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
曹馨予 魏小文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金融与会计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近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普遍化,民办高校数量增多、生源也随之增多并不断得到优化。民办高校为了追求自身发展,获得更稳定的办学环境及办学模式,在筹集资金来源的途径中,银行贷款成为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民办高校资金短缺问题时,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本文研究了民办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了贷款风险,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发展
1 研究背景
在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校的负债率不断上升。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民办高校贷款的政策,有效解决了民办高校为扩大规模而发生的筹资难的问题,加快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民办高校贷款的金额若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会使高校遇到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从而反作用于办学质量甚至使高校无法正常运行。要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环境,减小办学风险,民办高校在对硬件和软件同时进行升级时,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国家的投资扶持还不足以满足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民办高校通过“校银合作”的方式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成为资金来源的一大保障。
2 理论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民办高校大规模融资贷款开始。民办高校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显现。由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受限,通过财政渠道筹集资金不再是唯一的来源。因为银行贷款作为支持民办高校扩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助力。我国《教育法》第六十二条也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曾小军(2004)基于高等教育成分分担理论,建议实行差别收费制度、政府给予民办高校资助、引导社会捐赠、民办高校加强自身服务创收。邬大光(2003)认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正在促使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并
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李进才(2004)指出,通过资本市场力量,开辟一条让社会资金涌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是推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智选择。段艳霞(2002)对比了美国与日本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从而提出政策扶持、金融机构支持等是解决民办高校经费问题的主要途径。
3 民办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
民办高校贷款风险指的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向银行进行的贷款,其间给学校的运营与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民办高校贷款会涉及到许多利益问题,会给高校乃至社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应该通过采用一系列手段控制到合理范围,直至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民办高校贷款风险涉及范围广。
(1)资金偿还风险
民办高校贷款必定涉及还款风险,包括偿还本金及利息的风险。就偿还贷款方面,民办高校面临高额的利息率的支付风险,未偿还款项的不断加息,甚至账户的冻结等风险。若不能及时解决此类风险,不仅会影响资本流动甚至导致破产清算。
(2)利率变动风险
贷款时的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利率增高或降低的波动变化,民办高校应提前预知并随时做好资金调整的准备。在贷款时应合同协定使用稳定或固定利率进行贷款,有效降低利率变动给民办高校资金运作中带来的风险问题。
(3)资金再筹集风险
民办高校运营过程中所需资金量较大,贷款数额较多,因此资金偿还所需的时间较长。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新债偿还旧债的贷款模式。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当前金融环境的影响。当银行减少对民办高校的贷款金额时,高校的扩建及运营则会步入瓶颈阶段。民办高校再次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时会带来财务风险。 4 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
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存在缺乏丰富的硬件及软件教学资源的问题;学费收入的提升空间有限;加之政府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等问题。特别是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明显落后于国外许多国家。因此针对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应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1)拓宽筹资渠道,增强高校偿还能力
为了有效解决负债问题,民办高校应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首先,应争取从国家财政获得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减少债务资金,增强偿还债务的能力。其次,挖掘多样化的教学培训形式,发挥民办高校现有教舍资源,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工程硕士、EMBA等教学形式,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学校建设的金融支持。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加快民办高校科研领导的培养,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获得科研经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资金。再次,在新校区建设中,要解放思想,转变办学理念,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民办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济责任制度”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建立相对机制,防止贷款金额超过资产比重,防止高校贷款带来的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学校各方面进行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使用不当的资金应该及时找出应对方法,调整资金使用效率减小贷款带来的风险。
(3)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
制定贷款项目科学决策程序。在贷款前,民办高校要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校园建设规划,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能力来偿还贷款,确定贷款项目的合理规模。贷款项目和贷款规模必须严格、科学、可行,并制定实际可行的还款计划。民办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成立专门的贷款资金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统一管理银行信贷资金,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投向,保证贷款用于解决高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民办高校项目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高校贷款资金平衡预算,弥补日常开支的赤字。 5 结论
民办高校贷款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解决自身资金紧张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目前民办高校贷款现状和贷款风险的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贷款行为虽然和企业的贷款行为有着一定的差别,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贷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民办高校贷款的风险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应该得到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
曹馨予 魏小文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金融与会计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近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普遍化,民办高校数量增多、生源也随之增多并不断得到优化。民办高校为了追求自身发展,获得更稳定的办学环境及办学模式,在筹集资金来源的途径中,银行贷款成为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民办高校资金短缺问题时,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本文研究了民办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了贷款风险,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发展
1 研究背景
在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校的负债率不断上升。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民办高校贷款的政策,有效解决了民办高校为扩大规模而发生的筹资难的问题,加快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民办高校贷款的金额若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会使高校遇到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从而反作用于办学质量甚至使高校无法正常运行。要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环境,减小办学风险,民办高校在对硬件和软件同时进行升级时,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国家的投资扶持还不足以满足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民办高校通过“校银合作”的方式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成为资金来源的一大保障。
2 理论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民办高校大规模融资贷款开始。民办高校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显现。由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受限,通过财政渠道筹集资金不再是唯一的来源。因为银行贷款作为支持民办高校扩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助力。我国《教育法》第六十二条也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曾小军(2004)基于高等教育成分分担理论,建议实行差别收费制度、政府给予民办高校资助、引导社会捐赠、民办高校加强自身服务创收。邬大光(2003)认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正在促使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并
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李进才(2004)指出,通过资本市场力量,开辟一条让社会资金涌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是推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智选择。段艳霞(2002)对比了美国与日本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从而提出政策扶持、金融机构支持等是解决民办高校经费问题的主要途径。
3 民办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
民办高校贷款风险指的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向银行进行的贷款,其间给学校的运营与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民办高校贷款会涉及到许多利益问题,会给高校乃至社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应该通过采用一系列手段控制到合理范围,直至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民办高校贷款风险涉及范围广。
(1)资金偿还风险
民办高校贷款必定涉及还款风险,包括偿还本金及利息的风险。就偿还贷款方面,民办高校面临高额的利息率的支付风险,未偿还款项的不断加息,甚至账户的冻结等风险。若不能及时解决此类风险,不仅会影响资本流动甚至导致破产清算。
(2)利率变动风险
贷款时的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利率增高或降低的波动变化,民办高校应提前预知并随时做好资金调整的准备。在贷款时应合同协定使用稳定或固定利率进行贷款,有效降低利率变动给民办高校资金运作中带来的风险问题。
(3)资金再筹集风险
民办高校运营过程中所需资金量较大,贷款数额较多,因此资金偿还所需的时间较长。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新债偿还旧债的贷款模式。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当前金融环境的影响。当银行减少对民办高校的贷款金额时,高校的扩建及运营则会步入瓶颈阶段。民办高校再次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时会带来财务风险。 4 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
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存在缺乏丰富的硬件及软件教学资源的问题;学费收入的提升空间有限;加之政府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等问题。特别是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明显落后于国外许多国家。因此针对民办高校贷款风险应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1)拓宽筹资渠道,增强高校偿还能力
为了有效解决负债问题,民办高校应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首先,应争取从国家财政获得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减少债务资金,增强偿还债务的能力。其次,挖掘多样化的教学培训形式,发挥民办高校现有教舍资源,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工程硕士、EMBA等教学形式,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学校建设的金融支持。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加快民办高校科研领导的培养,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获得科研经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资金。再次,在新校区建设中,要解放思想,转变办学理念,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民办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济责任制度”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建立相对机制,防止贷款金额超过资产比重,防止高校贷款带来的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学校各方面进行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使用不当的资金应该及时找出应对方法,调整资金使用效率减小贷款带来的风险。
(3)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
制定贷款项目科学决策程序。在贷款前,民办高校要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校园建设规划,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能力来偿还贷款,确定贷款项目的合理规模。贷款项目和贷款规模必须严格、科学、可行,并制定实际可行的还款计划。民办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成立专门的贷款资金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统一管理银行信贷资金,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投向,保证贷款用于解决高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民办高校项目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高校贷款资金平衡预算,弥补日常开支的赤字。 5 结论
民办高校贷款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解决自身资金紧张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目前民办高校贷款现状和贷款风险的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贷款行为虽然和企业的贷款行为有着一定的差别,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贷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民办高校贷款的风险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应该得到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