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那个倒转的世界,那里我们整晚醒着 |伊丽莎白·毕肖普

爱智慧订阅号,点击上方即可关注

[小编语]:

我想每个人都曾对失眠有过极为深切的感受,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细闻孤独之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雨果那般的豁达超脱和浪漫情怀,能于旷古的时间流逝中索求宇宙的理解;而令大多数人难以忍受失眠的精神原因大概正在于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孤独之感吧,白日或可凭借它的繁华和喧嚣掩盖藏在其中的人那永不可彼此理解的本质,但在浓稠的失眠的清醒的黑夜里,我们被抛在岸边,完全裸露于深刻的孤独中,这“永不可彼此理解”的微妙感受则于此刻被放大在寂静的气氛里,避无可避,逃无处逃。

而在我们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中,作者利用了镜子和水这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以及层层的物化实现了一种情感上的逃避,逃避在镜子般的梦境里,就像白天的我们逃避进俗世的喧嚣里一样,这个世界随之倒转,左变成右,影子变成实体。黑夜迫使我们找到另一种依靠。

PS1:戳“阅读原文”可分类浏览历史文章。

PS2:回复任意关键词(如“加缪”)可收看相关文章,如无对应内容小编会按时查收并一一回复。

以梦为马,以史明鉴,以智入理。

爱智慧微信订阅号:aizhihui20141004

您的关注是我们的动力!

失眠

伊丽莎白·毕肖普

衣柜镜子里的月亮

面朝一万英里之外

(兴许带点对自己的得意,

可她从不笑,从不)

远离睡眠,

兴许她是白天睡觉的。

在荒芜的宇宙边,

她宁愿让它下地狱去,

她宁愿去到一汪水里,

或一面镜子里,栖居在里面。

把那一份牵挂裹进蛛网

并将它投入井底

那个倒转的世界,

那里左总是右,

那里影子是实实在在的身体,

那里我们整晚醒着,

那里天国是如此肤浅而此时

大海如此深邃,而你爱我。

英文版:

Insomnia

Elizabeth Bishop

The moon in the bureau mirror

looks out a million miles

(and perhaps with pride, at herself,

but she never, never smiles)

far and away beyond sleep, or

perhaps she's a daytime sleeper.

By the Universe deserted,

she'd tell it to go to hell,

and she'd find a body of water,

or a mirror, on which to dwell.

So wrap up care in a cobweb

and drop it down the well

into that world inverted

where left is always right,

where the shadows are really the body,

where we stay awake all night,

where the heavens are shallow as the sea

is now deep, and you love me.

1928

诗人介绍: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了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于哈佛大学。1979年突然去世,享年68岁。

喜欢就分享啦!

爱智慧微信订阅号

aizhihui201004

正因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才要追求思想的无限自由。“爱智慧”将定期为读者推送专业性与思辨性较强的古代历史、哲学类文章,为愿意独立思考的您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每期附现代诗歌一首,聊作消遣。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以梦为马以史明鉴以智入理

点击左下方进入微信小站·浏览历史文章

爱智慧订阅号,点击上方即可关注

[小编语]:

我想每个人都曾对失眠有过极为深切的感受,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细闻孤独之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雨果那般的豁达超脱和浪漫情怀,能于旷古的时间流逝中索求宇宙的理解;而令大多数人难以忍受失眠的精神原因大概正在于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孤独之感吧,白日或可凭借它的繁华和喧嚣掩盖藏在其中的人那永不可彼此理解的本质,但在浓稠的失眠的清醒的黑夜里,我们被抛在岸边,完全裸露于深刻的孤独中,这“永不可彼此理解”的微妙感受则于此刻被放大在寂静的气氛里,避无可避,逃无处逃。

而在我们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中,作者利用了镜子和水这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以及层层的物化实现了一种情感上的逃避,逃避在镜子般的梦境里,就像白天的我们逃避进俗世的喧嚣里一样,这个世界随之倒转,左变成右,影子变成实体。黑夜迫使我们找到另一种依靠。

PS1:戳“阅读原文”可分类浏览历史文章。

PS2:回复任意关键词(如“加缪”)可收看相关文章,如无对应内容小编会按时查收并一一回复。

以梦为马,以史明鉴,以智入理。

爱智慧微信订阅号:aizhihui20141004

您的关注是我们的动力!

失眠

伊丽莎白·毕肖普

衣柜镜子里的月亮

面朝一万英里之外

(兴许带点对自己的得意,

可她从不笑,从不)

远离睡眠,

兴许她是白天睡觉的。

在荒芜的宇宙边,

她宁愿让它下地狱去,

她宁愿去到一汪水里,

或一面镜子里,栖居在里面。

把那一份牵挂裹进蛛网

并将它投入井底

那个倒转的世界,

那里左总是右,

那里影子是实实在在的身体,

那里我们整晚醒着,

那里天国是如此肤浅而此时

大海如此深邃,而你爱我。

英文版:

Insomnia

Elizabeth Bishop

The moon in the bureau mirror

looks out a million miles

(and perhaps with pride, at herself,

but she never, never smiles)

far and away beyond sleep, or

perhaps she's a daytime sleeper.

By the Universe deserted,

she'd tell it to go to hell,

and she'd find a body of water,

or a mirror, on which to dwell.

So wrap up care in a cobweb

and drop it down the well

into that world inverted

where left is always right,

where the shadows are really the body,

where we stay awake all night,

where the heavens are shallow as the sea

is now deep, and you love me.

1928

诗人介绍: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了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于哈佛大学。1979年突然去世,享年68岁。

喜欢就分享啦!

爱智慧微信订阅号

aizhihui201004

正因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才要追求思想的无限自由。“爱智慧”将定期为读者推送专业性与思辨性较强的古代历史、哲学类文章,为愿意独立思考的您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每期附现代诗歌一首,聊作消遣。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以梦为马以史明鉴以智入理

点击左下方进入微信小站·浏览历史文章


相关文章

  • 威廉?莎士比亚.docx
  •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 ...查看


  • [短篇小说]简
  •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河南工业大学 孙营 (河南郑州,450001) 爱情与金钱哪个更重要?在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处于等级分明的时代,年轻人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嫁入豪门,还是在爱情达到一个顶峰之后,顺 ...查看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000字2篇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000字(一) 马克?李维: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作品热销全球45国,累计销量超过2600万册,连续12年蝉联"法国最畅销作家", 拥有让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只看两页书稿,就重金购下电影版权的神奇魅 ...查看


  • 偷影子的人征文
  • 偷影子的人征文 他是一瘦弱小男孩,与母亲在一起相依为命多年.他孤僻,沉默,总是受人欺负.可他能与影子对话,去面对这个隐秘而又悲伤的世界.他能偷别人的影子,能看见他人的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便说出的秘密.那些或羞涩,难堪或孤独的影子里住在另一个 ...查看


  • 胰岛素发展的历史
  • 特别报道:奇迹-胰岛素发现90周年之旅 ) 摄 宇黄(班庭和他的第一任妻子M·罗伯逊(摄于1924年)班庭雕像 奇迹- 胰岛素发现 90 周年之旅 记者◎陈赛 疾病--当然,科学家们也发明了麻醉药.么样,但有了胰岛素之后,他们能改变天气阿司 ...查看


  • 读书考试题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保尔·柯察金和叶尔马琴科第一次见面是在谢廖沙家的园子里. 保尔·柯察金与谢廖沙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车站月台 谢廖沙.冬尼娅是保尔·柯察金的两个好朋友? 2 1 1 1 谢廖沙·勃鲁扎克是保尔·柯察金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 谢 ...查看


  • 我始终怀疑人类汲取教训的能力 | 单读
  • [Book Of The Month]16 世纪的普通人若想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可以去剧院,他们拥有莎士比亚.几百年后的我们,该凭借什么理解这个动荡的世界? 7 月的荐书,主编推荐了<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书中,前大英博物馆馆长 ...查看


  • 傲慢与偏见影评
  • 傲慢与偏见影评 工艺c103 王雪娇 106415 如果,不管怎样,你改变心意的话--我还是必须告诉你.你俘虏了我的灵魂和肉体,我爱--我爱--我爱你!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想和你分离. --<傲慢与偏见> 清晨,雾蒙蒙的,Darc ...查看


  • 演讲的经典句子,哪怕是对消费者的责任感
  • 篇一:演讲的经典句子 我们 是和平年代的军人,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因为在军人眼中,只有战争时期和 准备战争时期,日月轮换,青叶枝黄,当历史的长流再次出现裂痕,战争的硝烟骤然升起, 我们的血影便悄然浮现.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