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心理描写?

一、作品中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一)      由作者或作品中的“我”直接叙述

(二)      通过作品中的“我”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如郭沫若的著名话剧《屈原》中《雷电颂》一幕的内心独白:“……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却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屈原热爱祖国,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却遭到诬蔑诽谤,这段用诗的语言吟出的内心独白,是诗人心灵的呐喊,表达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的精神。

(三)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人物心理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当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是于勒时,菲利普多年的美梦一下子破灭了,“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他这一动作,是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他来。他“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过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从菲利普异常的神态、奇怪的动作和语无伦次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内心非常的惊恐,怕这个穷水手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菲利普被吓得失魂落魄了。又如《社戏》中开船动作的描写衬托出去看社戏时的愉快、急切心理。

(四)      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

如鲁迅的《社戏》一文,当外祖母和母亲终于同意“我”去看社戏后,“我”的心极“轻松”,身体也极“舒展”,这时,连月夜景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作者寓情于景,从嗅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夜航时观赏到的景物,使得景物富有立体感,很贴切地烘托出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五)      通过梦境、幻觉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

梦幻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意识的一种变形图画。文学中的梦境是人物心理的间接或曲折的反映,它委婉地透露着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反映着人物的命运,际遇以及对未来憧憬与追求。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通过梦幻表达了自己盼望收复北方失地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伟大的爱国壮志。

(六)  通过细节来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当祖孙三代人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分歧时,有一段细节描写。“我”尊重母亲走大路,而母亲疼爱孙子走小路。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心情。

二、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

(一)、内心自白法。

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一位同学在《新来的小伙伴》一文中写道:"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明白地把"我"对这位新伙伴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了。

(二)、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三)、动作暗示法:

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三、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心里想了些什么,包 括人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思想上的斗争及决心。 因此,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情等方面紧密结合,用多种方法来写。

(一)、

”(二)、描写心理活动方法: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直接表述人物的精神境界。目的在于准确的传情达意。它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描写心理活动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内心独白:常通过“自言自语”、“暗暗地……”例如:《中国:卡塔尔的足球赛》一文:“0 :1的时候,我的心凉了半截,紧握的双手渗出了冷汗;1 :2的时候,我焦急的心情开始放松,如果有人看我一眼,那他准会发现,兴奋的红云涌上我的双颊。”

2、表情描摹:“4 :2中国队赢了!”体育场数万名观众欢腾起来,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有的笑着,有的喊着,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频频高举双臂,还有的手挽着手,唱起了国歌……感情的潮水在奔流……“笑”、“喊”、“舞、“唱”、“奔流”、“翻腾”,这些描写,把观众的喜悦心情描摹得多么真实、自然,合情合理呀!

3、  展开联想:“如果说我有了一台电脑,我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吮吸成长的甘露,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4、  寄托梦境:“我怀着美好的愿望进入了梦乡,我看到了绿色的大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野花盛开,我放声高歌:'我终于回到了故乡……’”

5、  借物写心理活动:“然而,走在路上,仿佛四周的一切都在指责我,垂柳使劲地摆动着它们那长长的辫子,仿佛在责怪我不应该这样对待小红;闪电划破乌黑的天空,又将划破的地方修好,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同学以前做过什么,都不应该去计较”;雷声接连不断地“吼”着,仿佛在对我说“你这样做,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三)、心理描写范文

《一块泡泡糖》

放学的时候,我忍不住又跑到小店里买了一块泡泡糖,一边嚼,一边走回家。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吃泡泡糖的。可是舍不得吐,只希望今天的晚饭迟一点儿。“伊依,吃饭了!”不好,刚进门,妈妈就叫我吃饭,泡泡糖怎么办?若被妈妈看见了可就麻烦了。妈妈一连叫了好几次,我低着头不知声。趁妈妈转身的功夫,我赶紧随口一吐,拿了碗去成盛饭。妈妈生气地说:“今天怎么了哑巴了?”这时,盛好饭的爸爸走到餐桌旁,也生气地说:“下次再这样,就干脆不要吃了!”忽然,我呆住了,我刚才吐的泡泡糖正好吐在爸爸的椅子上。我想叫他不要坐,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怎么办?如果说了,非挨爸爸的“铁沙掌”不可;不说,那后果……正在我犹豫不决时,爸爸早已坐了下去。“快点,还站着干什么?”爸爸的男高音又把我吓了一跳。我不安地坐到位子上吃起饭来,不时看看爸爸,心里不停地说:“吃慢点,吃慢点……”可是天不知我意,爸爸很快就吃完了一碗,起身要去盛第二碗。他第一次没有站起来,第二次用力一站,只听“咝”的一声,爸爸感觉到裤子被什么粘住了,回头一看,原来是泡泡糖。我还没来得及把头低下,爸爸便对我怒目而视。我的脸上火辣辣的,赶紧低下头,一言不发。唉,今晚又要上一课了。

心理活动描写特点:1 心理特征:心中有鬼;2内心独白;3心理活动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

《惊喜》

“闻剑,到办公室去,老师有请!”好友张明冲进教室大叫,还朝我挤了挤眼。“嗨,你又犯什么事了?”一大帮同学围上来,。“哈哈,你又要挨批了!”同桌幸灾乐祸。“我这几天的表现还不错嘛,能有什么事呢?”我在心里嘀咕。但“圣旨”难违,是福是祸只好由天定了。“报告!”我站在办公室门口,低着头,像等待被审讯的罪犯。“进来,坐下!”邓老师朝我招了招手。有没有搞错?老师还朝我笑?不会是笑里藏刀吧?我的心直发毛。“祝贺你,闻剑!你写的作文《烤山芋》发表了!这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作为稿酬的几本书。”“不会是做梦吧?”我使劲掐了一下大腿,好疼!揉揉眼睛,发现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发什么愣啊,快去拿呀!”“哦,是,是……”我清醒过来,双手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杂志,翻开一本,果然找到了我的那篇文章,顿时,…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上学期…“谢谢老师!”我朝老师深深地鞠一躬,朝教室飞奔而去。

四、怎样写好记叙文之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前面我们介绍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节选自《斑羚飞渡》)“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节选自《最后一课》)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如: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节选自《最后一课》)

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如: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节选自《最后一课》)

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介,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如“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节选自《斑羚飞渡》)

像在前几讲里一再强调过的一样,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心理描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就是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所产生的看法、感触、情绪、联想等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心理描写包括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开头有一段描写: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选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这段描写中,“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及“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就是对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描写;而“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有趣多了”等则是对小弗郎士心理状态的刻画。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深刻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后,有一段描写: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鲁达并非有意打死郑屠,只是想惩戒、教训他一下,使他不敢再横行乡里罢了。但事情已经发生,自然就要想到后果和自己的对策。他生怕吃官司,急于掩饰自己、稳住众人。对鲁达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精当简括,他临乱不慌、粗中有细的性格得到了生动体现。

心理描写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郎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内心独白: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这段心理描写,刻画出小弗郎士内心的懊悔,深刻表现了他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熏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作品中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一)      由作者或作品中的“我”直接叙述

(二)      通过作品中的“我”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如郭沫若的著名话剧《屈原》中《雷电颂》一幕的内心独白:“……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却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屈原热爱祖国,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却遭到诬蔑诽谤,这段用诗的语言吟出的内心独白,是诗人心灵的呐喊,表达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的精神。

(三)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人物心理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当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是于勒时,菲利普多年的美梦一下子破灭了,“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他这一动作,是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他来。他“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过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从菲利普异常的神态、奇怪的动作和语无伦次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内心非常的惊恐,怕这个穷水手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菲利普被吓得失魂落魄了。又如《社戏》中开船动作的描写衬托出去看社戏时的愉快、急切心理。

(四)      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

如鲁迅的《社戏》一文,当外祖母和母亲终于同意“我”去看社戏后,“我”的心极“轻松”,身体也极“舒展”,这时,连月夜景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作者寓情于景,从嗅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夜航时观赏到的景物,使得景物富有立体感,很贴切地烘托出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五)      通过梦境、幻觉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

梦幻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意识的一种变形图画。文学中的梦境是人物心理的间接或曲折的反映,它委婉地透露着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反映着人物的命运,际遇以及对未来憧憬与追求。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通过梦幻表达了自己盼望收复北方失地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伟大的爱国壮志。

(六)  通过细节来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当祖孙三代人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分歧时,有一段细节描写。“我”尊重母亲走大路,而母亲疼爱孙子走小路。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心情。

二、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

(一)、内心自白法。

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一位同学在《新来的小伙伴》一文中写道:"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明白地把"我"对这位新伙伴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了。

(二)、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三)、动作暗示法:

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三、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心里想了些什么,包 括人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思想上的斗争及决心。 因此,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情等方面紧密结合,用多种方法来写。

(一)、

”(二)、描写心理活动方法: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直接表述人物的精神境界。目的在于准确的传情达意。它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描写心理活动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内心独白:常通过“自言自语”、“暗暗地……”例如:《中国:卡塔尔的足球赛》一文:“0 :1的时候,我的心凉了半截,紧握的双手渗出了冷汗;1 :2的时候,我焦急的心情开始放松,如果有人看我一眼,那他准会发现,兴奋的红云涌上我的双颊。”

2、表情描摹:“4 :2中国队赢了!”体育场数万名观众欢腾起来,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有的笑着,有的喊着,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频频高举双臂,还有的手挽着手,唱起了国歌……感情的潮水在奔流……“笑”、“喊”、“舞、“唱”、“奔流”、“翻腾”,这些描写,把观众的喜悦心情描摹得多么真实、自然,合情合理呀!

3、  展开联想:“如果说我有了一台电脑,我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吮吸成长的甘露,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4、  寄托梦境:“我怀着美好的愿望进入了梦乡,我看到了绿色的大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野花盛开,我放声高歌:'我终于回到了故乡……’”

5、  借物写心理活动:“然而,走在路上,仿佛四周的一切都在指责我,垂柳使劲地摆动着它们那长长的辫子,仿佛在责怪我不应该这样对待小红;闪电划破乌黑的天空,又将划破的地方修好,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同学以前做过什么,都不应该去计较”;雷声接连不断地“吼”着,仿佛在对我说“你这样做,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三)、心理描写范文

《一块泡泡糖》

放学的时候,我忍不住又跑到小店里买了一块泡泡糖,一边嚼,一边走回家。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吃泡泡糖的。可是舍不得吐,只希望今天的晚饭迟一点儿。“伊依,吃饭了!”不好,刚进门,妈妈就叫我吃饭,泡泡糖怎么办?若被妈妈看见了可就麻烦了。妈妈一连叫了好几次,我低着头不知声。趁妈妈转身的功夫,我赶紧随口一吐,拿了碗去成盛饭。妈妈生气地说:“今天怎么了哑巴了?”这时,盛好饭的爸爸走到餐桌旁,也生气地说:“下次再这样,就干脆不要吃了!”忽然,我呆住了,我刚才吐的泡泡糖正好吐在爸爸的椅子上。我想叫他不要坐,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怎么办?如果说了,非挨爸爸的“铁沙掌”不可;不说,那后果……正在我犹豫不决时,爸爸早已坐了下去。“快点,还站着干什么?”爸爸的男高音又把我吓了一跳。我不安地坐到位子上吃起饭来,不时看看爸爸,心里不停地说:“吃慢点,吃慢点……”可是天不知我意,爸爸很快就吃完了一碗,起身要去盛第二碗。他第一次没有站起来,第二次用力一站,只听“咝”的一声,爸爸感觉到裤子被什么粘住了,回头一看,原来是泡泡糖。我还没来得及把头低下,爸爸便对我怒目而视。我的脸上火辣辣的,赶紧低下头,一言不发。唉,今晚又要上一课了。

心理活动描写特点:1 心理特征:心中有鬼;2内心独白;3心理活动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

《惊喜》

“闻剑,到办公室去,老师有请!”好友张明冲进教室大叫,还朝我挤了挤眼。“嗨,你又犯什么事了?”一大帮同学围上来,。“哈哈,你又要挨批了!”同桌幸灾乐祸。“我这几天的表现还不错嘛,能有什么事呢?”我在心里嘀咕。但“圣旨”难违,是福是祸只好由天定了。“报告!”我站在办公室门口,低着头,像等待被审讯的罪犯。“进来,坐下!”邓老师朝我招了招手。有没有搞错?老师还朝我笑?不会是笑里藏刀吧?我的心直发毛。“祝贺你,闻剑!你写的作文《烤山芋》发表了!这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作为稿酬的几本书。”“不会是做梦吧?”我使劲掐了一下大腿,好疼!揉揉眼睛,发现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发什么愣啊,快去拿呀!”“哦,是,是……”我清醒过来,双手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杂志,翻开一本,果然找到了我的那篇文章,顿时,…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上学期…“谢谢老师!”我朝老师深深地鞠一躬,朝教室飞奔而去。

四、怎样写好记叙文之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前面我们介绍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节选自《斑羚飞渡》)“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节选自《最后一课》)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如: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节选自《最后一课》)

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如: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节选自《最后一课》)

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介,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如“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节选自《斑羚飞渡》)

像在前几讲里一再强调过的一样,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心理描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就是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所产生的看法、感触、情绪、联想等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心理描写包括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开头有一段描写: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选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这段描写中,“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及“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就是对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描写;而“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有趣多了”等则是对小弗郎士心理状态的刻画。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深刻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后,有一段描写: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鲁达并非有意打死郑屠,只是想惩戒、教训他一下,使他不敢再横行乡里罢了。但事情已经发生,自然就要想到后果和自己的对策。他生怕吃官司,急于掩饰自己、稳住众人。对鲁达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精当简括,他临乱不慌、粗中有细的性格得到了生动体现。

心理描写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郎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内心独白: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这段心理描写,刻画出小弗郎士内心的懊悔,深刻表现了他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熏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关文章

  • 怎样写作文
  •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查看


  •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新拨小学 吴敬文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同学们,在第五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 的人物形象,你们最喜欢的是谁?能说说你们喜欢他的理由吗? 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 ...查看


  • 让心灵说话--人物描写之心理描写教学设计
  • 让心灵说话 --人物描写之心理描写 议题:人物描写之心理描写 选文:<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执教者:李庄中学 张龙平 阅读目标: 1.学会赏析群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验心理描写. ...查看


  • 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 小说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 ...查看


  • 教材分析第5单元
  • 第五单元<我们和我>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指导 一.本单元编写意图 (一)本单元在全册课本中的地位 本册教材共12个单元,其中5个单元与人文社会有关,分别是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第五单元"我 ...查看


  •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陈奂生上城]教案 1
  • <陈奂生上城>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现代小说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传统手法. 2.通过分析小说对陈奂生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 3.通过对小说人物的鉴赏,领悟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小说主题 ...查看


  •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人间真情.训练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 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这篇课文两条线索:贯串全文的是"我"的心理,行 ...查看


  • 细说写作方法
  • 一.如何把平淡无奇的景色写得"高大上"? 1.抓住景色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 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例]起风了,那相对 ...查看


  • 写人作文之心理描写
  • 我 手 写 我 心 --心理描写 导航台 有一天,幸运降临在你身上-----有三种特异功能:千里眼.顺风耳.心事通,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送你一样本领--心事通 本次课任务-- 1.什么是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3.怎样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