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知青

1968年 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从1955年开始,就业压力就开始变得很大。1955年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要开荒3868万亩,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农民和一些国营农场外,必须另外组织力量去完成。这个任务交给共

青团中央,团中央就组建青年自愿垦荒队。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抓的这件事,但这个路子后来也不通。

毛泽东发出第一次号召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出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

毛泽东的号召成为多年来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紧接着1956年搞农业发展纲要,纲要正式通过时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上山下乡”这个词。那个时候,城市就业问题等内部矛盾也很多,如毕业生出路问题等。

出台纲领性文件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通知,说不再修改了,就依此发布。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那时工作有组织,每年都有计划、安排,都有物质、经费的保障,组织比较严密,强调自愿原则。“文革”前5年有计划上山下乡共下

去了129万。平均每年26万,规模比较小,安置比较稳妥,社会影响并不像“文革”期间那样大,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动员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安家落户,指导思想、措施、步骤都是很稳妥的。所以“文革”结束后,有人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它源于50年代,60年代开始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这一段上山下乡和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显然不同。

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决定千百万知识青年命运的,是1968年12月22日发表的毛泽东的指示。这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按语转引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是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此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出现。这里有个背景:1968年11月,那时1968届毕业生快毕业了,加上1966年、1967年的许多未安排的毕业生,怎么安排,当时中央就此作了个通知。其中提到了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那时出现这种情况涉及到对教育的“两个估计”,说17年的教育受资产阶级影响,大学受的教育都是修正主义,因此,修正主义的受教育者必须到农村去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上山下乡的初衷被扭曲

这样就扭曲了上山下乡的初衷,同样是上山下乡,出发点大不一样。规模上1969年260万,是最多的一年,是个高潮。1966、1967、1968三届毕业生一起下乡,260万人,根本没有准备。就是有准备,260万 城市青年到农村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而相当多的人是被这股政治潮流卷下去的,不下不行,下去光荣。革命嘛,接受再教育。

后来老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城市工厂也要人,也要招工。我们当时做这一工作也很矛盾,接受再教育如果从教育出发,有无毕业年限呢?教育完怎么办呢?不能接受贫下中农一辈子再教育吧!“多长时间”谁也回答不了。紧接着出现城市要人,从农村招工,就动员原来下乡的青年回城,又出现了招工与回城的矛盾,很不好做。所以我们的心情很矛盾。

扎根还是拔根

后来又有一个波折,就是在1976年,这时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矛盾增多、复杂化了。1976年2月12日,毛主席有个批示,背景是有陕西的两个青年给吴桂贤写信--吴桂贤曾是陕西国棉二厂的工人,当时是副总理--反映下乡知青被招工招回来对下乡知青队伍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反对招工。吴桂贤把信给毛主席,又写了封信,把招工比成拆台。毛泽东在2月12日给政治局批示:“知识青年问

题适宜专题研究,先做准备,然后再一次给予解决。”但这个批示并未对吴桂贤的信表态。当时条件下,他的话好像认同吴桂贤的话,但又未讲出来,更多的理解应是稳定下乡知青。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扎根与拔根问题的斗争。当时提升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讨论,所以知青工作更复杂化了,究竟城市招不招工呢?

调整和结束上山下乡

如果把历时2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三个阶段,那么从1955年至1961年可以认为是探索阶段,目的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这一阶段的探索进入1962年后,国家有组织地统一实施这一政策,为第二阶段,至1965年结束。

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上山下乡运动,是第三个阶段。“文革”10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上山下乡运动问题越来越多。1976年10月,粉粹“四人帮”,党和国家又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使知青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宣布“文革”正式结束。

1978年3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吸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的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1978年12月10日,历时41天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

会议结束。《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被中央批转。这次会议及其形成的文件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转折。会议提出:还要坚持上山下乡,是为了条件成熟时不再上山下乡;要逐步缩小范围、有条件安置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尚需动员下乡的不再插队,要因地制宜举办知青场、队,国家给以优惠政策;已在农村插队的知青,要逐步给予解决,其中老知青要限期解决;城镇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扩大就业门路。

到1979年,全国仅有24.7万人上山下乡,进入1980年,已有10省市停止上山下乡,进入1981年,工作重心已转向安排历史遗留的96万插队知青了。1981年底,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1968年 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从1955年开始,就业压力就开始变得很大。1955年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要开荒3868万亩,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农民和一些国营农场外,必须另外组织力量去完成。这个任务交给共

青团中央,团中央就组建青年自愿垦荒队。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抓的这件事,但这个路子后来也不通。

毛泽东发出第一次号召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出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

毛泽东的号召成为多年来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紧接着1956年搞农业发展纲要,纲要正式通过时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上山下乡”这个词。那个时候,城市就业问题等内部矛盾也很多,如毕业生出路问题等。

出台纲领性文件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通知,说不再修改了,就依此发布。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那时工作有组织,每年都有计划、安排,都有物质、经费的保障,组织比较严密,强调自愿原则。“文革”前5年有计划上山下乡共下

去了129万。平均每年26万,规模比较小,安置比较稳妥,社会影响并不像“文革”期间那样大,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动员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安家落户,指导思想、措施、步骤都是很稳妥的。所以“文革”结束后,有人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它源于50年代,60年代开始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这一段上山下乡和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显然不同。

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决定千百万知识青年命运的,是1968年12月22日发表的毛泽东的指示。这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按语转引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是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此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出现。这里有个背景:1968年11月,那时1968届毕业生快毕业了,加上1966年、1967年的许多未安排的毕业生,怎么安排,当时中央就此作了个通知。其中提到了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那时出现这种情况涉及到对教育的“两个估计”,说17年的教育受资产阶级影响,大学受的教育都是修正主义,因此,修正主义的受教育者必须到农村去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上山下乡的初衷被扭曲

这样就扭曲了上山下乡的初衷,同样是上山下乡,出发点大不一样。规模上1969年260万,是最多的一年,是个高潮。1966、1967、1968三届毕业生一起下乡,260万人,根本没有准备。就是有准备,260万 城市青年到农村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而相当多的人是被这股政治潮流卷下去的,不下不行,下去光荣。革命嘛,接受再教育。

后来老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城市工厂也要人,也要招工。我们当时做这一工作也很矛盾,接受再教育如果从教育出发,有无毕业年限呢?教育完怎么办呢?不能接受贫下中农一辈子再教育吧!“多长时间”谁也回答不了。紧接着出现城市要人,从农村招工,就动员原来下乡的青年回城,又出现了招工与回城的矛盾,很不好做。所以我们的心情很矛盾。

扎根还是拔根

后来又有一个波折,就是在1976年,这时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矛盾增多、复杂化了。1976年2月12日,毛主席有个批示,背景是有陕西的两个青年给吴桂贤写信--吴桂贤曾是陕西国棉二厂的工人,当时是副总理--反映下乡知青被招工招回来对下乡知青队伍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反对招工。吴桂贤把信给毛主席,又写了封信,把招工比成拆台。毛泽东在2月12日给政治局批示:“知识青年问

题适宜专题研究,先做准备,然后再一次给予解决。”但这个批示并未对吴桂贤的信表态。当时条件下,他的话好像认同吴桂贤的话,但又未讲出来,更多的理解应是稳定下乡知青。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扎根与拔根问题的斗争。当时提升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讨论,所以知青工作更复杂化了,究竟城市招不招工呢?

调整和结束上山下乡

如果把历时2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三个阶段,那么从1955年至1961年可以认为是探索阶段,目的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这一阶段的探索进入1962年后,国家有组织地统一实施这一政策,为第二阶段,至1965年结束。

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上山下乡运动,是第三个阶段。“文革”10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上山下乡运动问题越来越多。1976年10月,粉粹“四人帮”,党和国家又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使知青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宣布“文革”正式结束。

1978年3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吸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的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1978年12月10日,历时41天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

会议结束。《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被中央批转。这次会议及其形成的文件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转折。会议提出:还要坚持上山下乡,是为了条件成熟时不再上山下乡;要逐步缩小范围、有条件安置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尚需动员下乡的不再插队,要因地制宜举办知青场、队,国家给以优惠政策;已在农村插队的知青,要逐步给予解决,其中老知青要限期解决;城镇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扩大就业门路。

到1979年,全国仅有24.7万人上山下乡,进入1980年,已有10省市停止上山下乡,进入1981年,工作重心已转向安排历史遗留的96万插队知青了。1981年底,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相关文章

  • 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作者:金光耀金大陆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5年10期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5)03-0112-11 1998年出版的定宜庄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 ...查看


  •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学号:10124481 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余洁 内容提要: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查看


  • 延安窑洞住过的北京娃 当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在其中
  • ▼ 延安窑洞住过的北京娃之今昔 作者:吴墨 延安窑洞住过北京娃说的是当年北京老三届下乡插队到延安的岁月,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已是四十多年,今天想来不胜感慨. 当年有一首歌叫<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歌词写的慷慨激昂豪情万丈,要&q ...查看


  • 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相关资料
  • [走进荒原] 这里是冰雪故乡,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暴虐的西伯利亚寒流长久地在这里盘旋,因此,北大荒的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从南至北由2.6摄氏度到零下3.5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 它的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 ...查看


  • 504下乡知青游
  • 知青怀旧太仓一日游 1968年,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而早在之前的1963年.甚至更早,一批批的苏州知青就奔赴广阔农村.50年过后的今年,我们一起再到那个到曾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去看看. 日期: 2013年3月30 ...查看


  • 知青上山下乡
  • 知青上山下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 ...查看


  • 20岁李克强抽烟的照片 少年时代常读历史书
  •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16日公开了新任总理李克强青少年时代的两张黑白照片. 第一张照片(图1)拍摄于1968年11月24日,李克强13岁."当时,我们两家生活的大院子里,有约三十间平房,共住着十二.三户人."李克强少年玩伴李 ...查看


  • 40年前的"知青吃不饱饭"与40年后的"砸碗"不给饭吃
  • 这是一星期前写的贴子,现在才拿出来发.今年的两会期间,冒出了个知青时吃不饱饭的说法.说是承包后,能吃饱饭了.三四十年过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八零后九零后们知道的就不多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发生在文革后期的一场全国规模的大事件.怎么看 ...查看


  • 让梦想在我们手中成为现实
  • 第四期"中国梦·知青梦"论坛在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顺利举行 由上海青年运动史研究会.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国梦·知青梦"论坛,于 2016 年 11月 5日下午在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