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滦南县2009-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效果,为制定和调整预防麻疹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滦南县2009-2011年共报告麻疹1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9/10万。2011年发病率显著下降;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6;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工人,散居儿童和学生;3~5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81.55%;发病年龄呈双峰性, 20~47岁成人和≤7岁儿童分别占55.40%和34.95%。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史分析,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5.53%、29.13%、55.34%。结论 滦南县麻疹控制应以20岁以上成人及7岁以下儿童为主;规范接种操作、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才能消除麻疹;强化免疫对迅速降低麻疹发病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强化免疫

为掌握滦南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

作者单位:唐山市滦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滦南 063500)

作者简介:刘丽娟(1971-),女,学士,主管医师,免疫规划管理

略提供依据,现将2009-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滦南县统计局。

1.2 病例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规定的诊断标准。

1.3 检测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 抗体。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输入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滦南县2009-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03例,年

平均发病率5.99/10万,2009-2010年发病率呈上升态势,2011年显著下降(表1)。

2.2 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47岁,呈双峰性,≤7岁和20~47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4.95%和55.40%。

2.3 性别分布 103例病例中,男性59例,占57.28%;女性44例,占42.72%;男女之比为1:0.76。

2.4 季节分布 1月2例,2月4例,3月19例,4月22例,5月45例,6月8例,7月3例,3-5月病例数占81.55%。

2.5 职业分布 103例麻疹病例中,工人、农民55例,占53.40%;散居儿童34例,占33.01%;学生14例,占13.59%。

2.6 免疫史 103例麻疹病例中,未达初免月龄14例,占13.59%;接种MV 仍发病的16例,占15.53%;未接种MV 的30例,占29.13%;MV 免疫史不详的57例,占55.34%(表

2)。1剂次免疫者发病4人,占总病例的3.88%;2剂次及以上的发病12人,占总病例的11.65%。

2.7 血清学检测 2009-2011年报告125例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97份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为94.17%;在诊断为麻疹的例中,实验室诊77例(74.76%);临床诊断26例(25.24%)。 3 讨论

成人麻疹发病主要是由于使用MV 和计划免疫初期并未获得良好的免疫服务,加之自然感染机会减少,导致体内抗体水平降低造成的[2]。<8月龄婴儿的母亲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麻疹抗体多来源于人工免疫,随着接种间隔的延长抗体滴度下降,通过胎传的抗体少,且很快下降甚至提前消失,低滴度的抗体不足以保护婴儿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由于现行的MV 免疫程序初免起始为8月龄,有一定比例的婴儿未到MV 初免月龄而暴露发病[3]。≤7岁和20~47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4.95%和55.40%,应以此人群为防控重点。3~5月病例数占81.55%,应在3~5月份加强疫情监测,做到“低发季节重预防,高发季节防暴发”。2010年麻疹发病呈上升态势,2011年明显下降,说明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

为加速控制与消除麻疹,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①进一步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的同时,提高及时接种率,规范接种操作,确保接种质量。②严格落实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漏种儿童及时补种③医疗机构严格履行住院麻疹病人采血义务,以明确诊断,便于麻疹监测。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滦南县2009-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效果,为制定和调整预防麻疹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滦南县2009-2011年共报告麻疹1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9/10万。2011年发病率显著下降;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6;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工人,散居儿童和学生;3~5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81.55%;发病年龄呈双峰性, 20~47岁成人和≤7岁儿童分别占55.40%和34.95%。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史分析,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5.53%、29.13%、55.34%。结论 滦南县麻疹控制应以20岁以上成人及7岁以下儿童为主;规范接种操作、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才能消除麻疹;强化免疫对迅速降低麻疹发病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强化免疫

为掌握滦南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

作者单位:唐山市滦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滦南 063500)

作者简介:刘丽娟(1971-),女,学士,主管医师,免疫规划管理

略提供依据,现将2009-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滦南县统计局。

1.2 病例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规定的诊断标准。

1.3 检测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 抗体。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输入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滦南县2009-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03例,年

平均发病率5.99/10万,2009-2010年发病率呈上升态势,2011年显著下降(表1)。

2.2 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47岁,呈双峰性,≤7岁和20~47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4.95%和55.40%。

2.3 性别分布 103例病例中,男性59例,占57.28%;女性44例,占42.72%;男女之比为1:0.76。

2.4 季节分布 1月2例,2月4例,3月19例,4月22例,5月45例,6月8例,7月3例,3-5月病例数占81.55%。

2.5 职业分布 103例麻疹病例中,工人、农民55例,占53.40%;散居儿童34例,占33.01%;学生14例,占13.59%。

2.6 免疫史 103例麻疹病例中,未达初免月龄14例,占13.59%;接种MV 仍发病的16例,占15.53%;未接种MV 的30例,占29.13%;MV 免疫史不详的57例,占55.34%(表

2)。1剂次免疫者发病4人,占总病例的3.88%;2剂次及以上的发病12人,占总病例的11.65%。

2.7 血清学检测 2009-2011年报告125例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97份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为94.17%;在诊断为麻疹的例中,实验室诊77例(74.76%);临床诊断26例(25.24%)。 3 讨论

成人麻疹发病主要是由于使用MV 和计划免疫初期并未获得良好的免疫服务,加之自然感染机会减少,导致体内抗体水平降低造成的[2]。<8月龄婴儿的母亲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麻疹抗体多来源于人工免疫,随着接种间隔的延长抗体滴度下降,通过胎传的抗体少,且很快下降甚至提前消失,低滴度的抗体不足以保护婴儿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由于现行的MV 免疫程序初免起始为8月龄,有一定比例的婴儿未到MV 初免月龄而暴露发病[3]。≤7岁和20~47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4.95%和55.40%,应以此人群为防控重点。3~5月病例数占81.55%,应在3~5月份加强疫情监测,做到“低发季节重预防,高发季节防暴发”。2010年麻疹发病呈上升态势,2011年明显下降,说明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

为加速控制与消除麻疹,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①进一步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的同时,提高及时接种率,规范接种操作,确保接种质量。②严格落实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漏种儿童及时补种③医疗机构严格履行住院麻疹病人采血义务,以明确诊断,便于麻疹监测。


相关文章

  •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文章编号:1004-9231(2008)08-0408-03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麻疹流行也得到了控制.但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麻疹流行规律发生改变[1, ...查看


  • 德保县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 应用预防医学2015年4月第21卷第2期J Applied Prev Med, April 2015, Vol 21No.2 107 ·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673-758X(2015)02-0107-02 中图分类号:R 511.11 ...查看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方案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 可以用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进行预防,以保护易感者为主的能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疾病发生的这类传染病.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麻疹疫苗(MV).百白破混合疫苗(DPT).乙肝疫苗(HepB).卡介 ...查看


  • 第2章.疾病的分布(赵亚双)
  •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 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这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查看


  • 3.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
  • 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 一.信息报告与管理要求 详见<卫生应急工作手册>P435-442页 附录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二.公共卫生监测 疾病监测是最基本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活动之一.任 ...查看


  • 麻疹防控知识
  • 麻疹防控知识培训 一.概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 ...查看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Lemology (供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使用) 前 言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属内科学的一个专业,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 ...查看


  • 冬季传染病 1
  • 传染病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时 间:2013年10月23号 地 点:杨各庄医院四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乡医.临床科室人员 内 容: 一.目的 二.冬季常见的几种主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三.传染病报告 冬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为认真贯彻落实唐山市 ...查看


  • 传染病试题
  • 一.单选题: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C)天. A.3 B.5 C.7 D.9 2.中国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 A.1/万以下 B.1/10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