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兄弟"的异称

   友于  兄弟又称“友于”,源自《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于”本为介词,后常与“友”字连用指代兄弟。如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雁行、雁序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即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来就以“雁行”“雁序”比喻兄弟。如唐代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士为开封尉》:“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宋代楼钥《祭叔父郴州文》:“雁序凋零,内户亦替。”    手足  关系亲密曰“手足”,兄弟关系亲密,因此称之为“手足”。如宋代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伯仲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郑笺:“伯仲,喻兄弟也。”后以“伯氏”指兄,“仲氏”指弟。如唐代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伯氏指韩愈的长兄韩会。    常棣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相传此诗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常棣”喻兄弟。如《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    孔怀  《常棣》诗中还有“死丧之威,兄弟孔怀”之句,“孔怀”本为极其思念之意,后也以之指兄弟。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注引管辰曰:“辰不以暗浅,得因孔怀之亲,数与辂有所咨论。”管辰,管辂之弟。    �n�_  《常棣》诗中又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之句。脊令,也作“�n�_”。后以之喻指兄弟。如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n�_,固慎名器。”此处喻指诸葛亮、诸葛瑾兄弟。    姜被  汉代的姜肱与弟友爱,常同被而眠。后以“姜被”喻指兄弟相爱。如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三荆  晋代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诗文中常用“三荆”比喻同胞兄弟,而以“分荆”指兄弟分家。    金昆、昆玉  学业德行齐名的兄弟,也誉称“金友玉昆”,也作“玉昆金友”。《南史・王铨传》中记载:“铨虽学业不及弟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也简称“金昆”“昆玉”。如元代关汉卿《单刀会》:“因将军贤昆玉无尺寸之地,暂借荆州以为养军之资。”

   友于  兄弟又称“友于”,源自《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于”本为介词,后常与“友”字连用指代兄弟。如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雁行、雁序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即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来就以“雁行”“雁序”比喻兄弟。如唐代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士为开封尉》:“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宋代楼钥《祭叔父郴州文》:“雁序凋零,内户亦替。”    手足  关系亲密曰“手足”,兄弟关系亲密,因此称之为“手足”。如宋代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伯仲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郑笺:“伯仲,喻兄弟也。”后以“伯氏”指兄,“仲氏”指弟。如唐代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伯氏指韩愈的长兄韩会。    常棣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相传此诗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常棣”喻兄弟。如《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    孔怀  《常棣》诗中还有“死丧之威,兄弟孔怀”之句,“孔怀”本为极其思念之意,后也以之指兄弟。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注引管辰曰:“辰不以暗浅,得因孔怀之亲,数与辂有所咨论。”管辰,管辂之弟。    �n�_  《常棣》诗中又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之句。脊令,也作“�n�_”。后以之喻指兄弟。如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n�_,固慎名器。”此处喻指诸葛亮、诸葛瑾兄弟。    姜被  汉代的姜肱与弟友爱,常同被而眠。后以“姜被”喻指兄弟相爱。如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三荆  晋代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诗文中常用“三荆”比喻同胞兄弟,而以“分荆”指兄弟分家。    金昆、昆玉  学业德行齐名的兄弟,也誉称“金友玉昆”,也作“玉昆金友”。《南史・王铨传》中记载:“铨虽学业不及弟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也简称“金昆”“昆玉”。如元代关汉卿《单刀会》:“因将军贤昆玉无尺寸之地,暂借荆州以为养军之资。”


相关文章

  • 古代兄弟到底怎么排行
  • 古代兄弟到底怎么排行(2007-01-14 22:31:22) 新年伊始,有位网友向我提问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古代兄弟姊妹以"伯仲叔季"四字排行,那么超过四个怎么办,是不是要循环着依"伯仲叔季"再来? ...查看


  • 古代幼儿教育
  • 古代幼儿教育 我想找古代关于幼儿教育思想方面的知识 有关于古代幼儿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最佳答案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可见,注重孝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 ...查看


  • 法制史毕业论文
  •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立法中的礼制原则 [摘 要]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宗法伦理,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就是道德至上.在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 及言行规范的 "礼"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 ...查看


  • 中国古代官场的回避制度
  • 中国古代官场的回避制度 刘金祥 春秋战国之前我国的官吏职位是世袭的,即"世卿世禄"制,国家基本没有管理官员的制度和办法.秦朝建立以后逐步制定对官吏的任用法规,西汉景帝时探索实行回避制度,对地方各级官吏的使用首先在地域上开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化礼仪丧葬制度
  •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 居丧制度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中国古代的埋葬制度.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查看


  • 中国人情感之古今特征
  • 中国人情感之古今特征 摘要:本文通过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试图分析出中国人"五伦"关系的情感及情感生活的特征,并简要指出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 关键词:中国;情感;五伦;古今变化;特征; 1.引言 ...查看


  • 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
  • 作者:邢铁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年01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讨论,①现在来看也可以说是物权关系问题的讨论,因为物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由于当时主要是从自由买卖一个方面来考察的,忽 ...查看


  • 世界历史故事
  • 秘鲁的水下建筑 在秘鲁海岸边的在秘鲁海岸边水下200深处,人们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1968以来人们不断在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有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门啊„„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摸样与秘鲁史前遗迹斯通恒古石柱和帝林 ...查看


  • 中日家庭观的比较
  • 中日家庭成员之间称呼的比较 中国人は長幼の順序を大変重要視している.同じ世代の中でも年上と年下をはっきり表す習慣がある. 兄弟の中でも「一番目の兄」「二番目の兄」「一番目の姐」「二番目の姐」をはっきり呼び表す.言葉の上でも厳しく要求されて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