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简介与就业前景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简介与就业前景分析

江学良

地下工程教研室

一、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理由

1、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膨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充分证明了这点,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也于1981年5月正式把地下空间确定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具有学科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在大土木工程专业中可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方向。但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既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又是多个学科的结合点,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注重地面建筑、桥梁、交通、岩土等工程,没有真正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为主轴的系统的专业建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涉及到城市规划、地下建筑学、地下结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力学、岩土力学、环境科学、地下通风以及其它相关的市政工程如城市交通等多领域、多学科。因此,在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型人材,是适应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对人才要求,尽快提升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水平,使我国城市发展走上健康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3.我院已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了有关力学、土力学以及地下工程的专业课程组,并且在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了有关地下工程规划方面的课程等,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至今年6月份已有两届毕业生,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现有的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以及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没有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全面和系统的教育,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和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系统知识,因此,在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管理上,不能很好体现地下空间利用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来建设现代化城市。因此,城市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教育的人材。随着我国第三波地铁建设高潮的到来,首先拉动的就是地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

⒈有丰富的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教学经验

我校成立至今,陆续开设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并且在几年前就为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方向做好了准备。此外,在土木工程等专业中所开设的主要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如: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岩土工程勘察、隧道工程等。因此,开设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更能发挥我院在力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优势,也由于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⒉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师资的引进和储备,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任课教师已到位,承担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教师共有17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博导5人,硕导8人),讲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88.2%。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在读博士和硕士5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了教师总人数的100%。为更好的办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组建了地下工程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从事该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目前,教研室共有7人,其中教授3人(博导1人,硕导2人),副教授2人(硕导1人),讲师2人,博士6人,博士生1人。

⒊有丰硕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

我院自98年以来,在国家各级期刊上已发表了有关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有关的论文200余篇,其中在《工程力学》、《实验力学》、《固体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力学与实践》、《岩土力学》、《振动与冲击》、《爆炸与冲击》、《上海力学》(力学季刊)、《振动工程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及Inter.J.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Inter.J. Mats. Proc. Tech. ,Inter.J.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100篇。近三年来,地下工程教研室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48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他省部项目2项。

⒋有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专业图书资科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目前我校已拥有与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室5个,包括结构实验室、电测实验室、光弹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和振动实验室。为更好的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验与实习要求,学院新组建了隧道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与仪器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验实习要求。另外目前我校图书馆拥有与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关的图书达20000多册,国内外相关科技期刊20多种。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地下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师素质的基础训练,具备从事地下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监理,以及在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施工、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地铁与轻轨、爆破工程、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工程经济、施工组织及概预算、建设项目合同管理、FORTRAN程序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地质教学实习、工程测量教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地下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地铁、公路铁路隧道、地下商场、停车场与地下厂房、深基坑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等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在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亦可从事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于2010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第二学期期末,根据本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有28人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这28人已经在2012年6月顺利毕业,就业率100%。2011年又有36人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找到工作单位,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都要优于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方向。

我国已掀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的热潮,正在进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近30个城市已有地铁或正在建造地铁,按时间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苏州、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昆明、大连、南昌、青岛和长春等。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地下空间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在我国仅有二十几所高校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或者在土木工程专业下开设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可以说专业人才培养的供应远远落后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需要。

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能够为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简介与就业前景分析

江学良

地下工程教研室

一、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理由

1、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膨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充分证明了这点,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也于1981年5月正式把地下空间确定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具有学科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在大土木工程专业中可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方向。但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既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又是多个学科的结合点,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注重地面建筑、桥梁、交通、岩土等工程,没有真正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为主轴的系统的专业建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涉及到城市规划、地下建筑学、地下结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力学、岩土力学、环境科学、地下通风以及其它相关的市政工程如城市交通等多领域、多学科。因此,在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型人材,是适应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对人才要求,尽快提升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水平,使我国城市发展走上健康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3.我院已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了有关力学、土力学以及地下工程的专业课程组,并且在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了有关地下工程规划方面的课程等,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至今年6月份已有两届毕业生,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现有的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以及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没有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全面和系统的教育,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和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系统知识,因此,在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管理上,不能很好体现地下空间利用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来建设现代化城市。因此,城市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教育的人材。随着我国第三波地铁建设高潮的到来,首先拉动的就是地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

⒈有丰富的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教学经验

我校成立至今,陆续开设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并且在几年前就为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方向做好了准备。此外,在土木工程等专业中所开设的主要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如: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岩土工程勘察、隧道工程等。因此,开设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更能发挥我院在力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优势,也由于积累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⒉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师资的引进和储备,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任课教师已到位,承担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教师共有17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博导5人,硕导8人),讲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88.2%。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在读博士和硕士5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了教师总人数的100%。为更好的办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组建了地下工程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从事该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目前,教研室共有7人,其中教授3人(博导1人,硕导2人),副教授2人(硕导1人),讲师2人,博士6人,博士生1人。

⒊有丰硕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

我院自98年以来,在国家各级期刊上已发表了有关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有关的论文200余篇,其中在《工程力学》、《实验力学》、《固体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力学与实践》、《岩土力学》、《振动与冲击》、《爆炸与冲击》、《上海力学》(力学季刊)、《振动工程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及Inter.J.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Inter.J. Mats. Proc. Tech. ,Inter.J.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100篇。近三年来,地下工程教研室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48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他省部项目2项。

⒋有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专业图书资科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目前我校已拥有与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室5个,包括结构实验室、电测实验室、光弹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和振动实验室。为更好的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验与实习要求,学院新组建了隧道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与仪器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验实习要求。另外目前我校图书馆拥有与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关的图书达20000多册,国内外相关科技期刊20多种。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地下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师素质的基础训练,具备从事地下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监理,以及在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施工、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地铁与轻轨、爆破工程、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工程经济、施工组织及概预算、建设项目合同管理、FORTRAN程序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地质教学实习、工程测量教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地下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地铁、公路铁路隧道、地下商场、停车场与地下厂房、深基坑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等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在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亦可从事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于2010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第二学期期末,根据本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有28人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这28人已经在2012年6月顺利毕业,就业率100%。2011年又有36人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找到工作单位,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都要优于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方向。

我国已掀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的热潮,正在进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近30个城市已有地铁或正在建造地铁,按时间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苏州、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昆明、大连、南昌、青岛和长春等。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地下空间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在我国仅有二十几所高校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或者在土木工程专业下开设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可以说专业人才培养的供应远远落后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需要。

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能够为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地下空间市场深度调查分 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50796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2015年城市规划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15-2020 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现状研究分 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56A8A2中国产业调研网 www.cir.cn城市规划2015-2020 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 ...查看


  • 浅谈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 DOI:10.163304.cnki.1007-7359.2015.06.019 浅遮遗国域直地至绽金簧廊建遮的必要性 TheNecessityandOutlookofUrbanUndergroundUtilityTunnel 以及发展前景 ...查看


  • 2016年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深度调 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011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中国城市规划产业专项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中国城市规划产业专项调研及未来 五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城市规划行业调研 城市规划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城市规划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 ...查看


  • 关于我国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估价模式的设想_史浩明
  • 8 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第5期(总第96期)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No.5(Sum96) 2011年10月出版 Oct. 2011 关于我国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估价模式的设想* 史浩明 张 鹏 ...查看


  • 20150227-建筑方案文本编排标准
  • 建筑设计文本编排要求 · 封面和封底 封面排版建议采用有强烈的设计感的极简风格:封面上只需注明项目名称.设计阶段以及设计单位:封面可配图,配图必须与本项目的设计密切关联,建议采用典型效果图或效果图局部.SU 模型图或局部.徒手草图.工程图虚 ...查看


  • 城市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案例研究_詹洁霖
  • 2013年10月第10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 67 城市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案例研究 詹洁霖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综合管廊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沟内各管线后期的养护.有效解决拉链路问题 ...查看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课程论文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 课程论文 题目: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设的探讨和分析 姓名: 万志文 专业: 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 班级: 052113 学号: [1**********] 目录 一.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