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生的“三重门”》,读后颇有感受,原文如下: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一天,王子见到了他的老师,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向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的是“接纳你自己”。

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其实,只要细读此文,读者一定能明白文中的道理,那便是在很多时间里,尤其是身处逆境或时遇烦恼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即在眼前。否则,当下的“山穷水尽”很可能会遮人眼,还有可能摧毁人生最不可或缺的上进心,使人昏昏得过且过,甚至使人产生厌丗之感。

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催人奋进的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实在必要且重要。早年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秀才去赶考状元之前,梦见三种事物后,垂头丧气的惶惶不可终日,情绪降到了最低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梦见了墙头上的草感到自己孤立无助,梦见嘴啃猪蹄想到自己视猪为好愚蠢之极,梦见同床美女屁股相向预示着自己背运。有好友知道内情之后哈哈大笑,秀才疑惑不解,埋怨好友落井下石。好友连忙边辩解边预祝秀才此番赶考志在必得。好友告诉他,梦见墙头草预示着高中(状元),梦见嘴啃猪蹄津津有味尽是好事,梦见同床美女屁股只要她翻身即可,意味着机会来临中状元翻身指日可待。之后,秀才情绪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心想事成高中状元。

虽然,以上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极为重要。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同样,当你顺风顺水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必须换个角度看问题,天不可能永远晴朗,更何况有风有雨之后的晴天会更灿烂。

不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吗!

今天,您的孩子学会交际了吗?

翻开孩子的语文书,您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其间有一块叫“口语交际”的内容您读小学时从未接触过。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全新学习领域,它的设置符合现代社会快

节奏、高效率的特征,也是提高儿童语文素养的要求。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以为它应当与学校的系统教育有别,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随意、自然,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

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口语交际的主体是孩子,只有当他们对交际有兴趣,才能打开话匣子,饶有兴致地主动参与交际过程;反之,则不可能引发交际的形成。孩子的口语交际兴趣需要悉心培养,小心呵护。民主的家庭,往往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家庭交往,在家庭决策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也会心无芥蒂地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父母交流,并得到理解与耐心的指导。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孩子们想说、敢说,最终会说。而在冷漠、粗暴、紧张、强制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也不愿与父母沟通,久而久之丧失了交际的兴趣,甚至形成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设和谐的氛围对孩子形成口语交际的兴趣十分重要。

其次,要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当孩子产生了口语交际的兴趣后,作为家长还应当引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简单地说,口语交际技巧包括单项的倾听、表达技巧和综合的对话技巧。

倾听不仅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思维活跃而深刻,口语交际的质量往往比较高。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1)复述故事。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不多,还不能够独立阅读。因此,家长每天可以花半个小时给孩子讲故事,并要求他们专注地倾听,听完后把主要内容复述出来。还可以针对孩子喜欢看电视的特点,陪他们观看适宜的儿童节目,看完后再复述节目内容。在听故事、看电视前,家长应当对孩子提出认真倾听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倾听能力。(2)转述口信。家长可以先将要转告的内容说给孩子听,要求他们听清楚、听准确,然后再打电话,把内容转述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听。转述口信的特点是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起孩子高度重视,从而进行主动倾听,这是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3)听记新闻。到了二年级,还可以让孩子将听与写结合,手脑并用提高倾听的效益。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读简短的新闻,然后请他们把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再与原文对照寻找差异,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这一方法反馈直接而具体,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能比较迅速地检测孩子的倾听质量。(4)听评时事。随着年级的增高,还可以让孩子将倾听和

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增加思维的深度。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讲述一段时事让孩子认真倾听,然后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结合时事内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对评价、分析、判断等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总之,在生活中家长应当做个有心人,通过设计不同的载体来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表达是口语交际最直接的手段,是口语交际不可或缺的能力。据研究资料表明,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至少包括五种。作为家庭教育,不必刻板地参照科研结果去逐项实施,但是以下方面还是应当引起重视:(1)说普通话的习惯。使用普通话不仅是语文课程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作为家长应当支持配合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2)正确流利地表达。孩子在表达时难免会出现言不及义、重复罗嗦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说法,如把“糖”说成“糖糖”,把面霜说成“香香”等。发现这些问题,家长不要姑且纵容,可以让孩子停下来,想想该怎样表达更合适。当孩子发现不了问题时,家长还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加以纠正。采用这样的方法,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使表达更趋正确和流利。当然,家长在指出孩子表达中的问题时,不可操之过急,应以孩子能够接受为前提。否则,对语言要求过于苛刻,反而会降低孩子表达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3)用不同方式表达。家长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表达更贴切。还应当注意对于同一个内容,引导孩子用不同方式表达。比如“还可以用什么词语?”、“还可以怎么说?”等,以调动学生记忆储存信息,体现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提高孩子表达的水平。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了听与说两个方面,还涉及到互动时的态度、礼貌、姿势等,是一种以听说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在孩子与别人对话时,家长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形成得体的交往姿态。早在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就在《教育漫话》中强调了待人接物时的礼貌、礼节和风度的重要性,要求尽可能文质彬彬、举止得体、优雅有礼。目前,中国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以及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而这些现象,在口语交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影响了交际的质量。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当对此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第三,要鼓励孩子参与真实的口语交际。“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交际中才能提高。对孩子而言,家庭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交际环境,由于交际对象和交际任务的单一,对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鼓励孩子大胆地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购物、乘车、问路,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鼓励他们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丰富交际语言,活化交际方式,提高交际能力。

“学会交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交往,应当从学会口语交际起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明天的成功提供一张优先到达的张通行证。

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生的“三重门”》,读后颇有感受,原文如下: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一天,王子见到了他的老师,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向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的是“接纳你自己”。

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其实,只要细读此文,读者一定能明白文中的道理,那便是在很多时间里,尤其是身处逆境或时遇烦恼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即在眼前。否则,当下的“山穷水尽”很可能会遮人眼,还有可能摧毁人生最不可或缺的上进心,使人昏昏得过且过,甚至使人产生厌丗之感。

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催人奋进的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实在必要且重要。早年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秀才去赶考状元之前,梦见三种事物后,垂头丧气的惶惶不可终日,情绪降到了最低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梦见了墙头上的草感到自己孤立无助,梦见嘴啃猪蹄想到自己视猪为好愚蠢之极,梦见同床美女屁股相向预示着自己背运。有好友知道内情之后哈哈大笑,秀才疑惑不解,埋怨好友落井下石。好友连忙边辩解边预祝秀才此番赶考志在必得。好友告诉他,梦见墙头草预示着高中(状元),梦见嘴啃猪蹄津津有味尽是好事,梦见同床美女屁股只要她翻身即可,意味着机会来临中状元翻身指日可待。之后,秀才情绪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心想事成高中状元。

虽然,以上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极为重要。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同样,当你顺风顺水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必须换个角度看问题,天不可能永远晴朗,更何况有风有雨之后的晴天会更灿烂。

不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吗!

今天,您的孩子学会交际了吗?

翻开孩子的语文书,您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其间有一块叫“口语交际”的内容您读小学时从未接触过。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全新学习领域,它的设置符合现代社会快

节奏、高效率的特征,也是提高儿童语文素养的要求。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以为它应当与学校的系统教育有别,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随意、自然,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

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口语交际的主体是孩子,只有当他们对交际有兴趣,才能打开话匣子,饶有兴致地主动参与交际过程;反之,则不可能引发交际的形成。孩子的口语交际兴趣需要悉心培养,小心呵护。民主的家庭,往往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家庭交往,在家庭决策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也会心无芥蒂地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父母交流,并得到理解与耐心的指导。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孩子们想说、敢说,最终会说。而在冷漠、粗暴、紧张、强制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也不愿与父母沟通,久而久之丧失了交际的兴趣,甚至形成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设和谐的氛围对孩子形成口语交际的兴趣十分重要。

其次,要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当孩子产生了口语交际的兴趣后,作为家长还应当引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简单地说,口语交际技巧包括单项的倾听、表达技巧和综合的对话技巧。

倾听不仅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思维活跃而深刻,口语交际的质量往往比较高。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1)复述故事。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不多,还不能够独立阅读。因此,家长每天可以花半个小时给孩子讲故事,并要求他们专注地倾听,听完后把主要内容复述出来。还可以针对孩子喜欢看电视的特点,陪他们观看适宜的儿童节目,看完后再复述节目内容。在听故事、看电视前,家长应当对孩子提出认真倾听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倾听能力。(2)转述口信。家长可以先将要转告的内容说给孩子听,要求他们听清楚、听准确,然后再打电话,把内容转述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听。转述口信的特点是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起孩子高度重视,从而进行主动倾听,这是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3)听记新闻。到了二年级,还可以让孩子将听与写结合,手脑并用提高倾听的效益。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读简短的新闻,然后请他们把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再与原文对照寻找差异,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这一方法反馈直接而具体,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能比较迅速地检测孩子的倾听质量。(4)听评时事。随着年级的增高,还可以让孩子将倾听和

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增加思维的深度。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讲述一段时事让孩子认真倾听,然后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结合时事内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对评价、分析、判断等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总之,在生活中家长应当做个有心人,通过设计不同的载体来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表达是口语交际最直接的手段,是口语交际不可或缺的能力。据研究资料表明,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至少包括五种。作为家庭教育,不必刻板地参照科研结果去逐项实施,但是以下方面还是应当引起重视:(1)说普通话的习惯。使用普通话不仅是语文课程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作为家长应当支持配合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2)正确流利地表达。孩子在表达时难免会出现言不及义、重复罗嗦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说法,如把“糖”说成“糖糖”,把面霜说成“香香”等。发现这些问题,家长不要姑且纵容,可以让孩子停下来,想想该怎样表达更合适。当孩子发现不了问题时,家长还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加以纠正。采用这样的方法,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使表达更趋正确和流利。当然,家长在指出孩子表达中的问题时,不可操之过急,应以孩子能够接受为前提。否则,对语言要求过于苛刻,反而会降低孩子表达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3)用不同方式表达。家长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表达更贴切。还应当注意对于同一个内容,引导孩子用不同方式表达。比如“还可以用什么词语?”、“还可以怎么说?”等,以调动学生记忆储存信息,体现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提高孩子表达的水平。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了听与说两个方面,还涉及到互动时的态度、礼貌、姿势等,是一种以听说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在孩子与别人对话时,家长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形成得体的交往姿态。早在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就在《教育漫话》中强调了待人接物时的礼貌、礼节和风度的重要性,要求尽可能文质彬彬、举止得体、优雅有礼。目前,中国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以及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而这些现象,在口语交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影响了交际的质量。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当对此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第三,要鼓励孩子参与真实的口语交际。“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交际中才能提高。对孩子而言,家庭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交际环境,由于交际对象和交际任务的单一,对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鼓励孩子大胆地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购物、乘车、问路,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鼓励他们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丰富交际语言,活化交际方式,提高交际能力。

“学会交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交往,应当从学会口语交际起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明天的成功提供一张优先到达的张通行证。


相关文章

  • 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探究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数 学教 学 20 年第 2 08 期 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探究 7 40 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附中 安振平 10 3 目前的中学数学杂志, 解题的文章.高考辅 导专题的文章居多, 大多为题型加方 ...查看


  • 长方形椅子2
  • 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是空间而非平面问题 强载杰 "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是"数学模型(姜启源编)"的第一个示例.此例的原型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实:把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 ...查看


  • 如何构思作文课教案
  • 主题:如何构思 一.课堂导入 由<水浒传>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两个细节描写的复述引入本课主题:如何构思.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两个打虎场面内容相似,但情节描写却不尽相同,这都得归功于作者的巧妙构思.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文 ...查看


  • 禁止有偿补课不妨多做一点
  • 摘要:有偿补课危害很大,但教育部六项禁令治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未能合理解决有偿补课根源问题.就六项禁令能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提出疑问,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开设公益补课平台:综合治理,改革应试教育. 关键词:有 ...查看


  • HR管理:从"控制人"到"协调事"
  • 2010年岁末,盘点中国年度经济大事,不禁令人感到一丝隐忧.富士康"跳楼门"."宋山木事件"."广本集体罢工"等触目惊心的事件,再次凸显了"中国式管理的困境". ...查看


  • 如何与水瓶座和睦相处?
  • 如何与水瓶座和睦相处? 水瓶座VS白羊座 相处秘技: 睁只眼闭只眼--相处的时候,白羊座会觉得水瓶座的人个个都是朋友,非常博爱,从而大发醋劲.而水瓶座又会认为白羊座的人对谁都热情亲切,是个花心萝卜.其实只要大家理解这点,默认对方的交友方式, ...查看


  • 解读材料作文
  • 解读材料作文 近年来,材料作文已成为中考和高考考试作文的一种极为常见和重要的题型,从而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这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充分展开联想,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然而,许多考生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 ...查看


  • [HR管理]变管理为运营,扭转人力资源尴尬现状
  • 先问一个问题,做为本文的开场:"组成一个企业的资源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会根据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社会地位.工作经验等因素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的答案里基本上都会包含一种资源:人力资源.确实,一个企业无论它是否从事什么 ...查看


  • 高考作文案例:话题作文"精神脂肪"范文及讲评
  • 高考作文案例:话题作文"精神脂肪"范文及讲评 话题作文"精神脂肪"范文及讲评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