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肉豆蔻,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藿香的好处药用价值
食用功效
藿香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食谱精选
●藿香槟耥茶:取藿香10克,槟榔2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麦芽30克。水煎当茶饮。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而满,大便烂而臭,食欲减少,纳谷不香等。
●藿香粥:取藿香15克,粳米50克。将藿香洗净,放入钢精锅内,加咸鸭蛋2个,干牡蛎肉100克,大米适量煲粥,连吃2~3日。适宜虚火上炎牙痛者食用。
●三鲜茶:鲜荷叶、鲜藿香、鲜佩兰叶各10克。将上三物洗净、切碎,用滚开水冲泡或稍煮代茶饮用。每日1剂,代茶饮能够和中化湿,升清降浊.
现代研究
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并含有茴香醚、茴香醛等。我国东北产藿香风干材料,全草含挥发油0.54%,并含微量鞣质及苦味质。藿香每100克含热量l89千卡,硫胺素0.O5毫克,钙436毫克,蛋白质l0.5克,核黄素O.54毫克,膳食纤维37.6克,镁264毫克,脂肪5克,烟酸3.5毫克,铁7.4毫克,碳水化合物25.2克,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
小贴士
阴虚火旺者慎用。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肉豆蔻来源于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是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胃寒胀痛、食少呕吐患者的保健佳品。
食谱精选
●豆蔻粥:取肉豆蔻10克,生姜2片,粳米50克。同煮成稀薄粥,作为早晚餐温热食用。有开胃消食,温中下气之功。对一些慢性肠胃不适者,如宿食不消,脘腹隐痛,食欲不振者,可起到药食兼顾之效。
●花椒肉蔻汤:取花椒6克,肉豆蔻10克。用水煎服。用于温中驱寒,涩肠止泻。可治疗慢性肠炎、结肠炎属脾胃虚寒者。
●豆蔻汤:取肉豆蔻(煨)60克,炒甘草16克,炒白面120克,丁香枝3克,炒盐6克。上述各种中药均研为粉末,并和匀。每次服6克,用热水冲服,最好在饭前服用。可温中散寒,理气,治疗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呕吐,呃逆,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等。
食谱精选
肉豆蔻主要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两大类成分,挥发油中主要为单萜烃类、芳香醚类、单萜醇类、酯类等60余种成分。另含肉豆蔻丁香酚,异丁香酚及多种萜烯类化合物。药理作用表明,肉豆蔻所含挥发油,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而有开胃和促进食欲,消胀止痛的功效;但大量服用则有抑制作用,且有较显著的麻醉作用;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对细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醚对正常人有致幻、抗炎作用;肉豆蔻及肉豆蔻醚能增强色胺的作用,体内外试验均对单胺氧化酶有中度的抑制作用。肉豆蔻对MCA和DMB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及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
本品辛温而涩,人中焦,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为治疗虚寒性泻痢之要药。辛香温燥,能温中理脾、行气止痛。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常与木香、干姜、半夏等药同用。临床研究有报道,用煨肉蔻、炒五味子、煨木香、诃子肉、炒吴茱萸共研末,开水调服。治疗慢性腹泻效佳。用肉豆蔻、车前子、诃子、木香各等份,研为细末,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治疗婴儿腹泻,一般1~2 次可愈。
小贴士
湿热泻痢者忌用。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络来源于葫芦科植物丝瓜的果实的维管束。具通络、活血、祛风之功效,适宜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患者食用。
食谱精选
●丝瓜络饮:取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以上七味药,用纱布包裹后,放锅中加水适量,连煎2次,取汁2碗,分早、晚各饮1碗,或代茶频饮。可健脾祛风,悦颜祛斑。
●玉米丝瓜络羹:取玉米100克,丝瓜络50克,橘核10克,鸡蛋1 个。前三物加水熬1小时,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每周2次。可治疗乳腺增生、乳房疼痛。
●金针瓜络蚌肉汤:取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丝瓜络10克。加水适量煎汤,加盐调味。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用10日。可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现代研究
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所含齐墩果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长。
丝瓜络善祛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能人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淤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萎皮、郁金等。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也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有明显效果。又有报道:将丝瓜络糊剂涂于患处,治疗眼部带状疱疹62例,痊愈58例;丝瓜络、夏枯草各30克,甘草l0克,水煎服,治疗甲状腺腺瘤30例,痊愈21例,好转6例;丝瓜络20克,桑皮30克,杏仁15 克,鲜豆浆1碗,煎沸后加白开水1碗,1次顿服,对哮喘、支气管炎等咳喘疗效达90%以上;另治子宫脱垂、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小贴士
熬汤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藿香,肉豆蔻,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藿香的好处药用价值
食用功效
藿香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食谱精选
●藿香槟耥茶:取藿香10克,槟榔2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麦芽30克。水煎当茶饮。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而满,大便烂而臭,食欲减少,纳谷不香等。
●藿香粥:取藿香15克,粳米50克。将藿香洗净,放入钢精锅内,加咸鸭蛋2个,干牡蛎肉100克,大米适量煲粥,连吃2~3日。适宜虚火上炎牙痛者食用。
●三鲜茶:鲜荷叶、鲜藿香、鲜佩兰叶各10克。将上三物洗净、切碎,用滚开水冲泡或稍煮代茶饮用。每日1剂,代茶饮能够和中化湿,升清降浊.
现代研究
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并含有茴香醚、茴香醛等。我国东北产藿香风干材料,全草含挥发油0.54%,并含微量鞣质及苦味质。藿香每100克含热量l89千卡,硫胺素0.O5毫克,钙436毫克,蛋白质l0.5克,核黄素O.54毫克,膳食纤维37.6克,镁264毫克,脂肪5克,烟酸3.5毫克,铁7.4毫克,碳水化合物25.2克,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
小贴士
阴虚火旺者慎用。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肉豆蔻来源于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是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胃寒胀痛、食少呕吐患者的保健佳品。
食谱精选
●豆蔻粥:取肉豆蔻10克,生姜2片,粳米50克。同煮成稀薄粥,作为早晚餐温热食用。有开胃消食,温中下气之功。对一些慢性肠胃不适者,如宿食不消,脘腹隐痛,食欲不振者,可起到药食兼顾之效。
●花椒肉蔻汤:取花椒6克,肉豆蔻10克。用水煎服。用于温中驱寒,涩肠止泻。可治疗慢性肠炎、结肠炎属脾胃虚寒者。
●豆蔻汤:取肉豆蔻(煨)60克,炒甘草16克,炒白面120克,丁香枝3克,炒盐6克。上述各种中药均研为粉末,并和匀。每次服6克,用热水冲服,最好在饭前服用。可温中散寒,理气,治疗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呕吐,呃逆,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等。
食谱精选
肉豆蔻主要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两大类成分,挥发油中主要为单萜烃类、芳香醚类、单萜醇类、酯类等60余种成分。另含肉豆蔻丁香酚,异丁香酚及多种萜烯类化合物。药理作用表明,肉豆蔻所含挥发油,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而有开胃和促进食欲,消胀止痛的功效;但大量服用则有抑制作用,且有较显著的麻醉作用;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对细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醚对正常人有致幻、抗炎作用;肉豆蔻及肉豆蔻醚能增强色胺的作用,体内外试验均对单胺氧化酶有中度的抑制作用。肉豆蔻对MCA和DMB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及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
本品辛温而涩,人中焦,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为治疗虚寒性泻痢之要药。辛香温燥,能温中理脾、行气止痛。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常与木香、干姜、半夏等药同用。临床研究有报道,用煨肉蔻、炒五味子、煨木香、诃子肉、炒吴茱萸共研末,开水调服。治疗慢性腹泻效佳。用肉豆蔻、车前子、诃子、木香各等份,研为细末,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治疗婴儿腹泻,一般1~2 次可愈。
小贴士
湿热泻痢者忌用。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络来源于葫芦科植物丝瓜的果实的维管束。具通络、活血、祛风之功效,适宜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患者食用。
食谱精选
●丝瓜络饮:取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以上七味药,用纱布包裹后,放锅中加水适量,连煎2次,取汁2碗,分早、晚各饮1碗,或代茶频饮。可健脾祛风,悦颜祛斑。
●玉米丝瓜络羹:取玉米100克,丝瓜络50克,橘核10克,鸡蛋1 个。前三物加水熬1小时,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每周2次。可治疗乳腺增生、乳房疼痛。
●金针瓜络蚌肉汤:取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丝瓜络10克。加水适量煎汤,加盐调味。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用10日。可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现代研究
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所含齐墩果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长。
丝瓜络善祛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能人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淤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萎皮、郁金等。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也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有明显效果。又有报道:将丝瓜络糊剂涂于患处,治疗眼部带状疱疹62例,痊愈58例;丝瓜络、夏枯草各30克,甘草l0克,水煎服,治疗甲状腺腺瘤30例,痊愈21例,好转6例;丝瓜络20克,桑皮30克,杏仁15 克,鲜豆浆1碗,煎沸后加白开水1碗,1次顿服,对哮喘、支气管炎等咳喘疗效达90%以上;另治子宫脱垂、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小贴士
熬汤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