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铝合金轮毂的液态模锻

轿车铝合金轮毂的液态模锻

2007-4-25 14:05:55 【文章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原作者:张广安 吴树迎 李玉书 李义

  一、引言

  铝合金轮毂是钢质轮毂的换代产品,它具有质量轻、导热快、美观华贵、节能安全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轿车及其它轻型客车上。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配件需求量的增加,市场容量十分可观。目前国内外制造铝合金轮毂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锻造法,其中国外最先进的工艺是由连铸工序和三个锻造工序组成,该法虽然质量好,但成品率只有50%左右,价格昂贵。另一类是铸造法,分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重力铸造法产品中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严重,机械强度低,成品率低,国外已经淘汰。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低压铸造法,该法产品质量和成品率都有一定提高,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太大,从国外引进年产30万件的设备需投资亿元以上。采用液态模锻法,使铝合金在高压下结晶,并在结晶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变形,消除了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产品既具有接近锻件的优良机械性能,又有精铸件一次精密成型的高效率、高精度,且投资大大低于低压铸造法。

  二、轮毂的工艺特点及工艺关键

  轮毂是一个如图1所示的零件,类似一个较浅的杯形件,壁较薄,壁厚基本均匀,轮缘直径较大,高度适中,基本适合液态模锻工艺。制造的主要困难在于采用直接液态模锻法时,轮缘与原浇注液面之间容易形成较深的冷隔,必须采取措施避免。

图1

  影响工件内部结晶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关键是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控制,而影响温度场的因素又较多,因此必须通过试验和计算找到比较理想的温度——时间曲线。而应力场直接关系到工件中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的消除,必须确定合适的应力场分布,为获得高质量的工件打下基础。

  三、模具设计及成形条件的确定

  1.模具设计

  考虑到工件表面可能出现夹杂等缺陷,厚度尺寸必须留有一定的机加工余量,所以在零件图厚度尺寸上单边加放0.5mm,并取拔模斜度1.5°,绘出锻件图。以该图为依据设计模具。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必须采取直接液态模锻法,凹模采取垂直分型面,以便工件出模。采用垂直分模就必须有水平方向锁紧装置,考虑到设备条件限制,因此采用锥形护环锁紧装置,见图2中件3。工作时,在件4、6、8组成的凹模中浇注金属后,上模下行,件3首先压紧件4、8形成锁模,随后凸模6加压成形,保压后,凸模6随上模上行,件3在弹簧作用下仍压紧4、8,以便凸

模脱模,弹簧压紧力应大于凸模脱模力,最后件2带动件3上行,件4、8分开取出工件。由于是试验模具,导向主要靠设备导向。合模行程由加压力控制,这样可能会给轮辐部分厚度尺寸带来误差,但并不影响试验效果却大大简化了定量浇注装置。

图2

  2.成形工艺条件的确定

  (1)铝合金的熔炼及模具准备

  轮毂工作时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常用铝—硅合金制造。选用ZL107合金,电炉熔炼,以便比较准确地控制熔炼温度,并最好进行精炼除气处理。由于金属充填距离较长,为了增加充填性,浇注温度提高到730℃,模具工作前应预热到310℃,采用电阻丝加热,预热同时涂润滑剂,以便顺利脱模。采用石墨+机油为润滑剂,为了保证均匀,最好采用喷涂。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太高,会使工件表面粗糙甚至粘焊,温度过低,金属冷却太快,给充填成形造成困难。

  (2)浇注与加压

  液态模锻时没有浇口和冒口,所以要比较精确地定量浇注。采用漏斗浇注,漏斗需加热至与金属液相近的温度,进行“底注”,以避免金属液喷溅到模具上造成缺陷。由于工件平面尺寸较大,散热较快,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浇注完毕,大型液压机速度较慢,快速下行转入工作加压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浇注后让凸模尽快下行,使开始加压时间控制在5-8s,加压速度在0.1m/s左右。速度太快会使金属液向外喷溅,造成浇不足。加压压力要大于100MPa,这是由于轮缘有一定高度,压力太低,会在轮缘与轮辐的连接部分压力不足,机械性能较差。保压时间约10s,冷却时间在15-20s,保压冷却时间太长,工件温度过低,会使脱模力大幅度增加,脱模困难甚至造成工件收缩破裂。

  3.环形冷隔的处理

  直接液态模锻时部分金属液上移充型,它与原金属液面之间形成一圈冷隔,这种冷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提高浇注温度与模具预热温度,缩短开始加压时间后,冷隔有所减轻,但无法完全避免,仍有1-1.5mm深冷隔,如图3所示。为此,在模具上冷隔形成的高度开一个R2的半圆弧,使冷隔形成在突起的圆弧上,在机加工工序切除,这样就完全消除了冷隔的影响。

图3

  四、轮毂机械性能的检测

  为了检测轮毂的机械性能,首先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条件为515±5℃保温6h淬火,175±5℃保温6h回火,并加工成试件。检测结果如表1所列。

表1液态模锻轮毂力学性能

-

试件号

σb(MPa)

δ(%)

HB

液态模锻

1

314

7.4

110

2

327

7.1

104

3

321

7.0

113

平均值

321

7.2

109

低压铸造

-

245

2.5

90

  五、

结论

  (1)汽车铝合金轮毂的液态模锻工艺可行,产品性能优于目前的制造方法。

  (2)该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材料利用率高,产品成本低。

  (3)工艺过程容易实现自动化,适于汽车配件的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液态模锻.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2]齐胚骧.挤压铸造.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3]周大隽等.液态模锻技术的应用及新发展.锻压技术,1993,18(5).

  [4]大泽佳郎.汽车铝合金锻件现状.锻压技术.1993,18(6).

信息来源: 佳工机电网

轿车铝合金轮毂的液态模锻

2007-4-25 14:05:55 【文章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原作者:张广安 吴树迎 李玉书 李义

  一、引言

  铝合金轮毂是钢质轮毂的换代产品,它具有质量轻、导热快、美观华贵、节能安全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轿车及其它轻型客车上。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配件需求量的增加,市场容量十分可观。目前国内外制造铝合金轮毂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锻造法,其中国外最先进的工艺是由连铸工序和三个锻造工序组成,该法虽然质量好,但成品率只有50%左右,价格昂贵。另一类是铸造法,分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重力铸造法产品中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严重,机械强度低,成品率低,国外已经淘汰。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低压铸造法,该法产品质量和成品率都有一定提高,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太大,从国外引进年产30万件的设备需投资亿元以上。采用液态模锻法,使铝合金在高压下结晶,并在结晶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变形,消除了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产品既具有接近锻件的优良机械性能,又有精铸件一次精密成型的高效率、高精度,且投资大大低于低压铸造法。

  二、轮毂的工艺特点及工艺关键

  轮毂是一个如图1所示的零件,类似一个较浅的杯形件,壁较薄,壁厚基本均匀,轮缘直径较大,高度适中,基本适合液态模锻工艺。制造的主要困难在于采用直接液态模锻法时,轮缘与原浇注液面之间容易形成较深的冷隔,必须采取措施避免。

图1

  影响工件内部结晶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关键是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控制,而影响温度场的因素又较多,因此必须通过试验和计算找到比较理想的温度——时间曲线。而应力场直接关系到工件中缩孔、疏松、气孔等缺陷的消除,必须确定合适的应力场分布,为获得高质量的工件打下基础。

  三、模具设计及成形条件的确定

  1.模具设计

  考虑到工件表面可能出现夹杂等缺陷,厚度尺寸必须留有一定的机加工余量,所以在零件图厚度尺寸上单边加放0.5mm,并取拔模斜度1.5°,绘出锻件图。以该图为依据设计模具。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必须采取直接液态模锻法,凹模采取垂直分型面,以便工件出模。采用垂直分模就必须有水平方向锁紧装置,考虑到设备条件限制,因此采用锥形护环锁紧装置,见图2中件3。工作时,在件4、6、8组成的凹模中浇注金属后,上模下行,件3首先压紧件4、8形成锁模,随后凸模6加压成形,保压后,凸模6随上模上行,件3在弹簧作用下仍压紧4、8,以便凸

模脱模,弹簧压紧力应大于凸模脱模力,最后件2带动件3上行,件4、8分开取出工件。由于是试验模具,导向主要靠设备导向。合模行程由加压力控制,这样可能会给轮辐部分厚度尺寸带来误差,但并不影响试验效果却大大简化了定量浇注装置。

图2

  2.成形工艺条件的确定

  (1)铝合金的熔炼及模具准备

  轮毂工作时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常用铝—硅合金制造。选用ZL107合金,电炉熔炼,以便比较准确地控制熔炼温度,并最好进行精炼除气处理。由于金属充填距离较长,为了增加充填性,浇注温度提高到730℃,模具工作前应预热到310℃,采用电阻丝加热,预热同时涂润滑剂,以便顺利脱模。采用石墨+机油为润滑剂,为了保证均匀,最好采用喷涂。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太高,会使工件表面粗糙甚至粘焊,温度过低,金属冷却太快,给充填成形造成困难。

  (2)浇注与加压

  液态模锻时没有浇口和冒口,所以要比较精确地定量浇注。采用漏斗浇注,漏斗需加热至与金属液相近的温度,进行“底注”,以避免金属液喷溅到模具上造成缺陷。由于工件平面尺寸较大,散热较快,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浇注完毕,大型液压机速度较慢,快速下行转入工作加压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浇注后让凸模尽快下行,使开始加压时间控制在5-8s,加压速度在0.1m/s左右。速度太快会使金属液向外喷溅,造成浇不足。加压压力要大于100MPa,这是由于轮缘有一定高度,压力太低,会在轮缘与轮辐的连接部分压力不足,机械性能较差。保压时间约10s,冷却时间在15-20s,保压冷却时间太长,工件温度过低,会使脱模力大幅度增加,脱模困难甚至造成工件收缩破裂。

  3.环形冷隔的处理

  直接液态模锻时部分金属液上移充型,它与原金属液面之间形成一圈冷隔,这种冷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提高浇注温度与模具预热温度,缩短开始加压时间后,冷隔有所减轻,但无法完全避免,仍有1-1.5mm深冷隔,如图3所示。为此,在模具上冷隔形成的高度开一个R2的半圆弧,使冷隔形成在突起的圆弧上,在机加工工序切除,这样就完全消除了冷隔的影响。

图3

  四、轮毂机械性能的检测

  为了检测轮毂的机械性能,首先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条件为515±5℃保温6h淬火,175±5℃保温6h回火,并加工成试件。检测结果如表1所列。

表1液态模锻轮毂力学性能

-

试件号

σb(MPa)

δ(%)

HB

液态模锻

1

314

7.4

110

2

327

7.1

104

3

321

7.0

113

平均值

321

7.2

109

低压铸造

-

245

2.5

90

  五、

结论

  (1)汽车铝合金轮毂的液态模锻工艺可行,产品性能优于目前的制造方法。

  (2)该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材料利用率高,产品成本低。

  (3)工艺过程容易实现自动化,适于汽车配件的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液态模锻.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2]齐胚骧.挤压铸造.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3]周大隽等.液态模锻技术的应用及新发展.锻压技术,1993,18(5).

  [4]大泽佳郎.汽车铝合金锻件现状.锻压技术.1993,18(6).

信息来源: 佳工机电网


相关文章

  • 一文了解铝合金轮毂生产工艺
  • 轮毂,别名轮圈,即轮胎内廓用以支撑轮胎的圆桶形.中心装配在轴上的部件.常见的汽车轮毂有钢质轮毂及铝合金质轮毂.钢质轮毂的强度高,常用于大型载重汽车:但钢质轮毂质量重,外形单一,不符合如今低碳.时尚的理念,正逐渐被铝合金轮毂替代. 市场上的轮 ...查看


  •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 裂纹形成原因X+
  • 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就影响裂纹产生的各种因素,如铸件结构.工艺参数.模具温度等进行研究,通过合理控制和调整这些因素,消除裂纹对轮毂铸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铝合金轮毂具有许多钢质轮毂无法比拟的特性,因此铝合 ...查看


  • 现代材料加工方法答案
  • 第1章 概述 1. 掌握材料的各种分类方法 ① 按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 按性能特征分: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③ 按用途分: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 ④ 按 ...查看


  • 一拖实习报告
  • 实习时间:2009年8月5日 到2009年8月18日 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一拖简介 2009年8月5日,我们材料学院一行100多人怀着激动的心情由西安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朝古都 ...查看


  • 锻造工艺规程 齿轮 资料
  • 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 1 概述 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又称金属压力加工,它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产生预期的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金属材料固态成形的基本条件:一是成形的金属必须具备可塑性:二是外力的 ...查看


  • 钛及钛合金内部组织及其缺陷
  • 钛及钛合金内部组织及组织缺陷 1)Ti-6Al-2.5Mo-2Cr-0.5Fe-0.3Si α相拉长并有块状,有集中取向和长条晶界 2)Ti-6Al-3Mo-Zr-Si 锻制环坯上的剪切带组织 3) a为棒材中部,有完整的原始β晶界横向高倍 ...查看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考试复习要点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复习资料 13上午九到十一点 一号公教楼407 1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凝固方式:(l )逐层凝固方式 (2)糊状凝固方式 (3)中间凝固方式 影响因素:(l)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 ...查看


  •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第八章 铸造 1. 铸造特点(优缺点). 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铸造是生产机器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液态金属逐步冷却凝固成形. ...查看


  • 铝合金轮毂冲压焊接工艺研究_侯立群
  • DOI :10.14024/j.cnki.1004-244x.20161028.001 第39卷第6期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39No.6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8 10:12:30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