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分享学习经验: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
学子档案
姚家辉,2013年徐州市理科第二名,位列全省前60名。
高考总分412分(江苏高考满分480分),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83分、英语102分、小高考加3分、物化A+。
高中期间成绩一直位列班级前列,表现突出,热心帮助同学。曾获全国联赛数学、物理、化学省级一等奖。
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
■学习感悟:
放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姚家辉来说,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考核,更是一场心态、素质的较量。很多莘莘学子名落孙山,不是输在了学习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心理素质上。他说:“人非圣人,难免会有挫败感,每当这时,可以沮丧,可以抑郁,可以悲伤,可以彷徨、痛苦、无助等等,只要记住一点:默默承受,永不言弃。”
很多学生会问,努力就会有回报么?姚家辉认为: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通往成功的捷径只有一条,就是不懈努力,一路上披荆斩棘的痛苦,风吹雨打的煎熬,很可能都是白费辛苦。我们只能像我们的长辈、先贤,所有在大地上生存的人做过的那样,默默地去承受。“坚守”就是姚家辉战胜困难的姿态。
对于抱怨“不公平”的学生。比如,有人不怎么努力就有好成绩,而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有人生在了好地方,好学校录取的名额是本地的好几倍。姚家辉认为:生命的条件是等同的,就像是出身寒门的学子更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突破阻挠,开辟疆土一般。保持良好心态,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眼下该做好的是自己的事。姚家辉风趣的比喻说:“参加高考,要拿出玩单机版RPG的心态,其他人只不过是和自己意识无关的NPC而已嘛!”
■学习心得:
数学:就是要疯狂做题
关于三门主课,姚家辉与同学们之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数学决定你总分的百位,语文决定十位,英语决定个位。当然实际情况不会这么绝对,但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姚家辉在学习数学上采取“刷题”的方式。他把历年高考卷,各路参考书都买来,在复习期间不断地做,自己薄弱的而高考又爱考的知识点,一定要抓住多做。如果学过的知识能在大脑中形成体系会更好,所以概括总结也很重要。姚家辉坦率地说:“我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疯狂做题,可以盲目一点,总比无从下手要好得多。”而在数学学习的心态方面,他认为,大多数同学一定不要给自己过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因受到打击而自暴自弃,只要认真学了,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必因为别
人而影响自己,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可行性方法之一。其实学好数学就是要有能力活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语文:重在训练思维
姚家辉笑谈:“语文,是包括我在内的一大堆理科男生的硬伤。”在学习语文方面,他有自己的小建议:首先,语文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经常对于一道题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为了拿更高的分,靠近标准答案,很多时候不得不舍弃自己原来的想法,要以高考题的标准答案为准,训练你的标准答案思维。关于作文,看书多,勤思索的同学在作文方面会占绝对优势。
英语:做题与阅读相辅相成
英语就是一句话,做题和阅读积累相结合。姚家辉建议阅读《21世纪报》这种难度的文章就很好,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自己看得懂的外国人写的文章,有助于提升词汇量,增加分析长、难句的能力。他认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词汇,词汇认识的多,句式语法不会也能把意思猜个大概。有的同学学习方法是背词汇表,3500词,四、六级词汇之类种种,但他觉得还是读文章,勤查词典比较好。题也当然要做,读的懂文章不意味着会做题,英语题不像语文题,它对质量要求并不高,高考题、质检题、简单题、难题,各路奇葩题,拿来就做,都可以。
选修:重在心态与定位
姚家辉选修的是物理和化学。关于选修,他想提醒同学们先弄清楚,选修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好,毕竟它不算分。如果三科的分数能考到的学校要求1A1B,那就要尽量做到考两个A。因为对多数的高三同学,三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并且高考时三科有可能超常发挥,所以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选修定位。选修的学习方法,姚家辉认为在高一时,就应当尽早确定自己的选修课,学习时有所侧重,把选修的基础打牢固,选修的要求不像三科那么高,基础只要牢固,考个满意的等第不难。对于高三的学生,学选修应当先抓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容易拿分的地方。比如物理,重点应当是选择和计算的前几道,这些题目只要基础素质好,理解概念清晰,做起来很容易,选修的提升空间很大,提升难度相对三科也较小。关键在于同学的心态,究竟有没有把选修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自主招生:拼一拼,试一试
自主招生的资格应该在开学后两三个月内就定下来,这是冲击好学校的一个机会,但是,希望别抱太大,毕竟成功率不高。姚家辉建议:数理基础不好的同学学习重心还是应该放在高考。而数理有一定基础,甚至是参加过相关竞赛的同学,大可一搏,挑战一下。在自招之前要先做好准备,买历
年的题目边做边研究,找出自己不熟悉的题型,练到手熟。另外自招考试时间紧凑,所以,对于各种题型务必熟练。
高考考生分享学习经验: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
学子档案
姚家辉,2013年徐州市理科第二名,位列全省前60名。
高考总分412分(江苏高考满分480分),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83分、英语102分、小高考加3分、物化A+。
高中期间成绩一直位列班级前列,表现突出,热心帮助同学。曾获全国联赛数学、物理、化学省级一等奖。
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
■学习感悟:
放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姚家辉来说,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考核,更是一场心态、素质的较量。很多莘莘学子名落孙山,不是输在了学习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心理素质上。他说:“人非圣人,难免会有挫败感,每当这时,可以沮丧,可以抑郁,可以悲伤,可以彷徨、痛苦、无助等等,只要记住一点:默默承受,永不言弃。”
很多学生会问,努力就会有回报么?姚家辉认为: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通往成功的捷径只有一条,就是不懈努力,一路上披荆斩棘的痛苦,风吹雨打的煎熬,很可能都是白费辛苦。我们只能像我们的长辈、先贤,所有在大地上生存的人做过的那样,默默地去承受。“坚守”就是姚家辉战胜困难的姿态。
对于抱怨“不公平”的学生。比如,有人不怎么努力就有好成绩,而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有人生在了好地方,好学校录取的名额是本地的好几倍。姚家辉认为:生命的条件是等同的,就像是出身寒门的学子更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突破阻挠,开辟疆土一般。保持良好心态,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眼下该做好的是自己的事。姚家辉风趣的比喻说:“参加高考,要拿出玩单机版RPG的心态,其他人只不过是和自己意识无关的NPC而已嘛!”
■学习心得:
数学:就是要疯狂做题
关于三门主课,姚家辉与同学们之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数学决定你总分的百位,语文决定十位,英语决定个位。当然实际情况不会这么绝对,但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姚家辉在学习数学上采取“刷题”的方式。他把历年高考卷,各路参考书都买来,在复习期间不断地做,自己薄弱的而高考又爱考的知识点,一定要抓住多做。如果学过的知识能在大脑中形成体系会更好,所以概括总结也很重要。姚家辉坦率地说:“我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疯狂做题,可以盲目一点,总比无从下手要好得多。”而在数学学习的心态方面,他认为,大多数同学一定不要给自己过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因受到打击而自暴自弃,只要认真学了,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必因为别
人而影响自己,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可行性方法之一。其实学好数学就是要有能力活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语文:重在训练思维
姚家辉笑谈:“语文,是包括我在内的一大堆理科男生的硬伤。”在学习语文方面,他有自己的小建议:首先,语文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经常对于一道题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为了拿更高的分,靠近标准答案,很多时候不得不舍弃自己原来的想法,要以高考题的标准答案为准,训练你的标准答案思维。关于作文,看书多,勤思索的同学在作文方面会占绝对优势。
英语:做题与阅读相辅相成
英语就是一句话,做题和阅读积累相结合。姚家辉建议阅读《21世纪报》这种难度的文章就很好,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自己看得懂的外国人写的文章,有助于提升词汇量,增加分析长、难句的能力。他认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词汇,词汇认识的多,句式语法不会也能把意思猜个大概。有的同学学习方法是背词汇表,3500词,四、六级词汇之类种种,但他觉得还是读文章,勤查词典比较好。题也当然要做,读的懂文章不意味着会做题,英语题不像语文题,它对质量要求并不高,高考题、质检题、简单题、难题,各路奇葩题,拿来就做,都可以。
选修:重在心态与定位
姚家辉选修的是物理和化学。关于选修,他想提醒同学们先弄清楚,选修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好,毕竟它不算分。如果三科的分数能考到的学校要求1A1B,那就要尽量做到考两个A。因为对多数的高三同学,三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并且高考时三科有可能超常发挥,所以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选修定位。选修的学习方法,姚家辉认为在高一时,就应当尽早确定自己的选修课,学习时有所侧重,把选修的基础打牢固,选修的要求不像三科那么高,基础只要牢固,考个满意的等第不难。对于高三的学生,学选修应当先抓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容易拿分的地方。比如物理,重点应当是选择和计算的前几道,这些题目只要基础素质好,理解概念清晰,做起来很容易,选修的提升空间很大,提升难度相对三科也较小。关键在于同学的心态,究竟有没有把选修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自主招生:拼一拼,试一试
自主招生的资格应该在开学后两三个月内就定下来,这是冲击好学校的一个机会,但是,希望别抱太大,毕竟成功率不高。姚家辉建议:数理基础不好的同学学习重心还是应该放在高考。而数理有一定基础,甚至是参加过相关竞赛的同学,大可一搏,挑战一下。在自招之前要先做好准备,买历
年的题目边做边研究,找出自己不熟悉的题型,练到手熟。另外自招考试时间紧凑,所以,对于各种题型务必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