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3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年6月 Journalof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andTechnology)Vol.31 No畅3 Jun.2006
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研究
朱云,郭淑仙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用膜电解的方法分解硫酸钠,试验进行了电解硫酸钠的阴极、阳极材料选择,研究了硫酸
钠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对电解的影响,测定了电解硫酸钠的槽电压组成,找到较好的电解条件.在[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铅合金阳极、镍阴极的条件下,膜电解硫酸钠的2S4]=
分解电压为3畅4V.
关键词: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
中图分类号:TF1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5X(2006)03-0009-03
StudyonAcidRegenerationofSodiumSulphateSolution
byMembrane-Electro-Decomposition
ZHUYun,GHOShu-xian
(FacultyofMaterialsandMetallurgical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Abstract:Bymeansofmembrane-electro-decompositionofsodiumsulphate,thetestsonselectingelectrodematerialsaremade.The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sodiumsulphateandsodiumhydroxideonelectrodecomposi-tionarestudied.Thevoltageinmembrane-electrodialysisofsodiumsulphatesolutionistestedandthebettere-lectrodialysisconditionsarefound.Thevoltageofsodiumsulphatewithmembraneelectrodialysisis3畅4Vonconditionof[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leadasanodeandnickelascathode3畅4V.2S4]=
Keywords:membraneelectroanalysis;sodiumsulphate;acidregeneration
0引言
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课题是基于我国大型氧化镍矿———云南元江镍矿进行原矿堆浸时存在的问题而提出.该问题之一是酸耗高(每吨镍耗硫酸60t);之二是伴生的镁在浸出时生成硫酸镁数量很大(每吨镍
[1,2]产出约40t硫酸镁),没有销路.鉴于氯碱工业膜电解技术已经成熟,把氯碱行业的膜电解应用于硫酸
镁分解,提出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硫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和硫酸,硫酸返回浸出矿石,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方法.氢氧化镁有比较好的市场,这可解决硫酸镁的销路问题,生成的酸返回浸出,降低浸出镍矿的酸耗和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元江镍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膜电解硫酸钠的规律.
1实验方法及原理
用阳离子膜把电解槽分为阴极室和阳极室,各自装有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室中充满硫酸钠溶液,阴极室中充满水或NaOH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钠离子透过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结果阴极室的NaOH浓度不断增高,阳极室的HO最终得到少量硫酸钠和大量HO较高2S4浓度不断增高.2S4的溶液,返回浸出.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与MgSOg(OH)2产品.实验装置示于图1所示.4溶液反应生成M
阳离子膜电解的基本原理是:由于膜体固定基带有负电荷离子,阳离子膜可选择性地透过阳离子.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如下:
收稿日期:2005-05-16.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3E0020M).
第一作者简介:朱云(1962~),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稀贵金属提取.E-mail:zhuyun202@sina.com[3]
10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第31卷
-阳极反应:2OH-2e=H2O22
+阴极反应:2H+2e=H2
Na+OH=NaOH
从而阳极室的pH不断下降,阴极室的NaOH
不断富集.
[4]+在电解槽中有以下作用:①电解:H,
-OH离子分别在阴阳极板上放电;②反离子迁
+移:Na离子的迁移,离子迁移的方向与浓度
-梯度方向相反;③同名离子的迁移:OH离子
的迁移,其迁移的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由于唐南平衡使离子交换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④电渗失水:离子的迁移实际上是水合离子的迁移,因此在离子透过膜迁移时必然同时引起水的流失;⑤渗析:电解质离子因为浓度差透过膜的现象;⑥渗透:水透过膜的现象;⑦渗漏:溶液透过膜;⑧极化.在硫酸钠电解过程中前两个过程是主要过程.+-2试验及结果
本实验所用的膜为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全氟磺酸-羧酸离子交换膜,牌号是N-900-TX.为了使离子膜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电流效率和较低的槽电压下电解,进行了电极材料、电解液浓度、槽电压
2组成的试验(固定电流密度500A/m
).
2.1电解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对电解的槽电压有很大影响.离子膜生产烧碱用
的阳极材料为钛镀铱的复合材料.对于硫酸体系,用铅合金就
能满足要求,且价格低廉,故试验采用钙锶银铅合金板作为阳
极.也对比过钛镀铱的复合材料和不锈钢,二者的电极过电位
比铅合金板分别高出1V和4V,且材料本身价格高,不采用.
阴极材料对电极过电位的影响也很大.离子膜生产烧碱
用的阴极材料为普通A3钢.在硫酸钠膜电解中,由于有少量
的硫酸根离子的渗透,阴极区A3钢的钝化很快,过电位很大
~3V.有希望的阴极材料为铂、钯复合材料,不锈钢和镍合
金,试验对比了几种阴极材料,如图2所示(阳极为铅合金,
[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温度50℃).2S4]=
可见,膜电解过程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槽电压增加;2
min时有一个拐点,这是膜电积体系未建立平衡;8min后膜
电积体系建立了平衡,槽电压趋于平稳.铂、钯复合材料阴极
的槽电压最低,为3畅08V.不锈钢阴极的槽电压最高,为6畅8
V.镍合金阴极的槽电压也很低,为3畅38V,与铂、钯复合材料
接近,但价格很低,是良好的阴极材料.
2.2不同电解液浓度的电解
电解液的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的槽电压有影响,试验研
究了阳极室硫酸钠浓度、阴极室氢氧化钠浓度及阳极室加酸
的槽电压.
1)不同硫酸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
不同硫酸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如图3
所示.阴极液NaOH:0畅1mol/L,溶液量:1000mL,进液初始
温度为55℃,进入阳极室为50℃,电解30min后停止,极板
第3期 朱云,郭淑仙: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研究
211有效面积为0畅028×0畅222=0畅00622m.温度50℃,初始氢氧化钠浓度为0畅1mol/L,氢氧化钠浓度增量
为0畅062mol/L,槽电压为3畅3~3畅5V.
2)不同氢氧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如图4所示.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8mol/L,溶液量:1000mL,进液初始温度:55℃,进入阳极室为50℃,
2电解30min后停止,极板有效面积为0畅00622m.温度50℃,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8mol/L,氢氧化钠浓度
增量为0畅061mol/L,槽电压为3畅3~3畅4
V.
2.3不同温度下的电解
温度升高,离子扩散加快,硫酸钠膜电解的极化降低,槽电压稳定.温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见图5.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5mol/L,初始氢氧化钠浓度为0畅5mol/L,氢氧化钠浓度增量为0畅058mol/L.
由图5可见,温度升高膜电解开始时的拐点趋于平缓,膜电积体系很快建立平衡,槽电压降低,但温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很小.一方面,温度升高增加了硫酸钠的溶解度,并能稳定电解的槽电压.在50~100℃下,开始的槽电压波动变缓.另一方面,温度高,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温度不能过高.氯碱工业在80℃下电解,供硫酸钠膜电解参考.
2.4电解的槽电压构成
硫酸钠膜电解的槽电压降由硫酸钠分解电压(包括理论分解电压和超电压)、膜电压降、电解质电压降和接触电压降组成.找出各部分的压降对降低槽电压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测定了在电流密度为500
2A/m的条件下的硫酸钠分解电压为1畅48V,膜电压降1畅58V,电解质电压降0畅11V(阴极液电压降0畅05V,阳极液压降0畅06V),接触电压降0畅05V,槽电压降为3畅22V(总压降).由此可知,膜电压降占到总电压降的很大部分,寻找电压降低的膜是降低硫酸钠膜电解能耗的主要途径.
3结论
实验表明,硫酸钠进行膜电解工艺可行,在电流密度为500A/m的条件下电解的槽电压降为3畅3~3畅4V,槽电压降与氯碱工业的相近,但电流密度远比氯碱电解低.可喜的是硫酸钠膜电解的极板和防腐都比氯碱工业的易解决,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选择适当的硫酸钠浓度(1畅5mol/L)、阴极液氢氧化钠的浓度(0畅5mol/L)及极板材料(铅合金阳极,镀镍阴极)可降低槽电压,稳定电解.
参考文献:
[1]王伟红,邢家悟,离子交换膜技术在氯碱行业的应用与发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2(6):54-58.
[2]程殿彬,陈伯森,施孝奎.离子膜制碱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0-162.
[3]BARTHAL,LASSNEE,SCHUBERTWD,etal.TheChemistryofNon-SagTungsten[M].Kidlington,OxfordElsevierSci-
enceLtd,1995:45-54.
[4]张启修,张传福.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1(2):37-42.2
第31卷第3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年6月 Journalof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andTechnology)Vol.31 No畅3 Jun.2006
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研究
朱云,郭淑仙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用膜电解的方法分解硫酸钠,试验进行了电解硫酸钠的阴极、阳极材料选择,研究了硫酸
钠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对电解的影响,测定了电解硫酸钠的槽电压组成,找到较好的电解条件.在[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铅合金阳极、镍阴极的条件下,膜电解硫酸钠的2S4]=
分解电压为3畅4V.
关键词: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
中图分类号:TF1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5X(2006)03-0009-03
StudyonAcidRegenerationofSodiumSulphateSolution
byMembrane-Electro-Decomposition
ZHUYun,GHOShu-xian
(FacultyofMaterialsandMetallurgical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Abstract:Bymeansofmembrane-electro-decompositionofsodiumsulphate,thetestsonselectingelectrodematerialsaremade.The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sodiumsulphateandsodiumhydroxideonelectrodecomposi-tionarestudied.Thevoltageinmembrane-electrodialysisofsodiumsulphatesolutionistestedandthebettere-lectrodialysisconditionsarefound.Thevoltageofsodiumsulphatewithmembraneelectrodialysisis3畅4Vonconditionof[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leadasanodeandnickelascathode3畅4V.2S4]=
Keywords:membraneelectroanalysis;sodiumsulphate;acidregeneration
0引言
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课题是基于我国大型氧化镍矿———云南元江镍矿进行原矿堆浸时存在的问题而提出.该问题之一是酸耗高(每吨镍耗硫酸60t);之二是伴生的镁在浸出时生成硫酸镁数量很大(每吨镍
[1,2]产出约40t硫酸镁),没有销路.鉴于氯碱工业膜电解技术已经成熟,把氯碱行业的膜电解应用于硫酸
镁分解,提出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硫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和硫酸,硫酸返回浸出矿石,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方法.氢氧化镁有比较好的市场,这可解决硫酸镁的销路问题,生成的酸返回浸出,降低浸出镍矿的酸耗和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元江镍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膜电解硫酸钠的规律.
1实验方法及原理
用阳离子膜把电解槽分为阴极室和阳极室,各自装有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室中充满硫酸钠溶液,阴极室中充满水或NaOH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钠离子透过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结果阴极室的NaOH浓度不断增高,阳极室的HO最终得到少量硫酸钠和大量HO较高2S4浓度不断增高.2S4的溶液,返回浸出.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与MgSOg(OH)2产品.实验装置示于图1所示.4溶液反应生成M
阳离子膜电解的基本原理是:由于膜体固定基带有负电荷离子,阳离子膜可选择性地透过阳离子.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如下:
收稿日期:2005-05-16.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3E0020M).
第一作者简介:朱云(1962~),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稀贵金属提取.E-mail:zhuyun202@sina.com[3]
10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第31卷
-阳极反应:2OH-2e=H2O22
+阴极反应:2H+2e=H2
Na+OH=NaOH
从而阳极室的pH不断下降,阴极室的NaOH
不断富集.
[4]+在电解槽中有以下作用:①电解:H,
-OH离子分别在阴阳极板上放电;②反离子迁
+移:Na离子的迁移,离子迁移的方向与浓度
-梯度方向相反;③同名离子的迁移:OH离子
的迁移,其迁移的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由于唐南平衡使离子交换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④电渗失水:离子的迁移实际上是水合离子的迁移,因此在离子透过膜迁移时必然同时引起水的流失;⑤渗析:电解质离子因为浓度差透过膜的现象;⑥渗透:水透过膜的现象;⑦渗漏:溶液透过膜;⑧极化.在硫酸钠电解过程中前两个过程是主要过程.+-2试验及结果
本实验所用的膜为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全氟磺酸-羧酸离子交换膜,牌号是N-900-TX.为了使离子膜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电流效率和较低的槽电压下电解,进行了电极材料、电解液浓度、槽电压
2组成的试验(固定电流密度500A/m
).
2.1电解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对电解的槽电压有很大影响.离子膜生产烧碱用
的阳极材料为钛镀铱的复合材料.对于硫酸体系,用铅合金就
能满足要求,且价格低廉,故试验采用钙锶银铅合金板作为阳
极.也对比过钛镀铱的复合材料和不锈钢,二者的电极过电位
比铅合金板分别高出1V和4V,且材料本身价格高,不采用.
阴极材料对电极过电位的影响也很大.离子膜生产烧碱
用的阴极材料为普通A3钢.在硫酸钠膜电解中,由于有少量
的硫酸根离子的渗透,阴极区A3钢的钝化很快,过电位很大
~3V.有希望的阴极材料为铂、钯复合材料,不锈钢和镍合
金,试验对比了几种阴极材料,如图2所示(阳极为铅合金,
[NaO1畅5mol/L,[NaOH]=0畅5mol/L,温度50℃).2S4]=
可见,膜电解过程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槽电压增加;2
min时有一个拐点,这是膜电积体系未建立平衡;8min后膜
电积体系建立了平衡,槽电压趋于平稳.铂、钯复合材料阴极
的槽电压最低,为3畅08V.不锈钢阴极的槽电压最高,为6畅8
V.镍合金阴极的槽电压也很低,为3畅38V,与铂、钯复合材料
接近,但价格很低,是良好的阴极材料.
2.2不同电解液浓度的电解
电解液的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的槽电压有影响,试验研
究了阳极室硫酸钠浓度、阴极室氢氧化钠浓度及阳极室加酸
的槽电压.
1)不同硫酸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
不同硫酸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如图3
所示.阴极液NaOH:0畅1mol/L,溶液量:1000mL,进液初始
温度为55℃,进入阳极室为50℃,电解30min后停止,极板
第3期 朱云,郭淑仙: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研究
211有效面积为0畅028×0畅222=0畅00622m.温度50℃,初始氢氧化钠浓度为0畅1mol/L,氢氧化钠浓度增量
为0畅062mol/L,槽电压为3畅3~3畅5V.
2)不同氢氧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如图4所示.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8mol/L,溶液量:1000mL,进液初始温度:55℃,进入阳极室为50℃,
2电解30min后停止,极板有效面积为0畅00622m.温度50℃,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8mol/L,氢氧化钠浓度
增量为0畅061mol/L,槽电压为3畅3~3畅4
V.
2.3不同温度下的电解
温度升高,离子扩散加快,硫酸钠膜电解的极化降低,槽电压稳定.温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见图5.初始硫酸钠浓度为1畅5mol/L,初始氢氧化钠浓度为0畅5mol/L,氢氧化钠浓度增量为0畅058mol/L.
由图5可见,温度升高膜电解开始时的拐点趋于平缓,膜电积体系很快建立平衡,槽电压降低,但温度对硫酸钠膜电解槽电压的影响很小.一方面,温度升高增加了硫酸钠的溶解度,并能稳定电解的槽电压.在50~100℃下,开始的槽电压波动变缓.另一方面,温度高,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温度不能过高.氯碱工业在80℃下电解,供硫酸钠膜电解参考.
2.4电解的槽电压构成
硫酸钠膜电解的槽电压降由硫酸钠分解电压(包括理论分解电压和超电压)、膜电压降、电解质电压降和接触电压降组成.找出各部分的压降对降低槽电压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测定了在电流密度为500
2A/m的条件下的硫酸钠分解电压为1畅48V,膜电压降1畅58V,电解质电压降0畅11V(阴极液电压降0畅05V,阳极液压降0畅06V),接触电压降0畅05V,槽电压降为3畅22V(总压降).由此可知,膜电压降占到总电压降的很大部分,寻找电压降低的膜是降低硫酸钠膜电解能耗的主要途径.
3结论
实验表明,硫酸钠进行膜电解工艺可行,在电流密度为500A/m的条件下电解的槽电压降为3畅3~3畅4V,槽电压降与氯碱工业的相近,但电流密度远比氯碱电解低.可喜的是硫酸钠膜电解的极板和防腐都比氯碱工业的易解决,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选择适当的硫酸钠浓度(1畅5mol/L)、阴极液氢氧化钠的浓度(0畅5mol/L)及极板材料(铅合金阳极,镀镍阴极)可降低槽电压,稳定电解.
参考文献:
[1]王伟红,邢家悟,离子交换膜技术在氯碱行业的应用与发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2(6):54-58.
[2]程殿彬,陈伯森,施孝奎.离子膜制碱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0-162.
[3]BARTHAL,LASSNEE,SCHUBERTWD,etal.TheChemistryofNon-SagTungsten[M].Kidlington,OxfordElsevierSci-
enceLtd,1995:45-54.
[4]张启修,张传福.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1(2):3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