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上-----日出
昏线上-----日落
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
④晨昏圈除了春秋分日外,总是和出现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的纬线圈相切。 ⑤相对于地球自转,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运动。
2、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
⑴、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昏线:昼半球晨线:夜半球夜半球 昼半球
0 ⑵、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口诀):左夜晨,右夜昏(侧视图)
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低纬度,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处。晨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
⑷、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①切点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 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②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处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所以切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
A. 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昼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子线)的为0时或24时;
B. 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夜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午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③纬线上昼弧的中心点为12点,夜弧的中心点为0点。
⑸、交点、切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
①两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180;
②两切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180
③交点与两侧的任一切点的经差为90,地方时相差6小时。
⑹、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夹角为0,(二分日),最大夹角为2326`,(二至日),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与切点所在纬度数互余。
3、晨昏线在光照图中的运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南北半球、经度的分布
[例1] 读图1,回答: 00000
00
1
①若OA 为昏线,地球沿_____时针运动,
此图为_____半球,B 点经度为______;
②若OA 为晨线,地球沿_____时针运动,
此图为____半球,B 点经度为_____。
(2)、确定地方时
[例2] 读图2,回答:
①A 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此日昼长_____小时,B 点此刻为____时。
(3)、确定太阳直射点坐标
②此刻,太阳直射点坐标为________
(4)、确定季节
③此时,可能为 ( )
A .3月 B.4月 C.6月 D.9月
(5)、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④出现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
(6)、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⑤A 地_____时日出,B 地____时日落
公式:日出时间=12-1/2昼长; 日落时间=12+1/2昼长
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时(以上时间均为当地地方时)
(7)、确定昼长、夜长
⑥ B地昼长为_____小时。
公式:昼长+夜长=24小时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弧弧度/15
夜长=日出时间的2倍=夜弧弧度/15
注意:
1. 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均相同。同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反对称,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2. 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8)、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 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E. 从晨(昏) 线与赤道的交点经度东移(西移)90°经度.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 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
0000E 图2
(9)、某地纬度的计算
①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②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
③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 小时,而南(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也是X 小时,当地纬度即与上述纬度相同,半球相反。
4. 晨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线: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①自然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的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练习:
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C )
A .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 .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2. 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 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 的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点,
B .经线OC 与昏线BC 的夹角为66°34′
C .A 的经度为45°E,地方时为6点
D .晨线AB 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23°26′
(2)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 (C )
A .AB 为昏线
B .BC 为晨线
C .晨昏线ABC 的长度大约等于OQ 的2倍
D .圆弧APC 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 都早一天
3.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所作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 .M 的地方时为6时,P 为12时
B .N 的地方时为6时,②为12时
C .②地的昼长比①长
D .P 的时刻比M 的时刻早
(2)此时 (C )
A .PM 为昏线,PN 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右图中弧线ABC 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此时在距离B 地正南方2775 km 的某地凭肉眼可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则关于该图此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73°N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
B .A 点的地方时为18点
C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00°W ,17°S)
D .此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为73°
5.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1判断:甲地时间(C )
A .15时 B.9时
C .3时 D.12时
晨昏线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上-----日出
昏线上-----日落
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
④晨昏圈除了春秋分日外,总是和出现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的纬线圈相切。 ⑤相对于地球自转,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运动。
2、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
⑴、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昏线:昼半球晨线:夜半球夜半球 昼半球
0 ⑵、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口诀):左夜晨,右夜昏(侧视图)
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低纬度,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处。晨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
⑷、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①切点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 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②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处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所以切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
A. 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昼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子线)的为0时或24时;
B. 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夜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午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③纬线上昼弧的中心点为12点,夜弧的中心点为0点。
⑸、交点、切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
①两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180;
②两切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180
③交点与两侧的任一切点的经差为90,地方时相差6小时。
⑹、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夹角为0,(二分日),最大夹角为2326`,(二至日),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与切点所在纬度数互余。
3、晨昏线在光照图中的运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南北半球、经度的分布
[例1] 读图1,回答: 00000
00
1
①若OA 为昏线,地球沿_____时针运动,
此图为_____半球,B 点经度为______;
②若OA 为晨线,地球沿_____时针运动,
此图为____半球,B 点经度为_____。
(2)、确定地方时
[例2] 读图2,回答:
①A 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此日昼长_____小时,B 点此刻为____时。
(3)、确定太阳直射点坐标
②此刻,太阳直射点坐标为________
(4)、确定季节
③此时,可能为 ( )
A .3月 B.4月 C.6月 D.9月
(5)、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④出现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
(6)、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⑤A 地_____时日出,B 地____时日落
公式:日出时间=12-1/2昼长; 日落时间=12+1/2昼长
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时(以上时间均为当地地方时)
(7)、确定昼长、夜长
⑥ B地昼长为_____小时。
公式:昼长+夜长=24小时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弧弧度/15
夜长=日出时间的2倍=夜弧弧度/15
注意:
1. 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均相同。同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反对称,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2. 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8)、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 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E. 从晨(昏) 线与赤道的交点经度东移(西移)90°经度.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 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
0000E 图2
(9)、某地纬度的计算
①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②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
③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 小时,而南(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也是X 小时,当地纬度即与上述纬度相同,半球相反。
4. 晨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线: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①自然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的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练习:
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C )
A .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 .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2. 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 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 的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点,
B .经线OC 与昏线BC 的夹角为66°34′
C .A 的经度为45°E,地方时为6点
D .晨线AB 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23°26′
(2)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 (C )
A .AB 为昏线
B .BC 为晨线
C .晨昏线ABC 的长度大约等于OQ 的2倍
D .圆弧APC 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 都早一天
3.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所作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 .M 的地方时为6时,P 为12时
B .N 的地方时为6时,②为12时
C .②地的昼长比①长
D .P 的时刻比M 的时刻早
(2)此时 (C )
A .PM 为昏线,PN 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右图中弧线ABC 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此时在距离B 地正南方2775 km 的某地凭肉眼可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则关于该图此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73°N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
B .A 点的地方时为18点
C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00°W ,17°S)
D .此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为73°
5.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1判断:甲地时间(C )
A .15时 B.9时
C .3时 D.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