mol/L HCl;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

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 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4.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5.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6.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7.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8.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将试管棉塞端搁在玻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9.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LB培养基配方

成分表(1L溶液中):

Tryptone(胰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5g,

NaCl(氯化钠):10g

若配置固体培养基,则再加入15g Agar(琼脂)

液态培养基:

根据《分子克隆实验指南》(J.萨姆布鲁克 D.W.拉塞尔著)配制每升培养基,应该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

胰化蛋白胨 10g

酵母提取物 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5mol/LNaOH调pH至7.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

LB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的名称,生化分子实验中一般用该培养基来预培养菌种,使菌种成倍扩增,达到使用要求.培养的菌种一般是经过改造的无法在外界环境单独存活和扩增的工程菌.通过培养工程菌,我们可以表达大量的外源蛋白,也可以拿到带有外源基因的质粒,工程菌的有效扩增是生化分子实验的基础.

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胰蛋白胨(Tryptone) 10g/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L

氯化钠(NaCl) 10g/L

另外根据经验值用NaOH调节该培养基的pH,使其达到7.4(该pH适合目前使用最广的原核表达菌种E.coli的生长)

LB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2.通过对LB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基本原理

LB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它含有酵母提取物、蛋白胨和NaCl。其中酵母提取物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磷酸盐、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而NaCl提供无机盐。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琼脂在常用浓度下96℃时溶化,一般实际应用时在沸水浴中或下面垫以石棉网煮沸溶化,以免琼脂烧焦。琼脂在40℃时凝固,通常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根据琼脂的质量和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酵母提取物 5g

蛋白胨 10g

NaCl 5g

水 1000mL

pH 7.4~7.6

三、器材

酵母提取物,蛋白胨, NaCl,琼脂;

1mol/L NaOH, 1mol/L HCl;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

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 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4.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5.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6.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7.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8.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将试管棉塞端搁在玻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9.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相关文章

  • 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 题作学专学 干旱胁迫下小麦过氧化物酶目 活性的变化 者 院 业 号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二〇一三年六月五日 指导教师 干旱胁迫下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摘 要 以豫麦69种子为材料,利用沙基培养法培养小麦 ...查看


  • a-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系 部 生物与化工工程系 专 业 名 称 酿 酒 技 术 班 级 酿 酒11103 姓 名 王梦韵 李艳梅 严红俊 学 号 201117315 201117404 201117346 指 导 教 ...查看


  •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 ...查看


  • 园艺植物栽培学
  • 栽培学 一:绪论 园艺:园艺植物生产的技艺,只要是栽培管理技术 园艺学: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长发育.栽培管理.贮运加工或造型造景等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在我过园艺学是一级学科. 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研 ...查看


  • 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转化方法
  • 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转化方法 制备转化用的农杆菌菌液 准备: 1.灭菌 试管 400毫升细长烧杯2瓶,离心瓶4-6个(250ml). 2.试剂:YEP 1200ml(每瓶300ml 共4瓶)+Kan 1;1000,Rif1:500. 1/ ...查看


  • 园林植物论文
  • 自拟题目字型号:(三号黑体居中)校园植物应用效果探讨 姓名 学号 摘要(小三黑体居中) 每天深处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中,你可曾细心留意路过的一棵树是否抽出新芽,身边的一株花是否含苞待放?校园中的植物不仅为校园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也为我 ...查看


  • 培养土配方,大棚种植
  • 温室育苗营养土的配置方法 配制营养土的要求:一是疏松通气好:二是肥沃,营养齐全: 三是酸碱度适宜,一般pH在6.5-7之间,其中不含对蔬菜幼苗有害的物质和盐分:四是不含可能危及幼苗的病原菌和害虫(包括卵). 营养土配制:配制播种床用的营养土 ...查看


  • 植物营养研究法考题04年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营养研究法A 姓名: 学年学期:2004-1 学号: 考试时间:2004-05-28 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方差分析 2.统计数 3.交互作用 4.灭菌培养 ...查看


  • 恶臭假单胞菌株HZ_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研究_梁建根
  • 浙江农业学报ActaAgriculturaeZhejiangensis20(4):266~269,2008 恶臭假单胞菌株HZ-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研究 梁建根,施跃峰,竺利红,吴吉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