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摘 要】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非公经济
组织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由
于非公经济自身的特点,在党建方面与国有企业有着较大差别,需
要认真研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六大措
施。
【关键词】非公经济;党建
党的十八大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面”。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机关、高校、
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构建统筹城乡
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加强非公经济领域党的建设,是保证和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的需要,
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更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一、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职能作用
所谓“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主要指个体、
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的经济
形式。私营经济则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
经济形式,以雇工为主。非公经济党建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七个方面:
(一)政治导向职能。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引导企业贯彻执
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咨询员。
(二)管党职能。首先要把企业中优秀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壮大
党员队伍,特别是要争取企业主对党组织工作的支持;其次要加强
对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再次要
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严格党的纪律和组织生活。
(三)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职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职工的生产、生活,进行理想信念
教育,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
(四)监督和保护职能。一方面要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
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监
督和抵制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领导群众组织的职能。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中工
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成为联系职工
群众、青年朋友的桥梁和纽带。
(六)协调和统领的职能。企业主与职工之间、企业主与企业主
之间、企业主与市民之间、企业主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主与国家之
间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职工
福利、薪酬、保险、经营环境、法律规避、业间竞争等,作为党组
织就应该在化解矛盾和协调利益、总揽全局上起到关键性作用,为
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二、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现状及经验
与非公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非公经济党建相对薄弱。以武隆县为
例,2011年底,非公经济党员数748人,仅占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
1.5%。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是基础。在非公经济企业中加强党的组
织建设是基础,有了一级组织,才有人抓党建,也才能理直气壮地
抓党建。为此武隆县于2010年12月成立了以县工商局牵头的非公
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同时以各片区工商所为依托,成立了非公经
济片区党委,片区下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依托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
会设立党支部,由乡镇组织委员和当地工商所责任人任指导员。
(二)创新党组织组建模式是关键。武隆采用以行业协会、专业
合作社、街道社区、片区等为单位组建党组织,探索出“三动三推”
非公党建新路子。一是建立“纵横推动”组织体系,自上而下与横
向联动相结合;二是建立“帮带联动”指导体系,以党群一体化推
进党的工作全覆盖;三是建立“点面互动”考核体系,以党建制度
化推进党的影响全覆盖。
(三)提高业主思想认识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
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支持党建工作。业主的
支持可以在企业形成一种“入党光荣,党员优秀”的用人机制。将
思想工作融入到非公经济的管理工作中,让业主体会到抓党建就是
抓发展,抓党建出效益,抓党建就是抓品牌。
(四)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是保证。武隆每年都要举办非公经
济人士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提高非公经济人士对党建知
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丰富的组织生活是纽带。武隆在非公经济党建活动中,一
是采取讲故事、专题报告、知识竞赛、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党
员组织生活;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位工商局领导都联
系1-2个非公党建点,并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三是积极创
建共产党员“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示范店”;四是多方筹集
党组织活动经费,确保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三、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措施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
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
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
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
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这从组织模式上对非公经济党建指
明了方向。
(一)创新非公经济党组织组建模式
党组织是党的工作的基本单元和核心,是开展党的活动并把党的
影响和作用渗透到非公经济社会空间的基础。按照“示范引路、先
易后难、重点突破”的思路和“谁管理、谁负责”或“属地管理”
的原则。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组
建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
或依托组建方式。以建工会带动团建,再从优秀团员和工会干部中
培养发展新党员;也可以采取“流动党支部”“网上党支部”“党建
工作联络站”“党员手机短信通”“党员微博”“qq支部群”等形式
开展党的活动,消除党建工作盲区。
(二)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制度
一是从法律层面强化责任。将落实非公经济党建制度通过地方法
规的形式纳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范围内,从而加强督促和监
督,规范落实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二是完善领导制度。各级
党委要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落实分管领
导。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立联席会议
制度和定期检查督促制度。三是要完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非公党
建工作分级负责制,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其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的重
点内容。四是要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在健全“三会一课”制度、组
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党
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党组织与业主恳谈制度、流动党员跟踪管理
制度、机关党组织对口联系非公经济党组织制度等。制定切合实际
的党组织活动、党费收缴、党员发展、组织关系接转等方面的配套
制度。建立”二必到三必访四必谈”制度,即职工节日值班和发生
意外事故时,党员干部必到;职工生病住院、因公伤残和突发事件
发生时,党员干部必访;职工违纪处理、思想异常、工作调整、执
行任务前后,党员干部必谈。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对党员要进行更多的培训,结合工作
岗位进行技能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有学习培训制度、
经费预算和时间安排。其次是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激励机制。让优秀
人才有平台得到展示,有平台得到煅炼,比如:在同类行业间开展
业务技能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资质考试等。第三是要选优配强
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要按照政治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
经营决策能力强,模范带头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好党组织书记。第
四是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要把非公党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
训纳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把非公
党务工作者纳入人才管理范畴,置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视线内,
切实提高非公党务工作者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四)构建企业与党员利益关联机制
“利益机制”所指的“利益”不是具体利益的代名词,而是多方
面的,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要形成“企业用工争着要党员,
职工争着入党”的局面。首先,以落实党员在企业中的“五权”为
基础,建立党员利益机制。即对企业重要事务的优先知情权,决策
参与权,优先选择权,技能的优先培训权,优先受救助权。其次,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创新党员激励机制。在党员中开展“争创
一流业绩、增强工作本领”的活动。再次,将优秀骨干发展成党员。
企业都愿意接收党员,抢着要党员,形成“党员是优秀人才,优秀
人才愿意入党”的用人共识。
(五)加强党建活动及经费保障
在调研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党员组织活动空乏,经费筹集困难。
要让业主支持和重视党建工作,必须要在组织活动上对企业发展有
成效。在活动上,要找准党组织活动与非公经济组织发展这个结合
点。按照“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支持不拆台、监督不包揽”
的“四不工作原则”,实现“五个结合”,即:党组织活动与非公经
济组织生产经营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传统相结合,与组织文化建设
相结合,与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相结合,与提高党员能力和素质相结
合。从而使非公党建工作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一是要
以推动企业发展为宗旨。要将培训业务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升
企业文化等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将理论
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会议、考察参观、实践、演讲、讲座等
方式结合起来,让组织生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用有效。三是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可以采取税前管理费列支一点、财政拨款一点、
党费返还一点、业主资助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建立多渠道的
资金投入机制。在基层政府设立非公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
预算范围,根据经济组织规模、效益以及开展党建工作情况给予补
助和奖励,建立稳定的党建工作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六)提高党建的信息化水平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们的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适应信息网络
化特点”。胡锦涛同志也指出“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探索建
立立体化、交互式的组织工作平台,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
介成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提高非公党员素质的重要途
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展现非公党员形象的重要窗口,
以信息化带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全面展开。设立网上党校、开展
党员在线学习交流、网上接转组织关系、党务信息发布等,有效扩
大党组织活动的覆盖面。
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摘 要】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非公经济
组织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由
于非公经济自身的特点,在党建方面与国有企业有着较大差别,需
要认真研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六大措
施。
【关键词】非公经济;党建
党的十八大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面”。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机关、高校、
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构建统筹城乡
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加强非公经济领域党的建设,是保证和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的需要,
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更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一、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职能作用
所谓“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主要指个体、
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的经济
形式。私营经济则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
经济形式,以雇工为主。非公经济党建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七个方面:
(一)政治导向职能。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引导企业贯彻执
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咨询员。
(二)管党职能。首先要把企业中优秀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壮大
党员队伍,特别是要争取企业主对党组织工作的支持;其次要加强
对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再次要
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严格党的纪律和组织生活。
(三)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职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职工的生产、生活,进行理想信念
教育,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
(四)监督和保护职能。一方面要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
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监
督和抵制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领导群众组织的职能。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中工
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成为联系职工
群众、青年朋友的桥梁和纽带。
(六)协调和统领的职能。企业主与职工之间、企业主与企业主
之间、企业主与市民之间、企业主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主与国家之
间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职工
福利、薪酬、保险、经营环境、法律规避、业间竞争等,作为党组
织就应该在化解矛盾和协调利益、总揽全局上起到关键性作用,为
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二、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现状及经验
与非公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非公经济党建相对薄弱。以武隆县为
例,2011年底,非公经济党员数748人,仅占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
1.5%。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是基础。在非公经济企业中加强党的组
织建设是基础,有了一级组织,才有人抓党建,也才能理直气壮地
抓党建。为此武隆县于2010年12月成立了以县工商局牵头的非公
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同时以各片区工商所为依托,成立了非公经
济片区党委,片区下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依托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
会设立党支部,由乡镇组织委员和当地工商所责任人任指导员。
(二)创新党组织组建模式是关键。武隆采用以行业协会、专业
合作社、街道社区、片区等为单位组建党组织,探索出“三动三推”
非公党建新路子。一是建立“纵横推动”组织体系,自上而下与横
向联动相结合;二是建立“帮带联动”指导体系,以党群一体化推
进党的工作全覆盖;三是建立“点面互动”考核体系,以党建制度
化推进党的影响全覆盖。
(三)提高业主思想认识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
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支持党建工作。业主的
支持可以在企业形成一种“入党光荣,党员优秀”的用人机制。将
思想工作融入到非公经济的管理工作中,让业主体会到抓党建就是
抓发展,抓党建出效益,抓党建就是抓品牌。
(四)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是保证。武隆每年都要举办非公经
济人士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提高非公经济人士对党建知
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丰富的组织生活是纽带。武隆在非公经济党建活动中,一
是采取讲故事、专题报告、知识竞赛、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党
员组织生活;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位工商局领导都联
系1-2个非公党建点,并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三是积极创
建共产党员“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示范店”;四是多方筹集
党组织活动经费,确保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三、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措施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
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
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
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
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这从组织模式上对非公经济党建指
明了方向。
(一)创新非公经济党组织组建模式
党组织是党的工作的基本单元和核心,是开展党的活动并把党的
影响和作用渗透到非公经济社会空间的基础。按照“示范引路、先
易后难、重点突破”的思路和“谁管理、谁负责”或“属地管理”
的原则。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组
建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
或依托组建方式。以建工会带动团建,再从优秀团员和工会干部中
培养发展新党员;也可以采取“流动党支部”“网上党支部”“党建
工作联络站”“党员手机短信通”“党员微博”“qq支部群”等形式
开展党的活动,消除党建工作盲区。
(二)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制度
一是从法律层面强化责任。将落实非公经济党建制度通过地方法
规的形式纳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范围内,从而加强督促和监
督,规范落实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二是完善领导制度。各级
党委要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落实分管领
导。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立联席会议
制度和定期检查督促制度。三是要完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非公党
建工作分级负责制,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其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的重
点内容。四是要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在健全“三会一课”制度、组
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党
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党组织与业主恳谈制度、流动党员跟踪管理
制度、机关党组织对口联系非公经济党组织制度等。制定切合实际
的党组织活动、党费收缴、党员发展、组织关系接转等方面的配套
制度。建立”二必到三必访四必谈”制度,即职工节日值班和发生
意外事故时,党员干部必到;职工生病住院、因公伤残和突发事件
发生时,党员干部必访;职工违纪处理、思想异常、工作调整、执
行任务前后,党员干部必谈。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对党员要进行更多的培训,结合工作
岗位进行技能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有学习培训制度、
经费预算和时间安排。其次是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激励机制。让优秀
人才有平台得到展示,有平台得到煅炼,比如:在同类行业间开展
业务技能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资质考试等。第三是要选优配强
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要按照政治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
经营决策能力强,模范带头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好党组织书记。第
四是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要把非公党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
训纳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把非公
党务工作者纳入人才管理范畴,置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视线内,
切实提高非公党务工作者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四)构建企业与党员利益关联机制
“利益机制”所指的“利益”不是具体利益的代名词,而是多方
面的,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要形成“企业用工争着要党员,
职工争着入党”的局面。首先,以落实党员在企业中的“五权”为
基础,建立党员利益机制。即对企业重要事务的优先知情权,决策
参与权,优先选择权,技能的优先培训权,优先受救助权。其次,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创新党员激励机制。在党员中开展“争创
一流业绩、增强工作本领”的活动。再次,将优秀骨干发展成党员。
企业都愿意接收党员,抢着要党员,形成“党员是优秀人才,优秀
人才愿意入党”的用人共识。
(五)加强党建活动及经费保障
在调研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党员组织活动空乏,经费筹集困难。
要让业主支持和重视党建工作,必须要在组织活动上对企业发展有
成效。在活动上,要找准党组织活动与非公经济组织发展这个结合
点。按照“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支持不拆台、监督不包揽”
的“四不工作原则”,实现“五个结合”,即:党组织活动与非公经
济组织生产经营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传统相结合,与组织文化建设
相结合,与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相结合,与提高党员能力和素质相结
合。从而使非公党建工作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一是要
以推动企业发展为宗旨。要将培训业务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升
企业文化等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将理论
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会议、考察参观、实践、演讲、讲座等
方式结合起来,让组织生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用有效。三是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可以采取税前管理费列支一点、财政拨款一点、
党费返还一点、业主资助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建立多渠道的
资金投入机制。在基层政府设立非公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
预算范围,根据经济组织规模、效益以及开展党建工作情况给予补
助和奖励,建立稳定的党建工作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六)提高党建的信息化水平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们的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适应信息网络
化特点”。胡锦涛同志也指出“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探索建
立立体化、交互式的组织工作平台,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
介成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提高非公党员素质的重要途
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展现非公党员形象的重要窗口,
以信息化带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全面展开。设立网上党校、开展
党员在线学习交流、网上接转组织关系、党务信息发布等,有效扩
大党组织活动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