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4、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扮演,从读和演中体会、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高尚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方志敏廉洁自律、不怕贫苦和艰苦奋斗的美德,感受他坚定而崇高的革命志向,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者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语描写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对比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形象,体会方志敏清贫的革命精神
3、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方志敏的精神品质,理解“清贫”在现代的意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一品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0分钟
导入新课:(1分钟)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还记得有那些革命家吗?周恩来总理有哪些值得你崇敬的地方?徐向前元帅有哪些优秀品质?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革命烈士,看看他的身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敬爱,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大家翻开课本121页,齐读课题
一、解读课题(2分钟)
按照你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你们觉得“清贫”是什么意思?
(“清”——清廉、清苦,“贫”——贫穷、贫寒,“清贫”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清寒贫苦,一无所有,但是坚守节操)
过渡:“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读的过程中要思考: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如果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能不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课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2分钟)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我们还要积累这节课的相关词语,大家也一起来读一读
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5分钟)
读完课文以后,同学们知道,“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大家知道方志敏吗?说说你们对这位革命烈士的了解?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长征中,根据党的统一安排他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怀玉山陇首村与国民党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5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清贫》是方志敏被捕后,以第一人称写的一篇文章。)
过渡:如果大家课下有时间,可以看看这问革命家写的其他著作,了解更多关于这位革命家的故事
四、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8分钟)
大家刚才已经度过课文了,想想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谁来说说?
()
听过这几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后,其他同学肯定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请大家在书本空白处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所写的内容
请大家看课件,参考一下老师写的主要内容,大家齐读一遍
五、解读主旨段,理解“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这一观点(10分钟)
在方志敏从事革命工作有多少年了?经手的款项总数有多少?但他的生活是不是非常富裕?文中是怎么说的?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经手数百万元,这么多的钱方志敏都用到什么地方了?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所以刚开始上课时,我们可能还不能准确解释“清贫”这个词,现在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解释“清贫”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过渡:“过着朴素的生活,没有奢侈过,数百万元,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这就是“清贫”的体现。文章开明见山地点明了主题——清贫
方志敏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使他这样做?想想方志敏的身份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矜持不苟:“矜持”,拘谨,拘束;“不苟”,不随便,不苟且。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舍己为公:)
所以即使方志敏是红军的“大官”,即使他经手的款项有数百元,但他的生活依旧十分简朴,以致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对此有些人怎么看?他们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吗?
(这在有些人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
有些人指什么人呢?在这里方志敏指的是国名党反动派的人
颇似奇迹是什么意思?
(颇似奇迹:非常像奇迹)
过渡:对啊,这些人跟方志敏、跟共产党员相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所以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
六、精读第2—8自然段,感受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的形象特点(10分钟)
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方志敏列举了一个事例,这在方志敏看来是一桩什么事情?(趣事)作者是从第几段到第几段来描写这桩趣事的?(2—8)
请大家默读第2至第8自然段,思考:
1、国民党兵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贪婪: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动作,心理)
偏执: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动作、心理))
(凶狠、恶毒: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投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动作、神态、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要把国民党兵士那种可憎可恨的面目体现出来
2、方志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淡定从容、不屑一顾:“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语言))
(正气凛然、坚定无畏:“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方志敏说的这几句话,要读出方志敏的从容、冷静、无所惧怕的感情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说到了发生在方志敏身上的一件所谓的“趣”事,现在我们再次来回忆一下这件“趣”事
一、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通过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比,理解方志敏的品质。(10分钟)
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话,男生读兵士说的话,女生读方志敏说的话,旁白部分大家一起读
在着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兵士对方志敏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刚开始怎样,后来又变成怎
《清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4、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扮演,从读和演中体会、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高尚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方志敏廉洁自律、不怕贫苦和艰苦奋斗的美德,感受他坚定而崇高的革命志向,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者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语描写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对比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形象,体会方志敏清贫的革命精神
3、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方志敏的精神品质,理解“清贫”在现代的意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一品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0分钟
导入新课:(1分钟)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还记得有那些革命家吗?周恩来总理有哪些值得你崇敬的地方?徐向前元帅有哪些优秀品质?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革命烈士,看看他的身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敬爱,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大家翻开课本121页,齐读课题
一、解读课题(2分钟)
按照你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你们觉得“清贫”是什么意思?
(“清”——清廉、清苦,“贫”——贫穷、贫寒,“清贫”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清寒贫苦,一无所有,但是坚守节操)
过渡:“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读的过程中要思考: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如果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能不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课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2分钟)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我们还要积累这节课的相关词语,大家也一起来读一读
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5分钟)
读完课文以后,同学们知道,“清贫”这一词在文中是用来形容谁?大家知道方志敏吗?说说你们对这位革命烈士的了解?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长征中,根据党的统一安排他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怀玉山陇首村与国民党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5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清贫》是方志敏被捕后,以第一人称写的一篇文章。)
过渡:如果大家课下有时间,可以看看这问革命家写的其他著作,了解更多关于这位革命家的故事
四、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8分钟)
大家刚才已经度过课文了,想想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谁来说说?
()
听过这几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后,其他同学肯定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请大家在书本空白处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所写的内容
请大家看课件,参考一下老师写的主要内容,大家齐读一遍
五、解读主旨段,理解“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这一观点(10分钟)
在方志敏从事革命工作有多少年了?经手的款项总数有多少?但他的生活是不是非常富裕?文中是怎么说的?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经手数百万元,这么多的钱方志敏都用到什么地方了?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所以刚开始上课时,我们可能还不能准确解释“清贫”这个词,现在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解释“清贫”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过渡:“过着朴素的生活,没有奢侈过,数百万元,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这就是“清贫”的体现。文章开明见山地点明了主题——清贫
方志敏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使他这样做?想想方志敏的身份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矜持不苟:“矜持”,拘谨,拘束;“不苟”,不随便,不苟且。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舍己为公:)
所以即使方志敏是红军的“大官”,即使他经手的款项有数百元,但他的生活依旧十分简朴,以致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对此有些人怎么看?他们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吗?
(这在有些人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
有些人指什么人呢?在这里方志敏指的是国名党反动派的人
颇似奇迹是什么意思?
(颇似奇迹:非常像奇迹)
过渡:对啊,这些人跟方志敏、跟共产党员相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所以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
六、精读第2—8自然段,感受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的形象特点(10分钟)
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方志敏列举了一个事例,这在方志敏看来是一桩什么事情?(趣事)作者是从第几段到第几段来描写这桩趣事的?(2—8)
请大家默读第2至第8自然段,思考:
1、国民党兵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贪婪: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动作,心理)
偏执: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动作、心理))
(凶狠、恶毒: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投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动作、神态、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要把国民党兵士那种可憎可恨的面目体现出来
2、方志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分别是什么描写?
(淡定从容、不屑一顾:“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语言))
(正气凛然、坚定无畏:“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读方志敏说的这几句话,要读出方志敏的从容、冷静、无所惧怕的感情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说到了发生在方志敏身上的一件所谓的“趣”事,现在我们再次来回忆一下这件“趣”事
一、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通过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比,理解方志敏的品质。(10分钟)
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话,男生读兵士说的话,女生读方志敏说的话,旁白部分大家一起读
在着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兵士对方志敏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刚开始怎样,后来又变成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