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治区节能技术改造 财政奖励项目申请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五月
目录
1 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 3 2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 5 2.1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设置 ............................................ 5 2.2 企业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 6
2.2.1 生产部的职责 ............................................. 6 2.2.2 各车间能源管理者的职责 ................................... 6 2.2.3 车间能源管理小组的职责 ................................... 7 2.3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目标 ............................................ 7 2.4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 8 2.5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 8 3 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 10 3.1 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 ......................... 10 3.2 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 13 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 ......................................... 13 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 14 4 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 14 4.1 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 14 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 17 4.3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 ......................................... 17 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 17 5 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 18 5.1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 18 5.2 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 19 6 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 21 7 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及法人代表签字 ............................... 21
附表1
项目申报承诺表
1 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表1-1 企业基本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3
表1-2 项目基本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注:建成后达到目标必须注明项目实施后可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如节能**吨标准煤,节油**吨,节电**万千瓦时。
4
2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科学技术指导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发展节能经济,完善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彻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上尤其重要。在生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发展、集约经营的道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进行生产技术及工艺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与多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推动公司发展节能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2.1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建立了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科室及生产车间主任(或负责人)具体负责的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能源管理体系人员任务明确,其主要工作为:原煤质量控制、原煤优质优价供应、节能降耗奖惩考核资金的兑现及产品的成本核算、设备节能过程维护管理、设备运转率、能源(原煤和外购电力)现场管理及成本核算、“节能降耗”行政管理工作及“节能降耗”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方面的工作。为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公司设置宣传橱窗,内容每月更新,重点是宣传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内容。新进员工在进行三级培训的同时,特别针对节能降耗等相关知识及重要性进行培训。
节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环科长)、***(生产科长) 成 员:
2.2 企业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公司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即生产部和各个车间能源管理者及车间能源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
2.2.1 生产部的职责
(1)负责传达和宣传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的节能文件和精神并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节能意识,组织节能培训,对节能员工作进行指导。
(2)组织编制公司中、长期节能规划和年度规划。
(3)根据国家及地方能源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4)负责公司产品的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修改和考核。 (5)负责公司能源计量的采录、平衡、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的报出工作。
(6)负责公司所有能源计量装置的配备和管理,按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负责能源计量仪表的选型、定制、购置计划,定期效验和日常抄表。
(7)负责制定,审定公司节能奖金的分配方法和方案。 (8)负责节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及审定工作。
(9)负责组织公司内重点用能设备的效率测试工作,企业能量平衡测试和能源审计工作。 2.2.2 各车间能源管理者的职责
各车间成立了由车间主任为组长的能源管理小组,具体职责包括: (1)协调生产部做好传达和宣传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的
节能文件和精神。
(2)指导车间节能员的节能工作。
(3)制定部门内的能源管理制度,能耗指标的考核方案和节能奖金的分配。
(4)协助生产部制定和修订部门相关能耗考核经济指标。 (5)负责能源消耗的分析和能源指标的落实工作。
(6)负责部门内能源计量的采录和统计工作,并将统计报表报生产部能源计量处,发现计量差异时及时上报能源计量处。 (7)负责部门内现场能源利用合理性的检查工作。
(8)每月初召开一次节能分析会议,对上月节能经济指标和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9)完成生产部交付的能源管理相关工作。 2.2.3 车间能源管理小组的职责
各车间内都设有节能员岗位,一般分管技术的车间副主任兼任,具体职责包括:
(1)负责车间内能源计量的采录和统计工作。 (2)负责车间内现场能源利用合理性的检查工作。 (3)完成上级交付的能源管理相关工作。 2.3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目标
能源是公司一项重要的成本,对能源的使用进行管理,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为此,公司根据国家颁布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建立了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结合本企业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确定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完善了能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使企业能源管理有序、有效开展。
根据公司提出的总体经营目标,公司制订了“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加强管理,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能源管理方针,并依此提出企业能源管理目标。为了保证能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层层分解落实,分解到班组和机台,定期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保证目标的实现。 2.4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有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有《公司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公司能源采购与审批管理制度》、《公司能源财务管理制度》、《公司能源计量和统计制度》、《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公司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奖惩制度》等各种能源有关的管理制度。 2.5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公司十分重视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管理与维护,公司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纳入科学有序的管理轨道,保证公司所有的能源计量设备准确可靠,测量过程受控,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及GB15316-1994、GB17167-2006等标准所规定的能源计量设备和检测过程,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需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并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的各种需要,同时为防范风险的出现还要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公司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已完善了对一级计量仪表的配置。但是对二级、三级计量仪表,特别是水资源的计量仪表配置率还有待提高,
这也客观上使企业内部部分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能耗无法制定细化的考核定额指标。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为推行能源定额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服务,为能源消耗定额指标分解考核更切实可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主要由原煤、电力、水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原煤、电力的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原煤提供给锅炉使用;而电力则来源于外购,因此,两者的计量范围较大。目前,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生产科负责。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目前公司的计量情况进行了检查,其检查结果如下:
表2-2 进出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
表2-3 车间部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
在计量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计量部门领导、负责全公司各类计量仪表、器具的量值传递、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均能够按自治区标准计量具周检计划定期送检。各现场检测仪表,按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校验。
图2-5 公司计量组织机构图
计量管理制度是按国家标准要求对计量进行分级管理,A级表是强制检定类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委托防城港市计量检定所检定;B级表是一般用能设备的计量和监测设备(工艺监测),检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或更长,由防城港计量检定所来进行检定;C级表是非关键用能设备计量监测表和热电偶在一次性安装后,定期更换。
3 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3.1 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
项目实施前企业食品磷酸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公司采用热法生产工业磷酸工艺,从熔磷、供磷到生产磷酸产品采用一条连续生产线,用黄磷作为原料,其主要原理为:黄磷燃烧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化合生成磷酸。储存于地下储磷池的液态黄磷,由变频器调节磷泵转速,经带蒸汽夹套的输磷管连续地将液态
黄磷送至磷喷枪。同时向磷喷枪送入约400kpa压力的压缩空气,将液态黄磷充分雾化后在燃磷塔内氧化燃烧,二次空气由高压离心通风机从系统尾部抽吸空气自磷喷枪周围补充。在燃磷塔内空气中带入的水分和P2O5生成部分多磷酸,冷凝于塔壁形成一层保护性覆盖层,保护塔壁不受腐蚀。塔外壁用水夹套通冷却水进行冷却,使塔出口处的气体温度降到900℃以下,燃磷塔积存的多磷酸经高温磷焰加热蒸发后随气体进入水化塔。水化塔内喷入磷酸,使燃磷塔送来的P2O5气体水化吸收,生成所需浓度的磷酸。循环磷酸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经塔壁夹套内的冷却水,磷酸冷却器及板式换热器,冷却循环水循环冷却后,返回塔内,部分继续循环使用,一部分按所需浓度提取过滤后做为成品磷酸。塔内气体经文丘里除雾器,复挡除沫器分离酸沫,纤维除雾器捕集剩余酸雾,使尾气中的P2O5含量低于50mg/Nm3,由烟囱排放。文丘里除雾器喷洒酸循环使用。工艺水自动补充至稀酸槽,稀酸连续喷入水化塔补充冷却器液位及调节磷酸浓度。热法磷酸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改造前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详见下表:
表3-1 改造前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情况表
3.2 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改造前,公司消耗外购能源主要是电力、原煤,其能源消耗的数量和项目总能耗详见下表:
表3-2 技改前公司能耗数据汇总表
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
耗原煤计量:原煤进厂由电子汽车衡计量,煤发热量的化验。
耗电计量:外电线路进入公司高变后,有一个电表计量外电用量。统计
全厂所用的外电量,以该电表计量数统计。
各车间耗电量:以各车间电表(分表)计量其各自的耗电量。 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项目实施前产品为食品磷酸,年产68491.56吨。
产品计量方法:公司产品总产量=各车间成品入库量之和;
各车间产品入库前,均通过称量,记录后入库。
4 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4.1 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项目改造的主要内容:
增加一套燃烧炉系统,由燃烧炉在生产的同时利用自身特点燃磷产生的热能,通过上升管受热与水相互作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并由汽包输送到分汽缸供输磷管和成品槽及储磷池保温、加热使用,减少了原煤的消耗。燃烧炉改造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燃煤锅炉的开车率,不仅减少了辅料的开支,减少了原煤的消耗,而且生产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降低:降低了煤灰向大气的排放,烟尘将由8.48t/a降至0.5t/a左右,二氧化硫也将由10.1t/a降至1.6t/a。
改造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项目改造后增加的主要设备、装置见下表:
表4-1 项目改造后设备情况表
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改造后消耗的主要能源仍为电力、原煤,由于燃烧炉利用自身热量自产蒸汽,则锅炉耗煤量将大为减少,降低了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4-2 技改后公司能耗数据汇总表
4.3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如下:
耗原煤计量:原煤进厂由电子汽车衡计量,煤发热量的化验。 耗电计量:外电线路进入公司高变后,有一个电表计量外电用量。统计
全厂所用的外电量,以该电表计量数统计。
各车间耗电量:以各车间电表(分表)计量其各自的耗电量。 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本项目实施后产品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预计年产食品磷酸68491.56吨。
5 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5.1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原则上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础进行计算,计算方法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中的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进行。无法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的,以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计算,但必须提供标准依据。
基础数据汇总如下: 改造前:
产品产量:年产68491.56吨食品磷酸。
耗煤量:15392.83吨/年 折标准煤为10995.10吨(煤的折标系数为
0.7143吨标准煤/吨);
耗电量:513.52万千瓦时/年 折标准煤1797.32吨(电的等价折标系数
为3.5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改造前年总能耗为12792.42吨标准煤。 生产时间:300天。 改造后:
产品产量:年产68491.56吨食品磷酸。(产品产量不变) 耗煤量:9885.76吨/年 折标准煤为7061.40吨(煤的折标系数为
0.7143吨标准煤/吨);
耗电量:528.31万千瓦时/年 折标准煤1849.08吨(电的等价折标系数
为3.5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改造后年总能耗为8910.48吨标准煤。 生产时间:300天。
5.2 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Ec(EDiMi)
i1n
式中:
△Ec—企业产品总节能量,t(标准煤); △EDi—第
i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Mi——报告期内产出的第i种产品的合格品数量,t(件、箱等); n——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数。 第i种单位产品节能量△EDi按下式计算:
EDiEDbiEDji
式中:
EDbi——第i种产品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EDji——第i种产品基期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 由于项目中只有一种产品,故公式中n=1
EDbi=8910.48吨标准煤/68491.56吨=0.130096吨标准煤/吨 EDji=12792.42吨标准煤/68491.56吨=0.186774吨标准煤/吨
EDiEDbiEDji
=0.130096吨标准煤/吨-0.186774吨标准煤/吨 =-0.056678吨标准煤/吨 项目年节能量为:
Ec(EDiMi)
i1n
=-0.056678吨标准煤/吨×68491.56吨 =-3882吨标准煤
项目实施后年实际节能3882吨标准煤。
说明:
本项目取得可观节能量的主要原因:
由于燃烧炉在生产的同时利用自身特点燃磷产生的热能,通过上升管受热与水相互作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并由汽包输送到分汽缸供输磷管和成品槽及储磷池保温、加热使用,减少了原煤的消耗,从而节约了能源。
6、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本项目技改前的基础数据采用2010年的原始记录数据,技改后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项目可行性研报告及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实施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固体废物、废水的排放,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20
7 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及法人代表签字
申请人郑重声明如下:
本申请报告的所有文件和资料是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的,本公司对此次节能技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化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
二零一一年五月
21
附表:
2010年产品产量及能源消耗汇总表
申报单位:
单位:
填报说明:
1、能源的用量特指生产所消耗的所有形式能源;
2、当生产多种产品时需分别报出每种产品对应的能源消耗(电、煤、油等); 3、存在煤、电、油以外的能源消耗请注明能源名称及发热量;
4、与本表同时附报2010年1至12月份的原始生产报表和能源购进报表。
22
附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的备案或核准文件 三、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四、项目技改前后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设备清单 五、企业2009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
以及2010年11月财务报表
23
2011年自治区节能技术改造 财政奖励项目申请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五月
目录
1 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 3 2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 5 2.1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设置 ............................................ 5 2.2 企业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 6
2.2.1 生产部的职责 ............................................. 6 2.2.2 各车间能源管理者的职责 ................................... 6 2.2.3 车间能源管理小组的职责 ................................... 7 2.3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目标 ............................................ 7 2.4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 8 2.5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 8 3 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 10 3.1 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 ......................... 10 3.2 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 13 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 ......................................... 13 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 14 4 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 14 4.1 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 14 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 17 4.3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 ......................................... 17 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 17 5 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 18 5.1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 18 5.2 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 19 6 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 21 7 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及法人代表签字 ............................... 21
附表1
项目申报承诺表
1 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表1-1 企业基本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3
表1-2 项目基本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注:建成后达到目标必须注明项目实施后可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如节能**吨标准煤,节油**吨,节电**万千瓦时。
4
2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科学技术指导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发展节能经济,完善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彻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上尤其重要。在生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发展、集约经营的道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进行生产技术及工艺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与多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推动公司发展节能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2.1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建立了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科室及生产车间主任(或负责人)具体负责的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能源管理体系人员任务明确,其主要工作为:原煤质量控制、原煤优质优价供应、节能降耗奖惩考核资金的兑现及产品的成本核算、设备节能过程维护管理、设备运转率、能源(原煤和外购电力)现场管理及成本核算、“节能降耗”行政管理工作及“节能降耗”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方面的工作。为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公司设置宣传橱窗,内容每月更新,重点是宣传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内容。新进员工在进行三级培训的同时,特别针对节能降耗等相关知识及重要性进行培训。
节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环科长)、***(生产科长) 成 员:
2.2 企业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公司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即生产部和各个车间能源管理者及车间能源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
2.2.1 生产部的职责
(1)负责传达和宣传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的节能文件和精神并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节能意识,组织节能培训,对节能员工作进行指导。
(2)组织编制公司中、长期节能规划和年度规划。
(3)根据国家及地方能源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4)负责公司产品的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修改和考核。 (5)负责公司能源计量的采录、平衡、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的报出工作。
(6)负责公司所有能源计量装置的配备和管理,按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负责能源计量仪表的选型、定制、购置计划,定期效验和日常抄表。
(7)负责制定,审定公司节能奖金的分配方法和方案。 (8)负责节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及审定工作。
(9)负责组织公司内重点用能设备的效率测试工作,企业能量平衡测试和能源审计工作。 2.2.2 各车间能源管理者的职责
各车间成立了由车间主任为组长的能源管理小组,具体职责包括: (1)协调生产部做好传达和宣传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的
节能文件和精神。
(2)指导车间节能员的节能工作。
(3)制定部门内的能源管理制度,能耗指标的考核方案和节能奖金的分配。
(4)协助生产部制定和修订部门相关能耗考核经济指标。 (5)负责能源消耗的分析和能源指标的落实工作。
(6)负责部门内能源计量的采录和统计工作,并将统计报表报生产部能源计量处,发现计量差异时及时上报能源计量处。 (7)负责部门内现场能源利用合理性的检查工作。
(8)每月初召开一次节能分析会议,对上月节能经济指标和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9)完成生产部交付的能源管理相关工作。 2.2.3 车间能源管理小组的职责
各车间内都设有节能员岗位,一般分管技术的车间副主任兼任,具体职责包括:
(1)负责车间内能源计量的采录和统计工作。 (2)负责车间内现场能源利用合理性的检查工作。 (3)完成上级交付的能源管理相关工作。 2.3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目标
能源是公司一项重要的成本,对能源的使用进行管理,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为此,公司根据国家颁布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建立了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结合本企业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确定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完善了能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使企业能源管理有序、有效开展。
根据公司提出的总体经营目标,公司制订了“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加强管理,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能源管理方针,并依此提出企业能源管理目标。为了保证能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层层分解落实,分解到班组和机台,定期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保证目标的实现。 2.4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有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有《公司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公司能源采购与审批管理制度》、《公司能源财务管理制度》、《公司能源计量和统计制度》、《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公司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奖惩制度》等各种能源有关的管理制度。 2.5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公司十分重视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管理与维护,公司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纳入科学有序的管理轨道,保证公司所有的能源计量设备准确可靠,测量过程受控,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及GB15316-1994、GB17167-2006等标准所规定的能源计量设备和检测过程,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需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并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的各种需要,同时为防范风险的出现还要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公司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已完善了对一级计量仪表的配置。但是对二级、三级计量仪表,特别是水资源的计量仪表配置率还有待提高,
这也客观上使企业内部部分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能耗无法制定细化的考核定额指标。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为推行能源定额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服务,为能源消耗定额指标分解考核更切实可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主要由原煤、电力、水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原煤、电力的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原煤提供给锅炉使用;而电力则来源于外购,因此,两者的计量范围较大。目前,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生产科负责。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目前公司的计量情况进行了检查,其检查结果如下:
表2-2 进出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
表2-3 车间部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
在计量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计量部门领导、负责全公司各类计量仪表、器具的量值传递、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均能够按自治区标准计量具周检计划定期送检。各现场检测仪表,按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校验。
图2-5 公司计量组织机构图
计量管理制度是按国家标准要求对计量进行分级管理,A级表是强制检定类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委托防城港市计量检定所检定;B级表是一般用能设备的计量和监测设备(工艺监测),检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或更长,由防城港计量检定所来进行检定;C级表是非关键用能设备计量监测表和热电偶在一次性安装后,定期更换。
3 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3.1 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
项目实施前企业食品磷酸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公司采用热法生产工业磷酸工艺,从熔磷、供磷到生产磷酸产品采用一条连续生产线,用黄磷作为原料,其主要原理为:黄磷燃烧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化合生成磷酸。储存于地下储磷池的液态黄磷,由变频器调节磷泵转速,经带蒸汽夹套的输磷管连续地将液态
黄磷送至磷喷枪。同时向磷喷枪送入约400kpa压力的压缩空气,将液态黄磷充分雾化后在燃磷塔内氧化燃烧,二次空气由高压离心通风机从系统尾部抽吸空气自磷喷枪周围补充。在燃磷塔内空气中带入的水分和P2O5生成部分多磷酸,冷凝于塔壁形成一层保护性覆盖层,保护塔壁不受腐蚀。塔外壁用水夹套通冷却水进行冷却,使塔出口处的气体温度降到900℃以下,燃磷塔积存的多磷酸经高温磷焰加热蒸发后随气体进入水化塔。水化塔内喷入磷酸,使燃磷塔送来的P2O5气体水化吸收,生成所需浓度的磷酸。循环磷酸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经塔壁夹套内的冷却水,磷酸冷却器及板式换热器,冷却循环水循环冷却后,返回塔内,部分继续循环使用,一部分按所需浓度提取过滤后做为成品磷酸。塔内气体经文丘里除雾器,复挡除沫器分离酸沫,纤维除雾器捕集剩余酸雾,使尾气中的P2O5含量低于50mg/Nm3,由烟囱排放。文丘里除雾器喷洒酸循环使用。工艺水自动补充至稀酸槽,稀酸连续喷入水化塔补充冷却器液位及调节磷酸浓度。热法磷酸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改造前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详见下表:
表3-1 改造前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情况表
3.2 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改造前,公司消耗外购能源主要是电力、原煤,其能源消耗的数量和项目总能耗详见下表:
表3-2 技改前公司能耗数据汇总表
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
耗原煤计量:原煤进厂由电子汽车衡计量,煤发热量的化验。
耗电计量:外电线路进入公司高变后,有一个电表计量外电用量。统计
全厂所用的外电量,以该电表计量数统计。
各车间耗电量:以各车间电表(分表)计量其各自的耗电量。 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项目实施前产品为食品磷酸,年产68491.56吨。
产品计量方法:公司产品总产量=各车间成品入库量之和;
各车间产品入库前,均通过称量,记录后入库。
4 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4.1 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项目改造的主要内容:
增加一套燃烧炉系统,由燃烧炉在生产的同时利用自身特点燃磷产生的热能,通过上升管受热与水相互作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并由汽包输送到分汽缸供输磷管和成品槽及储磷池保温、加热使用,减少了原煤的消耗。燃烧炉改造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燃煤锅炉的开车率,不仅减少了辅料的开支,减少了原煤的消耗,而且生产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降低:降低了煤灰向大气的排放,烟尘将由8.48t/a降至0.5t/a左右,二氧化硫也将由10.1t/a降至1.6t/a。
改造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项目改造后增加的主要设备、装置见下表:
表4-1 项目改造后设备情况表
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改造后消耗的主要能源仍为电力、原煤,由于燃烧炉利用自身热量自产蒸汽,则锅炉耗煤量将大为减少,降低了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4-2 技改后公司能耗数据汇总表
4.3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
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如下:
耗原煤计量:原煤进厂由电子汽车衡计量,煤发热量的化验。 耗电计量:外电线路进入公司高变后,有一个电表计量外电用量。统计
全厂所用的外电量,以该电表计量数统计。
各车间耗电量:以各车间电表(分表)计量其各自的耗电量。 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本项目实施后产品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预计年产食品磷酸68491.56吨。
5 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5.1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原则上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础进行计算,计算方法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中的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进行。无法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的,以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计算,但必须提供标准依据。
基础数据汇总如下: 改造前:
产品产量:年产68491.56吨食品磷酸。
耗煤量:15392.83吨/年 折标准煤为10995.10吨(煤的折标系数为
0.7143吨标准煤/吨);
耗电量:513.52万千瓦时/年 折标准煤1797.32吨(电的等价折标系数
为3.5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改造前年总能耗为12792.42吨标准煤。 生产时间:300天。 改造后:
产品产量:年产68491.56吨食品磷酸。(产品产量不变) 耗煤量:9885.76吨/年 折标准煤为7061.40吨(煤的折标系数为
0.7143吨标准煤/吨);
耗电量:528.31万千瓦时/年 折标准煤1849.08吨(电的等价折标系数
为3.5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改造后年总能耗为8910.48吨标准煤。 生产时间:300天。
5.2 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Ec(EDiMi)
i1n
式中:
△Ec—企业产品总节能量,t(标准煤); △EDi—第
i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Mi——报告期内产出的第i种产品的合格品数量,t(件、箱等); n——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数。 第i种单位产品节能量△EDi按下式计算:
EDiEDbiEDji
式中:
EDbi——第i种产品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EDji——第i种产品基期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 由于项目中只有一种产品,故公式中n=1
EDbi=8910.48吨标准煤/68491.56吨=0.130096吨标准煤/吨 EDji=12792.42吨标准煤/68491.56吨=0.186774吨标准煤/吨
EDiEDbiEDji
=0.130096吨标准煤/吨-0.186774吨标准煤/吨 =-0.056678吨标准煤/吨 项目年节能量为:
Ec(EDiMi)
i1n
=-0.056678吨标准煤/吨×68491.56吨 =-3882吨标准煤
项目实施后年实际节能3882吨标准煤。
说明:
本项目取得可观节能量的主要原因:
由于燃烧炉在生产的同时利用自身特点燃磷产生的热能,通过上升管受热与水相互作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并由汽包输送到分汽缸供输磷管和成品槽及储磷池保温、加热使用,减少了原煤的消耗,从而节约了能源。
6、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本项目技改前的基础数据采用2010年的原始记录数据,技改后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项目可行性研报告及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实施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固体废物、废水的排放,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20
7 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及法人代表签字
申请人郑重声明如下:
本申请报告的所有文件和资料是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的,本公司对此次节能技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化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
二零一一年五月
21
附表:
2010年产品产量及能源消耗汇总表
申报单位:
单位:
填报说明:
1、能源的用量特指生产所消耗的所有形式能源;
2、当生产多种产品时需分别报出每种产品对应的能源消耗(电、煤、油等); 3、存在煤、电、油以外的能源消耗请注明能源名称及发热量;
4、与本表同时附报2010年1至12月份的原始生产报表和能源购进报表。
22
附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的备案或核准文件 三、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四、项目技改前后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设备清单 五、企业2009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
以及2010年11月财务报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