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入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的入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的融入其中时,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但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而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而达到个人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从历史发展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放弃理想,与世浮沉。这种人,在通过自身与社会的两种势力的分析后,认识到社会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弱小,于是以牺牲自己的个异为代价,融入到社会之中。这种人占社会上的大多数。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宪问篇第十四》)

这个荷篑者,大致可归入"随波逐流"一类,可谓社会上的"智者"。其基本特点是随时事而确定自己行为,不固守自己的理想,不想对社会作适当的改变,以生存为其生命的最高目标:社会需要自己怎么干,自己就怎样干,不需要自己怎么干就不怎样干,看似游刃有余,实则捉襟见肘。自然,对这种人,我们也不能贬低或责备,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无论是谁,都不应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别人身上。何况,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它需要生存,需要发展,而其先决条件,便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活法。这种人,虽然挑不起重担,但安安稳稳,本本分分,也不失为社会稳定之中坚。但我们也不必抬高或赞美,凡事因循,患得患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如果他能对与自己生活方式、生存目标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那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其二、隐居避世,独善其身。面对强大的社会势力,自己的力量显得渺小微弱,抗争则于事无补甚至招来祸患,妥协则不会心甘情愿,于是选择避世以图个清静自在。但与此同时,自己的责任,也就逐步淡化甚至泯灭了。这种人以层次较高的人居多,如陶渊明式的隐居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的这种行为往往受到世人的宽容甚至赞美,很有迷惑性。从当时的情况看,很多人都采取这种方式来求得自己心灵的宁静: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篇第十八》)

这番表白就是最好的理由:害怕自己不同凡俗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灾难。这类人如果走向极端便是与世决裂,以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向强大的社会势力发出强烈的也是极其微弱的抗争。屈原便是其代表。

其三、特立独行,积极用世。这是"不识时务"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孤独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挤;但这种人往往也是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洗刷和考验的。他们的生命不一定很长,他们的努力也不一定为当世后世所理解,但他们的精神会逐渐积淀为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悠远的回响。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孔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篇第十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孔子乃至这一类人的最好写照。

用世的原因--责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孔子要去改变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呢?《论语》中同样记载了这类故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篇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第十八》)

这,就是支持孔子积极用世的原因: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与鸟兽为伍,必须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在于他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主人这样一个位置上。他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改造者,对社会中的先进力量,他有义务去支持、扶持,对落后的事物,他有权利去干预、抵制、改造。

终孔子一生,几乎都在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挣扎着、奋斗着。他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恢复到过去的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会中,希望统治者能停止征伐、正身爱民。而现实却正好与他的主张相反,为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主张有得以实施的机会。但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均不为统治者所采纳,自然也不为当时的百姓所理解,甚至连他的弟子们也怀有疑问。

补充1:

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评析: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补充2: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他对孔子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安国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探究: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孔子的入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的融入其中时,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但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而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而达到个人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从历史发展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放弃理想,与世浮沉。这种人,在通过自身与社会的两种势力的分析后,认识到社会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弱小,于是以牺牲自己的个异为代价,融入到社会之中。这种人占社会上的大多数。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宪问篇第十四》)

这个荷篑者,大致可归入"随波逐流"一类,可谓社会上的"智者"。其基本特点是随时事而确定自己行为,不固守自己的理想,不想对社会作适当的改变,以生存为其生命的最高目标:社会需要自己怎么干,自己就怎样干,不需要自己怎么干就不怎样干,看似游刃有余,实则捉襟见肘。自然,对这种人,我们也不能贬低或责备,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无论是谁,都不应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别人身上。何况,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它需要生存,需要发展,而其先决条件,便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活法。这种人,虽然挑不起重担,但安安稳稳,本本分分,也不失为社会稳定之中坚。但我们也不必抬高或赞美,凡事因循,患得患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如果他能对与自己生活方式、生存目标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那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其二、隐居避世,独善其身。面对强大的社会势力,自己的力量显得渺小微弱,抗争则于事无补甚至招来祸患,妥协则不会心甘情愿,于是选择避世以图个清静自在。但与此同时,自己的责任,也就逐步淡化甚至泯灭了。这种人以层次较高的人居多,如陶渊明式的隐居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的这种行为往往受到世人的宽容甚至赞美,很有迷惑性。从当时的情况看,很多人都采取这种方式来求得自己心灵的宁静: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篇第十八》)

这番表白就是最好的理由:害怕自己不同凡俗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灾难。这类人如果走向极端便是与世决裂,以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向强大的社会势力发出强烈的也是极其微弱的抗争。屈原便是其代表。

其三、特立独行,积极用世。这是"不识时务"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孤独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挤;但这种人往往也是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洗刷和考验的。他们的生命不一定很长,他们的努力也不一定为当世后世所理解,但他们的精神会逐渐积淀为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悠远的回响。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孔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篇第十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孔子乃至这一类人的最好写照。

用世的原因--责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孔子要去改变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呢?《论语》中同样记载了这类故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篇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第十八》)

这,就是支持孔子积极用世的原因: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与鸟兽为伍,必须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在于他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主人这样一个位置上。他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改造者,对社会中的先进力量,他有义务去支持、扶持,对落后的事物,他有权利去干预、抵制、改造。

终孔子一生,几乎都在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挣扎着、奋斗着。他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恢复到过去的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会中,希望统治者能停止征伐、正身爱民。而现实却正好与他的主张相反,为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主张有得以实施的机会。但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均不为统治者所采纳,自然也不为当时的百姓所理解,甚至连他的弟子们也怀有疑问。

补充1:

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评析: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补充2: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他对孔子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安国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探究: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相关文章

  • _论语_中孔子与隐士的处世观对比_肖鹏
  • 第23卷第1期2008年3月徐州教育学院学报J.ofXuzhouEducationCollegeVol.23,No.1 Mar.,2008 <论语>中孔子与隐士的处世观对比 肖 鹏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 摘 要 ...查看


  • 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对中国的影响
  • 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对中国的影响 摘 要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学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做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我们当代 ...查看


  • 儒家的用世品格及隐逸观探微
  • 摘要 儒家强调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积极用世是他们的高尚品格.<论语>中贯穿着这种入世的思想.然而,在<论语·先进>"侍坐"章中,曾皙提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查看


  •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
  •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人做人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孔子教育的性质是面向人生的,而非宗教的:他的培养目标是完美人格的人,道德高尚又是这种人的基本特征, ...查看


  • 高中古代诸子散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 高中古代诸子散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教学博苑 2011-06-01 1252 5d56b7b401017ju0 高中古代诸子散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 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 ...查看


  •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节选) 冯友兰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有各种的人.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 ...查看


  • 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
  • 孔子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点醒了对"仁"的自觉,挺立了人之道德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仁"理解为是一种在推己及人以至物的过程中所生发出来的对他者生命的肯定和培护之情.由此出发,孔 ...查看


  • 浅谈老子的人生观
  • 第32卷第9期2011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Vol. 32No.9 Sep. 2011 浅谈老子的人生观 祁向文 (渤海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


  •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 论中国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其它类别的传统文化无法比拟的.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而独领风骚,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因此,要了解中国,要 ...查看


热门内容