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窦娥悲剧的必然性

再论窦娥悲剧的必然性

摘要:窦娥是中国古典戏剧中典型的悲剧形象,其悲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欲以剧本为依据,分析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二、剧本的描述所制造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必然性的基调。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另外窦娥本身所具有的两大品质也是其悲剧必然发生的重要原因。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最后,对《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进行思考,认识其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对今天的现实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 窦娥;悲剧;必然性;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启示

Abstract: Dou E is the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in the typical tragedy image, the tragedy is inevitabl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lay as the basis, of the tragedy inevitability.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 background ) under Dou E tragedy inevitability. In two, the script describes the manufacturing tragic atmosphere, laid a tragic inevitability tone. In three, Dou 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decide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tragedy. In four, Cai 's character and drama major conflict on the tragedy inevitable catalysis. Finally, on" Dou E yuan" tragic value thinking, awareness of its greatest critical realism spirit as well as to today's real-life inspiration.

Key words: Dou E; tragedy; inevitability; critical realism; enlightenment

引言

我们知道关汉卿的《窦娥冤》在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史中被界定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对窦娥悲剧性进行研究的论文和著作都很多。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於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1]王国维之所以把《窦娥冤》评定为悲剧的佳作,是因为他把悲剧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悲剧,有极恶之

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遇,逼之不得不如是;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2]而窦娥的悲剧就是第三种,封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善良的下层人物,遭受恶势力毁灭性的破坏。窦娥明知其中的厉害关系,但窦娥以其强硬的性格进行反抗,最后以反抗失败死告终。她的不幸遭遇,在元代社会,也是普遍的。窦娥的死是本着一颗孝顺的心,逼不得以屈打招了药死公公,她明知道这种行为后果,但她不得不为之。窦娥就在这种不得不为之的必然之中被毁灭,因为窦娥被毁灭可以说在剧本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3]表现在剧本中就是窦娥想以自己的正直善良去控诉张驴儿的罪恶,可是在元代黑暗的社会之中,她的这个要求和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元代那种腐朽黑暗的社会历史发展下,这个必然性就将是以她的毁灭作为结局。而且窦娥的悲剧必然性不仅在元代那个历史背景下是必然的,而且阅读剧本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剧本中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它在一方面奠定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基调。这是从客观方面来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除此之外,窦娥本身的性格矛盾,一方面接受封建礼教影响,另一方面又力图摆脱不合理的封建礼教的束缚;甘受命运的摆布又对命运进行抗争;善良安分守己而又嫉恶如仇具有抗争精神;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其坚贞和孝顺的二大品质。本身的内在矛盾因素决定了其悲剧的必然性。另外蔡婆的软弱和逆来顺受品性,使得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成了必然,这个必然加剧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可以说蔡婆的品性成了窦娥悲剧必然性的催化剂,起到了催化的作用。鉴于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引发了我有对悲剧《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进行思考的想法,其中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窦娥悲剧的例子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中同样有着比较现实的生活意义。因此,本文以剧本为依据, 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来认识其悲剧一方面的价值并且对其价值进行现实的思考,以获得某种启示。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 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窦娥的悲剧发生有着客观的必然性, 因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客观环境) 决定了她悲剧的发生。客观环境将从历史现实和剧本中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

(一) 剧本中的客观现实对悲剧必然发生的作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谓的社会性就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4]在这里我们就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理论为依据分析剧本中窦娥生活的客观环境对窦娥悲剧发生的作用。窦娥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作为一个社会人,她必然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关系,而在剧本中我们主要分析客观环境中窦娥与其他社会人的关系,即分析在窦娥生活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对窦娥悲剧必然发生的作用。

首先,蔡婆是窦娥悲剧的引发者。剧本中蔡婆出场不久就遇到张驴二事件。蔡婆在逼婚这件事上表现出很大的软弱性和逆来顺受,显得胆小懦弱,毫无主

见。剧本中是这样描述的:“〔云〕婆婆,你为什么烦恼啼哭那?〔卜儿云〕我问赛卢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行起凶来,要勒死我。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正旦云〕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卜儿云〕孩儿也,你说的岂不是!但是我的性命全亏他这爷儿两个救的。我也曾说道:待我到家,多将些钱物酬谢你救命之恩。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里有个媳妇儿,道我婆媳妇又没老公,他爷儿两个又没老婆,正是天缘天对。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那时节我就慌张了,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正旦云〕婆婆,你听我说波。(唱)

〔卜儿云〕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正旦唱〕

〔卜儿云〕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正旦唱〕

〔卜儿云〕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他爷儿两个都在门首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正旦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卜儿云〕那个是要女婿的?争奈他爷儿两个自家挨过门来,教我如何是好?〔张驴儿云〕我们今日招过门去也。“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好女婿,好女婿,不枉了,不枉了。〔同孛老入拜科〕〔正旦做不理科,云〕兀那厮,靠后!〔唱〕

〔卜儿云〕你老人家不要恼懆。难道你有活命之恩,我岂不思量报你?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我如今拼的好酒好饭,养你爷儿两个在家,待我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张驴儿云〕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罢!就当面赌个誓与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词云〕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舍得不肯把肉身陪待?〔同下〕”(5)

蔡婆被张驴儿父子救了之后,就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招来了张驴儿父子的觊觎。张驴儿以死相逼,在张氏父子的威胁下,蔡婆便立即答应了自己和窦娥下嫁张驴儿父子。回到家中也就去劝窦娥下嫁,遭到窦娥的拒绝。此时蔡婆无奈之余收留张氏父子,生命危机解除后,蔡婆没有想任何办法摆脱父子二人的纠缠,同时也不听窦娥的劝阻,与张驴儿父亲拜了堂。才会导致后来张驴儿误杀自己的父亲后反诬陷窦娥,面对这样的情况,蔡婆变得六神无主,竟要求窦娥随从张驴儿,以窦娥的下嫁私了此事。正是蔡婆的软弱和逆来顺受的懦弱一步步把窦娥推入了悲剧的境地。

其次,张驴儿父子是间接的制造者。 从剧本中我们可以知道张氏父子的为人,剧本中这样描述:“〔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无丈夫,我无浑家,你肯与我做个老婆,意下如何?〔卜儿云〕是何言语!待我回家,多备些钱钞相谢。〔张驴儿云〕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做拿绳科〕〔卜儿云〕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张驴儿云〕你寻思些什么?你随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妇儿。〔卜儿背云〕我不依他,他又勒杀我。罢、罢、罢,你爷儿两个随我到家中去来。〔同下〕”(6)张驴儿父子代表的就是一类人,其本质就是地痞、无赖、流氓。在当时黑暗混乱的社会环境下,张驴儿父子扮演的是地痞流氓的角色,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唯利是图而逼蔡婆窦娥二人下嫁,以死威逼。他们救蔡婆就只是一个偶然,当听了蔡婆的境况时,张驴儿便产生不仅要蔡婆为解救其性命之急而答谢的想法,当听到家里还有媳妇时,贪婪的嘴脸更显现出来,父子二人刚好可以“结成连理”。剧本中:“〔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7)正因为这样,加上蔡婆逆来顺受、软弱的性格答应了张氏父子的下嫁要求导致了后来张氏父子闯进蔡婆家里,赖着不走等窦娥答应与张驴儿的婚事。戏剧中蔡婆与窦娥的矛盾在这里出现。蔡婆是封建社会中的旧家长,本应是遵循封建礼教的模范,而蔡婆却答应了下嫁之事。接着来劝窦娥,窦娥宁死不嫁。张驴儿见窦娥不屈,产生了毒死蔡婆的想法张驴儿上,云〕自家张驴儿,可奈那窦娥百般的不肯随顺我;如今那老婆子害病,我讨服毒药与他吃了,药死那老婆子,这小妮子好歹做我的老婆。,以便威逼窦娥成亲。误杀了自己的父亲反诬陷窦娥。最后在屈打之下窦娥本着孝顺之心认了罪。最后买通贪官桃杌严刑拷打窦娥。在整个过程中张驴儿父子是窦娥悲剧的间接制造者。

另外,桃杌太守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桃杌是封建社会下的官僚, 代表是封建统治阶级,同时是作为管理下层老百姓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管理者。但是桃杌太守信奉:“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官!”(8)他以告状者为自己生活的来源,获得某种物质利益,可以这种“吃人”的昏官。而且桃杌太守办案只奉行:“人是贱虫,不打不招。”(9)如此断案,不需要任何证据就动刑,碰上如此贪婪、昏庸的贪官,屈打成招是必然,草菅人命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所以说桃杌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综上所述,从窦娥作为一个社会性人的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之下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蔡婆与她关系甚密,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命将窦娥推之于悲剧的境地;张驴儿作为与蔡婆有“救命之恩”的陌生人竟然威逼窦娥下嫁,窦娥不从便,最后以误杀张氏父亲诬陷窦娥,进

一步威胁窦娥屈从;桃杌作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却唯利是图、草菅人命,这样窦娥的悲剧更具有了发生的必然性。

(二)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我们第一是从剧本中描述的客观事实来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主要从人的社会性进行探讨。现在我们从元代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窦娥冤的必然性。这个历史背景主要依靠一些理论书籍的记载和研究。

我们知道落后民族对中原的入侵,总免不了带来一定的破环。因此,元朝的黑暗和腐败也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第二,强占农田,加重剥削,使农业经济受到破环;第三,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这也是元朝的痼疾;第四,元王朝轻视学术文化,使得知识分子地位低下。”[6]具体表现在剧本中则是第三则, 元代社会政治腐败, 贪官污吏, 冤狱丛生, 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窦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千万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的缩影和代表, 其悲剧在元代混乱腐朽的社会背景之下就成了必然。“《窦娥冤》悲剧产生的最初原因是高利贷剥削,推动悲剧发展的是元代野蛮而又混乱的社会秩序,决定这个悲剧的结局则是元代腐败黑暗的吏治。”[7]剧本中开始就是交代了窦娥的身世,而父亲窦天章则是一个功成未名的秀才:“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自古儒家倡导的就是“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的人生一大目的就是人仕途,而窦天章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在元代,社会流行着一股轻视学术文化的风气,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但是窦天章仍然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一心想进仕途。可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张“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惟以实惠”,强调“务施实德,不尚虚文”。据此,他提出了“科举虚诞,朕所不取”,废止了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上强调才干,而不单纯是“以文取胜”,强调的更多的是能促进国计民生的实干能力。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窦天章的“做官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窦娥的人生发展,给窦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元代社会的黑暗腐朽,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鱼肉人民,导致冤狱遍野,民不聊生。具体表现在剧本中有:

(一) 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鱼肉人民

官府腐败、吏治黑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点。纵观《窦娥冤》,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就是元代社会的黑暗吏治,其中太守桃杌就是一个典型的贪官昏官。桃杌同样是元代贪官污吏中的一个代表,从剧本中他审理窦娥的冤案的过程来看,他的昏庸贪污的形象写的淋漓尽致。一出场,桃杌就自我表白:“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从他的为官原则我们不难看出,其审理案件的原则就是为金银,他做官有“胜”人之处,那就是“告状来的要金银”,可见其贪婪的本性。而上司来审理案卷时,

桃杌就采取“在家推病不出”的方法来搪塞。这个过程之中那些见不得人的贪赃枉法之事也就无人可知了,官吏的治理流于形式,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贪官污吏的横行之举。窦娥却想在这样的府门之内证明自己的清白,答案也就不得而知,伸冤昭雪、惩恶扬善,无异于羊入虎口。文本中是这样描写桃杌:“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上,云:)告状告状。(祗候云)拿过来。(做跪见。孤亦跪科,云)请起。(祗候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见他?(孤云)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一个简单细节的情节,把桃杌贪婪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所谓的衣食父母官本来是人民对那些能为人民做主 的好官的称呼,可桃杌则把告状的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官”,这里可见其讽刺意味,其本质大相径庭、耐人深思。“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官吏的设置只是压榨人民,金银成了衡量是非曲直善恶的唯一标准。窦娥面对这样的“父母官”结局自然可想。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元代社会的腐朽,吏治的黑暗。

桃杌贪赃枉法是突出特点,除此之外,昏庸无能与残暴则是另一个为人不齿的特点,在审理窦娥案件的过程中显现的淋漓尽致。他奉行的准则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窦娥坚持自己的清白不认,桃杌马上命令打。说道:“与我选大棍子打着”, “(祗候打正旦,三次喷水科)”“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千般打拷,完种凌逼,一丈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的残暴场面。打不能是窦娥冤招,立刻说不是你窦娥肯定是蔡婆,接着又要对蔡婆严刑拷打。窦娥不忍看婆婆被打,无奈之余认了罪。桃杌:“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这样一个人命案件就通过简单粗暴的审问草草收场,这也体现出了元代官吏的腐败、吏治的黑暗:官吏无心正法,百姓有口难言。

综上所述,昏官桃杌的贪赃枉法、昏庸无能、草菅人命,他使无辜的窦娥被斩于屠刀之下,他是元代社会吏治腐败的一个代表,是元代社会制度恶的化身,他所制造的窦娥的冤案,就是这种元代吏治的缩影。

(二) 社会动乱,流氓横行

在《窦娥冤》中,关汉卿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元代社会官府的腐败、吏治

的黑暗,而且也给我们反映了黑暗的现实社会中的动乱,流氓横行欺善怕恶的局面。这一点赛卢医、张驴儿父子就是典型,从他们的作为就可见一斑。

欠债的赛卢医为了赖帐不还,凭借自己身强力壮光天化日之下就要勒死

年迈体弱的蔡婆婆杀人灭口。而偶然撞见此事的张驴儿父子在得知蔡婆婆家孤儿寡母只有寡妇二人相守度日时,则以救命恩人自居,企图以强凌弱强逼蔡婆婆招他父子二人上门,意图霸占蔡婆婆婆媳俩及家财。在遭到蔡婆婆的拒绝后,仍旧以勒死蔡婆婆相威胁。真是才赶走了狼,又遇到了虎。就这样,张驴儿父子依仗着自己的强、蛮横无赖地欺负了孤苦无依的寡妇,强行闯进了蔡婆婆婆媳俩的生活。在这三个人物中,张驴儿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痞无赖恶棍加流氓。在此之后,张驴儿多次以强凌弱,威逼利诱、调戏窦娥,企图强行霸占窦娥。在多次遭到窦娥的严辞拒绝后又起了歹心,借蔡婆婆生病之时计划先毒死蔡婆婆再霸占窦娥。没想到天意弄人,竟把自己的亲老子给毒死了。而用以毒死其亲老子的毒药正是张驴儿靠黑吃黑的方法,以拖赛

卢医见官威胁赛卢医给合就的。在药死自己的亲老子后,张驴儿不但没有收敛,反而颠倒是非黑白把罪恶强加在窦娥身上,以官了或私了威逼窦娥,妄图强逼窦娥就范。又一次遭到窦娥的断然拒绝后,张驴儿竟敢明目张胆的和窦娥去官了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在衙门,他巧言令色、颠倒是非黑白,太守桃杌竟然完全听信了他的一面之词,不但认定窦娥有罪,还听取了他的建议:这媳妇年纪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直把窦娥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横飞。结果无罪的窦娥屈招了,而张驴儿这等地痞无赖、流氓恶棍凶手却逍遥法外。如果不是窦娥至死不屈,窦娥冤魂的坚持斗争,张驴儿、赛卢医等人恐怕还在继续为所欲为、横行乡里。

从赛卢医、张驴儿等人肆无忌惮的以强凌弱、横行霸道而又能逍遥法外

来看,元代社会吏治黑暗、强梁横行、社会动乱,以张驴儿为代表的地方恶势力正是在这种黑暗吏治的庇护下为所欲为的,这就是为什么张驴儿如此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原因了。

(三)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无法生存

在《窦娥冤》里,我们从窦娥短暂的一生中可以看到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所遭受的毁灭。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无法生存。

窦娥本是一个本分善良的普通妇女,她安分守己,尽孝尽节,有着强烈

的贞操观念,有着“三从四德”的封建美德,遵循着当时社会的道德教条。她孝顺婆婆,忠于爱情,在遭受丧母、被卖作童养媳、结婚不久又丧夫等一系列的不幸后,她仍能安身立命、修身养性,发誓要恪守封建道德、终生侍养婆婆,替丈夫终身守孝。在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的生活后她仍然坚持遵循着封建道德,断然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坚守着她的“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忠贞道德观念。在张驴儿诬陷她投毒杀人并威胁要拉她去见官时,她毫无惧色,此时的她还相信官府是“明如镜、清如水”的,一定会为她辨明是非黑白,还她于清白。在她身上具备了忠孝贤德各种美德,她循规蹈矩、安身立命,认真地遵循着封建的道德教条,按理这样的一位女子应是当时社会中符合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典范人物。她不但孝顺、忠诚,而且善良。对于自己的种种不幸,开始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种种不幸归结于自己的命运,并决心安身立命早将来世修。公堂上,酷刑下,她仍据理力争,坚决拒绝承认下毒,但当太守桃杌要打婆婆时,她怕婆婆年老受不起刑,为了能让婆婆免于受刑,只得屈招,用自己的名誉和生命保护了婆婆。赴刑场时,自己就将命丧黄泉,她还在替婆婆着想,为了避开婆婆使婆婆免于伤心,她请求刽子手避开前街由后街里去。临死前怕孑然一身的婆婆在她死后无所依托寻了短见,一再嘱托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蹇半碗儿水饭、烧一陌儿纸钱给她,好让婆婆有所记挂。就是这样一个安分守己、恪守着封建道德的孝顺、忠诚、善良的弱小女子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无法生存。她要坚守她的“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忠贞道德观念却遭到流氓恶棍无赖张驴儿的一再威逼利诱;她相信官府是“明如镜,清如水”的,但太守桃杌却不分是非黑白将她千般打拷、万种凌逼,最后还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她的头上,使无辜的她葬身于刽子手的屠刀之下。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强加在妇女头上的一切灾难,最后成了黑暗吏治的牺牲品。是什么导致了窦娥的毁灭呢?是赛卢医、张驴儿父子这些地痞无赖流

氓恶棍,是桃杌这样的贪官污吏!他们都是这个黑暗社会的具体代表,正是他们凭借着强大的黑暗势力把弱小的窦娥给生吞活剥了。(借鉴文)

二、剧本中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杂剧中著名的悲剧,其中作品通过窦娥的悲剧性格,展示了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元代黑暗腐朽的社会给被压迫的人民造成的不幸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8]主人公窦娥高尚的品质和一生悲苦的命运,促成她的性格特征,虽然遭遇是悲苦的,而且反抗是坚强的,但结局是悲剧的。历史的必然是要以窦娥的悲剧收场,窦娥善良而弱小的力量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之下显得相对弱小注定是悲剧。我们以剧本为依据分析其中为展现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毁的描述也可以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存在。这种艺术性的悲剧氛围对窦娥的悲剧性无疑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调----窦娥将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向悲剧。关汉卿在剧本中有不甘心被压迫的善良弱小的人民无声无息的被毁灭,不甘心让真善美无辜撕裂。在剧本中做了独特的艺术加工,营造了一股独特的悲剧氛围。窦娥一出场,阴风嗖嗖,杀气笼罩,气氛凄厉悲壮,是窦娥的形象更加耀眼,构成一种悲剧的美。在这种悲剧美之中让人产生悲哀之情,同时悲壮之情油然而生,因为窦娥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元代社会千万无辜人的悲剧,具有一种普遍意义的代表性,同时也昭示了悲剧产生的多方面社会原因,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有所行为。可以说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无辜撕裂的悲剧。 现在我们依据本为依据,看看其中悲剧氛围:

首先,我们从剧本的结尾来看。结局是窦娥身死刑场。文中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述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善良的窦娥却以犯人的身份出场便唱到:“【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11)其中把自己的冤屈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杀害,冤屈惊天动地,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世界有它的统治秩序,人的生死掌握在鬼神之手。可一声感叹蕴含着窦娥无限的感情。既有激愤又有委屈,有埋怨同时也有抗争更有指责,也有对天地的期待。接着“可怎生”表达了窦娥对天地的强烈质疑。自己相信的统一掌管世界的鬼神天地,本应使善恶分明,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12)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责到社会的丑恶现象:小人坏人得志,好人遭迫害。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存在的公理形成反衬,让读者都人们信奉的天地产生怀疑。“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13)总结概括了现实的不公平,维持统治秩序的人为虎作伥、欺压百姓、残害弱小的老百姓。接下来,窦娥的悲愤之情强烈的指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4)对天地彻底的失望,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天和地”都是人们所敬重的神物,可在窦娥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大胆的指责,这是剧本中独

特之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被认为是承接天命,代替天来行使统治权。因此皇帝被称为“天子”。而窦娥不是把自己冤屈的原因归咎的封建统治者的身上,却是直指封建统治用以麻痹人民的精神支柱“天”。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窦娥对封建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也对自己信奉而且一直恪守的封建思想的否定。最后“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的控诉到达极点之后的控诉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叹息。在这一幕中我们可以感受的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蕴含其中的感情有悲愤转向悲壮由悲壮又转向悲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于自然流畅、气势充沛的老百姓语言,其中的感情基调总的来说就是“悲愤 ”。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刑场哭别时的环境塑造。这一幕是表现窦娥性格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更突显窦娥的悲剧色彩。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冤屈和真相。“鸟之将死其鸣也哀。”(15)窦娥在最后向婆婆提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婆婆在自己死后看在婆媳的情分上祭奠一下自己的坟墓。这里与《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其中的哀情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次情节中我们更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真实的窦娥。作者一开始交代了窦娥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开,作了蔡婆家的童养媳,结婚后两年丈夫死去,一个命运孤苦的普通劳动妇女承受命运如此的打击。在这样的打击面前,窦娥忍受住了,只希望和婆婆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是现实到黑暗,连最起码的要求也难以达到,最后还落得个无辜冤屈致死的结局。窦娥对蔡婆的请求是一个普通人最基本得请求,也增强了读者对窦娥的同情之情,与此同时对社会的黑暗腐朽也会产生愤怒之情。最后,窦娥劝蔡婆自己认命了,说自己“没时没运”才落得“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正常人都知道这是窦娥劝慰婆婆的话,而是在有意安慰蔡婆的同时更加鲜明的指出自己的冤屈是认为造成的,因为社会黑暗,官吏的腐朽昏庸,邪恶势力的横行,一句话就是现实太残酷,其实人比现实更残酷。窦娥意识到现实的黑暗,而自己无力回天,所以在临刑时许下了三桩誓愿。这一节中透露出的情感基调更显 “ 悲壮”。

第三,剧本中关汉卿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由之大胆的进行艺术创造,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概括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而精妙的提出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加深,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氛围。窦娥的无辜,是屈打成招,无辜受害的不幸。三桩誓愿的提出只是窦娥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而坚信自己的冤死定会“感天动地”,所以关汉卿以巧妙的构思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现出来。第一桩,“血飞白练”,窦娥死后血不落地而是飞上白练,窦娥想以自己的鲜血向世人显示自己的清白无辜。曲词中运用了二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明自己死得和苌弘一样冤屈,和望帝死得一样的凄惨。第二桩,“六月飞雪”,第一桩是以奇迹的方式来表明窦娥的冤屈,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自然规律来表明社会的不公,社会的黑暗是人制造的, “飞霜六月因邹衍”的冤狱故事,更表明了自己所遭受的不白之冤。第三桩,抗旱三年。引用“东海孝妇”的故事,矛头更直接的对准了麻木冷漠的人,包括昏庸的官府,因为官府“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官吏要收取劳动人民的赋税,而劳动人民必须靠天吃饭。同时也有蕴含着对社会上冷漠麻木的人的控诉和指责,以此来惩罚他们。窦娥希望通过第三桩誓愿,直接惩诫残暴昏聩的官府,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冤屈能够象“东海孝妇”一样,得到昭雪。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

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行刑尚未开始,第二桩誓愿就已显示出预兆,更说明了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社会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桩誓愿的实现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 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关汉卿在剧本中对环境的描述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奠定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的感情基调,那就是在悲愤之中一步步走向悲壮最后已无力回天的无奈走向悲哀的一个情感过程。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 人命关天关地" 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 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特别是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是文中的悲剧氛围的存在更加剧了窦娥悲剧的感染力,同时为窦娥的悲剧到来奠定了“悲愤悲壮悲哀”的情感基调。

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或说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的发生以及实现。性格具体体现在二个方面:“一、行为的动机与方式;二、行为的实现。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格组合论》刘再复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第60页)窦娥的性格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而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恩列斯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评 人民文艺出版社 1980年 第23页)我们知道人物的性格具体就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通过人物的行为我们又可以反观其性格,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物。《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矛盾主要表现为具有阳刚性与阴柔性,具体表现在:自己的伦理道德精神与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接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感受命运的摆布与对命运的抗争。本文所说的阳刚性和阴柔性指的就是窦娥的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一个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与在现实环境中面对不公的挑战性迫害所进行的种种反抗行为。现代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所谓的挑战性就是指人的生存受到根本性的威胁和压力,应战,即人为地对这种根本性威胁和压力进行有效斗争。”(《历史研究》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6 第86-87页)窦娥就是在面对生存的压力之下进行的反抗,但是她的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与窦娥直接的关系:

(一)窦娥本是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以自身的良好品质和封建伦理思想恪守着自己本分的为人,她具有善良、温顺、守礼节、懂孝道、明白事理、善于克制的为人品质,但是在元代黑暗腐朽的社会之下这种善良的弱小势力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后被残暴的恶势力所吞噬。究其原因,社会原因有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官吏的黑暗、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的威逼迫害,甚至高利贷的盘剥,但是这些都是悲剧发生的外在因素。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变化是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外因是内因

起决定作用的外在因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窦娥悲剧发生有外在的原因,但窦娥的内在因素也是其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即窦娥自身的原因,这是最基本得因素。剧本中的一切恶势力正是利用窦娥的内在因素来得逞。柯列根说过:“悲剧并非只是描写死亡,死亡是生活中的一件事实,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死亡是我们的伴侣,悲剧表现由于我们不能始终保持浑然一体,因而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无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根源并非由于外力,而是在于心中,我们如果要打开悲剧艺术之门,真正的钥匙就是必须承认一切悲剧在于人类的冲突,而是从人性的基本分裂中产生出来的。„„悲剧最重要的特征——区别悲剧与其它戏剧形式尤其是闹剧的主要特征,就是一切有意义的‘收场事件’,并非由于外在力量,而由于主人公的内在分裂。”(《论悲剧与喜剧》 陈廋竹 沈蔚德 上海文艺出版 1983年9月 第42页)从柯列根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着重强调了人物性格对悲剧产生的作用, 忽略了其他外在原因。窦娥的悲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正是因为主人公窦娥的善良正直的性格品质,驱使窦娥强烈的反抗转向保守的为婆婆保全,加上外在势力的迫害,窦娥的悲剧发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因为我们说到性格的表现是在行为的实现和动机与方式两个方面,人的行为也是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证明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刘再复说:“每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构造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形成这个系统的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排列方式和组合方式。但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性格两极的排列组合就性格 的二重组合。或者说是、性格世界中正反两大脉络对立统一的联系,但是性格的这二重内容并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具体的,活生生的各种元素构成的。这些性格元素又分别形成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联系,即形成各种不同比重,不同形式的二重组合结构。人物性格的二重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不是单一结构,凝固结构,也不是分裂结构。”(《性格组合论》刘再复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第60页)在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中我们更加清楚人的性格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有对立也有统一。而且人的性格统一体是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进行转化,哲学中说互为矛盾的事物二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一点在剧本中窦娥本身的性格矛盾就体现地淋漓尽致。自觉的伦理精神是窦娥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密切相关, 而且在中国的古典剧本中悲剧是多种势力的较量, 但最突出的是善恶两种势力的对横斗争, 而且与伦理学极为密切。中国封建社会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在这样的民族时代文化之中,传统古典悲剧具有一层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最突出的就是封建家长的束缚或压制和恶势力的迫害显得尤为明显。在这样的剧本中笔者塑造人物的时候往往以精神道德的优美,特别是封建伦理道德体现得越自觉越鲜明,这人人物对象就可以成为崇高的审美对象,中国的古典悲剧正是通过主人公的被毁灭来展示他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伦理感动,使人们获得精神的熏陶。悲剧主人公虽然被毁灭,但是他所具有的高尚的精神是不为恶势力所能征服的,读者到此有感性的痛苦进而获得理性的快感,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启示。窦娥的悲剧同样是在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之下加上自身良好品质的内化作用而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关汉卿笔下的窦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她为了完成内心所固有的意识中应该完成的伦理义务而屈服最后牺牲。王国维评及《窦娥冤》时说:“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乃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宋元戏曲史》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 第121页)王国维评价窦娥悲剧的发生同样强调

是出于“主人翁之意志”也就是说是窦娥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说具体一点也就是窦娥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因为窦娥性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窦娥既有阳刚美也有阴柔美, 具体表现在文中就是既有温贤惠的一面又有刚烈坚毅的一面, 其坚毅刚烈性格驱使她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在斗争中,贤惠善良的窦娥所遭遇的不幸令人荡气回肠,悲从中来;坚毅刚烈的性格抗争,叫人义愤填膺,悲壮之感油然而生。这样的效果正是来自于窦娥的阳刚美和阴柔美两个方面,窦娥性格的这两个侧面,相辅相成,共同造成“悲而不伤,悲中有壮”的悲剧效果。当然,要说的是对于窦娥自身软弱平庸的性格,遭到毁灭显得理所当然。窦娥阳刚的刚烈性格决定了她与现实的黑暗势力的斗争是无法调和的,顺理成章地决定了戏剧冲突的发生和悲剧的结局,在此也就可以知道窦娥的性格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正是窦娥自身刚毅不屈的性格推动着悲剧冲突的向前发展,直到自身的毁灭,这是构成窦娥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悲剧能够容纳最强烈的戏剧冲突,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戏剧冲突,窦娥的刚烈性格满足了悲剧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而使《窦娥冤》的悲剧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尖锐性。

(二)窦娥的性格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中的性格成分又具有是对立统一的联系。例如,接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和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剧本中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的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主流思想——儒家的思想和教育,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做教条来教育窦娥,把窦家“五世无再婚侄女”当作美德来束缚窦娥,所以窦娥最后恪守着“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人生信条,把孟姜女器长城、浣纱女投江水、贞妇化为望夫石这些典故作为典范来膜拜窦娥丈夫死后,她只想“侍婆守孝”,做一个言词应口的孝顺媳妇。但她不是一个任人摆布,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身上有一股对正义追求的“力”,当张驴儿闯进她家并拉她堂结亲时,她断然拒绝,推张驴儿一跤,在张驴儿你子面前,窦娥像一位凛然不可侵犯的女神,所以连美妇人见过万个的地痞无赖张驴儿对她也毫无办法。这都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当蔡婆婆想要要招婿时,窦娥对她予以了正言规劝,说婆婆已经一大把年纪,再嫁有辱自己的贞节,“枉教人笑破口”并且还表示了对婆婆的强烈不满,说“你岂不知羞”,窦娥对蔡婆婆与张父的“下嫁”十分生气,甚至有些愤怒至极了,“可悲,可耻,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窦娥认为,再婚“不是咱没丈夫妇女的下扬头”,进而“劝普天下前婚后嫁的婆娘们”都吸收他们的教训,这无疑是借窦娥之口章关汉卿对封建礼教的宣传和对他人的说教。从小悲苦的窦娥七岁被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长大后别无选择地同丈夫成亲,勉强地生活,可她的丈夫“又拔着个短筹”,没有幸福可言。窦娥还是个年轻的少妇,她不可避免地有着少妇的思想感情,她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丈夫死后也希望有个圆满的家庭,对于自己现在的境遇是十分不满和渴望摆脱的。春天来了,万物勃发生机,“锦烂漫花技横绣阁”催窦娥泪下,她仍然孑然一身,独守空房,多么凄凉,当“剔团圆月色挂妆楼”时,更是令窦娥断肠,当然是恨月圆人不圆了,窦娥不是不想再婚,只是张驴儿是个泼皮无赖,不能让窦娥如愿以偿,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更没有幸福可言,但窦娥毕竟还是向往“燕侣莺俦”的,这种日子何时到来,当然渺渺茫茫,然而窦娥的忍受是有限的,“须知人心不似水长流”那样一成不变,窦娥“按不住意中焦”,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命运,一方面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要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造就了窦娥这一特定的人物形象。在窦娥的性格世界里,甘受命运的摆布和对命运的抗争也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性格元素。窦娥的命运如此悲苦,她遭受了丧母、

离父、亡夫的一系列不幸,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认为这都是自己“没时没运”,说自己是“八字载着一世忧”,自己的厄运是因“前世烧香不到头”,今生甘愿受苦罹难,劝自己,也劝别人“早将来世修”,当张父喝药而死时,窦娥认为“寿数非平今世”,是她寿数已到,还认为“人生死,是轮回”,这显然是宿命论的观点。但是窦娥的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当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时,她表示了对他们和婆婆的不满,即使婆婆已经允诺了,既使在别人看来已是既成事实了,但窦娥并不甘心受这种命运的摆布,对蔡婆婆进行了大胆地批判,对张驴儿予以了强烈的怒斥。在桃杌审案时,窦娥遭受了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她从绝望中进一步看清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残酷现实。她通过对世界的主宰者:天和地,发出了埋怨和呵骂,实际上也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控诉。在这里窦娥的反抗性格已经升华到顶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更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与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是震动人心的怒吼,它充分写出了窦娥无辜受害,含冤难诉的心情,它对封建社会世俗观念中最公正无私的事物——天地日月都彻底地加以否定,因此,它既是窦娥以及和窦娥同样命运的人们愤怒情绪的猛烈迸发,也是觉醒了的妇女的呼喊,窦娥绝不甘心不明不白地死去。她坚信正义是属于自己的,她更想信,总有一天真理之光会照临人间,她的冤屈总会昭雪的,因此,她在临刑时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三要楚州亢旱三年,窦娥死后,三誓皆验,千方百计寻父申冤等等这些情节都反映了窦娥对命运的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这种既任命又不任命的矛盾性格,才使窦娥这个人物形象更真实可信。

以上论述的是窦娥性格对其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从窦娥的思想性格是一个矛盾而统一的有机体,许多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方面,由于这些矛盾方面的发展和激化,便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的激化。同时,正是因为性格的复杂矛盾性,才使窦娥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和有血有肉。人物性格的矛盾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对立统一中保持一种性格的主导稳定性,一种决定性格运动方面的主导因素,更细致地说,在空间角度上,性格运动一方面表现出多向性,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定向性。在时间角度上,性格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生前后性格的冲突,显示出历史差异性,但是,在这种变动中又保存着某种稳定的东西,因此,性格运动又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这就是古典文学中人物性格的单一性中又具有丰富的变化性构成了真实而感人的人物形象----圆形人物。窦娥的性格,是一种丰富而且完整的有机体,在这一个机体中窦娥的性格是和谐,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富有变化的、差异的,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的对立统一,它不是单一的无序的平衡态,也不是复杂的无序平衡态,而是复杂的处于运动中的非平衡态。窦娥的性格之所以具有美学价值,就是因为窦娥性格是变化的,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复杂的处于运动中的非平衡态。也正是在这种运动的非平衡中窦娥上演了自己性格悲剧的故事。她的悲剧更多的来自于自身内在的因素即复杂而又单一的内在性格。可以说窦娥的悲剧结局就是由于她的性格:她一方面具有的伦理道德精神一方

面又具有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方面接受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方面又要挣脱这一束缚,一方面甘受命运的摆布,另一方面又要对命运进行抗争,但是由于她性格中有来自于善良的软弱性使得她的反抗性是不坚决的,不彻底的,最终让自己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总是把自己依附在别人身上,即使是对于张驴儿的反抗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而作的反抗。她不懂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丈夫在时为丈夫而活,丈夫死后,为照顾婆婆而活,受了冤屈,上公堂审判时,她把自己的命运托附给青天大老爷桃杌,希望他来为自己雪冤。想一想,如果窦娥不招,也存在案件难理,上报官吏复勘,窦娥免于被斩的可能。但窦娥为了尽孝道,为了不让婆婆受刑,指望暂且虚招,盼望“官吏们还复勘”,但既已招供画押,还有什么复勘可言,与其说窦娥幼稚糊涂,不如说是因为遵从了封建礼教而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可以这样说,窦娥冤就冤在她的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太深,冤在节孝观念太强。她直到死才真正的觉醒正是封建礼教把她送上了断头台。封建的礼教,旧的传统思想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窦娥的头脑,让她在麻痹中得到“享受”,在享受中死亡。她没有同传统观念作出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她的命运必然是以悲剧告终。窦娥的悲剧从性格层面我们就可见一斑,其性格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性格,我们对窦娥的评价我认为应该可以这样进行赏析:窦娥作为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她的性格作为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窦娥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就文本而进行的分析,应忠实于文本,以客观环境为评鉴的依据。但如果某人因窦娥的某些性格层面的不足而进行否定性的判断的话,我认为是不妥的,评价应做到主观和客观达到历史的统一,因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三) 窦娥的两大品质及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我们知道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其中窦娥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所以我要将窦娥的两大品质提出来分析,是因为这大品质是窦娥悲剧性格形成的内在动力,因为内因之中有直接而更主要的因素,那就是窦娥的贞节观和孝悌观。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妇女,窦娥恪守着封建论理道德,可是在面对自己的婆婆的时候,思想的斗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思想的斗争依据就是窦娥的贞节观和孝悌观,由此而驱使窦娥屈服于恶势力最后落得被斩首的悲剧结局。

首先,窦娥的贞节观。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做教条来教育窦娥,把窦家“五世无再婚侄女”当作美德来束缚窦娥,所以窦娥最后恪守着“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人生信条,可以说窦娥的贞节观从小就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窦娥十七岁守寡,并立志守节,时经三年。窦娥深受封建主流思想儒家礼教的影响,最后变成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守节,是程朱理学特别提倡的。如果是在宋朝,窦娥也许可以荣获一块贞节牌坊。正是窦娥强烈的贞节观的作用下,窦娥面对张驴儿父子的威逼没有同意婆婆主张的下嫁,因此招来了张驴儿的不满,剧本中一个偶然的事件----张驴儿误药死了父亲从而展开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其次,窦娥的孝悌观。窦娥对蔡婆的孝顺完全是无条件的。蔡婆放高利贷,直接导致了窦娥的童养媳命运,窦娥不但没有记恨她,反而很感激她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在窦娥身上也可以较好的表现出来,戏剧的冲突中窦娥怕蔡婆经受不住拷打,“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了公公”。出于中国传统孝道观“百善孝为先”的要求,窦娥屈

服了桃杌所代表的恶势力群体,屈招了自己药死张驴儿父亲。最后自己屈死于刽子手的刀下。如果窦娥的精神在今天的社会存在,完全可以称之为孝悌的楷模。正是窦娥的这种孝顺之心,导致了窦娥的自我牺牲和悲剧命运。坚贞和孝顺是窦娥的两大品质,“吃羊肚汤”一场中,窦娥的矛盾行为集中表现了这两种品质对她的同时作用。窦娥端羊肚汤一上场,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坚贞):“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外人谈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又叹惋道“我想这妇人心好难保也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接着唱了[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贺新郎]、[斗虾蟆]等四只长曲子,辛辣地讽刺了蔡婆的不贞。既有讽劝,又有讽劝无效后的愤怒的辱骂。这都表明窦娥以她的理念——“贞心自守”行事,对婆婆的做法表示反对和不齿。但窦娥又很孝顺,即便在对婆婆很不满的时候,也还是本着敬孝顺之心去做羊肚汤与婆婆吃,并衷心希望婆婆的病早点好,“但愿娘亲蚤痊济,饮羹汤一杯”、“得一个身子平安倒大来喜”,在这里一个孝顺的儿媳形象又跃然纸上。窦娥既“辱骂婆婆”又“孝敬婆婆,两方面似乎是矛盾的,但这刚好合乎窦娥的品质。窦娥具有坚贞和孝顺这两个最重要的品质,坚持坚贞,让她对蔡婆的某些行为不齿,所以气愤之急,加以辱骂;恪守孝道,让她对婆婆的生活、病情细心照料,并发自内心地希望婆婆早痊愈。窦娥的二大品质也正是在误药死张驴儿父亲的偶然事件之下交织的矛盾而又真实、贴切。黑格尔认为:“一件仅仅作为厄运而出现的不幸事件”,例如由偶然机遇而遭到的不幸和死亡,不能算作悲剧,“真正悲剧的灾难,却完全作为本人的行动后果,落在积极参与者的头上”。(转引自 《关汉卿名剧赏析》 李汉秋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第6页 )从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悲剧性必是从主人公的内部引起的,表现在他的行动及其后果的必然联系之中。窦娥两个方面的品性坚贞、孝顺,正可以作为她悲剧性的说明。窦娥以这两个品性行事,使剧情一环套一环地向前发展,演绎出了这扣人心弦,感动天地的悲剧,试析如下:第一环,羊肚汤阴差阳错地毒死了孛老(本文以下皆称张驴儿父为孛老),很自然,窦娥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顺从张驴儿,招了他做接脚夫;一条是上公堂,官休。按照窦娥的坚贞品性,她肯定不会屈从张驴儿,只会选择上公堂。第二环,窦娥上了公堂,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在拷打下(或动刑前)招供,那样可少受皮肉之苦;一是坚贞不屈,坚持事实。按窦娥的性格,她会选择后者。所以严刑之下,她不屈服。第三环,由于窦娥坚贞不屈,问官减轻了对窦娥的怀疑,说:“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危险”转移到了蔡婆身上。此时窦娥又面临两条路的选择,一条是帮着婆婆一起诉冤,当然,蔡婆会有受刑的风险;一条是诬招,承认自己药死了孛老,则婆婆的嫌疑消失,受刑的危险也得到化解。窦娥孝顺的品质,使她自觉选择了后一条路——诬招。这样,窦娥就成了“杀人犯”。窦娥的坚贞和孝顺是内心不平静的力量之所在,同样也是其行为意识的直接原因,她的坚贞使得窦娥埋怨了自己的婆婆,而且遭到张驴儿的算计;她的孝顺却成了她有刚烈坚毅的抗争转向了屈招,驱使窦娥的性格前后不一致,最后在矛盾之下,善良的孝道观成了埋葬窦娥的原因。

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一)蔡婆的品性导致戏剧的冲突发生在她和窦娥之间的必然性

蔡婆是《窦娥冤》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此用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从剧本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蔡婆是一个守寡多年、老来丧子的孀妇,她的遭遇有值得人同情的一面;但她软弱,自私却令人感到悲哀。蔡婆软弱,在剧本中很明显的表现了,就是在面的张驴儿父子的威逼之下竟然答应下嫁,转而来劝窦娥从嫁张驴儿的戏剧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前文有所论述,在此不必多述。而她的自私,稍稍摘引一段原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卜儿云)„„他爷儿两个都在门首等侯,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 (正旦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

(卜儿云)„„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叫我怎好招你老人家?”

蔡婆有招张孛老的想法,却又因为比她年纪轻的寡妇媳妇都没招,不好意思自己招,希望拉窦娥一起下水,说“待我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这种自私使她“拼的好酒好饭养”张驴儿“爷两在家”,遂致引狼入室。我们知道,蔡婆既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又有自私的一面,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形象。而窦娥,既坚贞又孝顺。二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蔡婆虽然没有窦娥那样的坚贞,也曾因此挨过窦娥的骂(前文有过论述,这里不在列举) ,但窦娥两大品质之一的孝顺,其对象恰是自己的蔡婆(窦娥母早亡,父失散。除了蔡婆,没有供她孝顺的对象),对于窦娥来说蔡婆在伦理上恰是一个悖论:缺少坚贞的品质,在这个角度上窦娥批判、谴责她;但她又是窦娥身边唯一的长辈,窦娥必须孝顺她。二人之间既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而这冲突在伦理上又充满悖论。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为窦娥的悲剧设下了深层次的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然发生在仇敌之间、非仇非亲属之间、亲属之间;但好的悲剧应发生在亲属之间,因为仇敌之间太必然,非仇敌非亲属之间又太偶然。”(《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5年 第105页)剧本中窦娥与蔡婆二人之间的冲突确属发生在亲属之间。同时也可知道关汉卿的《窦娥冤》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之下应该可以算作一部好悲剧,因为窦娥与蔡婆的悲剧的发生是在亲属关系之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窦娥的悲剧与蔡婆却有着很大的必然性。剧本中窦娥唱的“怪不的女大不中留”、“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刬地便巧画蛾眉成配偶?”、“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婆婆也,你岂不知羞”等词都是明确地反对和讥讽婆婆,而蔡婆没有听劝告,而是说:“孩儿也,事到今日,你也招了女婿罢,今日就都过了门者”,可见她对招张孛老已经想清楚了,而且急于早点成就,无怪乎窦娥骂她“你比那扇坟的生受”。二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针对这个问题窦娥与婆婆的矛盾冲突本来已经很强势了。要说的是张驴儿父子的角色只是矛盾冲突的配角,因为在剧本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冲突就几句话,关汉卿一笔带过,只是在公堂上诉辩时才有较长的对话,前段文中戏剧的主要冲突是在窦娥与蔡婆之间展开的。而窦娥讽刺蔡婆的不贞的[后庭花][青哥儿][寄生草][赚煞] [南吕一枝花] [梁州第七] [贺新郎] [斗虾蟆]等八只长曲子,分量轻得多。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从戏剧理论知识看, 张驴儿就是丑角,插科打诨,其行动不可能“严肃”。他们的冲突只是一种无悬念甚至引起人们满堂哄笑的非严肃的冲突。同样,桃杌升堂时离谱的科诨就提示了冲突的非严肃性。它们不是悲剧冲突的主体部分,他们的穿插打诨可以看作作者为逗乐观众作的点缀。总之,他们是促进剧情发展的手段和陪衬。戏剧

前段中悲剧主要冲突就是发生在窦娥与蔡婆之间, 展示的是封建伦理道德之间自相矛盾, 也展现出窦娥与蔡婆冲突发生的必然性。另外,黑格尔说:“冲突双方代表的‘普遍力量’或者伦理理想,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如果一正一邪,一善一恶,也不会成为理想的悲剧性冲突。”(《西方文论概要》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154页)很明显,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是“一正一邪,一善一恶”。而窦娥和蔡婆之间的冲突则充满伦理的悖论,窦娥代表的是一种伦理精神,即坚贞、孝顺,而蔡婆既是这种伦理的破坏者,又是它的“受动者”(接受儿媳对她的孝顺),而且还有让人同情的遭遇。他们双方都具有正义性和合理性,不是简单的一正一邪,一善一恶,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更复杂、而寓意丰富。她们之间的冲突暗合西方经典悲剧理论,也就是说窦娥的悲剧是理想的悲剧,而且她与蔡婆之间的冲突更是悲剧理想的冲突,因为她们之间的冲突偶然性之上有更大的必然性。鉴于上述,可以说正是蔡婆的自私和软弱的品性,催化了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所谓的戏剧冲突指的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和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薛金星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3 第332页 )窦娥和蔡婆之间的冲突的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而且这冲突在伦理上又充满悖论,就如薛金星所说的由于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追求目的的不同造成的,窦娥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同时也想惩恶扬善,但是蔡婆为了一己私利不但与自己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相悖,而且想拉窦娥下水,我们知道窦娥的性格和品性决定了蔡婆的计划不但要破产而且面临巨大的反对压力。所以,她们之间的冲突为窦娥的悲剧设下了深层次的意义。首先我们看悲剧冲突之展开。剧本开始写二人之间的冲突起于蔡婆的懦弱引狼入室,窦娥坚决抵制。这里有两组戏剧冲突,显性冲突是蔡婆、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矛盾。矛盾的一半由于蔡婆的屈服妥协而解决。而窦娥宁死不嫁,并把逼她拜堂的张驴儿推跌在地,激化了矛盾。隐性冲突是蔡婆的逆来顺受与窦娥宁死不嫁之间的矛盾。前文论述了窦娥具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就是在善良贤惠之中也具有刚烈坚毅的抗争精神,而且窦娥恪守自己的贞节观“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 在这种情况下,张驴儿与蔡婆的努力都将使徒劳。窦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她无法左右蔡婆的行为,否则,就违背了孝顺的宗旨。此时窦娥处在一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可以说是“祸起萧墙”。接着,矛盾不断深化,张驴儿误杀其父,诬陷窦娥,二人的矛盾白热化。窦娥陷入困境。如果窦娥选择私休,就必须丧失贞节,向邪恶势力屈服,但可以避免承担杀人罪名的风险;如果窦娥选择上诉公堂,可以保全贞节,但是可能承担杀人罪名。窦娥选择了后者,她寄希望于掌着生死权的官府而且有一片湛湛青天,可以证明她的清白。但是等待窦娥的是桃杌太守的严刑拷打。弱质女流窦娥硬是扛住了严刑拷打,但是出于对蔡婆的孝顺,窦娥选择了自我牺牲,“屈招了药张驴儿父亲”。善良弱小的力量在恶势力之下无法生存。紧接着,到了戏剧冲突的高潮,黑暗的现实彻底毁灭了窦娥对官府的幻想。于是矛盾冲突转化为窦娥与冷酷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窦娥的反抗精神喷薄而出,她斥骂天地“欺软怕硬”、“不分好歹”、“错堪贤愚”。她承担杀人罪名,同时又为自己鸣冤,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

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渴望上天证明她的清白。她以物质生命的丧失为代价,换取了永恒的精神生命。但是结局是窦娥冤死,戏剧一悲剧结尾。在整部剧作中戏剧的冲突一步步加深加强,而且推动了窦娥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情节,冲突起到了催化悲剧发生的作用。最后窦娥无可避免地成了悲剧性的牺牲者。

五、悲剧价值的思考

在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史上, 《窦娥冤》都是被人们定格为悲剧,确实,从剧本的阅读到自我理解、分析、赏析、评价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为关汉卿的精心构思所吸引,更为亮丽的是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的悲剧氛围以及在这一悲剧氛围之下的悲剧人物和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所折服。现在,我欲从《窦娥怨》悲剧的价值方面作出自己的理解。

窦娥冤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对元代社会进行的批判很有参考和研究的价值。首先在思想意义方面,“窦娥冤毁灭的是一个善良的女性的青春生命和柔弱的殉道者对现实社会的美好理想”(《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出版社 1996年 第101页)这是对《窦娥冤》思想意义的一个判断总结,确实在剧本中我们很直接地看到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性,而且她希望自己安安稳稳的与婆婆过日子,但是张驴儿父子的出现最后导致了她理想破灭的同时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另外,有人说《窦娥冤》的深刻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是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积高、黄钧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第60页 )这一观点主要是陈述《窦娥冤》中人民的反抗,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控诉之情。我认为二者的观点都对,如果能二者结合会更全面地阐述、更能准确地概括《窦娥冤》思想价值。另外我个人觉得《窦娥冤》的思想价值在于关汉卿深层次的勾勒出元代社会的面貌,有利于研究《窦娥冤》有识之士很好地获得一个侧面了解元代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个机会,这是从文本价值来说。思想方面,《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窦娥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使人们认识一个可怜的,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是对千百年封建吏治的深刻总结,充分揭露了元代司法制度的黑暗和残忍。其次,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时代。张驴儿父子的逼婚、霸产、谋杀、诬告正是元代社会流氓残害百姓邪恶势力恣意横行的真实写照。黑暗腐败的政治必然包庇社会的黑暗势力。《窦娥冤》的基本情节,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窦娥冤》充分地暴露了元代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第三,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在元代达到了高峰。《窦娥冤》对于高利贷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做了深刻的反映。高利贷的罪恶活动,及其带来的可怕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

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借鉴文) 关汉卿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我觉得是这一部悲剧之中的精华。作者通过大敢而神奇的艺术构思,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真实而细腻地创作出《窦娥冤》,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自私软弱的蔡婆、昏庸无能的桃杌、居心歹毒的赛卢医、地痞无赖式的张驴儿父子,其中真实而感人的窦娥,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个成功的圆形人物,在中国古典戏剧中不可多得的模范代表。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现实刻画出来,展示了元代黑暗的政治和吏治的黑暗,揭露出了元代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呈现了一副神奇而又真实的人间历史画卷图,对黑暗腐朽的社会做出了严厉的批判和控诉,对封建社会之下弱小而善良的普通劳动人民表示同情。关汉卿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接而有力量地批判了元代社会的同时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虽然。我们现在离元代社会已经很遥远了,但是现实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正确而客观的看待现实、分析现实、评价现实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种收获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六、 结论

本文论述的是窦娥悲剧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二、剧本的描述所制造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必然性的基调。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另外窦娥本身所具有的两大品质也是其悲剧必然发生的重要原因。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窦娥冤》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之一,在这一次的论文写作中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窦娥的悲剧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对剧本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但我知道我的论文有不全甚至有偏的地方,还望各位导师给以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第页

[2] 《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著 岳麓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291页

[3] 《给斐迪南拉斐尔的信》

[4]

[5]

[6]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7页 马积高黄钧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64页 马积高黄钧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 《论雷峰塔倒掉》

再论窦娥悲剧的必然性

摘要:窦娥是中国古典戏剧中典型的悲剧形象,其悲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欲以剧本为依据,分析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二、剧本的描述所制造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必然性的基调。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另外窦娥本身所具有的两大品质也是其悲剧必然发生的重要原因。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最后,对《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进行思考,认识其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对今天的现实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 窦娥;悲剧;必然性;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启示

Abstract: Dou E is the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in the typical tragedy image, the tragedy is inevitabl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lay as the basis, of the tragedy inevitability.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 background ) under Dou E tragedy inevitability. In two, the script describes the manufacturing tragic atmosphere, laid a tragic inevitability tone. In three, Dou 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decide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tragedy. In four, Cai 's character and drama major conflict on the tragedy inevitable catalysis. Finally, on" Dou E yuan" tragic value thinking, awareness of its greatest critical realism spirit as well as to today's real-life inspiration.

Key words: Dou E; tragedy; inevitability; critical realism; enlightenment

引言

我们知道关汉卿的《窦娥冤》在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史中被界定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对窦娥悲剧性进行研究的论文和著作都很多。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於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1]王国维之所以把《窦娥冤》评定为悲剧的佳作,是因为他把悲剧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悲剧,有极恶之

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遇,逼之不得不如是;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2]而窦娥的悲剧就是第三种,封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善良的下层人物,遭受恶势力毁灭性的破坏。窦娥明知其中的厉害关系,但窦娥以其强硬的性格进行反抗,最后以反抗失败死告终。她的不幸遭遇,在元代社会,也是普遍的。窦娥的死是本着一颗孝顺的心,逼不得以屈打招了药死公公,她明知道这种行为后果,但她不得不为之。窦娥就在这种不得不为之的必然之中被毁灭,因为窦娥被毁灭可以说在剧本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3]表现在剧本中就是窦娥想以自己的正直善良去控诉张驴儿的罪恶,可是在元代黑暗的社会之中,她的这个要求和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元代那种腐朽黑暗的社会历史发展下,这个必然性就将是以她的毁灭作为结局。而且窦娥的悲剧必然性不仅在元代那个历史背景下是必然的,而且阅读剧本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剧本中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它在一方面奠定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基调。这是从客观方面来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除此之外,窦娥本身的性格矛盾,一方面接受封建礼教影响,另一方面又力图摆脱不合理的封建礼教的束缚;甘受命运的摆布又对命运进行抗争;善良安分守己而又嫉恶如仇具有抗争精神;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其坚贞和孝顺的二大品质。本身的内在矛盾因素决定了其悲剧的必然性。另外蔡婆的软弱和逆来顺受品性,使得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成了必然,这个必然加剧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可以说蔡婆的品性成了窦娥悲剧必然性的催化剂,起到了催化的作用。鉴于窦娥悲剧的必然性,引发了我有对悲剧《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进行思考的想法,其中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窦娥悲剧的例子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中同样有着比较现实的生活意义。因此,本文以剧本为依据, 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来认识其悲剧一方面的价值并且对其价值进行现实的思考,以获得某种启示。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 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窦娥的悲剧发生有着客观的必然性, 因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客观环境) 决定了她悲剧的发生。客观环境将从历史现实和剧本中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

(一) 剧本中的客观现实对悲剧必然发生的作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谓的社会性就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4]在这里我们就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理论为依据分析剧本中窦娥生活的客观环境对窦娥悲剧发生的作用。窦娥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作为一个社会人,她必然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关系,而在剧本中我们主要分析客观环境中窦娥与其他社会人的关系,即分析在窦娥生活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对窦娥悲剧必然发生的作用。

首先,蔡婆是窦娥悲剧的引发者。剧本中蔡婆出场不久就遇到张驴二事件。蔡婆在逼婚这件事上表现出很大的软弱性和逆来顺受,显得胆小懦弱,毫无主

见。剧本中是这样描述的:“〔云〕婆婆,你为什么烦恼啼哭那?〔卜儿云〕我问赛卢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行起凶来,要勒死我。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正旦云〕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卜儿云〕孩儿也,你说的岂不是!但是我的性命全亏他这爷儿两个救的。我也曾说道:待我到家,多将些钱物酬谢你救命之恩。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里有个媳妇儿,道我婆媳妇又没老公,他爷儿两个又没老婆,正是天缘天对。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那时节我就慌张了,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正旦云〕婆婆,你听我说波。(唱)

〔卜儿云〕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正旦唱〕

〔卜儿云〕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正旦唱〕

〔卜儿云〕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他爷儿两个都在门首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正旦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卜儿云〕那个是要女婿的?争奈他爷儿两个自家挨过门来,教我如何是好?〔张驴儿云〕我们今日招过门去也。“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好女婿,好女婿,不枉了,不枉了。〔同孛老入拜科〕〔正旦做不理科,云〕兀那厮,靠后!〔唱〕

〔卜儿云〕你老人家不要恼懆。难道你有活命之恩,我岂不思量报你?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我如今拼的好酒好饭,养你爷儿两个在家,待我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张驴儿云〕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罢!就当面赌个誓与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词云〕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舍得不肯把肉身陪待?〔同下〕”(5)

蔡婆被张驴儿父子救了之后,就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招来了张驴儿父子的觊觎。张驴儿以死相逼,在张氏父子的威胁下,蔡婆便立即答应了自己和窦娥下嫁张驴儿父子。回到家中也就去劝窦娥下嫁,遭到窦娥的拒绝。此时蔡婆无奈之余收留张氏父子,生命危机解除后,蔡婆没有想任何办法摆脱父子二人的纠缠,同时也不听窦娥的劝阻,与张驴儿父亲拜了堂。才会导致后来张驴儿误杀自己的父亲后反诬陷窦娥,面对这样的情况,蔡婆变得六神无主,竟要求窦娥随从张驴儿,以窦娥的下嫁私了此事。正是蔡婆的软弱和逆来顺受的懦弱一步步把窦娥推入了悲剧的境地。

其次,张驴儿父子是间接的制造者。 从剧本中我们可以知道张氏父子的为人,剧本中这样描述:“〔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无丈夫,我无浑家,你肯与我做个老婆,意下如何?〔卜儿云〕是何言语!待我回家,多备些钱钞相谢。〔张驴儿云〕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做拿绳科〕〔卜儿云〕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张驴儿云〕你寻思些什么?你随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妇儿。〔卜儿背云〕我不依他,他又勒杀我。罢、罢、罢,你爷儿两个随我到家中去来。〔同下〕”(6)张驴儿父子代表的就是一类人,其本质就是地痞、无赖、流氓。在当时黑暗混乱的社会环境下,张驴儿父子扮演的是地痞流氓的角色,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唯利是图而逼蔡婆窦娥二人下嫁,以死威逼。他们救蔡婆就只是一个偶然,当听了蔡婆的境况时,张驴儿便产生不仅要蔡婆为解救其性命之急而答谢的想法,当听到家里还有媳妇时,贪婪的嘴脸更显现出来,父子二人刚好可以“结成连理”。剧本中:“〔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7)正因为这样,加上蔡婆逆来顺受、软弱的性格答应了张氏父子的下嫁要求导致了后来张氏父子闯进蔡婆家里,赖着不走等窦娥答应与张驴儿的婚事。戏剧中蔡婆与窦娥的矛盾在这里出现。蔡婆是封建社会中的旧家长,本应是遵循封建礼教的模范,而蔡婆却答应了下嫁之事。接着来劝窦娥,窦娥宁死不嫁。张驴儿见窦娥不屈,产生了毒死蔡婆的想法张驴儿上,云〕自家张驴儿,可奈那窦娥百般的不肯随顺我;如今那老婆子害病,我讨服毒药与他吃了,药死那老婆子,这小妮子好歹做我的老婆。,以便威逼窦娥成亲。误杀了自己的父亲反诬陷窦娥。最后在屈打之下窦娥本着孝顺之心认了罪。最后买通贪官桃杌严刑拷打窦娥。在整个过程中张驴儿父子是窦娥悲剧的间接制造者。

另外,桃杌太守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桃杌是封建社会下的官僚, 代表是封建统治阶级,同时是作为管理下层老百姓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管理者。但是桃杌太守信奉:“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官!”(8)他以告状者为自己生活的来源,获得某种物质利益,可以这种“吃人”的昏官。而且桃杌太守办案只奉行:“人是贱虫,不打不招。”(9)如此断案,不需要任何证据就动刑,碰上如此贪婪、昏庸的贪官,屈打成招是必然,草菅人命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所以说桃杌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综上所述,从窦娥作为一个社会性人的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之下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蔡婆与她关系甚密,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命将窦娥推之于悲剧的境地;张驴儿作为与蔡婆有“救命之恩”的陌生人竟然威逼窦娥下嫁,窦娥不从便,最后以误杀张氏父亲诬陷窦娥,进

一步威胁窦娥屈从;桃杌作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却唯利是图、草菅人命,这样窦娥的悲剧更具有了发生的必然性。

(二)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我们第一是从剧本中描述的客观事实来分析窦娥悲剧的必然性,主要从人的社会性进行探讨。现在我们从元代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窦娥冤的必然性。这个历史背景主要依靠一些理论书籍的记载和研究。

我们知道落后民族对中原的入侵,总免不了带来一定的破环。因此,元朝的黑暗和腐败也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第二,强占农田,加重剥削,使农业经济受到破环;第三,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这也是元朝的痼疾;第四,元王朝轻视学术文化,使得知识分子地位低下。”[6]具体表现在剧本中则是第三则, 元代社会政治腐败, 贪官污吏, 冤狱丛生, 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窦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千万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的缩影和代表, 其悲剧在元代混乱腐朽的社会背景之下就成了必然。“《窦娥冤》悲剧产生的最初原因是高利贷剥削,推动悲剧发展的是元代野蛮而又混乱的社会秩序,决定这个悲剧的结局则是元代腐败黑暗的吏治。”[7]剧本中开始就是交代了窦娥的身世,而父亲窦天章则是一个功成未名的秀才:“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自古儒家倡导的就是“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的人生一大目的就是人仕途,而窦天章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在元代,社会流行着一股轻视学术文化的风气,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但是窦天章仍然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一心想进仕途。可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张“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惟以实惠”,强调“务施实德,不尚虚文”。据此,他提出了“科举虚诞,朕所不取”,废止了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上强调才干,而不单纯是“以文取胜”,强调的更多的是能促进国计民生的实干能力。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窦天章的“做官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窦娥的人生发展,给窦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元代社会的黑暗腐朽,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鱼肉人民,导致冤狱遍野,民不聊生。具体表现在剧本中有:

(一) 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鱼肉人民

官府腐败、吏治黑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点。纵观《窦娥冤》,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就是元代社会的黑暗吏治,其中太守桃杌就是一个典型的贪官昏官。桃杌同样是元代贪官污吏中的一个代表,从剧本中他审理窦娥的冤案的过程来看,他的昏庸贪污的形象写的淋漓尽致。一出场,桃杌就自我表白:“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从他的为官原则我们不难看出,其审理案件的原则就是为金银,他做官有“胜”人之处,那就是“告状来的要金银”,可见其贪婪的本性。而上司来审理案卷时,

桃杌就采取“在家推病不出”的方法来搪塞。这个过程之中那些见不得人的贪赃枉法之事也就无人可知了,官吏的治理流于形式,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贪官污吏的横行之举。窦娥却想在这样的府门之内证明自己的清白,答案也就不得而知,伸冤昭雪、惩恶扬善,无异于羊入虎口。文本中是这样描写桃杌:“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上,云:)告状告状。(祗候云)拿过来。(做跪见。孤亦跪科,云)请起。(祗候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见他?(孤云)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一个简单细节的情节,把桃杌贪婪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所谓的衣食父母官本来是人民对那些能为人民做主 的好官的称呼,可桃杌则把告状的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官”,这里可见其讽刺意味,其本质大相径庭、耐人深思。“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官吏的设置只是压榨人民,金银成了衡量是非曲直善恶的唯一标准。窦娥面对这样的“父母官”结局自然可想。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元代社会的腐朽,吏治的黑暗。

桃杌贪赃枉法是突出特点,除此之外,昏庸无能与残暴则是另一个为人不齿的特点,在审理窦娥案件的过程中显现的淋漓尽致。他奉行的准则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窦娥坚持自己的清白不认,桃杌马上命令打。说道:“与我选大棍子打着”, “(祗候打正旦,三次喷水科)”“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千般打拷,完种凌逼,一丈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的残暴场面。打不能是窦娥冤招,立刻说不是你窦娥肯定是蔡婆,接着又要对蔡婆严刑拷打。窦娥不忍看婆婆被打,无奈之余认了罪。桃杌:“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这样一个人命案件就通过简单粗暴的审问草草收场,这也体现出了元代官吏的腐败、吏治的黑暗:官吏无心正法,百姓有口难言。

综上所述,昏官桃杌的贪赃枉法、昏庸无能、草菅人命,他使无辜的窦娥被斩于屠刀之下,他是元代社会吏治腐败的一个代表,是元代社会制度恶的化身,他所制造的窦娥的冤案,就是这种元代吏治的缩影。

(二) 社会动乱,流氓横行

在《窦娥冤》中,关汉卿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元代社会官府的腐败、吏治

的黑暗,而且也给我们反映了黑暗的现实社会中的动乱,流氓横行欺善怕恶的局面。这一点赛卢医、张驴儿父子就是典型,从他们的作为就可见一斑。

欠债的赛卢医为了赖帐不还,凭借自己身强力壮光天化日之下就要勒死

年迈体弱的蔡婆婆杀人灭口。而偶然撞见此事的张驴儿父子在得知蔡婆婆家孤儿寡母只有寡妇二人相守度日时,则以救命恩人自居,企图以强凌弱强逼蔡婆婆招他父子二人上门,意图霸占蔡婆婆婆媳俩及家财。在遭到蔡婆婆的拒绝后,仍旧以勒死蔡婆婆相威胁。真是才赶走了狼,又遇到了虎。就这样,张驴儿父子依仗着自己的强、蛮横无赖地欺负了孤苦无依的寡妇,强行闯进了蔡婆婆婆媳俩的生活。在这三个人物中,张驴儿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痞无赖恶棍加流氓。在此之后,张驴儿多次以强凌弱,威逼利诱、调戏窦娥,企图强行霸占窦娥。在多次遭到窦娥的严辞拒绝后又起了歹心,借蔡婆婆生病之时计划先毒死蔡婆婆再霸占窦娥。没想到天意弄人,竟把自己的亲老子给毒死了。而用以毒死其亲老子的毒药正是张驴儿靠黑吃黑的方法,以拖赛

卢医见官威胁赛卢医给合就的。在药死自己的亲老子后,张驴儿不但没有收敛,反而颠倒是非黑白把罪恶强加在窦娥身上,以官了或私了威逼窦娥,妄图强逼窦娥就范。又一次遭到窦娥的断然拒绝后,张驴儿竟敢明目张胆的和窦娥去官了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在衙门,他巧言令色、颠倒是非黑白,太守桃杌竟然完全听信了他的一面之词,不但认定窦娥有罪,还听取了他的建议:这媳妇年纪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直把窦娥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横飞。结果无罪的窦娥屈招了,而张驴儿这等地痞无赖、流氓恶棍凶手却逍遥法外。如果不是窦娥至死不屈,窦娥冤魂的坚持斗争,张驴儿、赛卢医等人恐怕还在继续为所欲为、横行乡里。

从赛卢医、张驴儿等人肆无忌惮的以强凌弱、横行霸道而又能逍遥法外

来看,元代社会吏治黑暗、强梁横行、社会动乱,以张驴儿为代表的地方恶势力正是在这种黑暗吏治的庇护下为所欲为的,这就是为什么张驴儿如此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原因了。

(三)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无法生存

在《窦娥冤》里,我们从窦娥短暂的一生中可以看到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所遭受的毁灭。善良与弱小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无法生存。

窦娥本是一个本分善良的普通妇女,她安分守己,尽孝尽节,有着强烈

的贞操观念,有着“三从四德”的封建美德,遵循着当时社会的道德教条。她孝顺婆婆,忠于爱情,在遭受丧母、被卖作童养媳、结婚不久又丧夫等一系列的不幸后,她仍能安身立命、修身养性,发誓要恪守封建道德、终生侍养婆婆,替丈夫终身守孝。在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的生活后她仍然坚持遵循着封建道德,断然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坚守着她的“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忠贞道德观念。在张驴儿诬陷她投毒杀人并威胁要拉她去见官时,她毫无惧色,此时的她还相信官府是“明如镜、清如水”的,一定会为她辨明是非黑白,还她于清白。在她身上具备了忠孝贤德各种美德,她循规蹈矩、安身立命,认真地遵循着封建的道德教条,按理这样的一位女子应是当时社会中符合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典范人物。她不但孝顺、忠诚,而且善良。对于自己的种种不幸,开始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种种不幸归结于自己的命运,并决心安身立命早将来世修。公堂上,酷刑下,她仍据理力争,坚决拒绝承认下毒,但当太守桃杌要打婆婆时,她怕婆婆年老受不起刑,为了能让婆婆免于受刑,只得屈招,用自己的名誉和生命保护了婆婆。赴刑场时,自己就将命丧黄泉,她还在替婆婆着想,为了避开婆婆使婆婆免于伤心,她请求刽子手避开前街由后街里去。临死前怕孑然一身的婆婆在她死后无所依托寻了短见,一再嘱托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蹇半碗儿水饭、烧一陌儿纸钱给她,好让婆婆有所记挂。就是这样一个安分守己、恪守着封建道德的孝顺、忠诚、善良的弱小女子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无法生存。她要坚守她的“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忠贞道德观念却遭到流氓恶棍无赖张驴儿的一再威逼利诱;她相信官府是“明如镜,清如水”的,但太守桃杌却不分是非黑白将她千般打拷、万种凌逼,最后还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她的头上,使无辜的她葬身于刽子手的屠刀之下。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强加在妇女头上的一切灾难,最后成了黑暗吏治的牺牲品。是什么导致了窦娥的毁灭呢?是赛卢医、张驴儿父子这些地痞无赖流

氓恶棍,是桃杌这样的贪官污吏!他们都是这个黑暗社会的具体代表,正是他们凭借着强大的黑暗势力把弱小的窦娥给生吞活剥了。(借鉴文)

二、剧本中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杂剧中著名的悲剧,其中作品通过窦娥的悲剧性格,展示了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元代黑暗腐朽的社会给被压迫的人民造成的不幸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8]主人公窦娥高尚的品质和一生悲苦的命运,促成她的性格特征,虽然遭遇是悲苦的,而且反抗是坚强的,但结局是悲剧的。历史的必然是要以窦娥的悲剧收场,窦娥善良而弱小的力量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之下显得相对弱小注定是悲剧。我们以剧本为依据分析其中为展现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毁的描述也可以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存在。这种艺术性的悲剧氛围对窦娥的悲剧性无疑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调----窦娥将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向悲剧。关汉卿在剧本中有不甘心被压迫的善良弱小的人民无声无息的被毁灭,不甘心让真善美无辜撕裂。在剧本中做了独特的艺术加工,营造了一股独特的悲剧氛围。窦娥一出场,阴风嗖嗖,杀气笼罩,气氛凄厉悲壮,是窦娥的形象更加耀眼,构成一种悲剧的美。在这种悲剧美之中让人产生悲哀之情,同时悲壮之情油然而生,因为窦娥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元代社会千万无辜人的悲剧,具有一种普遍意义的代表性,同时也昭示了悲剧产生的多方面社会原因,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有所行为。可以说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无辜撕裂的悲剧。 现在我们依据本为依据,看看其中悲剧氛围:

首先,我们从剧本的结尾来看。结局是窦娥身死刑场。文中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述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善良的窦娥却以犯人的身份出场便唱到:“【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11)其中把自己的冤屈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杀害,冤屈惊天动地,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世界有它的统治秩序,人的生死掌握在鬼神之手。可一声感叹蕴含着窦娥无限的感情。既有激愤又有委屈,有埋怨同时也有抗争更有指责,也有对天地的期待。接着“可怎生”表达了窦娥对天地的强烈质疑。自己相信的统一掌管世界的鬼神天地,本应使善恶分明,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12)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责到社会的丑恶现象:小人坏人得志,好人遭迫害。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存在的公理形成反衬,让读者都人们信奉的天地产生怀疑。“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13)总结概括了现实的不公平,维持统治秩序的人为虎作伥、欺压百姓、残害弱小的老百姓。接下来,窦娥的悲愤之情强烈的指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4)对天地彻底的失望,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天和地”都是人们所敬重的神物,可在窦娥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大胆的指责,这是剧本中独

特之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被认为是承接天命,代替天来行使统治权。因此皇帝被称为“天子”。而窦娥不是把自己冤屈的原因归咎的封建统治者的身上,却是直指封建统治用以麻痹人民的精神支柱“天”。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窦娥对封建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也对自己信奉而且一直恪守的封建思想的否定。最后“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的控诉到达极点之后的控诉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叹息。在这一幕中我们可以感受的一股强烈的悲剧氛围,蕴含其中的感情有悲愤转向悲壮由悲壮又转向悲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于自然流畅、气势充沛的老百姓语言,其中的感情基调总的来说就是“悲愤 ”。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刑场哭别时的环境塑造。这一幕是表现窦娥性格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更突显窦娥的悲剧色彩。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冤屈和真相。“鸟之将死其鸣也哀。”(15)窦娥在最后向婆婆提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婆婆在自己死后看在婆媳的情分上祭奠一下自己的坟墓。这里与《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其中的哀情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次情节中我们更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真实的窦娥。作者一开始交代了窦娥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开,作了蔡婆家的童养媳,结婚后两年丈夫死去,一个命运孤苦的普通劳动妇女承受命运如此的打击。在这样的打击面前,窦娥忍受住了,只希望和婆婆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是现实到黑暗,连最起码的要求也难以达到,最后还落得个无辜冤屈致死的结局。窦娥对蔡婆的请求是一个普通人最基本得请求,也增强了读者对窦娥的同情之情,与此同时对社会的黑暗腐朽也会产生愤怒之情。最后,窦娥劝蔡婆自己认命了,说自己“没时没运”才落得“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正常人都知道这是窦娥劝慰婆婆的话,而是在有意安慰蔡婆的同时更加鲜明的指出自己的冤屈是认为造成的,因为社会黑暗,官吏的腐朽昏庸,邪恶势力的横行,一句话就是现实太残酷,其实人比现实更残酷。窦娥意识到现实的黑暗,而自己无力回天,所以在临刑时许下了三桩誓愿。这一节中透露出的情感基调更显 “ 悲壮”。

第三,剧本中关汉卿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由之大胆的进行艺术创造,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概括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而精妙的提出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加深,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氛围。窦娥的无辜,是屈打成招,无辜受害的不幸。三桩誓愿的提出只是窦娥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而坚信自己的冤死定会“感天动地”,所以关汉卿以巧妙的构思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现出来。第一桩,“血飞白练”,窦娥死后血不落地而是飞上白练,窦娥想以自己的鲜血向世人显示自己的清白无辜。曲词中运用了二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明自己死得和苌弘一样冤屈,和望帝死得一样的凄惨。第二桩,“六月飞雪”,第一桩是以奇迹的方式来表明窦娥的冤屈,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自然规律来表明社会的不公,社会的黑暗是人制造的, “飞霜六月因邹衍”的冤狱故事,更表明了自己所遭受的不白之冤。第三桩,抗旱三年。引用“东海孝妇”的故事,矛头更直接的对准了麻木冷漠的人,包括昏庸的官府,因为官府“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官吏要收取劳动人民的赋税,而劳动人民必须靠天吃饭。同时也有蕴含着对社会上冷漠麻木的人的控诉和指责,以此来惩罚他们。窦娥希望通过第三桩誓愿,直接惩诫残暴昏聩的官府,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冤屈能够象“东海孝妇”一样,得到昭雪。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

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行刑尚未开始,第二桩誓愿就已显示出预兆,更说明了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社会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桩誓愿的实现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 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关汉卿在剧本中对环境的描述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奠定了窦娥悲剧的必然性的感情基调,那就是在悲愤之中一步步走向悲壮最后已无力回天的无奈走向悲哀的一个情感过程。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 人命关天关地" 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 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特别是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是文中的悲剧氛围的存在更加剧了窦娥悲剧的感染力,同时为窦娥的悲剧到来奠定了“悲愤悲壮悲哀”的情感基调。

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或说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的发生以及实现。性格具体体现在二个方面:“一、行为的动机与方式;二、行为的实现。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格组合论》刘再复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第60页)窦娥的性格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而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恩列斯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评 人民文艺出版社 1980年 第23页)我们知道人物的性格具体就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通过人物的行为我们又可以反观其性格,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物。《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矛盾主要表现为具有阳刚性与阴柔性,具体表现在:自己的伦理道德精神与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接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感受命运的摆布与对命运的抗争。本文所说的阳刚性和阴柔性指的就是窦娥的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一个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与在现实环境中面对不公的挑战性迫害所进行的种种反抗行为。现代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所谓的挑战性就是指人的生存受到根本性的威胁和压力,应战,即人为地对这种根本性威胁和压力进行有效斗争。”(《历史研究》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6 第86-87页)窦娥就是在面对生存的压力之下进行的反抗,但是她的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与窦娥直接的关系:

(一)窦娥本是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以自身的良好品质和封建伦理思想恪守着自己本分的为人,她具有善良、温顺、守礼节、懂孝道、明白事理、善于克制的为人品质,但是在元代黑暗腐朽的社会之下这种善良的弱小势力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后被残暴的恶势力所吞噬。究其原因,社会原因有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官吏的黑暗、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的威逼迫害,甚至高利贷的盘剥,但是这些都是悲剧发生的外在因素。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变化是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外因是内因

起决定作用的外在因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窦娥悲剧发生有外在的原因,但窦娥的内在因素也是其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即窦娥自身的原因,这是最基本得因素。剧本中的一切恶势力正是利用窦娥的内在因素来得逞。柯列根说过:“悲剧并非只是描写死亡,死亡是生活中的一件事实,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死亡是我们的伴侣,悲剧表现由于我们不能始终保持浑然一体,因而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无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根源并非由于外力,而是在于心中,我们如果要打开悲剧艺术之门,真正的钥匙就是必须承认一切悲剧在于人类的冲突,而是从人性的基本分裂中产生出来的。„„悲剧最重要的特征——区别悲剧与其它戏剧形式尤其是闹剧的主要特征,就是一切有意义的‘收场事件’,并非由于外在力量,而由于主人公的内在分裂。”(《论悲剧与喜剧》 陈廋竹 沈蔚德 上海文艺出版 1983年9月 第42页)从柯列根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着重强调了人物性格对悲剧产生的作用, 忽略了其他外在原因。窦娥的悲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正是因为主人公窦娥的善良正直的性格品质,驱使窦娥强烈的反抗转向保守的为婆婆保全,加上外在势力的迫害,窦娥的悲剧发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因为我们说到性格的表现是在行为的实现和动机与方式两个方面,人的行为也是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证明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刘再复说:“每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构造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形成这个系统的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排列方式和组合方式。但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性格两极的排列组合就性格 的二重组合。或者说是、性格世界中正反两大脉络对立统一的联系,但是性格的这二重内容并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具体的,活生生的各种元素构成的。这些性格元素又分别形成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联系,即形成各种不同比重,不同形式的二重组合结构。人物性格的二重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不是单一结构,凝固结构,也不是分裂结构。”(《性格组合论》刘再复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第60页)在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中我们更加清楚人的性格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有对立也有统一。而且人的性格统一体是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进行转化,哲学中说互为矛盾的事物二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一点在剧本中窦娥本身的性格矛盾就体现地淋漓尽致。自觉的伦理精神是窦娥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密切相关, 而且在中国的古典剧本中悲剧是多种势力的较量, 但最突出的是善恶两种势力的对横斗争, 而且与伦理学极为密切。中国封建社会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在这样的民族时代文化之中,传统古典悲剧具有一层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最突出的就是封建家长的束缚或压制和恶势力的迫害显得尤为明显。在这样的剧本中笔者塑造人物的时候往往以精神道德的优美,特别是封建伦理道德体现得越自觉越鲜明,这人人物对象就可以成为崇高的审美对象,中国的古典悲剧正是通过主人公的被毁灭来展示他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伦理感动,使人们获得精神的熏陶。悲剧主人公虽然被毁灭,但是他所具有的高尚的精神是不为恶势力所能征服的,读者到此有感性的痛苦进而获得理性的快感,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启示。窦娥的悲剧同样是在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之下加上自身良好品质的内化作用而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关汉卿笔下的窦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她为了完成内心所固有的意识中应该完成的伦理义务而屈服最后牺牲。王国维评及《窦娥冤》时说:“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乃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宋元戏曲史》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 第121页)王国维评价窦娥悲剧的发生同样强调

是出于“主人翁之意志”也就是说是窦娥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说具体一点也就是窦娥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因为窦娥性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窦娥既有阳刚美也有阴柔美, 具体表现在文中就是既有温贤惠的一面又有刚烈坚毅的一面, 其坚毅刚烈性格驱使她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在斗争中,贤惠善良的窦娥所遭遇的不幸令人荡气回肠,悲从中来;坚毅刚烈的性格抗争,叫人义愤填膺,悲壮之感油然而生。这样的效果正是来自于窦娥的阳刚美和阴柔美两个方面,窦娥性格的这两个侧面,相辅相成,共同造成“悲而不伤,悲中有壮”的悲剧效果。当然,要说的是对于窦娥自身软弱平庸的性格,遭到毁灭显得理所当然。窦娥阳刚的刚烈性格决定了她与现实的黑暗势力的斗争是无法调和的,顺理成章地决定了戏剧冲突的发生和悲剧的结局,在此也就可以知道窦娥的性格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正是窦娥自身刚毅不屈的性格推动着悲剧冲突的向前发展,直到自身的毁灭,这是构成窦娥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悲剧能够容纳最强烈的戏剧冲突,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戏剧冲突,窦娥的刚烈性格满足了悲剧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而使《窦娥冤》的悲剧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尖锐性。

(二)窦娥的性格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中的性格成分又具有是对立统一的联系。例如,接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和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剧本中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的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主流思想——儒家的思想和教育,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做教条来教育窦娥,把窦家“五世无再婚侄女”当作美德来束缚窦娥,所以窦娥最后恪守着“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人生信条,把孟姜女器长城、浣纱女投江水、贞妇化为望夫石这些典故作为典范来膜拜窦娥丈夫死后,她只想“侍婆守孝”,做一个言词应口的孝顺媳妇。但她不是一个任人摆布,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身上有一股对正义追求的“力”,当张驴儿闯进她家并拉她堂结亲时,她断然拒绝,推张驴儿一跤,在张驴儿你子面前,窦娥像一位凛然不可侵犯的女神,所以连美妇人见过万个的地痞无赖张驴儿对她也毫无办法。这都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当蔡婆婆想要要招婿时,窦娥对她予以了正言规劝,说婆婆已经一大把年纪,再嫁有辱自己的贞节,“枉教人笑破口”并且还表示了对婆婆的强烈不满,说“你岂不知羞”,窦娥对蔡婆婆与张父的“下嫁”十分生气,甚至有些愤怒至极了,“可悲,可耻,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窦娥认为,再婚“不是咱没丈夫妇女的下扬头”,进而“劝普天下前婚后嫁的婆娘们”都吸收他们的教训,这无疑是借窦娥之口章关汉卿对封建礼教的宣传和对他人的说教。从小悲苦的窦娥七岁被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长大后别无选择地同丈夫成亲,勉强地生活,可她的丈夫“又拔着个短筹”,没有幸福可言。窦娥还是个年轻的少妇,她不可避免地有着少妇的思想感情,她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丈夫死后也希望有个圆满的家庭,对于自己现在的境遇是十分不满和渴望摆脱的。春天来了,万物勃发生机,“锦烂漫花技横绣阁”催窦娥泪下,她仍然孑然一身,独守空房,多么凄凉,当“剔团圆月色挂妆楼”时,更是令窦娥断肠,当然是恨月圆人不圆了,窦娥不是不想再婚,只是张驴儿是个泼皮无赖,不能让窦娥如愿以偿,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更没有幸福可言,但窦娥毕竟还是向往“燕侣莺俦”的,这种日子何时到来,当然渺渺茫茫,然而窦娥的忍受是有限的,“须知人心不似水长流”那样一成不变,窦娥“按不住意中焦”,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命运,一方面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要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造就了窦娥这一特定的人物形象。在窦娥的性格世界里,甘受命运的摆布和对命运的抗争也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性格元素。窦娥的命运如此悲苦,她遭受了丧母、

离父、亡夫的一系列不幸,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认为这都是自己“没时没运”,说自己是“八字载着一世忧”,自己的厄运是因“前世烧香不到头”,今生甘愿受苦罹难,劝自己,也劝别人“早将来世修”,当张父喝药而死时,窦娥认为“寿数非平今世”,是她寿数已到,还认为“人生死,是轮回”,这显然是宿命论的观点。但是窦娥的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当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时,她表示了对他们和婆婆的不满,即使婆婆已经允诺了,既使在别人看来已是既成事实了,但窦娥并不甘心受这种命运的摆布,对蔡婆婆进行了大胆地批判,对张驴儿予以了强烈的怒斥。在桃杌审案时,窦娥遭受了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她从绝望中进一步看清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残酷现实。她通过对世界的主宰者:天和地,发出了埋怨和呵骂,实际上也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控诉。在这里窦娥的反抗性格已经升华到顶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更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与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是震动人心的怒吼,它充分写出了窦娥无辜受害,含冤难诉的心情,它对封建社会世俗观念中最公正无私的事物——天地日月都彻底地加以否定,因此,它既是窦娥以及和窦娥同样命运的人们愤怒情绪的猛烈迸发,也是觉醒了的妇女的呼喊,窦娥绝不甘心不明不白地死去。她坚信正义是属于自己的,她更想信,总有一天真理之光会照临人间,她的冤屈总会昭雪的,因此,她在临刑时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三要楚州亢旱三年,窦娥死后,三誓皆验,千方百计寻父申冤等等这些情节都反映了窦娥对命运的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这种既任命又不任命的矛盾性格,才使窦娥这个人物形象更真实可信。

以上论述的是窦娥性格对其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从窦娥的思想性格是一个矛盾而统一的有机体,许多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方面,由于这些矛盾方面的发展和激化,便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的激化。同时,正是因为性格的复杂矛盾性,才使窦娥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和有血有肉。人物性格的矛盾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对立统一中保持一种性格的主导稳定性,一种决定性格运动方面的主导因素,更细致地说,在空间角度上,性格运动一方面表现出多向性,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定向性。在时间角度上,性格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生前后性格的冲突,显示出历史差异性,但是,在这种变动中又保存着某种稳定的东西,因此,性格运动又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这就是古典文学中人物性格的单一性中又具有丰富的变化性构成了真实而感人的人物形象----圆形人物。窦娥的性格,是一种丰富而且完整的有机体,在这一个机体中窦娥的性格是和谐,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富有变化的、差异的,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的对立统一,它不是单一的无序的平衡态,也不是复杂的无序平衡态,而是复杂的处于运动中的非平衡态。窦娥的性格之所以具有美学价值,就是因为窦娥性格是变化的,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复杂的处于运动中的非平衡态。也正是在这种运动的非平衡中窦娥上演了自己性格悲剧的故事。她的悲剧更多的来自于自身内在的因素即复杂而又单一的内在性格。可以说窦娥的悲剧结局就是由于她的性格:她一方面具有的伦理道德精神一方

面又具有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方面接受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方面又要挣脱这一束缚,一方面甘受命运的摆布,另一方面又要对命运进行抗争,但是由于她性格中有来自于善良的软弱性使得她的反抗性是不坚决的,不彻底的,最终让自己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总是把自己依附在别人身上,即使是对于张驴儿的反抗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而作的反抗。她不懂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丈夫在时为丈夫而活,丈夫死后,为照顾婆婆而活,受了冤屈,上公堂审判时,她把自己的命运托附给青天大老爷桃杌,希望他来为自己雪冤。想一想,如果窦娥不招,也存在案件难理,上报官吏复勘,窦娥免于被斩的可能。但窦娥为了尽孝道,为了不让婆婆受刑,指望暂且虚招,盼望“官吏们还复勘”,但既已招供画押,还有什么复勘可言,与其说窦娥幼稚糊涂,不如说是因为遵从了封建礼教而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可以这样说,窦娥冤就冤在她的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太深,冤在节孝观念太强。她直到死才真正的觉醒正是封建礼教把她送上了断头台。封建的礼教,旧的传统思想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窦娥的头脑,让她在麻痹中得到“享受”,在享受中死亡。她没有同传统观念作出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她的命运必然是以悲剧告终。窦娥的悲剧从性格层面我们就可见一斑,其性格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性格,我们对窦娥的评价我认为应该可以这样进行赏析:窦娥作为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她的性格作为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窦娥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就文本而进行的分析,应忠实于文本,以客观环境为评鉴的依据。但如果某人因窦娥的某些性格层面的不足而进行否定性的判断的话,我认为是不妥的,评价应做到主观和客观达到历史的统一,因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三) 窦娥的两大品质及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我们知道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其中窦娥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所以我要将窦娥的两大品质提出来分析,是因为这大品质是窦娥悲剧性格形成的内在动力,因为内因之中有直接而更主要的因素,那就是窦娥的贞节观和孝悌观。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妇女,窦娥恪守着封建论理道德,可是在面对自己的婆婆的时候,思想的斗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思想的斗争依据就是窦娥的贞节观和孝悌观,由此而驱使窦娥屈服于恶势力最后落得被斩首的悲剧结局。

首先,窦娥的贞节观。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做教条来教育窦娥,把窦家“五世无再婚侄女”当作美德来束缚窦娥,所以窦娥最后恪守着“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的人生信条,可以说窦娥的贞节观从小就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窦娥十七岁守寡,并立志守节,时经三年。窦娥深受封建主流思想儒家礼教的影响,最后变成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守节,是程朱理学特别提倡的。如果是在宋朝,窦娥也许可以荣获一块贞节牌坊。正是窦娥强烈的贞节观的作用下,窦娥面对张驴儿父子的威逼没有同意婆婆主张的下嫁,因此招来了张驴儿的不满,剧本中一个偶然的事件----张驴儿误药死了父亲从而展开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其次,窦娥的孝悌观。窦娥对蔡婆的孝顺完全是无条件的。蔡婆放高利贷,直接导致了窦娥的童养媳命运,窦娥不但没有记恨她,反而很感激她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在窦娥身上也可以较好的表现出来,戏剧的冲突中窦娥怕蔡婆经受不住拷打,“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了公公”。出于中国传统孝道观“百善孝为先”的要求,窦娥屈

服了桃杌所代表的恶势力群体,屈招了自己药死张驴儿父亲。最后自己屈死于刽子手的刀下。如果窦娥的精神在今天的社会存在,完全可以称之为孝悌的楷模。正是窦娥的这种孝顺之心,导致了窦娥的自我牺牲和悲剧命运。坚贞和孝顺是窦娥的两大品质,“吃羊肚汤”一场中,窦娥的矛盾行为集中表现了这两种品质对她的同时作用。窦娥端羊肚汤一上场,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坚贞):“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外人谈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又叹惋道“我想这妇人心好难保也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接着唱了[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贺新郎]、[斗虾蟆]等四只长曲子,辛辣地讽刺了蔡婆的不贞。既有讽劝,又有讽劝无效后的愤怒的辱骂。这都表明窦娥以她的理念——“贞心自守”行事,对婆婆的做法表示反对和不齿。但窦娥又很孝顺,即便在对婆婆很不满的时候,也还是本着敬孝顺之心去做羊肚汤与婆婆吃,并衷心希望婆婆的病早点好,“但愿娘亲蚤痊济,饮羹汤一杯”、“得一个身子平安倒大来喜”,在这里一个孝顺的儿媳形象又跃然纸上。窦娥既“辱骂婆婆”又“孝敬婆婆,两方面似乎是矛盾的,但这刚好合乎窦娥的品质。窦娥具有坚贞和孝顺这两个最重要的品质,坚持坚贞,让她对蔡婆的某些行为不齿,所以气愤之急,加以辱骂;恪守孝道,让她对婆婆的生活、病情细心照料,并发自内心地希望婆婆早痊愈。窦娥的二大品质也正是在误药死张驴儿父亲的偶然事件之下交织的矛盾而又真实、贴切。黑格尔认为:“一件仅仅作为厄运而出现的不幸事件”,例如由偶然机遇而遭到的不幸和死亡,不能算作悲剧,“真正悲剧的灾难,却完全作为本人的行动后果,落在积极参与者的头上”。(转引自 《关汉卿名剧赏析》 李汉秋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第6页 )从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悲剧性必是从主人公的内部引起的,表现在他的行动及其后果的必然联系之中。窦娥两个方面的品性坚贞、孝顺,正可以作为她悲剧性的说明。窦娥以这两个品性行事,使剧情一环套一环地向前发展,演绎出了这扣人心弦,感动天地的悲剧,试析如下:第一环,羊肚汤阴差阳错地毒死了孛老(本文以下皆称张驴儿父为孛老),很自然,窦娥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顺从张驴儿,招了他做接脚夫;一条是上公堂,官休。按照窦娥的坚贞品性,她肯定不会屈从张驴儿,只会选择上公堂。第二环,窦娥上了公堂,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在拷打下(或动刑前)招供,那样可少受皮肉之苦;一是坚贞不屈,坚持事实。按窦娥的性格,她会选择后者。所以严刑之下,她不屈服。第三环,由于窦娥坚贞不屈,问官减轻了对窦娥的怀疑,说:“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危险”转移到了蔡婆身上。此时窦娥又面临两条路的选择,一条是帮着婆婆一起诉冤,当然,蔡婆会有受刑的风险;一条是诬招,承认自己药死了孛老,则婆婆的嫌疑消失,受刑的危险也得到化解。窦娥孝顺的品质,使她自觉选择了后一条路——诬招。这样,窦娥就成了“杀人犯”。窦娥的坚贞和孝顺是内心不平静的力量之所在,同样也是其行为意识的直接原因,她的坚贞使得窦娥埋怨了自己的婆婆,而且遭到张驴儿的算计;她的孝顺却成了她有刚烈坚毅的抗争转向了屈招,驱使窦娥的性格前后不一致,最后在矛盾之下,善良的孝道观成了埋葬窦娥的原因。

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一)蔡婆的品性导致戏剧的冲突发生在她和窦娥之间的必然性

蔡婆是《窦娥冤》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此用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从剧本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蔡婆是一个守寡多年、老来丧子的孀妇,她的遭遇有值得人同情的一面;但她软弱,自私却令人感到悲哀。蔡婆软弱,在剧本中很明显的表现了,就是在面的张驴儿父子的威逼之下竟然答应下嫁,转而来劝窦娥从嫁张驴儿的戏剧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前文有所论述,在此不必多述。而她的自私,稍稍摘引一段原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卜儿云)„„他爷儿两个都在门首等侯,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 (正旦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

(卜儿云)„„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叫我怎好招你老人家?”

蔡婆有招张孛老的想法,却又因为比她年纪轻的寡妇媳妇都没招,不好意思自己招,希望拉窦娥一起下水,说“待我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这种自私使她“拼的好酒好饭养”张驴儿“爷两在家”,遂致引狼入室。我们知道,蔡婆既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又有自私的一面,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形象。而窦娥,既坚贞又孝顺。二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蔡婆虽然没有窦娥那样的坚贞,也曾因此挨过窦娥的骂(前文有过论述,这里不在列举) ,但窦娥两大品质之一的孝顺,其对象恰是自己的蔡婆(窦娥母早亡,父失散。除了蔡婆,没有供她孝顺的对象),对于窦娥来说蔡婆在伦理上恰是一个悖论:缺少坚贞的品质,在这个角度上窦娥批判、谴责她;但她又是窦娥身边唯一的长辈,窦娥必须孝顺她。二人之间既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而这冲突在伦理上又充满悖论。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为窦娥的悲剧设下了深层次的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然发生在仇敌之间、非仇非亲属之间、亲属之间;但好的悲剧应发生在亲属之间,因为仇敌之间太必然,非仇敌非亲属之间又太偶然。”(《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5年 第105页)剧本中窦娥与蔡婆二人之间的冲突确属发生在亲属之间。同时也可知道关汉卿的《窦娥冤》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之下应该可以算作一部好悲剧,因为窦娥与蔡婆的悲剧的发生是在亲属关系之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窦娥的悲剧与蔡婆却有着很大的必然性。剧本中窦娥唱的“怪不的女大不中留”、“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刬地便巧画蛾眉成配偶?”、“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婆婆也,你岂不知羞”等词都是明确地反对和讥讽婆婆,而蔡婆没有听劝告,而是说:“孩儿也,事到今日,你也招了女婿罢,今日就都过了门者”,可见她对招张孛老已经想清楚了,而且急于早点成就,无怪乎窦娥骂她“你比那扇坟的生受”。二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针对这个问题窦娥与婆婆的矛盾冲突本来已经很强势了。要说的是张驴儿父子的角色只是矛盾冲突的配角,因为在剧本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冲突就几句话,关汉卿一笔带过,只是在公堂上诉辩时才有较长的对话,前段文中戏剧的主要冲突是在窦娥与蔡婆之间展开的。而窦娥讽刺蔡婆的不贞的[后庭花][青哥儿][寄生草][赚煞] [南吕一枝花] [梁州第七] [贺新郎] [斗虾蟆]等八只长曲子,分量轻得多。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从戏剧理论知识看, 张驴儿就是丑角,插科打诨,其行动不可能“严肃”。他们的冲突只是一种无悬念甚至引起人们满堂哄笑的非严肃的冲突。同样,桃杌升堂时离谱的科诨就提示了冲突的非严肃性。它们不是悲剧冲突的主体部分,他们的穿插打诨可以看作作者为逗乐观众作的点缀。总之,他们是促进剧情发展的手段和陪衬。戏剧

前段中悲剧主要冲突就是发生在窦娥与蔡婆之间, 展示的是封建伦理道德之间自相矛盾, 也展现出窦娥与蔡婆冲突发生的必然性。另外,黑格尔说:“冲突双方代表的‘普遍力量’或者伦理理想,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如果一正一邪,一善一恶,也不会成为理想的悲剧性冲突。”(《西方文论概要》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154页)很明显,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是“一正一邪,一善一恶”。而窦娥和蔡婆之间的冲突则充满伦理的悖论,窦娥代表的是一种伦理精神,即坚贞、孝顺,而蔡婆既是这种伦理的破坏者,又是它的“受动者”(接受儿媳对她的孝顺),而且还有让人同情的遭遇。他们双方都具有正义性和合理性,不是简单的一正一邪,一善一恶,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更复杂、而寓意丰富。她们之间的冲突暗合西方经典悲剧理论,也就是说窦娥的悲剧是理想的悲剧,而且她与蔡婆之间的冲突更是悲剧理想的冲突,因为她们之间的冲突偶然性之上有更大的必然性。鉴于上述,可以说正是蔡婆的自私和软弱的品性,催化了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

所谓的戏剧冲突指的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和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薛金星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3 第332页 )窦娥和蔡婆之间的冲突的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而且这冲突在伦理上又充满悖论,就如薛金星所说的由于人物之间的性格和追求目的的不同造成的,窦娥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同时也想惩恶扬善,但是蔡婆为了一己私利不但与自己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相悖,而且想拉窦娥下水,我们知道窦娥的性格和品性决定了蔡婆的计划不但要破产而且面临巨大的反对压力。所以,她们之间的冲突为窦娥的悲剧设下了深层次的意义。首先我们看悲剧冲突之展开。剧本开始写二人之间的冲突起于蔡婆的懦弱引狼入室,窦娥坚决抵制。这里有两组戏剧冲突,显性冲突是蔡婆、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矛盾。矛盾的一半由于蔡婆的屈服妥协而解决。而窦娥宁死不嫁,并把逼她拜堂的张驴儿推跌在地,激化了矛盾。隐性冲突是蔡婆的逆来顺受与窦娥宁死不嫁之间的矛盾。前文论述了窦娥具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就是在善良贤惠之中也具有刚烈坚毅的抗争精神,而且窦娥恪守自己的贞节观“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 在这种情况下,张驴儿与蔡婆的努力都将使徒劳。窦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她无法左右蔡婆的行为,否则,就违背了孝顺的宗旨。此时窦娥处在一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可以说是“祸起萧墙”。接着,矛盾不断深化,张驴儿误杀其父,诬陷窦娥,二人的矛盾白热化。窦娥陷入困境。如果窦娥选择私休,就必须丧失贞节,向邪恶势力屈服,但可以避免承担杀人罪名的风险;如果窦娥选择上诉公堂,可以保全贞节,但是可能承担杀人罪名。窦娥选择了后者,她寄希望于掌着生死权的官府而且有一片湛湛青天,可以证明她的清白。但是等待窦娥的是桃杌太守的严刑拷打。弱质女流窦娥硬是扛住了严刑拷打,但是出于对蔡婆的孝顺,窦娥选择了自我牺牲,“屈招了药张驴儿父亲”。善良弱小的力量在恶势力之下无法生存。紧接着,到了戏剧冲突的高潮,黑暗的现实彻底毁灭了窦娥对官府的幻想。于是矛盾冲突转化为窦娥与冷酷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窦娥的反抗精神喷薄而出,她斥骂天地“欺软怕硬”、“不分好歹”、“错堪贤愚”。她承担杀人罪名,同时又为自己鸣冤,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

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渴望上天证明她的清白。她以物质生命的丧失为代价,换取了永恒的精神生命。但是结局是窦娥冤死,戏剧一悲剧结尾。在整部剧作中戏剧的冲突一步步加深加强,而且推动了窦娥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情节,冲突起到了催化悲剧发生的作用。最后窦娥无可避免地成了悲剧性的牺牲者。

五、悲剧价值的思考

在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史上, 《窦娥冤》都是被人们定格为悲剧,确实,从剧本的阅读到自我理解、分析、赏析、评价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为关汉卿的精心构思所吸引,更为亮丽的是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的悲剧氛围以及在这一悲剧氛围之下的悲剧人物和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所折服。现在,我欲从《窦娥怨》悲剧的价值方面作出自己的理解。

窦娥冤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对元代社会进行的批判很有参考和研究的价值。首先在思想意义方面,“窦娥冤毁灭的是一个善良的女性的青春生命和柔弱的殉道者对现实社会的美好理想”(《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出版社 1996年 第101页)这是对《窦娥冤》思想意义的一个判断总结,确实在剧本中我们很直接地看到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性,而且她希望自己安安稳稳的与婆婆过日子,但是张驴儿父子的出现最后导致了她理想破灭的同时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另外,有人说《窦娥冤》的深刻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是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积高、黄钧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第60页 )这一观点主要是陈述《窦娥冤》中人民的反抗,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控诉之情。我认为二者的观点都对,如果能二者结合会更全面地阐述、更能准确地概括《窦娥冤》思想价值。另外我个人觉得《窦娥冤》的思想价值在于关汉卿深层次的勾勒出元代社会的面貌,有利于研究《窦娥冤》有识之士很好地获得一个侧面了解元代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个机会,这是从文本价值来说。思想方面,《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窦娥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使人们认识一个可怜的,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是对千百年封建吏治的深刻总结,充分揭露了元代司法制度的黑暗和残忍。其次,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时代。张驴儿父子的逼婚、霸产、谋杀、诬告正是元代社会流氓残害百姓邪恶势力恣意横行的真实写照。黑暗腐败的政治必然包庇社会的黑暗势力。《窦娥冤》的基本情节,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窦娥冤》充分地暴露了元代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第三,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在元代达到了高峰。《窦娥冤》对于高利贷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做了深刻的反映。高利贷的罪恶活动,及其带来的可怕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

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借鉴文) 关汉卿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我觉得是这一部悲剧之中的精华。作者通过大敢而神奇的艺术构思,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真实而细腻地创作出《窦娥冤》,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自私软弱的蔡婆、昏庸无能的桃杌、居心歹毒的赛卢医、地痞无赖式的张驴儿父子,其中真实而感人的窦娥,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个成功的圆形人物,在中国古典戏剧中不可多得的模范代表。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现实刻画出来,展示了元代黑暗的政治和吏治的黑暗,揭露出了元代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呈现了一副神奇而又真实的人间历史画卷图,对黑暗腐朽的社会做出了严厉的批判和控诉,对封建社会之下弱小而善良的普通劳动人民表示同情。关汉卿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接而有力量地批判了元代社会的同时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虽然。我们现在离元代社会已经很遥远了,但是现实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正确而客观的看待现实、分析现实、评价现实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种收获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六、 结论

本文论述的是窦娥悲剧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客观环境(历史背景)下窦娥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二、剧本的描述所制造的悲剧氛围,奠定了悲剧必然性的基调。三、窦娥的性格矛盾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 另外窦娥本身所具有的两大品质也是其悲剧必然发生的重要原因。四、蔡婆的品性和戏剧主要冲突对悲剧必然发生的催化作用。《窦娥冤》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之一,在这一次的论文写作中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窦娥的悲剧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对剧本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但我知道我的论文有不全甚至有偏的地方,还望各位导师给以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第页

[2] 《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著 岳麓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291页

[3] 《给斐迪南拉斐尔的信》

[4]

[5]

[6]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7页 马积高黄钧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64页 马积高黄钧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 《论雷峰塔倒掉》


相关文章

  • 马原哲学小论文--廖伟棋
  •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哲学小论文 题 目 浅析马克思主义悲剧观 班级(班号) 9131101903 姓 名 廖伟棋 学 号 [1**********]9 指 导 教 师 卢德友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2015年 5月 24日 浅析马克思 ...查看


  • 戏剧作品鉴赏doc 2
  • 贵州大学 2013-2014 学年 -- 学 院: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4年4月28日 摘 要: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是欧洲近代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对莎士比亚的悲剧美学思想 ...查看


  • 从[俄狄浦斯王]谈古希腊命运观
  • 从<俄狄浦斯王>谈古希腊命运观 摘 要 :命运问题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课题.古希腊悲剧被称为命运悲剧,悲剧与命运的关系是历代研究古希腊悲剧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希腊人命运观是不断演变的,由于时代不同,古希腊命运观不断走向理性化之路.从审 ...查看


  •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 ...查看


  • 论文封面.论文"样"
  •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函授教育毕业论文封面 市地:临沂市 2010年7月26日 "论文格式样" 宿命的偶然性悲剧 --略论苔丝的悲剧因素 姓名:魏苑 学号:0813011045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工作单位:费县薛庄中学 摘 ...查看


  • 麦克白人格分析
  • 麦克白人格分析 [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莎士比亚着重描绘了麦克白从一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对人性*的吞噬,表现了极端个人主义生活道路的反人道的实质 ...查看


  • 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 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主人翁林黛玉在一边是鼓乐升平,迎娶"新娘"浓烈的氛围,一边是凄风苦雨,柔肠寸断的念叨中,竟自悠悠地告别人寰,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历程.林黛玉的人生和爱情当然是一出悲剧,而这出悲剧自然是 ...查看


  •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
  •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 内容摘要: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亚 ...查看


  • 浅析悲剧的本质
  • 第5卷第1期2007年3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undePolytechnic Vol.5No.1 March2007 文・史・哲研究 浅析悲剧的本质 张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