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 第2期 2001年6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Vo1. 15, No. 2Ju n. 2001
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异
夏孝才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X
[摘 要]通过对英汉两种文化中的亲属关系词差异的比较, 探讨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从而了解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使我们更好地在交际中掌握和运用它们。
[关键词]亲属关系词; 文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1) 02-0154-02
一 引 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 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Julia Dobso n )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研究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时, 都没有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但是,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系统不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 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无刻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 必须考虑影响这种语言的文化、社会、心理、交际、民族历史等因素。如果把语言当作一个内核, 那么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的六面体,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从文化这一侧面来透视语言, 便属于文化语言学的范畴。
如果说我们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句子结构正确, 那么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该语言使用得当。反过来, 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反映某种文化的特有的语言, 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性。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 汉语的问候语“你吃了吗? ”、“吃了早饭吗? ”不能直译成“Have y ou eat-en? ”或“Have y ou had your breakfast? ”, 而应译成诸如:Hi! 、H ello ! 、How are you? 等等。否则英美人就会感到不解和恼怒, 他们会想:管那么多闲事干嘛, 你以为我没钱吃饭? 这样就会引起误会。而英国人常用的Fine day, isn't it? 、It is raining hard, isn't it ? 等话语在中国人看来则是明知故问而显得
X [多余。这正是不同文化氛围所体现的语言差异。千百年来, 中国人一直很重视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正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前,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 普通老百姓吃饱饭看成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 温饱即是人们的愿望。因此见面用“吃”打招呼就不足为怪了。而处于温带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英伦三岛的居民们, 由于气候的变化多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天气就成了人们拉家常的首选话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环境的改变可以导致语言的变化。如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不必为一日三餐而苦恼, 因而在交际时, 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你好! ”、“早上好! ”等词语。
又如, 当形容某件事情很简单易做的时候, 中国人用“小菜一碟”, 而英国人却说a piece o f cake 。就其原因, 还是因为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和炒菜, 而英国人却喜欢吃面包和蛋糕。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俗语, 这种现象在许多语言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这就是某种语言所表现、映射出来的它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气息。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 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涉及面最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亲属关系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社会根源。
[(,
第2期 夏孝才: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异 155
二 英汉文化中亲属关系词的异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群特殊的词汇, 称为“亲属关系词”。这些词有些是血缘关系词, 有些是婚姻关系词, 但构成它们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词, 如:fa-ther(父亲) 、mother (母亲) 、son(儿子) 、daug hter(女儿) 等等。这些词都有它们对应的中文释义。然而, 对中国人来说有时却很难确定这些英文亲属关系词在句子中的准确中文释义, 使我们在和英美人交际时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在交际时遇到下面的这些句子中国人往往都会感到很难准确理解:1. M ar y's bro ther is a teacher and John's sis-ter is a nurse .
2. M y uncle is coming to see m e tomor row.
3. How ard's grandparents live in the country -side .
他们不知道句1中的bro ther 到底是Mary 的“哥哥”还是“弟弟”, sister 到底是指John 的“姐姐”还是“妹妹”? 句2的uncle 是指“舅舅”、“伯伯”、“叔叔”、还是“姑父”、“姨父”? 句3中的grandparents 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
中国人不习惯笼统的亲属关系词, 往往需要把它们加以更加细致地区分。在中国人看来, 英语的亲属关系词不能准确地表达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疏密程度, 所以汉语中有许多称呼来指各种具体的关系。而在英美人看来, 中文的亲属关系词则过于复杂繁琐, 常常令他们费解, 通常需要附加的解释。请看下表:
汉语爸爸妈妈爷爷外公奶奶外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父姑姑阿姨姐夫妹夫姨夫
英语father moth er grand father grand moth er brother sister
paternal grandfather matern al grandfath er paternal grandmother matern al grandmother elder br oth er younger brother elder s ister younger sis ter
fath er's elder brother fath er's younger br oth er hu sband of father's s ister mother's brother
hu sband of mother's s ister fath er's sis ter mother's sister
hu sband of elder sis ter hu sband of younger s ister hu sband of w ife's sister
必要的附加解释
以上列出的仅仅是部分的汉语亲属关系词, 至于像“小舅子”、“姨外婆”、“弟妹”等用更细微的方式来区分的亲属关系, 在交际中所造成的困难更大。英美人对这些汉语束手无策。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三 英汉亲属关系语言差异的文化因素
造成这种特有语言现象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因为英语受宗教, 特别是基督教的影响非常深远; 而汉语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数千年形成的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为目的的“礼”, 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自基督教出现以来, 一直在欧洲占有统治地位, 尤其在中世纪, 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政权实力的范围。因此, 英语的亲属关系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圣经》的影响; 她的亲属关系是从Adam 和Ev e 开始的。因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受到惊吓的时候, 中国人叫“妈呀! ”, 而英国人却喊“Oh, m y God! ”、“Je-了。在英语中, 人们对牧师称呼Father , sus Christ ! ”
对修女称呼Sister;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再年轻的牧师也称呼他的信徒为“M y son ”。
汉语则不然, 其受传统孔孟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据“礼”, 人际间的交往首先要正名, 即要求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如辈份、血缘称呼、官衔、职衔等等。人们在使用时必须具体而精确, 绝不能象英美人那样笼而统之。而且中国漫长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家长制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基础是家庭, 家庭之上是家族, 而各家族的共同家长就是皇帝。再加上华夏民族均自认为是炎黄的共同子孙, 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是一家人的观点。这种森严使得人们在称呼某人时必须带上亲属关系语言, 以示辈份或血缘关系, 如大伯, 二婶, 张阿姨, 李大妈。而不能如英美人那样直呼其名, 以示亲切, 既使对方是长辈或老人也可如此。在英美社会里, 年幼的直呼年长者的甚至父母亲的姓名的现象很常见。在中国不要说长辈、父母, 即使是同辈、同事之间也不能直呼其名, 而必须在姓的后面加上官衔、职衔或者亲属关系词, 以示尊重。根据“礼”和等级制度, 大则为“长”。所以“哥哥(兄长) ”的地位要比“弟弟”的高, 如果笼统地称呼(如同英语中的brother ) , 则显得没大没小, 不成体统。俗话说“长兄为父”, 可见“哥哥”在汉语中所处的地位。自然不能随便称呼了。因
)
uncle
aunt brother-in -law
158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是要求对称, 要求字数相等, 用词尽量不重复使用, 且考虑平仄。
如: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陵《无题》)
值得注意的是英文的一些谚语, 译成中文时常成为对偶句, 如:Seeing is believ ing.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T he o nlo okers sees mo st of the gam e .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A miss is as g ood as a m ile.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从本质上来说, 句式结构衔接是一种修辞手段, 所以也有人(黄国营1997) 称之为修辞衔接, 因为它与句子内部的结构规律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 真正体现句子篇章功能的还是句子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然而修辞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就现在的英语教学情况, 老师与学生对于修辞、文体风格等较为忽略, 对于修辞成为篇章衔接手段还都没有提及,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提醒从事外语教学的同行应注意到这种情况, 适当地给学(上接第155页)
此, 同是sister , 就有姐姐和妹妹之分; 同是uncle , 就有伯伯和叔叔之分。
而由此产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则更深刻地影响着亲属关系语言文化。在汉文化中, 对女性的歧视非常普遍而且严重。很多带有“女”字偏旁的汉字都是贬义, 如:嫉、妒、奸、妾、妖、婊等等。汉语的俗语“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就是对女性的明显歧视。再来看m ar ry 这个词。在中文中有“娶”和“嫁”两个词和m ar ry 对应。因为在中国古代, 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所以“娶”和“嫁”的地位也就不一样了。在汉语里“娶”是“娶进来”, 而“嫁”是“嫁出去”。“进来”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然是比“出去”更尊贵些。而西方则认为男女婚恋自由平等, 自然没有娶嫁之分了。所以marry 这个词在英美人眼里很平常, 中国人学来就感到困惑了。再比如, 一个gr andmother 为什么会有“奶奶”和“外婆”两个释义呢? 在中国人看来, 父亲的父母是自家人, 而母亲的父母则是外家人, 所以就有了“外公”、“外婆”。这个“外”字就充分显示了人际关系间的疏密程度。同样的道理, 母亲的兄弟姐妹自然没有父亲这边的亲, 当然就不能把他们也叫做“伯伯”、“叔叔”、“姑姑”之生们讲解英语修辞知识, 使学生了解到英语也有与
汉语一样行文优美、朗朗上口的句式文章, 并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使文章更加紧凑, 具有感染力。
[参 考 文 献]
[1] Hasan, R. Coherence and coh es ive har mony. 1984.
[2] In J. Flood (ed ) , U nders 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 sion.
New ark , Delaware:In ternation al Reading Ass ociation. [3] Halliday, M. A. K&R.Has an. Coh es ion in En glish , London:
Lon gman . 1976.
[4] d e Beaugrande , R&Dressler , W .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 is-tics , London:Longm an. 1981.
[5] Hu dson, R. Extraction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 s, Lingua.
1988.
[6]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7] 刘振诞. 教学篇章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8] 范家材. 英语修辞赏析.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9] 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10]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11] 黄国营. 英语教育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易见, “舅舅”的亲密程度就没有“伯伯”或“叔叔”的高, 而在英语中他们却是同一个词:uncle 。
四 结语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性, 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的内在的原因。了解这种语言中与其它语言的差别, 有助于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们。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亲属关系语言的差别, 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文化的人们的交际心理和人们在交际中社会地位的不同。
[参 考 文 献]
[1] CL AIRE KRAM S CH . Lang uage and Culture [M ]. Shanghai :
S hanghai Foreign Lang uage E ducation Press. 2000.
[2]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 邓炎昌. 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4]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M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
社. 1980.
:.
第15卷 第2期 2001年6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Vo1. 15, No. 2Ju n. 2001
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异
夏孝才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X
[摘 要]通过对英汉两种文化中的亲属关系词差异的比较, 探讨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从而了解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使我们更好地在交际中掌握和运用它们。
[关键词]亲属关系词; 文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1) 02-0154-02
一 引 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 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Julia Dobso n )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研究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时, 都没有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但是,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系统不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 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无刻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 必须考虑影响这种语言的文化、社会、心理、交际、民族历史等因素。如果把语言当作一个内核, 那么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的六面体,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从文化这一侧面来透视语言, 便属于文化语言学的范畴。
如果说我们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句子结构正确, 那么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该语言使用得当。反过来, 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反映某种文化的特有的语言, 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性。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 汉语的问候语“你吃了吗? ”、“吃了早饭吗? ”不能直译成“Have y ou eat-en? ”或“Have y ou had your breakfast? ”, 而应译成诸如:Hi! 、H ello ! 、How are you? 等等。否则英美人就会感到不解和恼怒, 他们会想:管那么多闲事干嘛, 你以为我没钱吃饭? 这样就会引起误会。而英国人常用的Fine day, isn't it? 、It is raining hard, isn't it ? 等话语在中国人看来则是明知故问而显得
X [多余。这正是不同文化氛围所体现的语言差异。千百年来, 中国人一直很重视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正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前,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 普通老百姓吃饱饭看成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 温饱即是人们的愿望。因此见面用“吃”打招呼就不足为怪了。而处于温带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英伦三岛的居民们, 由于气候的变化多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天气就成了人们拉家常的首选话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环境的改变可以导致语言的变化。如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不必为一日三餐而苦恼, 因而在交际时, 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你好! ”、“早上好! ”等词语。
又如, 当形容某件事情很简单易做的时候, 中国人用“小菜一碟”, 而英国人却说a piece o f cake 。就其原因, 还是因为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和炒菜, 而英国人却喜欢吃面包和蛋糕。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俗语, 这种现象在许多语言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这就是某种语言所表现、映射出来的它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气息。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 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涉及面最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亲属关系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社会根源。
[(,
第2期 夏孝才: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异 155
二 英汉文化中亲属关系词的异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群特殊的词汇, 称为“亲属关系词”。这些词有些是血缘关系词, 有些是婚姻关系词, 但构成它们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词, 如:fa-ther(父亲) 、mother (母亲) 、son(儿子) 、daug hter(女儿) 等等。这些词都有它们对应的中文释义。然而, 对中国人来说有时却很难确定这些英文亲属关系词在句子中的准确中文释义, 使我们在和英美人交际时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在交际时遇到下面的这些句子中国人往往都会感到很难准确理解:1. M ar y's bro ther is a teacher and John's sis-ter is a nurse .
2. M y uncle is coming to see m e tomor row.
3. How ard's grandparents live in the country -side .
他们不知道句1中的bro ther 到底是Mary 的“哥哥”还是“弟弟”, sister 到底是指John 的“姐姐”还是“妹妹”? 句2的uncle 是指“舅舅”、“伯伯”、“叔叔”、还是“姑父”、“姨父”? 句3中的grandparents 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
中国人不习惯笼统的亲属关系词, 往往需要把它们加以更加细致地区分。在中国人看来, 英语的亲属关系词不能准确地表达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疏密程度, 所以汉语中有许多称呼来指各种具体的关系。而在英美人看来, 中文的亲属关系词则过于复杂繁琐, 常常令他们费解, 通常需要附加的解释。请看下表:
汉语爸爸妈妈爷爷外公奶奶外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父姑姑阿姨姐夫妹夫姨夫
英语father moth er grand father grand moth er brother sister
paternal grandfather matern al grandfath er paternal grandmother matern al grandmother elder br oth er younger brother elder s ister younger sis ter
fath er's elder brother fath er's younger br oth er hu sband of father's s ister mother's brother
hu sband of mother's s ister fath er's sis ter mother's sister
hu sband of elder sis ter hu sband of younger s ister hu sband of w ife's sister
必要的附加解释
以上列出的仅仅是部分的汉语亲属关系词, 至于像“小舅子”、“姨外婆”、“弟妹”等用更细微的方式来区分的亲属关系, 在交际中所造成的困难更大。英美人对这些汉语束手无策。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三 英汉亲属关系语言差异的文化因素
造成这种特有语言现象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因为英语受宗教, 特别是基督教的影响非常深远; 而汉语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数千年形成的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为目的的“礼”, 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自基督教出现以来, 一直在欧洲占有统治地位, 尤其在中世纪, 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政权实力的范围。因此, 英语的亲属关系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圣经》的影响; 她的亲属关系是从Adam 和Ev e 开始的。因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受到惊吓的时候, 中国人叫“妈呀! ”, 而英国人却喊“Oh, m y God! ”、“Je-了。在英语中, 人们对牧师称呼Father , sus Christ ! ”
对修女称呼Sister;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再年轻的牧师也称呼他的信徒为“M y son ”。
汉语则不然, 其受传统孔孟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据“礼”, 人际间的交往首先要正名, 即要求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如辈份、血缘称呼、官衔、职衔等等。人们在使用时必须具体而精确, 绝不能象英美人那样笼而统之。而且中国漫长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家长制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基础是家庭, 家庭之上是家族, 而各家族的共同家长就是皇帝。再加上华夏民族均自认为是炎黄的共同子孙, 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是一家人的观点。这种森严使得人们在称呼某人时必须带上亲属关系语言, 以示辈份或血缘关系, 如大伯, 二婶, 张阿姨, 李大妈。而不能如英美人那样直呼其名, 以示亲切, 既使对方是长辈或老人也可如此。在英美社会里, 年幼的直呼年长者的甚至父母亲的姓名的现象很常见。在中国不要说长辈、父母, 即使是同辈、同事之间也不能直呼其名, 而必须在姓的后面加上官衔、职衔或者亲属关系词, 以示尊重。根据“礼”和等级制度, 大则为“长”。所以“哥哥(兄长) ”的地位要比“弟弟”的高, 如果笼统地称呼(如同英语中的brother ) , 则显得没大没小, 不成体统。俗话说“长兄为父”, 可见“哥哥”在汉语中所处的地位。自然不能随便称呼了。因
)
uncle
aunt brother-in -law
158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是要求对称, 要求字数相等, 用词尽量不重复使用, 且考虑平仄。
如: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陵《无题》)
值得注意的是英文的一些谚语, 译成中文时常成为对偶句, 如:Seeing is believ ing.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T he o nlo okers sees mo st of the gam e .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A miss is as g ood as a m ile.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从本质上来说, 句式结构衔接是一种修辞手段, 所以也有人(黄国营1997) 称之为修辞衔接, 因为它与句子内部的结构规律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 真正体现句子篇章功能的还是句子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然而修辞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就现在的英语教学情况, 老师与学生对于修辞、文体风格等较为忽略, 对于修辞成为篇章衔接手段还都没有提及,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提醒从事外语教学的同行应注意到这种情况, 适当地给学(上接第155页)
此, 同是sister , 就有姐姐和妹妹之分; 同是uncle , 就有伯伯和叔叔之分。
而由此产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则更深刻地影响着亲属关系语言文化。在汉文化中, 对女性的歧视非常普遍而且严重。很多带有“女”字偏旁的汉字都是贬义, 如:嫉、妒、奸、妾、妖、婊等等。汉语的俗语“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就是对女性的明显歧视。再来看m ar ry 这个词。在中文中有“娶”和“嫁”两个词和m ar ry 对应。因为在中国古代, 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所以“娶”和“嫁”的地位也就不一样了。在汉语里“娶”是“娶进来”, 而“嫁”是“嫁出去”。“进来”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然是比“出去”更尊贵些。而西方则认为男女婚恋自由平等, 自然没有娶嫁之分了。所以marry 这个词在英美人眼里很平常, 中国人学来就感到困惑了。再比如, 一个gr andmother 为什么会有“奶奶”和“外婆”两个释义呢? 在中国人看来, 父亲的父母是自家人, 而母亲的父母则是外家人, 所以就有了“外公”、“外婆”。这个“外”字就充分显示了人际关系间的疏密程度。同样的道理, 母亲的兄弟姐妹自然没有父亲这边的亲, 当然就不能把他们也叫做“伯伯”、“叔叔”、“姑姑”之生们讲解英语修辞知识, 使学生了解到英语也有与
汉语一样行文优美、朗朗上口的句式文章, 并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使文章更加紧凑, 具有感染力。
[参 考 文 献]
[1] Hasan, R. Coherence and coh es ive har mony. 1984.
[2] In J. Flood (ed ) , U nders 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 sion.
New ark , Delaware:In ternation al Reading Ass ociation. [3] Halliday, M. A. K&R.Has an. Coh es ion in En glish , London:
Lon gman . 1976.
[4] d e Beaugrande , R&Dressler , W .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 is-tics , London:Longm an. 1981.
[5] Hu dson, R. Extraction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 s, Lingua.
1988.
[6]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7] 刘振诞. 教学篇章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8] 范家材. 英语修辞赏析.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9] 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10]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11] 黄国营. 英语教育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易见, “舅舅”的亲密程度就没有“伯伯”或“叔叔”的高, 而在英语中他们却是同一个词:uncle 。
四 结语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性, 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的内在的原因。了解这种语言中与其它语言的差别, 有助于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们。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亲属关系语言的差别, 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文化的人们的交际心理和人们在交际中社会地位的不同。
[参 考 文 献]
[1] CL AIRE KRAM S CH . Lang uage and Culture [M ]. Shanghai :
S hanghai Foreign Lang uage E ducation Press. 2000.
[2]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 邓炎昌. 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4]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M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
社. 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