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第37卷第4期

2007年7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l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V01.37。No.4Sciences)July2007

主题研究:文明和谐与创新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

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家思想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思

想资源。儒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它包含政统、道统和学统三个方面,我们今天可以对它们作

适当的区分。其中学统是指学术思想的传统,它可以提供很有意义的学术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合

天人)、“人我合一”(同人我)、“身心合一”(一内外)等,但必须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当前研究儒学要有

文化上的主体意识,同时也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要对“问题”有自觉性

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新思路。

[关键词]儒学复兴;和谐社会;轴心时代}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志码]ADt章编号]1008—942X(2007)04--0027--05

ReftectiononConfucianismRenaissance

TANGYi-jie

’(DepartmentofPhilosoph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Confucianism,generatedfromthecultureoftheXia,ShangandZhoudynasties,istherootofChineseculture.Theimpactof

onWesterncultureonChineseculturecausesConfucianismatoreflect

sourceitself.Theidea、ofa“harmoniousconstructingtoday’SsoeietotcontainedinConfucianismprovideSrichaofthoughtforharmonioussociety.TheConfuciantraditionis

complicatedideologicalsystemconsistingofthreeparts:politicaltradition,moraltraditionandacademictradition,which

traditionrefers

resources,such

bodyandtoasCallbeproperlydistinguishedamongcanthemprovidetoday.Theacademicthetraditionofacademicideas。whichmeaningfulacademictheunityofheavenandman,theunityofselfandothers,andtheunityoftheseideasneedreasonablemoderninterpretation.Theresearchonmind.But

Confucianismtodayrequiresculturalsubject—consciousnessandthedevelopmentandrefreshmentintheexchangeanddialoguewithothercultures,andespecially

“researchproblems“tSOastoaself—consciousthinkingfortheputforwardanewsolution,

Keywords:Confucianismrenaissance;harmonioussociety;axialage;unityofHeavenandMan;

unityofselfandothers;unityofbodyandmind

[收穑日期]2007—04—25[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l//www.journals.zju.edu.cn/SOC

【作者简介]汤一介(1927一),男,湖北黄梅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及儒家思想研究。

28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儒学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文化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国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人类社会现实情况看,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甚至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会有新的大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但和“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哲学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存在着“中西古今”之争,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才使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从而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提供了机会。

在21世纪,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在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的大量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可说是为中华民族勾画出的最为重要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易经》中的“太和”思想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至”。《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的“中和”以及朱熹对“中和”的解释等等,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都是有意义的资源。又由于世界思想界出现对“新轴心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古代思想智慧的温习与发掘,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以响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日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例如,我们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从而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后,充分吸收和消化了佛教文化,“出入佛老,而反求之六经”,再次回归先秦孑L孟而把中国儒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当今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孔子的儒家文化作为“轴心文明”的重要一支,在长达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可以预见它将得以“苏醒”,得以“复兴”,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由于儒学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西学”进入后,对它的看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褒有贬,直到最近,对儒学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提出了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他们认为,“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以应对西方文明全方位的挑战”,因此,主张把“儒教”立为国教,在我国恢复所谓自古以来的“政教合一”。对这样的观点有来自两方面的批评:一是来自“自由主义派”的批评,他们认为,“儒教救国论”是对当代民主政治的反动,是对“平等”观念的践踏。把“儒教”立为“国教”,将会使“儒教意识形态化,为专制主义服务”。另一个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儒教救世的想象实质是道德作用的自我夸大”,也是“以天道性命的形上学来追求王道政治,这样只能重蹈封建专制的陷阱”,“真正的救世主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还有一批学者,他们从维护和发扬儒家思想出发,对儒学作充分的肯定,以实现儒学的现代化,例如现代新儒家认为,“内圣之学”可以开出适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外王之道”,儒家的“心性之学”可以发展

第4期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出认识论的系统。此外,有学者还提出“文化中国”的观点。以上这些看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孔子的儒家学说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五四运动时期已被否定,今天再把它推崇到至高地位,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又有学者认为,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北京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或儒学院有悖于“五四精神”,如此等等。对“儒学”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现在有上述种种看法,并且可以公开讨论,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因为学术文化问题只有在自由讨论中,在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在理性的对话中才能前进。

儒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在今天全球化、现代化的时

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儒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一是政统的儒学;二是道统的儒学;三是学统的儒学。儒学曾长期与中国政治结合,它无疑对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稳定中国社会的作用。但是,把道德教化的作用夸大,使中国重“人治”丽轻“法治”,容易使政治道德化,从而美化政治统治,并进而使道德政治化,使道德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总的来说,政统的儒学在历史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任何一个成系统、有历史传承的学术派别,必有其传统,西方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从中国历史上看,儒、道、释三家都有其传统。儒家以传承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并且对其他学术有着较多的包容性,他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但既成学派,难免也会有排他性。因此,对“道统”的过分强调就可能形成对其他学术文化的排斥,从而形成对异端思想的压制。但是,历史上某些异端思想的出现,恰恰是对主流思想的冲击,甚至颠覆,这将为新的思想发展开辟道路。“学统的儒学”是指其学术思想的传统,包括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等等,儒学在这些方面可提供的有意义的资源较为丰厚,我们应特别重视。基于此,当前甚至以后,对儒学不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学术最好归于学术。

既然对儒学要特别重视的是其“学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当然,对

其他学术文化的传统也应如此看)?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1)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植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之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它才有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自主性的民族,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文化,它或将被消灭,或被同化。(2)任何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与对话中得到适时的发展和更新。罗素说得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有着吸收和融化外来印度佛教文化的宝贵经验,应该受到重视。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应更加善于吸收和融化西方及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使中华文化更具有世界意义。(3)社会在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在不断更新,但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思考的文化(哲学)问题,他们思想的智慧之光,并不因此就会过时,他们思考的一些问题和路子以及理念可能是万古常新的。(4)任何历史上的思想体系,甚至现实存在的思想体系,没有完全正确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必然有局限性,其体系往往包含着某些内在矛盾,即使其中具有普遍意义(价值)的精粹部分,也往往要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草稿片断》中说:“在黑格尔以后,体系说不可能再有了。十分明显,世界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即有联系的整体。但是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以对整个自然界和历史的认识为前提,而这一点是人们永远达不到的。因而谁要想建立体系,谁就得用自己的虚构来填补无数空白,即是说,进行不合理的幻想,而成为观念论者。”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不

3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这两段话对我们研究思想文化很有意义.因为任何思想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可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今天和明天的全部问题,就儒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正因为儒学是在历史中产生的一种学说,才有历代各种不同诠释和批评,而今后仍然会不断出现新的诠释,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批评,还会有儒家学者对其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的新揭示。在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不断反思儒学存在的问题(内在矛盾),不断给儒学新的诠释,不断发掘儒学的真精神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有的理论价值,遵循我们老祖宗的古训“日日新,又日新",自觉地适时发展和更新其自身,才是儒学得以复兴的生命线。

复兴儒学要有“问题意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了什么问题,全世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复兴

儒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对“问题”进行自觉性的思考,并提出解决的思路,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才能是有真价值的理论。当前,我国以及全世界究竟遇到了些什么重大问题?近两百年来,由于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残酷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的物质利益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至于爆发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和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无疑是人类要面对的最大课题。其中“人”的问题是关键。对此,儒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合天人)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

思想资源。“天人合一”是说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周易》是阐述中国思想最古老的书,它是中国哲学的源头。《郭店楚简・语丛一》云:“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可见《周易》是一部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之书。故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人初产生时,虽然得之于天,但是一旦有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即“人”对“天”就有了责任。如果“人”能对“天”有所敬畏,尽其保护之责,则“人”与“天”自然就和谐了。

第二,“人我合一”(同人我)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

思想资源。“人我合一”是说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关系。为什么“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关系呢?《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即人世间的道理(人道)是由感情开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质由何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孑L子的儒家认为,“仁爱”不能停留在只爱自己的亲人上,而应该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继之爱人,仁也。”如果把爱自己的亲人扩大到爱他人,那么社会不就可以和谐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对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爱”扩大到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爱,那么世界不就可以和平了吗?

第三,“身心合一”(一内外)将会为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身

心合一”是说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和谐关系。儒家认为,达到“身心合一”要靠“修身”。《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庸》里面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

第4期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31身以道,修道以仁。”社会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修养是以符不符合“道”为标准的,这里的道是指“天下之达道”,即“和”(和谐),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这里,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与“仁”联系起来,正说明儒家思想的一贯性。如果一个社会有了良好的制度,再加之由有道德修养的人来管理,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儒家看来,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关键是“人”。因为“人是天地的心”,只有人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儒学可以为其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善于利用儒学资源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说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孑L子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全部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它只能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路径和有价值的理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启发我们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在给这些思想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新诠释的基础上,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作出它可能作出的贡献。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是很有道理的。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内容和责任

李琳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2001年5月实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尚未提及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任务,2004年2月颁发的《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则明确了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

工程师应当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承担监理责任。安全监理是

指对工程建设中的人、机、环境及施工全过程进行评价、监控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

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范围内。

安全监理概念的提出,使建设监理目标管理从“三控制”改为“四控制”,即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

安全控制。,

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很多,散见于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中,其主要内容为:督促

施工单位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f审查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以及相互间签订的安全生产协议i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核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

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专职安全员人数配备和到岗情况;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应急预案;检查大型施工机械的备案手续;现场施工作

业环境、作业人员的安全条件检查;编制监理规划中的安全监理方案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

理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制度。

监理单位应承担的责任也很大,《条例》第五十七条明确了工程监理单位的法律责任:(1)未对施工组织

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

者暂时停止施工的,(3)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且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4)未依照法

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

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建设工程监理的责任相当重大,监理工作内容相当多,承担的法律后果也相当严重,这就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认真而仔细地实施监理,科学而合理地规避监理风险,方能圆满地完成监理业务。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汤一介, TANG Yi-jie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7,37(4)7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黄玉顺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与现代新儒家——再评"文化保守主义"[期刊论文]-学术界2006(5)

2. 黄玉顺. Huang Yu-Shun 儒学与生活: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作为儒学复兴的一种探索的生活儒学[期刊论文]-人文杂志2007(4)

3. 郑伟 当代大陆儒学复兴的思考[期刊论文]-河北学刊2006,26(6)

4. 汤一介. Tang Yijie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期刊论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

5. 黄玉顺. HUANG Yu-shun 儒学当代复兴的思想视域问题——"儒学三期"新论[期刊论文]-周易研究2008(1)

6. 汤一介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期刊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

7. 徐川 论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与当代儒学传播[学位论文]2008

8. 汪文静. WANG Wen-jing 对儒家思想未来发展的定位思考——评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期刊论文]-邢台学院学报2007,22(1)

9. 蒙培元. Meng Peiyuan 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期刊论文]-现代哲学2009(3)

引证文献(8条)

1. 张自慧 古代"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

2. 任成 儒家和谐思想的新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1)

3. 毛睿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09(9)

4. 刘祖云. 高振杨 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建设:背景、环境与境遇[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5. 杨倩 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评价取向[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6. 俞吾金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

7. 顾友仁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的话语转换[期刊论文]-求实 2009(5)

8. 薛勇民. 马兰 论“孔颜乐处”的生态道德境界——基于宋明理学的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jdxxb-rwsh200704004.aspx

第37卷第4期

2007年7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l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V01.37。No.4Sciences)July2007

主题研究:文明和谐与创新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

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家思想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思

想资源。儒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它包含政统、道统和学统三个方面,我们今天可以对它们作

适当的区分。其中学统是指学术思想的传统,它可以提供很有意义的学术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合

天人)、“人我合一”(同人我)、“身心合一”(一内外)等,但必须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当前研究儒学要有

文化上的主体意识,同时也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要对“问题”有自觉性

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新思路。

[关键词]儒学复兴;和谐社会;轴心时代}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志码]ADt章编号]1008—942X(2007)04--0027--05

ReftectiononConfucianismRenaissance

TANGYi-jie

’(DepartmentofPhilosoph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Confucianism,generatedfromthecultureoftheXia,ShangandZhoudynasties,istherootofChineseculture.Theimpactof

onWesterncultureonChineseculturecausesConfucianismatoreflect

sourceitself.Theidea、ofa“harmoniousconstructingtoday’SsoeietotcontainedinConfucianismprovideSrichaofthoughtforharmonioussociety.TheConfuciantraditionis

complicatedideologicalsystemconsistingofthreeparts:politicaltradition,moraltraditionandacademictradition,which

traditionrefers

resources,such

bodyandtoasCallbeproperlydistinguishedamongcanthemprovidetoday.Theacademicthetraditionofacademicideas。whichmeaningfulacademictheunityofheavenandman,theunityofselfandothers,andtheunityoftheseideasneedreasonablemoderninterpretation.Theresearchonmind.But

Confucianismtodayrequiresculturalsubject—consciousnessandthedevelopmentandrefreshmentintheexchangeanddialoguewithothercultures,andespecially

“researchproblems“tSOastoaself—consciousthinkingfortheputforwardanewsolution,

Keywords:Confucianismrenaissance;harmonioussociety;axialage;unityofHeavenandMan;

unityofselfandothers;unityofbodyandmind

[收穑日期]2007—04—25[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l//www.journals.zju.edu.cn/SOC

【作者简介]汤一介(1927一),男,湖北黄梅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及儒家思想研究。

28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儒学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文化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国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人类社会现实情况看,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甚至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会有新的大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但和“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哲学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存在着“中西古今”之争,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才使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从而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提供了机会。

在21世纪,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在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的大量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可说是为中华民族勾画出的最为重要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易经》中的“太和”思想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至”。《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的“中和”以及朱熹对“中和”的解释等等,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都是有意义的资源。又由于世界思想界出现对“新轴心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古代思想智慧的温习与发掘,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以响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日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例如,我们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从而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后,充分吸收和消化了佛教文化,“出入佛老,而反求之六经”,再次回归先秦孑L孟而把中国儒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当今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孔子的儒家文化作为“轴心文明”的重要一支,在长达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可以预见它将得以“苏醒”,得以“复兴”,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由于儒学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西学”进入后,对它的看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褒有贬,直到最近,对儒学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提出了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他们认为,“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以应对西方文明全方位的挑战”,因此,主张把“儒教”立为国教,在我国恢复所谓自古以来的“政教合一”。对这样的观点有来自两方面的批评:一是来自“自由主义派”的批评,他们认为,“儒教救国论”是对当代民主政治的反动,是对“平等”观念的践踏。把“儒教”立为“国教”,将会使“儒教意识形态化,为专制主义服务”。另一个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儒教救世的想象实质是道德作用的自我夸大”,也是“以天道性命的形上学来追求王道政治,这样只能重蹈封建专制的陷阱”,“真正的救世主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还有一批学者,他们从维护和发扬儒家思想出发,对儒学作充分的肯定,以实现儒学的现代化,例如现代新儒家认为,“内圣之学”可以开出适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外王之道”,儒家的“心性之学”可以发展

第4期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出认识论的系统。此外,有学者还提出“文化中国”的观点。以上这些看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孔子的儒家学说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五四运动时期已被否定,今天再把它推崇到至高地位,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又有学者认为,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北京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或儒学院有悖于“五四精神”,如此等等。对“儒学”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现在有上述种种看法,并且可以公开讨论,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因为学术文化问题只有在自由讨论中,在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在理性的对话中才能前进。

儒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在今天全球化、现代化的时

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儒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一是政统的儒学;二是道统的儒学;三是学统的儒学。儒学曾长期与中国政治结合,它无疑对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稳定中国社会的作用。但是,把道德教化的作用夸大,使中国重“人治”丽轻“法治”,容易使政治道德化,从而美化政治统治,并进而使道德政治化,使道德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总的来说,政统的儒学在历史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任何一个成系统、有历史传承的学术派别,必有其传统,西方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从中国历史上看,儒、道、释三家都有其传统。儒家以传承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并且对其他学术有着较多的包容性,他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但既成学派,难免也会有排他性。因此,对“道统”的过分强调就可能形成对其他学术文化的排斥,从而形成对异端思想的压制。但是,历史上某些异端思想的出现,恰恰是对主流思想的冲击,甚至颠覆,这将为新的思想发展开辟道路。“学统的儒学”是指其学术思想的传统,包括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等等,儒学在这些方面可提供的有意义的资源较为丰厚,我们应特别重视。基于此,当前甚至以后,对儒学不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学术最好归于学术。

既然对儒学要特别重视的是其“学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当然,对

其他学术文化的传统也应如此看)?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1)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植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之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它才有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自主性的民族,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文化,它或将被消灭,或被同化。(2)任何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与对话中得到适时的发展和更新。罗素说得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有着吸收和融化外来印度佛教文化的宝贵经验,应该受到重视。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应更加善于吸收和融化西方及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使中华文化更具有世界意义。(3)社会在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在不断更新,但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思考的文化(哲学)问题,他们思想的智慧之光,并不因此就会过时,他们思考的一些问题和路子以及理念可能是万古常新的。(4)任何历史上的思想体系,甚至现实存在的思想体系,没有完全正确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必然有局限性,其体系往往包含着某些内在矛盾,即使其中具有普遍意义(价值)的精粹部分,也往往要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草稿片断》中说:“在黑格尔以后,体系说不可能再有了。十分明显,世界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即有联系的整体。但是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以对整个自然界和历史的认识为前提,而这一点是人们永远达不到的。因而谁要想建立体系,谁就得用自己的虚构来填补无数空白,即是说,进行不合理的幻想,而成为观念论者。”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不

3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这两段话对我们研究思想文化很有意义.因为任何思想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可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今天和明天的全部问题,就儒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正因为儒学是在历史中产生的一种学说,才有历代各种不同诠释和批评,而今后仍然会不断出现新的诠释,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批评,还会有儒家学者对其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的新揭示。在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不断反思儒学存在的问题(内在矛盾),不断给儒学新的诠释,不断发掘儒学的真精神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有的理论价值,遵循我们老祖宗的古训“日日新,又日新",自觉地适时发展和更新其自身,才是儒学得以复兴的生命线。

复兴儒学要有“问题意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了什么问题,全世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复兴

儒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对“问题”进行自觉性的思考,并提出解决的思路,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才能是有真价值的理论。当前,我国以及全世界究竟遇到了些什么重大问题?近两百年来,由于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残酷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的物质利益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至于爆发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和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无疑是人类要面对的最大课题。其中“人”的问题是关键。对此,儒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合天人)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

思想资源。“天人合一”是说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周易》是阐述中国思想最古老的书,它是中国哲学的源头。《郭店楚简・语丛一》云:“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可见《周易》是一部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之书。故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人初产生时,虽然得之于天,但是一旦有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即“人”对“天”就有了责任。如果“人”能对“天”有所敬畏,尽其保护之责,则“人”与“天”自然就和谐了。

第二,“人我合一”(同人我)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

思想资源。“人我合一”是说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关系。为什么“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关系呢?《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即人世间的道理(人道)是由感情开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质由何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孑L子的儒家认为,“仁爱”不能停留在只爱自己的亲人上,而应该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继之爱人,仁也。”如果把爱自己的亲人扩大到爱他人,那么社会不就可以和谐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对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爱”扩大到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爱,那么世界不就可以和平了吗?

第三,“身心合一”(一内外)将会为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身

心合一”是说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和谐关系。儒家认为,达到“身心合一”要靠“修身”。《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庸》里面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

第4期汤一介。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31身以道,修道以仁。”社会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修养是以符不符合“道”为标准的,这里的道是指“天下之达道”,即“和”(和谐),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这里,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与“仁”联系起来,正说明儒家思想的一贯性。如果一个社会有了良好的制度,再加之由有道德修养的人来管理,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儒家看来,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关键是“人”。因为“人是天地的心”,只有人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儒学可以为其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善于利用儒学资源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说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孑L子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全部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它只能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路径和有价值的理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启发我们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在给这些思想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新诠释的基础上,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作出它可能作出的贡献。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是很有道理的。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内容和责任

李琳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2001年5月实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尚未提及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任务,2004年2月颁发的《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则明确了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

工程师应当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承担监理责任。安全监理是

指对工程建设中的人、机、环境及施工全过程进行评价、监控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

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范围内。

安全监理概念的提出,使建设监理目标管理从“三控制”改为“四控制”,即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

安全控制。,

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很多,散见于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中,其主要内容为:督促

施工单位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f审查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以及相互间签订的安全生产协议i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核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

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专职安全员人数配备和到岗情况;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应急预案;检查大型施工机械的备案手续;现场施工作

业环境、作业人员的安全条件检查;编制监理规划中的安全监理方案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

理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制度。

监理单位应承担的责任也很大,《条例》第五十七条明确了工程监理单位的法律责任:(1)未对施工组织

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

者暂时停止施工的,(3)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且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4)未依照法

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

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建设工程监理的责任相当重大,监理工作内容相当多,承担的法律后果也相当严重,这就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认真而仔细地实施监理,科学而合理地规避监理风险,方能圆满地完成监理业务。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汤一介, TANG Yi-jie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7,37(4)7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黄玉顺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与现代新儒家——再评"文化保守主义"[期刊论文]-学术界2006(5)

2. 黄玉顺. Huang Yu-Shun 儒学与生活: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作为儒学复兴的一种探索的生活儒学[期刊论文]-人文杂志2007(4)

3. 郑伟 当代大陆儒学复兴的思考[期刊论文]-河北学刊2006,26(6)

4. 汤一介. Tang Yijie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期刊论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

5. 黄玉顺. HUANG Yu-shun 儒学当代复兴的思想视域问题——"儒学三期"新论[期刊论文]-周易研究2008(1)

6. 汤一介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期刊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

7. 徐川 论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与当代儒学传播[学位论文]2008

8. 汪文静. WANG Wen-jing 对儒家思想未来发展的定位思考——评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期刊论文]-邢台学院学报2007,22(1)

9. 蒙培元. Meng Peiyuan 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期刊论文]-现代哲学2009(3)

引证文献(8条)

1. 张自慧 古代"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

2. 任成 儒家和谐思想的新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1)

3. 毛睿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09(9)

4. 刘祖云. 高振杨 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建设:背景、环境与境遇[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5. 杨倩 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评价取向[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6. 俞吾金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

7. 顾友仁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的话语转换[期刊论文]-求实 2009(5)

8. 薛勇民. 马兰 论“孔颜乐处”的生态道德境界——基于宋明理学的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jdxxb-rwsh200704004.aspx


相关文章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 ...查看


  • 书评 | 邓聿文:先秦儒学的现代价值
  • 先秦儒学的现代价值 文 | 邓聿文 儒家或者说先秦儒家,能否成为我们今天构建中华文化.价值观和优良社会治理的思想资源,一要看我们对儒家的思想挖掘整理得如何,二要看社会的发展变化. 拿到叶匡政先生新书<可以论>,就被这名字吸引住了 ...查看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理顺知识系统,通过温故导入到本节课的探新. [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春秋战国到唐朝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把握要点:形成--发展 ...查看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段考试卷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5题,共70分)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查看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前三单元测试题
  • 广饶一中三校区期中模块冲刺2015.11.6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查看


  • 高二上学期期中学历史试题
  •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学科)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 ...查看


  • 历史必修三 1
  •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背景: 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的瓦解和 ...查看


  • "文化儒学":当代儒学新的发展空间
  • 作者:张弘 学术月刊 2011年10期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1)07-0014-09 不管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儒学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进程里是最主要的思想学说积累.它对我们的文明 ...查看


  •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
  • 文化自信问题,是一个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学术性的问题.不理解它的政治性,就不懂它在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意义:不能从学理上阐明这个问题,就不懂它何以在当代中国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文化自信中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不能分割. 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 作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