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研究综述
作者:成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3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很多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系统回顾国内外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文献,从内部控制、财务风险以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13-0146-02
一、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西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1992年9月,COSO 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并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察五个相互关联部分组成。
此后,很多学者相继发展了内部控制相关的理论。Kinney ,W. (2000)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本身的复杂性、缺乏获得公司数据的途径、研究结果的潜在普遍性、有限的知识、披露信息的限制范围这五个方面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研究造成阻碍。Moerland (2007)根据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做了实证检验,并建立了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数体系。这些指标包括: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幅度、审计委员会或类似职能部门的职能、是否建立全面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报告的披露程度等。Doyle (2007)对美国2002—2008年间披露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779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受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涉及业务的复杂度、盈利状况、增长速度、业务重组以及治理结构这七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在COSO 委员会出台内部控制框架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吴水澎 (2000)在对COSO 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界定和创新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从优化控制环境、开展风险评估、设立适当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与沟通、完善监察制度五个方面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阎达五(2001)认为,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益和效率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应该将政府指导与企业自身完善相结合,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权责分配和董事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研究综述
作者:成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3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很多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系统回顾国内外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文献,从内部控制、财务风险以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13-0146-02
一、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西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1992年9月,COSO 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并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察五个相互关联部分组成。
此后,很多学者相继发展了内部控制相关的理论。Kinney ,W. (2000)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本身的复杂性、缺乏获得公司数据的途径、研究结果的潜在普遍性、有限的知识、披露信息的限制范围这五个方面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研究造成阻碍。Moerland (2007)根据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做了实证检验,并建立了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数体系。这些指标包括: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幅度、审计委员会或类似职能部门的职能、是否建立全面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报告的披露程度等。Doyle (2007)对美国2002—2008年间披露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779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受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涉及业务的复杂度、盈利状况、增长速度、业务重组以及治理结构这七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在COSO 委员会出台内部控制框架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吴水澎 (2000)在对COSO 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界定和创新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从优化控制环境、开展风险评估、设立适当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与沟通、完善监察制度五个方面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阎达五(2001)认为,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益和效率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应该将政府指导与企业自身完善相结合,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权责分配和董事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