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随父母观看了全国热映了半年的记录片《南京》。在电影院里,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如此的沉重,整个影厅只有观众偶尔传出的叹息声,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院里强忍泪水看完一部如此深重的影片。
历史已经远逝,但历史创伤永远难以愈合。70年后的今天,日本国仍然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一度企图为甲级战犯翻案。而我们自己也有一些人,媚日现象极为严重,完全不懂得民族尊严和耻辱。更为痛心的是,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重教训早已经模糊。在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日本国内仍然有人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三十万”提出挑战和质疑。前来南京采访的日本记者就这个问题向南京有关方面提出,得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直接回应:遇难者三十万是不可推翻的。
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不少青少年,满脑子的幸福、欢乐、享受、潇洒,不了解那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似乎那场屠杀与自己无关;而有些祖父辈的老人曾经闻过了血腥味,在这太平盛世里对国难逐渐淡忘,也需要刷新记忆。然而更为遗憾的是,还有其它的一部份人甚至有意无意地糟蹋南京大屠杀,完全不懂得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耻辱,无疑是一种可怕的悲哀。《我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曾到一些大学演讲,有一次当场就有学生向他提问:“我们天天都叫嚷着要日本向中国谢罪,但是,日本向我们谢罪又怎么样?不谢罪又怎么样?就算谢了罪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言外之意,谢不谢罪都没有关系。作为国人,这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使人痛心。他不知道,我们需要的是民族的尊严,这是我们永远所不能丧失的。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债!他们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在近乎疯狂的屠杀当中,不论男女老幼,或开膛破肚、或剖腹取心,或作细菌试验的生物、或作新兵练习刺杀的标本、或作为杀人竞赛的对象……真是比野兽还野蛮,比魔鬼还凶残! 《南京》是我出生以来见到的最可怕的影片,在我的脑海中抹之不去,时刻警醒着我们,忘记大屠杀,就可能带来第二次大屠杀。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决不会让历史重演。所以,我们要从生活当中去尊忆历史,这样可以明智;去学习历史,这样可以养德;去牢记历史,这是为不让悲剧重演,不在再遭受二茬罪。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70年,当时年幼的幸存者早已是古稀老人,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年少的我们没有经历过动荡不安的生活,没有体会过国破家亡的惆怅,更没有目睹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它从一个直接客观的视觉来发掘这段渐渐被我们淡忘的历史,让“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从课本中跳跃出来,让世界重新为之震惊。我们要做的是从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电影《南京》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随父母观看了全国热映了半年的记录片《南京》。在电影院里,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如此的沉重,整个影厅只有观众偶尔传出的叹息声,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院里强忍泪水看完一部如此深重的影片。
历史已经远逝,但历史创伤永远难以愈合。70年后的今天,日本国仍然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一度企图为甲级战犯翻案。而我们自己也有一些人,媚日现象极为严重,完全不懂得民族尊严和耻辱。更为痛心的是,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重教训早已经模糊。在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日本国内仍然有人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三十万”提出挑战和质疑。前来南京采访的日本记者就这个问题向南京有关方面提出,得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直接回应:遇难者三十万是不可推翻的。
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不少青少年,满脑子的幸福、欢乐、享受、潇洒,不了解那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似乎那场屠杀与自己无关;而有些祖父辈的老人曾经闻过了血腥味,在这太平盛世里对国难逐渐淡忘,也需要刷新记忆。然而更为遗憾的是,还有其它的一部份人甚至有意无意地糟蹋南京大屠杀,完全不懂得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耻辱,无疑是一种可怕的悲哀。《我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曾到一些大学演讲,有一次当场就有学生向他提问:“我们天天都叫嚷着要日本向中国谢罪,但是,日本向我们谢罪又怎么样?不谢罪又怎么样?就算谢了罪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言外之意,谢不谢罪都没有关系。作为国人,这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使人痛心。他不知道,我们需要的是民族的尊严,这是我们永远所不能丧失的。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债!他们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在近乎疯狂的屠杀当中,不论男女老幼,或开膛破肚、或剖腹取心,或作细菌试验的生物、或作新兵练习刺杀的标本、或作为杀人竞赛的对象……真是比野兽还野蛮,比魔鬼还凶残! 《南京》是我出生以来见到的最可怕的影片,在我的脑海中抹之不去,时刻警醒着我们,忘记大屠杀,就可能带来第二次大屠杀。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决不会让历史重演。所以,我们要从生活当中去尊忆历史,这样可以明智;去学习历史,这样可以养德;去牢记历史,这是为不让悲剧重演,不在再遭受二茬罪。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70年,当时年幼的幸存者早已是古稀老人,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年少的我们没有经历过动荡不安的生活,没有体会过国破家亡的惆怅,更没有目睹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它从一个直接客观的视觉来发掘这段渐渐被我们淡忘的历史,让“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从课本中跳跃出来,让世界重新为之震惊。我们要做的是从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