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知识点

初一生物练习册(第二册) 第五章 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基础知识:

木质茎(杨木)的结构和功能与草本茎(玉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导管:位于韧皮部,死细胞,从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筛管:位于木质部,活细胞,从下到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

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基础知识: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血管、心脏 一、血液 1、血液的组成 (1)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①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②白细胞:吞噬异物和病菌 ③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作用

2、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3、 输血与血量

(1)血量:占体重的7—8%

(2)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1、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功能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

分去的血管

2、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功能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3、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功能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三、心脏

1、心脏的结构: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2、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血液流动方向:心房→ 心室 → 动脉 3、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四、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第一节 植物的呼吸 基础知识:

1、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2、呼吸作用公式:

有机物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能量) 3、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同时散失部分热量。 5、生产中的应用:

(1)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 (2)保存种子:晒干、低温、充气;

(3)提高作物产量: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合理密植。

第二节 动物的呼吸 基础知识:

1、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1)呼吸道组成: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2)功能: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有清洁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2、肺的结构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右支气管进入肺后,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肺泡。

(2)肺泡外面包着许多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运动: 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

(1)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肺的容积增大,使肺内的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空气就能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肺的容积缩小,使肺内的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4、体内气体的交换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氧 气

外界空气 肺泡

二氧化碳

(2)体内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 气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动脉血

氧 气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基础知识:

一、排泄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3、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

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三、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3、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

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

四、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第八章 生物的运动 第一节 运动的方式

基础知识

植物的运动方式:趋性运动:即向刺激来源方向移动。如银杏和苏铁的雄配子。 ① 向性运动:茎尖或根尖朝向(正)或背向(负)刺激来源的方向生长而发生的运动。 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可以是光、重力或接触。

向性分别称为向光性、向重性(也称向地性)、向水性。

③感性运动:由外界刺激引起而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的运动。如睡莲花朵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白天张开;以及叶片上气孔白天张开、晚间关闭等都是。

基础知识:

1、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骨膜: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的作用。

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松质主要在长骨两端的内部,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髓:内有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2、骨的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骨的物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这两个方面。

3、关节:

(1)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 (2)种类:膝关节、肘关节等 (3)作用:支点作用 4、骨骼肌的协同作用: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第九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

基础知识:

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功能: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细胞。 3、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由五个部分构成: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脊髓

(1)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

(2)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5、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

(1)脑的组成: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皮层是灰质。 (2)主要神经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6、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和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7、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人类除了因具体的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如在谈论梅时,唾液腺的分泌往往会增多。因此,人类与动物也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基础知识: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3、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初一生物练习册(第二册) 第五章 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基础知识:

木质茎(杨木)的结构和功能与草本茎(玉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导管:位于韧皮部,死细胞,从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筛管:位于木质部,活细胞,从下到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

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基础知识: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血管、心脏 一、血液 1、血液的组成 (1)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①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②白细胞:吞噬异物和病菌 ③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作用

2、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3、 输血与血量

(1)血量:占体重的7—8%

(2)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1、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功能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

分去的血管

2、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功能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3、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功能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三、心脏

1、心脏的结构: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2、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血液流动方向:心房→ 心室 → 动脉 3、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四、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第一节 植物的呼吸 基础知识:

1、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2、呼吸作用公式:

有机物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能量) 3、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同时散失部分热量。 5、生产中的应用:

(1)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 (2)保存种子:晒干、低温、充气;

(3)提高作物产量: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合理密植。

第二节 动物的呼吸 基础知识:

1、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1)呼吸道组成: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2)功能: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有清洁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2、肺的结构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右支气管进入肺后,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肺泡。

(2)肺泡外面包着许多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运动: 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

(1)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肺的容积增大,使肺内的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空气就能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肺的容积缩小,使肺内的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4、体内气体的交换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氧 气

外界空气 肺泡

二氧化碳

(2)体内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 气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动脉血

氧 气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基础知识:

一、排泄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3、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

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三、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3、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

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

四、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第八章 生物的运动 第一节 运动的方式

基础知识

植物的运动方式:趋性运动:即向刺激来源方向移动。如银杏和苏铁的雄配子。 ① 向性运动:茎尖或根尖朝向(正)或背向(负)刺激来源的方向生长而发生的运动。 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可以是光、重力或接触。

向性分别称为向光性、向重性(也称向地性)、向水性。

③感性运动:由外界刺激引起而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的运动。如睡莲花朵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白天张开;以及叶片上气孔白天张开、晚间关闭等都是。

基础知识:

1、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骨膜: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的作用。

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松质主要在长骨两端的内部,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髓:内有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2、骨的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骨的物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这两个方面。

3、关节:

(1)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 (2)种类:膝关节、肘关节等 (3)作用:支点作用 4、骨骼肌的协同作用: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第九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

基础知识:

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功能: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细胞。 3、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由五个部分构成: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脊髓

(1)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

(2)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5、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

(1)脑的组成: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皮层是灰质。 (2)主要神经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6、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和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7、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人类除了因具体的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如在谈论梅时,唾液腺的分泌往往会增多。因此,人类与动物也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基础知识: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3、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相关文章

  • 初一生物听评课诊断总结..
  • 初一生物组听评课诊断活动总结 初一生物教研组 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学校教务处及生物大备课组的组织下,我们初一生物组有2人参加了这次听评课诊断活动,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 全员参与听课 ...查看


  • 初一生物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 初一生物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新南方学校 陆秀莲 本次期末考试充分考虑初一生物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层次性.出题坚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实验的能力. 试题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试卷由两大题组成,分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综合探究问 ...查看


  • 初一生物第一次月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一知识点总结 1.生物的特征(7点) 2.调查 3.观察 4.生物的归类 5.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6.举例 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7.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4种) 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举例 9.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0.生 ...查看


  • 初一生物兴趣小组计划
  • 初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星期五 活动地点:生物实验室 本学期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拓宽.拓深生物知识,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 ...查看


  • 2014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 2014年初一生物学科教科研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 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 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 ...查看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匿名投稿 给我留言 首页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件中心 学科论文 范文大全 学生频道 中考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初中在线 >> 试题中心 >> 化学试题 >> ...查看


  • 试卷分析范文生物初一
  • 一.试题分析: 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 .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 ...查看


  • 初一生物总结
  •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工作总结 罗镜三中 丁小霞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下面我就对这学期来的教学工作作个总结,以便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来,本人自始自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 ...查看


  • 初一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 基本统计分析 1. 优秀率(85分-100分),人数68,百分比5.12% 2. 及格率(60分-100分),人数598,百分比45.03% 3. 不及格(0-59分),人数730,百分比54.97% 4. 过差 ...查看


  • 初一生物教学反思
  • 旺盛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益.进入初一下学期的教学后,发现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一天天的削减.从刚进入初一时的兴趣昂然到现学生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对教学内容索然无味,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使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