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摘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是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面对时代潮流, 符合人民心意, 适合生产力发展, 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一条强国之路。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邓小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当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2010年是中国改革改革开放33周年。3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 转折。回顾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总结33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认识与理解。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决非偶然,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实践,当然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接而明确的回答。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这一思想未能付诸实践。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状况和特点。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同时,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矛盾的思想。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

论。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则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力,依靠我国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

改革开放是我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体制和观念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落后,走向进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社会主义,任何别的道路都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毅然地选择了后者。由此而来的中国巨变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

(三)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

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8年的摸索甚至一度的混乱,到1978年前后,形成了两个极具深远影响,并在当时就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冲击力的共识: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因为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认了这两个基本共识,所以,产生了“拨乱反正”的巨大历史作用,因而被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起点。自此之后,近33年来,中国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都基于所形成的关于发展主题的全民共识。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方式和行动上,中国的改革模式一般被认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以“试错”方式,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推行,而并无事先的周密规划设计。但实际上,在前进的基本方向上,中国近33年改革开放所表现出的明确性和坚定性却是非常鲜明的,而完全不是靠摸着石头左右徘徊。其根基就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和坚持并为全民所接受的关于发展主题的若干最基本共识。共识不动摇,方向才始终明确,决心才坚定不移,步伐才稳健而急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对时代主题的准确判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已经步入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长期改善的阶段。这样的态势,与社会主义比较,它处于上风。这样的态势,影响人们

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这样的态势下,社会主义的旗帜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呢?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能否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过发达国家,能否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惟有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见,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拨乱反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如果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现在回过头去看,近33年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而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

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形成了巨大压力。党要在如此严重的困境中重新奋起,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困境和压力,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第三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表明,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十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于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即“十个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也解答了国内外不同人群对中国改革开放成败是非的困惑和误解。这“十个结合”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在于一系列的平衡协调:如整体稳定和重点突破,渐进量变和激进突变,内部改革和外部开放,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变,近期需要和长期战略,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自下而上的创新和自上而下的协调等等。这“十个结合”也说明: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的条件下,改革开放需要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可逆转,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近32年来的历史进程和7年来的新经验都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坚信,坚持改革开放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摘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是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面对时代潮流, 符合人民心意, 适合生产力发展, 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一条强国之路。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邓小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当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2010年是中国改革改革开放33周年。3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 转折。回顾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总结33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认识与理解。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决非偶然,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实践,当然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接而明确的回答。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这一思想未能付诸实践。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状况和特点。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同时,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矛盾的思想。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

论。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则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力,依靠我国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

改革开放是我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体制和观念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落后,走向进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社会主义,任何别的道路都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毅然地选择了后者。由此而来的中国巨变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

(三)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

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8年的摸索甚至一度的混乱,到1978年前后,形成了两个极具深远影响,并在当时就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冲击力的共识: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因为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认了这两个基本共识,所以,产生了“拨乱反正”的巨大历史作用,因而被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起点。自此之后,近33年来,中国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都基于所形成的关于发展主题的全民共识。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方式和行动上,中国的改革模式一般被认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以“试错”方式,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推行,而并无事先的周密规划设计。但实际上,在前进的基本方向上,中国近33年改革开放所表现出的明确性和坚定性却是非常鲜明的,而完全不是靠摸着石头左右徘徊。其根基就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和坚持并为全民所接受的关于发展主题的若干最基本共识。共识不动摇,方向才始终明确,决心才坚定不移,步伐才稳健而急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对时代主题的准确判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已经步入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长期改善的阶段。这样的态势,与社会主义比较,它处于上风。这样的态势,影响人们

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这样的态势下,社会主义的旗帜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呢?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能否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过发达国家,能否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惟有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见,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拨乱反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如果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现在回过头去看,近33年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而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

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形成了巨大压力。党要在如此严重的困境中重新奋起,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困境和压力,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第三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表明,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十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于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即“十个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也解答了国内外不同人群对中国改革开放成败是非的困惑和误解。这“十个结合”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在于一系列的平衡协调:如整体稳定和重点突破,渐进量变和激进突变,内部改革和外部开放,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变,近期需要和长期战略,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自下而上的创新和自上而下的协调等等。这“十个结合”也说明: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的条件下,改革开放需要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可逆转,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近32年来的历史进程和7年来的新经验都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坚信,坚持改革开放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心得体会
  •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1 .......................... 2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2 .................. ...查看


  •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学案)
  •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含义.核心内容: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2.懂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一.课前延伸 (一)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5. 为什么要坚持 ...查看


  • [构筑蓝色中国梦]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重视海洋事业发展纪事
  • 本文属"海洋知圈"整理创作,转发注明出处.敬请留言,多多指教. 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海洋发展也从那一刻起,迈向全新的纪元.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特 ...查看


  •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 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 ...查看


  • 从强国之梦到强国之路
  • 作者:马识途 文史杂志 1996年08期 史坛纵论 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到底怎样? 英雄和时势的关系,历史是谁创造的,这是历史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一直有不同说法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查看


  • 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
  • 作者:魏礼群 全球化 2013年08期 党的十八大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用历史的宽广眼光,确立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个 ...查看


  • (可以代替课本的)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文化的内涵.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 ...查看


  •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第四单元
  •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第四单元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的特点和原因 特点:多样性(色彩斑斓)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如何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 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①应积极发展面向广 ...查看


  •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一) 4月19日,在部内统一安排下,我们机关全体人员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展览以文物和史料图片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